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6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第聂伯罗黑帮,已经对他不在有威胁。

在时间的掩护下,谢洛夫再次击败了一个对手。第聂伯罗黑帮在中央仅剩下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本身就不是能和总书记掰手腕的位置。

按照国家元首的待遇,苏联全国放假三天,谢洛夫提议将契尔年科埋进克里姆林宫墙下,当棺椁落下的那个瞬间,站在最前方的总书记脸上闪过一丝奇异之色。一个时代结束了,本来这应该是苏联最青黄不接的阶段,终于过去了。

历史上很少有如此衰老的政府,如此可怜的统治者。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政府,仿佛成了虚设了许多职位的皮包公司。编制齐全,但没有一个人是管事的——总书记兼任国家元首和武装力量总司令不管事,领导书记处的第二书记、执掌国家经济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主持国家战略方向国防部长都是行将就木的垂暮老者,都不管事……

然而,如果你以为这个国家会瘫痪,会出乱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克里姆林宫最高领导人无法行使权力的两年里,各加盟共和国没有闹独立,老百姓没有闹事,社会没有动乱。苏联人民一如既往,战战兢兢地继续建设苏联社会主义,忠于这个几乎没人出头露面的政权。

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谢洛夫接连见证了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乌斯季诺夫的葬礼,见证了这些叱咤风云的人走向人生的终点。而这两年的时间里,是里根大举进攻步步紧*的时间,接连不断举行葬礼的苏联无法做出反应。

“我有些可怜这个国家,我见过赫鲁晓夫要埋葬美国的豪言壮语,见过勃列日涅夫冷酷无情的全球进攻,看见过柯西金主导的新经济政策,看见过共青团之鹰谢列平的个人魅力,如果从头开始算的话,也算是聆听过钢铁领袖的教诲,现在这个时代结束了。”在契尔年科的葬礼上,谢洛夫站在原地神游天外,“现在不要说有人压制自己,连牵制都做不到了,可我为何不是非常高兴呢?”

“总书记,该你讲话了。”切布里科夫大将在谢洛夫背后轻声提醒道。

谢洛夫点点头,拿着演讲稿对契尔年科的一生进行了评价,称赞了对方一生中的卓越贡献,契尔年科和很多第聂伯罗黑帮的干部一样,虽说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特权,却没有留下多少积蓄,这一批的苏联干部都是在任内贪污享受,还没有胆子分了国家财富。有这个胆子的那批干部,还要等戈地图鼓吹新思维。

契尔年科去世后,苏联中央主席团终于看起来年轻一些。没这么重的老人气息,不过现在也没人说苏联是老人国家,新潮流是说苏联是警察国家。

连续几天谢洛夫都不算开心,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内心中他是不愿意这些越来越老的干部真的死去,不管是同事还说对手,他希望这些老人多活一段时间……

不对?有这种想法证明他的思维也在衰老,甩开这个想法,谢洛夫开始对中央主席团的工作进行调整,首先自己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任命利加乔夫为第二书记,担任苏斯洛夫的职务“博布科夫大将,领导中央监察委员会。茨维贡大将,领导中央联络部。切布里科夫大将继续主持克格勃工作!费多尔丘克大将领导内务部工作……”

沉寂了几天后才露面的总书记,在吧利加乔夫扶正之后,拿出了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调整计划,提名博布科夫、切布里科夫、费多尔丘克和茨维贡四个安全干部,成为苏联中央主席团正式委员,看着这些惊愕的委员,谢洛夫暗道,“这才是真正的警察国家。”

第九百二十二章 爸爸回来了

“那么,表决通过!”谢洛夫面不改色的宣布决议通过,随后让利加乔夫拟定文件公布,便离开了会议室,“里根,现在我们可以好好玩玩了。”

从来没有一届苏联领导层,会让警察出身的干部占据这么多席位。谢洛夫一口气拉进了博布科夫、切布里科夫、费多尔丘克和茨维贡四个警察干部成为中央主席团正式委员。同样也是对地方干部一个震慑,至少短期内,苏联需要这些心狠手辣的警察干部,用强硬手段顶过里根那边传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以后苏联中央主席团如果还扩大的话,谢洛夫就会考虑纳扎尔巴耶夫,看起来比雷日科夫要靠谱的多,可现在阶段,他看好的干部还都没有进入苏联中央主席团的资格。很多后世比较著名的俄罗斯巨头,现在就是个普通人,更加不指望不上。

“宣传部方面,我们仍然要提倡干部年轻化,久加诺夫同志我认为作为宣传部部长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任命仍然是利加乔夫同志下达。”因为光顾着装逼了,总书记只留给了所有人一个背影,一时之间忘记了另外一个不太重要的任命。只能让小瓦莉娅去偷偷地转告第二书记利加乔夫。

小瓦莉娅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抿住笑意,去找利加乔夫传达总书记的意思。从今天开始,关于总书记记忆力下降的谣言开始在克里姆林宫流传。

很多人还真的相信了,很多人还拿出了以前的谣言证实现在的谣言。传到始作俑者也就是总书记自己耳朵中的时候,谢洛夫不得不说,“看热闹也是不分国籍的!”

