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南1954-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解放区”还是国…军控制区,老百姓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都需要各种生活日用品。而杂货批发零售领域,一直是华人的天下,早在1955年,早在这里还不是解放区的时候,桂青山就利用这一优势,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情报网。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里经营那么多年,曾给越盟提供过帮助,在吴廷琰搞肃清时掩护过越盟分子的杂货店老板是间谍。他根本不需要电台,只要不断进货,并且情报传递路线与越g异曲同工,一样经柬埔寨中转。

蒯台龙可不会让这么宝贵的坐探暴露,因为除了方乐先之外,杂货店老板还有一个下线。

就在他准备开口之时,突然有两个人打着手电走到村口,方乐先连忙举起望远镜,只见无精打采的两个哨兵一下子来了精神,站得笔挺。

那两个军官模样的人不知道说了几句什么,又走到草垛边转了转,随即紧了紧武装带,按着手枪套往水渠迎面而来。

“保卫干事,他们是政治部保卫处的干事!”

在“解放区”,政治部保卫处无疑是最恐怖的存在,不管敌人还是自己人,落到他们手里都不会有好下场,方乐先紧张到极点,生怕被那两个家伙发现。

两个人而已,解决他们易如反掌,连枪都不用开。朱文松倒不是很紧张,只是担心因此暴露行踪。

令他们倍感意外的是,蒯台龙竟然露出会心的笑容,举着望远镜低语道:“说曹操,曹操到,不用担心,其中一个是自己人。”

“保卫处的?”

“为什么不能是保卫处的?”

正如蒯台龙所说,那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转了一圈,在距水渠15米左右的地方,突然转身往东北方向的果树林走去,似乎想去查越g指挥部附近的岗。

当他们走出村口哨兵的视线,其中一人伸出左臂,搂住同伴肩膀,同伴尚未反应过来,胳膊已经到了脖子上,手电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把匕首,一下接着一下,连续捅了十几下。脖子被死死勒住,被捅的人临死都没发出声音。

钟国兴乐了,忍不住笑道:“一点不专业,不过下手倒挺狠的。”

一个经常见到的面孔,在眼前悄无声息的死了。

尽管下手的是自己人,而且他有理由甚至必须这么做,但方乐先实在笑不出来。因为他能够理解下手者此时此刻复杂的心情,朝夕相处那么久,或许还救过他命,却由于政治立场不同,不得不对同伴痛下杀手。

方乐先忍不住地想,等会打起来如果遇到后勤部的人。自己会不会向他们开枪。

正胡思乱想。保卫处的内线已藏好尸体。尚未来得及发联络信号,离他最近的一个队员,就在9分队长示意下跳出草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他摁倒在地。

刚才观察过,这里没人。

阮春道大吃一惊,愣了一下猛然反应过来,急忙低声道:“自己人。”

“知道,刚才看见了。”

莫金鹏把他拖到草丛里。一边示意步枪手潘含去清理杀人现场,一边凑到他耳边说:“从现在开始你归我管,隐蔽就是隐蔽,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乱动。”

“你们长官呢,你们有没有电台,我有重要情况要汇报。”

要不是十万火急,阮春道绝不会铤而走险借查岗名义出来,更不会冒着身份暴露、行动失败的危险杀人灭口。

“在水渠那边,但你不能过去,有什么情况可以跟我说。”

“刚收到消息。北边来了一个营,齐装满员、训练有素。离这大约10公里,营长和指导员天亮就过来接受任务。”

副分队长莫金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不敢冒着暴露的危险带他去水渠那边,急忙从战术背心里套出防水地图,罩上一块帆布,打着手电问:“知不知道在什么位置?”

阮春道沉思了片刻,指着地图道:“这儿有一个营地,这里有一个村子,他们长途跋涉,快到地方了不可能露天扎营,只可能在这两个地方休整。”

该死,最近的村子离1号接应点不到两公里。

第5步兵师侦缉队只有40多人,如果把运送弹药的高棉游击队算上,也不过60多人,他们能顶住一个营的攻击吗?事实上顶住也没用,需要的是拖住,不能让他们往这边增援。

莫金鹏倒吸了一口凉气,强按捺下心中的紧张,故作若无其事地问:“就这些?”

阮春道想了想,又补充道:“昨天晚上,南解从古芝送来三个美国俘虏,同我们的人是分开关押的,在b2指挥部,不在村里。”

这是一个新情况,莫金鹏掏出一份手绘的地形图:“具体位置?”

“在这儿,我可以给你们带路。”

“谢谢。”

莫金鹏迅速关掉手电,收起地图,让另一个队员照应好阮春道,自己则猫着腰,小心翼翼跑向水渠。

大队长朱文松早通过电台知道有一个营,只是不知道具体位置,刚听完汇报,便回头命令道:“通讯兵,联系指挥部,报告不速之客的大概位置。”

“是!”

黎永亮接到消息已是凌晨4点56分,对他而言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敌人在哪里,抬起胳膊看了一眼,盘算了一下时间,斩钉截铁命令道:“吴参谋,立即给三大队九中队发电,让他们火速返回营地。”

“是!”

“陶队,你们机组赶紧研究,看能不能再压缩一下机降时间,我要行动开始30分钟内,把九中队送到c…82地区,迟滞延缓该营对越g指挥部的增援。”

疯了,眼前这位绝对疯了!

