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就是这样,有人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同样有人在枪林弹雨当中忍饥挨饿。他们都住在同一个世界当中。同样一个城市,有人住在高级公寓中俯视城市夜景,踌躇满志。有人躺在街边的角落中瑟瑟发抖。

因为这一轮的激烈对抗,全世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受到影响。阵营对抗的无情性在这方面表露无疑,这也有了圣母的土壤。圣母这个群体,当然存在真正善良的那一部分,不过这部分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利益才是驱动力,道德绑架了大部分人的认知。也有人在放纵,因为西欧本身的人口不足,这就是需要移民群体来坐下等人。既然需要移民,就不能挑肥拣瘦,不可避免的收进来了一些残渣,大政策之下,指望边防和海关负责阻挡非法移民是不可能的。

“似乎还不错,不知道距离引起质量变化的那天,还有多长时间。”谢洛夫拿着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切布里科夫大将的汇总报告,带着谦和的笑容点头道。

非法移民偷渡这桩生意,谢洛夫还是克格勃副主席的时候,就已经在做。一方面因为确实比较赚钱,一次运输就能让很多移民一辈子的积蓄乖乖的进入自己口袋。另一个方面则是完全处于削弱敌人的用心,反正欧美也都是倡导着多元化理论。

作为一个组织严密的部门,克格勃运营的偷渡公司,有着良好的信誉。首先对所有非法移民都一视同仁,哪怕是苏联的敌人土耳其人。只要出的起钱,这些偷渡公司就会把你送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正规部门的操守让这些克格勃运营的偷渡公司,有着很高的安全保障,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出现大事故,什么走到半道船沉了的事情,从没有发生过。

当然偷渡产业因为是克格勃在运营,自然也有苏联国企根深蒂固的毛病。比如为了完成每年的指标,同时还要取得看得过去的增长率。每次到临近年底的时候,克格勃会为了完成指标无视利益,无偿偷渡把今年的计划任务补满。

几十年来,作为偷渡产业的巨头,至少有一千万人被克格勃送到西欧,超过非洲偷渡美国人数的两倍,这点赚着血汗钱的总书记可以理解,大西洋确实是比地中海宽了一点。

“继续,总有一天会用的上。”谢洛夫看完了报告,对切布里科夫大将勉励道。有利的条件很多,因为土耳其出现过饥荒,作为欧洲唯一一个吸收过土耳其劳工的联邦德国,在那次饥荒中再次接收了不少土耳其人。法国则因为阿尔及利亚没有独立,情况比联邦德国看起来还要严重一点,英国因为巴基斯坦被印度灭掉,同样吸收过不少巴基斯坦的富裕阶层。

简单来说,欧洲主要国家的非法移民都比历史同期严重的多。其中的原因不太一致,英国因为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法国因为阿尔及利亚的利益。联邦德国因为和土耳其长久以来的良好关系,可后果是相同的,就是欧洲多元化进程大大加快。

副作用也不是没有,比如不少国家的右翼势力增长速度也很快,只是现在还没有到达席卷欧洲的地步,排外的声音已经隐约出现。这点各国都是如此。

“克格勃边防军的工作非常繁重,别让这种事情在我们国家出现。”谢洛夫淡淡的吩咐道,感谢多年来欧美把苏联的形象塑造的这么黑暗,一般非法移民对苏联毫无兴趣,何况苏联本身也不是移民国家。

切布里科夫大将点头,他一直看着克格勃的偷渡产业越做越大,让这种事情出现在自己国家才见鬼了,谁会花上几十年时间做这种看起来没效果的事情?可能除了自己眼前的总书记,没人有这么长的耐心挖对面墙角了。

苏联什么地方克格勃的存在感最大?卢比杨卡?苏联校车?其实还有第三个地方,苏联克格勃强盾利剑标志销量最大的地方,是苏联广大的南部边界上。简直可以当贴纸使用,当地的克格勃边防军就怕邻国不认识自己,沿着边界帖的到处都是。

这和克格勃边防军人数不足也有关系,不到三十万的边防军防守这么长的边界,为了减少工作负担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主动和邻国的边防部队改善关系。

让切布里科夫下去,总书记打着哈欠一边翻起苏斯洛夫文集,看了一会儿更加哈欠连天,看来他这辈子是没法让思想升华到马列阶段,只能在社会帝国主义这个层面上打转了。

非法移民这个东西,还是等待充分的酝酿爆发出来更好,现在强行推动不是不行,谢洛夫不是害怕一次炸不死西欧国家么,至于这招道德上能不能站住脚,没听说过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么?总书记准备在用敌人检验一下这个理论有没有用。

从下半年开始,因为低强度武装冲突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莫斯科阶段不断的迎来盟国的领导人,绝大多数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基本上都是来求援。

对于这些人,总书记打起了十二万分的警惕,警惕美国的小动作,还有这些苏联盟国的小动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让美国占便宜,也不能让这些盟国占便宜。

不能让美国吃掉苏联战略进攻的成果,可这也不代表苏联必须充大头让这些国家宰。关于无产阶级的纯洁性,这种话听听就行了。真有这种纯洁性,现在都已经是*世界了,还用苏联这么辛苦的和美国对抗?

