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7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扎菲上校对外宣布:从利比亚的班加西至密斯莱达湾西部的锡德拉湾属于利比亚水域,任何在此水域航行的舰船都应离开该水域,否则将受到利比亚的攻击,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经常在这里进行演习。虽然美国态度很强硬,但当时处于战略守势的美国也不希望与利比亚发生什么冲突,所以实际上自此后美**舰就极少进入锡德拉湾了。

苏联从来不反对任何一个国家亲苏,老牌帝国主义都是美国的盟友,苏联只能依靠第三世界发展还不错的国家进行追赶,加上几次中东战争苏联都站在阿拉伯这边,两者的关系自然越来越和睦,当然利比亚在苏联眼中并不重要,卡扎菲亲苏的政策不是很明显。

但从这次黄金峡谷行动之后,利比亚就很重要了,已经是值得苏联开始重点扶持的地方,而且不会只是自己扶持,苏联的中东盟国、埃及、叙利亚、伊拉克也同时派出武装力量进入利比亚,这是明面上三国为了帮助阿拉伯兄弟抵抗美国侵略。

明面上这都是卡扎菲利用自己的私交,赢得了阿拉伯兄弟的支持,迎来了两万多人的阿拉伯联军,至少从声势上,也算是给利比亚赢得了一点喘息的机会。苏联已经声明,利比亚的举动和苏联毫无关系,这是阿拉伯国家自己内部的事情。

利比亚首都,美国国务卿乔治?普拉特?舒尔茨已经率领一支团队,来到了这个沙漠之国,时间正是黄金峡谷行动一个星期之后,是在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再三要求之下,才最终成行的,这个时候美国的舆论全部都关注人质事件,哪怕乔治?普拉特?舒尔茨本人并不想过来擦屁股,也不得不来。

舒尔茨当然有不来的理由,现在的美国就算是被苏联抓住了***一动也不能动。他这个美国国务卿来到利比亚,不但要遭受利比亚民众的敌视,有生命危险。

最重要的是,舒尔茨这次过来完全是给葛罗米柯当配角的,用自己美国国务卿的位置成全葛罗米柯的帮助,这种事情谁愿意做?换一个角度,葛罗米柯也不愿意过来,可事已至此有什么办法。

“关于利比亚人质危机的问题,我们将充分尊重利比亚的意愿,首先利用人质威胁一个国家是肯定不对的,这点苏联也会和利比亚进行沟通。一切以救出普通民众为前提,当然我们在尊重利比亚的同时,也一样尊重美国的立场。也许这肯定是一场艰苦的谈判,但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化解掉这次危机,相信这也是舒尔茨先生的想法。”

葛罗米柯这句话,让旁边的舒尔茨非常不是滋味,最后也只能表明自己的立场,从今天开始,他就算是不会天天都守在利比亚,隔一段时间也会出席在这里的谈判,基本上算是被绑在这里,直到美国人质全部被释放。

“里根总统的想法,可能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任何一件事都有正反两面,不能以结果苛责当时的决定,不过对于军事打击,我还是认为有些鲁莽。”现在最讨厌的谢洛夫这个邪恶帝国领袖的里根,不得不每天听着苏联**总书记的冷嘲热讽。

第九百六十章 里根看法国

谢洛夫这种和赫鲁晓夫混了很长时间的人,恨不得时不时就出来大放厥词一下。好不容易逮住这次机会,几乎每隔几天就评论一下利比亚人质危机应该如何解决,要么就是关心一下苏联斡旋的进度,要么就是帮里根说两句话。

而里根最讨厌的恰恰是最后一个选项,里根一直以反苏作为己任,这次因为人质危机不敢随意表态,但还要听着敌人的评论,哪怕这种平论是在帮他说话,里根表示不能接受这种屈辱,这比洛杉矶奥运会时候的打脸还难受。

谢洛夫和苏联的举动,几乎让这几年来一直给苏联找麻烦的里根,有一种小丑的感觉。

长久的演员生涯当中,里根还是头一次接受这么一个小丑角色,而且完全是被迫的。

可里根还要摆出一副苏联和美国伟大友谊的样子,不能对苏联**总书记有一点反感,现在全美国都在盯着利比亚人质危机,就连利比亚那边流出两三张人质照片,都会被美国不分党派的媒体封装转载,他不能再这个是时候再谈要收拾苏联,至少也要等到人质危机结束以后,不然这把给利比亚谈判刚刚吸引走的大火,肯定会重回来烧他……

“我简直想要掐死谢洛夫。”在白宫办公室当中,里根当着自己的密友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毫不掩饰的说道,全无在外界的风度,这才是现在真实的里根,没有用一点演技。

“他真是太狡猾了,逼着我们不能不得妥协,美国刚刚凝聚起来的精神,开始被消磨下去了!”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也愁眉不展,对方正在尽全力营救你们国家的人,这个时候的美国如论如何也积蓄不起来对苏联的敌视。

里根上台以来,一直营造的氛围,主要在国际政治方面。不过,他们既反对老共和党人的现实政治,抱怨他们对外结盟时不问政权性质;又反对民主党人的传统国际主义,认为他们想依靠国际组织和经济发展去推动民主是天真,他们看重的是“强力”。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主要有两条:其一,自由民主跟**水火不容,民主国家应挺身反对暴政;其二,:美国及其价值观至高无上,美国应担负起它的世界使命。