“有人希望我早点去见列宁,这是不可能的,我身体比他们都好。”谢洛夫一点都不认为这些人能用活久见对付自己,没准最后还是自己举办国葬送走现在这批人。

身体好别人不信,迎合着老男人的小瓦莉娅是绝对相信,来源于现在的亲身体验……

最终小瓦莉娅像是被子弹击中一样引颈高歌,在老男人的怀中沉沉睡去,清理什么的,可以明天再说!下面粘粘的感觉不是不能忍受。

“霍查同志永垂不朽!”谢洛夫想笑,但是憋住了,最终还是没有憋住。在只有自己的办公室当中发出阵阵压抑的笑声,这个最后一个在欧洲有资历对苏联发起挑战的领袖,终于自己说再见了,就在契尔年科去世之后。

像是阿尔巴尼亚那种小国,想要用国力对苏联发起挑战那绝对是做梦。可在特定的历史时间中,这些小国可以用领袖的影响力给苏联造成麻烦。中国如此、南斯拉夫如此、就连实力弱小的阿尔巴尼亚,也能给苏联造成麻烦,这个麻烦还不小。

欧洲*认为苏联太革命,阿尔巴尼亚认为苏联太不革命,和七十年前之前的中国看苏联一样,那怎么办?苏联也很绝望啊,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所有*满意?

国际共运中有个特点,一般来说,在*执政以前宗教色彩比较浓厚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洁癖就比较重,反之则更容易走向实用主义。阿尔巴尼亚几乎就是这种典型了。

阿尔巴尼亚作为第一个在和平教世界稳固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霍查对理论纯洁性的要求比中苏更高,不能容忍先苏联后中国对*运动的背叛。其核心观点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主义,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一再强调的,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阶级利益。霍查主义一经提出后,立即吸引了许多宗教色彩同样较为浓厚的天主教和和平教世界*。

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家,连本身的运转都成问题,竟然在国际上掀起了霍查派的浪潮。在某些地方,霍查派的声势比苏联、中国都要大。在拉丁美洲的革命力量中,霍查派的影响力早已经超越了中苏的影响力。

苏联支持的尼加拉瓜政府,就有不少霍查派的信徒在其中。而在中东,因为伊朗、伊拉克原来都是和平教地区,霍查派的影响力也一点不低,只是谢洛夫捏着鼻子当做没看见。

阿尔巴尼亚在七十年代之后,已经取代了中国,成为了苏联在思想领域最大的挑战者。这比欧洲*默不作声的第三种路线更加强大,欧洲*是在自己默默改造,远远没有霍查派这种公开的挑战来得迅猛。

“切布里科夫同志,让巴卢库同志来一下,我们可以谈谈!”谢洛夫拿起电话,嘴角挂上了属于肃反工作者的笑容,这次谢洛夫就要告诉一些人,爸爸回来了这招,不是只有美国会用,他用这招也是很熟练的。

巴卢库军事集团,这是霍查给一九七五年清理阿尔巴尼亚人民军领导层,定下的罪名。可这批人都被谢洛夫要过来,但一直都留着以后备用。现在,这个时机终于来了……

“霍查已经病逝了,巴卢库同志,我觉得是时候让你的祖国回归正轨了。”谢洛夫看着眼前满头白发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大将巴卢库,对方已经从苏联呆了快十年了。霍查要是在活个十年八年,巴卢库说不定会死在对方前面。

“谢洛夫总书记,你一直都等着这天对么?”巴卢库大将叹了一口气,国际局势中有很多可以说是远见卓识的领导人,可像是对方这样,动辄就用十几二十年布局的,巴卢库这么多年以来,只见到了谢洛夫一个,人一辈子有几个十年?

“我也不能说你认为的不对!”谢洛夫笑笑,他从来都不认为战胜美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用十年时间埋下以后能不能利用的地雷,这并不算什么。

和历史上相比,目前阿尔巴尼亚也有对苏联有利的因素。比如说当初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和好的时候,阿尔巴尼亚被苏联引导上了军事强国的路线,由此换取苏联的援助。

偏重于军事的阿尔巴尼亚,军队就成了整个国家的重中之重,何况还能用来换取苏联的援助同时巩固本国的地位,如果一批前阿尔巴尼亚的高级军官不在谢洛夫手里,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问题是,这批人确实在谢洛夫手里,这就是问题了。

既然阿尔巴尼亚国内最大的团体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军,那莫斯科手中一批前人民军高级军官能不能有作用?谢洛夫让切布里科夫大将拿来了,一批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军官的名单,作为帮助巴卢库大将的一点诚意。

在得到苏联援助之后,阿尔巴尼亚陆军步兵旅的数量由八个增加到十八个,同时装备了一批苏联的武器,扩编之前这些步兵旅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后备力量,缩减之后人员得到充实,机械化水平提高。每个步兵旅由散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外加直属分队构成。装甲部队有三个坦克旅,装备中国援助的五九式和苏联的t54坦克。炮兵部队由一个团增加到三个团。在和中国走远之前,阿尔巴尼亚陆续接收过一万一千门各种口径火炮,数量上非常可观,不过基本上是小口径火炮和迫击炮。

“挑选一个连队懂阿尔巴尼亚语言的内卫军士兵,跟随你去访问阿尔巴尼亚!”谢洛夫双手交叉放在肚子上问道,“切布里科夫同志,你觉得成功率有多少?”

谢洛夫是要让切布里科夫在访问的时候,尝试夺取阿尔巴尼亚的领导权力。把巴卢库一批前军事领导人送回去,解决欧洲最后一个不听话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实邀请阿尔巴尼亚的新领导人来莫斯科把握更大,不过霍查去世期间。对方不一定会同意,切布里科夫大将沉默了一下道,“总书记,以成功率来讲,你亲自出马成功率是最大的,哪怕就算是失败了,阿尔巴尼亚也绝对不敢乱来?”

“说的没错,我们需要一个重量级人物,你自己去不够!并非我害怕风险,只是我亲自出手,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让苏联的名誉受损。”总书记倒不是怕,就像是切布里科夫大将说的那样,阿尔巴尼亚对自己不敢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