人家要什么谢洛夫就给什么,那不是跟里根那个老年痴呆一样了么?踩着国债去月球的主演里根自己完全没问题,不需要在增加一个苏联*总书记进去。

想要糊弄特务头子出身的总书记,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要说这个世界上出了点什么事情,谢洛夫绝对是最早知道的几个人之一。对于这些小国来说,克格勃就真的像是欧美报纸上说的那样,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

民主也门作为沙特背后的一根刺,苏联是必须支持的。这个国家绝对不能放弃,想想后世***当政的时候,民主也门要还是存在的话,沙特敢这么跳?就算还敢,也绝对不敢公开蔑视俄罗斯。

“葡萄牙的抗议浪潮完全是没有道理的,放出消息,共产国际大会在里斯本举行,各国兄弟党的领导人,以及经济专家到时候会云集里斯本。对葡萄牙人民的诉求做出回应。”谢洛夫对着来访的葡萄牙部长会议主席保证道。

但是在私下场合,总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同志的对话是这样的,“一小撮帝国主义分子正在阴魂不散,想要夺取无产阶级应有的权利,葡萄牙人民军应该做好斗争的准备。如果有需要的话,在当地的苏联红海军一定会最快进行反应。保护葡萄牙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入侵。关于西班牙*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苏联绝对站在葡萄牙这边。”

葡萄牙也绝对不能丢,这个国家在苏联手里,北约背后永远会脊背一凉。这对抗议浪潮的出现,不管出现什么事情,苏联都要按下去。

至于其他方向,打就行了!欧洲苏联还要在这里装君子,中东苏联还要小心谨慎的布局,其他方向谁还在乎这种温情?非洲大陆,苏联中央联络部、克格勃的支持的几十只武装力量,和同样存在亲美武装力量每时每刻都在战斗。

拉丁美洲的丛林当中,苏联、古巴支持的*武装,和美国支持的自由战士捉对厮杀。

“里根这个老年痴呆,确实很厉害。他这种偏执的性格,不应该出现在美国,应该在苏联做一个肃反工作者。”谢洛夫轻吐了一口浊气,本来他想要说可以再苏联做总书记,可仔细一想,苏联似乎也不抗这种人折腾,不过另外一个版本的戈地图。做了总书记后,办的事情还是一样,似乎需要救火的地方更多了。

第九百三十三章 谈笑风生

这次的对抗,虽然暂时不会撼动苏联的根基,但确实地动山摇,幸亏苏联的根基比历史上稳定了不少,不然这一波的对抗,少不了会让苏联失血。比起代理人武装冲突,葡萄牙的事情更加需要一点柔和的态度。

世间人人生而平等,这是一种高尚的追求,可在国家层面上,欧洲的价值就是最大的,为了争夺这里,苏联和美国就必须要装高尚,等待着一击致命的机会。等到自己的对手死了,到时候再做小人也不迟。谢洛夫不在乎第三世界死了多少人,只要不出现种族清洗的大事,就不会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震动。

欧洲就不同了,哪怕因为抗议死了不到十个人,只要出现了死伤,就可能被里根那条大狼狗咬住,谢洛夫终于找到了一点老本行的感觉,去做救火队员。

利用共产国际的大义先让葡萄牙稳定局势,表示其他各家的兄弟党对葡萄牙人民的呼声感到关切,将在共产国际大会的时候讨论这个问题,和人民的正确呼声给予回应。

“这要是波兰,我早让他们感受社会帝国主义的铁拳了。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国际专政论,有限主权论。”谢洛夫对波兰的观感就是这么直接,对于波兰,除了西斯拉夫毛妹之外,基本上总书记就没有正面的看法。

话虽然这么说,在给越南、印尼、古巴和智利的电报上,总书记可一点没有随便聊聊的想法,字里行间都要求这几个国家加强联系,互为依托保护自己的同时,支援附近的兄弟党派,起到当地大国大党的领导作用。

总书记没有明说,但实际上这些话,慢慢的都是社会帝国主义框架下,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的影子。准备启程去里斯本的总书记拿起电话道,“给我接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同志!”

“你是谁?”电话那边是一个小姑娘的声音,看样子才刚刚得到这份新工作。

“那你又是谁?”谢洛夫一副牙疼的样子,他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事情。

“我是季莫申科,乌克兰的接线员。”季莫申科确实刚刚得到这份工作,这还是她公公帮助争取过来的,不过刚刚上班的她对此还不是很熟悉。

“我是苏联**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国家安全总政委、苏联元帅谢洛夫。”谢洛夫眉心一跳,也不管对方是不是重名,直接道,“给我接谢尔比茨基同志,我有事找他。”

“请稍等!”季莫申科马上手忙脚乱的回答道,谢洛夫看着桌上的电话,其实按照方便程度来讲,这种电话其实并没有多大用场。只不过不容易被截获,才被苏联政府所保留。根据相关规定,在涉及到公事的时候,仍然要用这种电话来联络。

“我是谢尔比茨基,什么事?里海虎?”谢尔比茨基屏退了周围的人,拉着长声问道,“说吧,有什么事情需要乌克兰提供支持?我忙着呢。”

“忙什么?剩下的反苏分子还用你亲自上阵?以为还是谢列斯特刚刚调走的时候?”对谢尔比茨基那句里海虎直接无视,谢洛夫知道最近谢尔比茨基确实比较忙,问道“你似乎很长时间没来克里姆林宫开会了。”

“参加你们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团会议么?”谢尔比茨基冷嘲道,“有你那几条忠诚的大狼狗,什么决议通不过?”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会议的一半成员都是克格勃出身,谢尔比茨基这话的意思,就是讽刺现在苏联最高权力机构,几乎已经被克格勃当成第二个卢比杨卡了,内务部、克格勃、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对外联络部一把手都是安全干部。

“不要这么说么?你也知道我一直在说国家安全的工作,后备干部的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