里根挂起来的新保守主义旋风,现在撞墙了,撞的还是美国自己。涉及到本国人民的安全,美国民众直接被苏联的抢先出手吸引过去,根本不管现在美国和苏联到底是什么关系。

“普通人就是短视,我们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苏联的存在,打垮苏联,整个世界就不再有问题的根源,我们哪怕一身是问题,没有参照物,自然也就不会有威胁。”里根无可奈何的抱怨着,走到窗户边上看着窗外的草坪,心却一直都静不下来。

白宫外面的安逸风景无法让里根的心情安静下来,这么多天里根在冷静下来的时候,也在考虑补救措施,但是仔细看了之后,苏联几乎把所有工作都做到一步到位,现在已经没有美国发挥影响力的余地。苏联第一时间就做好了很多准备,美国要想要比苏联还要更有诚意,除非里根亲自出马,才能压住葛罗米柯一筹。

刚刚打完利比亚的里根,现在就亲自出马商量救回人质?人质救回来了,总统的脸也丢完了,美国人说不定还会认为总统丢脸,继续先期反对浪潮。面对这种后果,里根才不得不出口对苏联求助,忍者心里的恶心让谢洛夫时不时的评论两句。

“等这件事过去,我们在慢慢的把丢失的信心找回来。”当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明显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密友里根口气中的无奈。

这次美国真实完全被苏联给挟持住了,还被媒体用道德绑架,只能做出友好的样子和苏联合作,主动权还安全在苏联那边,这种滋味美国还是第一次领教到。

“这有什么,西欧不是已经被我们挟持了几十年了么?未来的美国会慢慢习惯的,等到局势明朗的时候,我们会随时敲打敲打美国。”谢洛夫不慌不忙的喝了一杯柠檬水,比起葛罗米柯时不时的回国,然后再去利比亚,还要去法国商量中导条约。总书记的日子非常惬意,在黑海之滨索契休假的他,非常悠闲。

谁说总书记就不能休假的,普通工人一年都有一百五十天的休假,他凭什么就不能休息休息,难道做总书记就该么?他不但休假,还拉着第二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一起休假。

总书记自然是不能去印尼、希腊休假的,只能来到苏联的疗养胜地,夏都索契待着。

斯大林最早开始培养起了苏联领导人前往南方度假的热情。苏联政府在索契为他修建起翠林别墅。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带头在风景秀丽的索契修筑了个人专用的度假疗养别墅。他的别墅选在一片原始松林之中濒临海滨四周筑起了总长有十多公里的水泥墙,十分壮观。此外,赫鲁晓夫还为自己的高级官员在黑海海岸线一带总共修建了十二座别墅。现在谢洛夫就在其中的一座当中。

里根在焦头烂额的时候,总书记就要休假,同时也是准备下一个回合的战斗,因为距葛罗米柯说,似乎中程导弹条约的进度加快了一点,谢洛夫不知道是不是和这次人质事件苏联的出手有关系,还是美国只是迷惑一下苏联,但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

“按照里根的性格,没准会在卸任之前,再打一次利比亚。”在森林中漫步的谢洛夫,和同样出来的利加乔夫道,至于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这个八旬老人真的是过来疗养的。

“不会吧?”利加乔夫还是觉得,美国总统一般都挺正常的,当然里根确实有些反常。

“别人都好说,里根嘛,我早说过,要是在苏联,他比较适合做克格勃主席。”谢洛夫笑了笑,如果他没有记错,里根历史上在卸任之前,还真的又打了一次利比亚。你说卡大佐招谁惹谁了,被里根盯上一定要用来做磨刀石。

两人溜达了一会,便开始往回走。里根现在是什么心情不关苏联事,谢洛夫本人对这次引导还是很满意的,以后干掉美国之后,说不定还要把人权这个大杀器抢过来。到时候作民主、又自由、人权在胸口,人挡杀人……

不得不说他这种流氓思维从来都没有改变,应该读一读苏斯洛夫文集陶冶情操了。

因为苏联时不时的弄出来一点人质危机的进展,导致利比亚人质危机一直都没有过去,同时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派出联军进驻利比亚,更是让阿拉伯国家生出其中同仇敌忾的感觉,利用这次危机,苏联也在培养阿拉伯国家对苏联的好感,这种培养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未来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因为莫斯科的意志,葛罗米柯同时也很忙,所以这场谈判刚开始就注定时间不会短,不论是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还是美国国务卿舒尔茨,都不可能长久的留在利比亚,他们还有自己的事情,几乎每半个月在回到北非交换立场。

谈判中每出现一点进展或者僵局,都会被全世界广泛报道,很快谢洛夫再次出招,致电法国总统密特朗一封公开信,“因为利比亚人质问题中,苏联和美国之间的芥蒂可能导致营救人质上增加互相的不信任,为了保证美国人质的安全,同时化解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敌意。这个时候需要另外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加入,在非洲拥有传统影响力的法国,将是一个很好,甚至是唯一性的人选,这点苏联毫不怀疑。”

谢洛夫这封公开信,请求法国发挥自己的独特影响力,建富起来大国责任加入到调解当中。这封信苏联把法国摆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

事实上法国一直都在期待这样一个机会,本身在利比亚人质危机之后,法国心中就有些不满,明明他们和苏联一起反对进攻利比亚,现在所有的画面都被苏联抢走了。

索性苏联反应过来的时间还不晚,主动要求法国加入到调解当中,这种情况下法国当然不会拒绝,这是一次发挥法国影响力的机会。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六月中旬,因为法国的加入,似乎这场拉锯战还要继续下去。多了法国需要多增加一方的利益在谈判中。美国代表对这件事心中是非常我草的,但是法国这个在美国和苏联之间非常重要的大国,美国必须在战胜苏联之前安抚,只能接受现实。

法国的加入让利比亚人质危机的热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