总共才500多号人,真正能投入一线战斗就200多,竟然分散在相距5至10公里不等的8个地方,对十倍以上的敌人发起攻击。

航空队副队长陶文光彻底服了,一脸苦笑着说:“我的亮将军,我总共就两架直升机,30分钟最多能飞两个来回,一次运送两个分队,三大队另外两个中队都送不过来,哪有时间运送九中队。”

“拆,现在还有时间,把那些能拆的全拆掉。电报你也看了,有三个美国战俘,只要把他们救出来,绝对能帮你换三架更先进的直升机,别舍不得。”

“不是我舍不得,是仗不能这么打!”

黎永亮顾不上那么多了,面无表情地说道:“陶文光,这是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一样要执行。至于你说的什么打法,可能适用于第5步兵师,适用于第25、第26和第27师。我们是特种部队,不是步兵师,也不是装甲师,我们有我们的打法。”

第二百二十二章黎永亮的考虑

按照第四战术区的标准作战程序,黎永亮下达的每一道命令,作出的每一个决策,都要同时转发给战术区司令部。

正在进行的突袭行动,不同于一般的特种战,所以战术区同样要向富国岛战略指挥部及时通报。

内线提供的新情况,让武安东眼前一亮:“董事长,确认三个美国战俘位置,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要求军援司令部提供支援。”

李为民对那帮美国佬太了解了,一脸不屑地说:“他们不是纯粹的军人,一个个比外交官更像外交官,没多大自主权,缩手缩脚,事事都要请示华盛顿。这种事他们做不了主,也不敢做主。”

归根结底还是外交和政治,美国人肯定会担心地面部队一旦撤到柬埔寨,会引起外交纠纷,甚至会把政治立场已经很危险的年轻国王彻底推向苏俄阵营。

张英贵再次研究了下地图,若有所思地问:“可不可以调整撤离路线,不往西,直接往北。从1号接应点过西贡河,撤往仍在国…军手里的安禄或真成。”

1号接应点附近有二十多条橡皮艇,留一支敢死队阻击,保证主力渡河还是没问题的。

张英贵一连干了两届国会议员,天天在西贡跟一帮政客扯皮,对战场态势不是很了解。

郁广和耐心地解释道:“禄宁森林距安禄和真成太远,近百公里范围内大多为越g占领区,且参战各部对该地区地形不熟。马蜂窝一捅。越g必然会动员一切力量围追堵截。他们能安全抵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美国人压根儿没特事特办的概念。屁大点事都要走程序,别说不敢做主,就算敢时间上也来不及。”

“这么说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阮高祺身上?”

“张将军,其实形势没那么悲观。”

“什么意思?”

郁广和参与过特种部队组建,连训练大纲都是预备军官训练队帮着拟定的,非常清楚特种部队的战斗力,指着地图道:“从兵力部署上看,黎永亮准将似乎太儿戏、太轻敌。处处都想以少胜多,处处都要面对几倍之敌。

事实上他这么安排有这么安排的道理,特种部队不是常规部队,队员全是经过层层选拔,经过不断淘汰留下的精英,体能好,军事素质硬且装备精良。尤其在装备上,他们一直孜孜以求拥有压倒性火力。

一个分队两个战斗班,战斗班由尖兵、步枪手、机枪手、通信兵、掷弹兵和分队长或副分队长组成。

尖兵和步枪手装备最先进的ar…15自动步枪(正式命名前的m16)或伊萨卡37型******,至少携带20个以上装填18发子弹的铝质弹匣或50发以上鹿弹。掷弹兵装备m79榴弹发射器。至少携带40枚40毫米榴弹,同时携带一具m72火箭筒。机枪手装备改造过的m60机枪。至少携带2000发机枪弹。分队长、副分队长和通信兵同时是步枪手,一个班的火力比一个排的越g还要迅猛。”

张英贵反应过来,喃喃地说:“一个中队有四个分队,四个分队就是八挺机枪,如果机降的后续分队能跟上,攻其不备,击溃两个警卫连还是没问题的。”

“理论上应该没问题,而且除了分队之外,每个中队都配有两个由狙击手和观察手组成的狙击组,狙击手使用m14狙击步枪,观察手装备ar…15。在鹦鹉角轮战中,单兵战果最好的就是狙击组,一大队二中队狙击组已创下毙敌278人的记录。”

组建特种部队时只是提出一些大概设想,没想到战斗力居然会这么强悍。

李为民不无好奇地问:“上校,ar…15的弹匣不是可以装填20发子弹吗,为什么只装填18发?”

“近千次射击试验证明,想保证子弹输送处于最佳状态,装填18发比装填20发更适宜。”

“哦。”

郁广和顿了顿,接着介绍道:“特种部队不仅火力占据压倒性优势,通讯方面也一样。每个战斗班都有电台,中队长和大队长可以视战场情况灵活指挥。”

黄独清始终认为黎永亮的作战计划有问题,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太好意思说,既然张英贵开了头,他干脆直言不讳地问:“郁上校,我对特种部队战斗力深信不疑,只是有些想不到,黎永亮为什么非要让三大队的几中队机降,而不是让三大队与二大队一起出发。”

“直升机空降是个新战法,具有太多不确定性,看上去确实有些多此一举,搞不好会成为添油战术。但从作战计划上看,黎永亮并非哗众取宠,而是有更深远的考虑。”

“更深远?”

“是的。”

郁广和微微点了下头,抽丝剥茧地分析道:“首先,在他看来发起攻击并不危险。因为他们进行过各种训练,能够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在整个行动中,从萨敦营地潜入目标村庄附近才是最危险的一环,一旦部队暴露,就要面临越g的围追堵截。

投入那么多人力财力,总共才训练出三个大队,他不敢孤注一掷,把两个大队同时送到越g嘴里。采用直升机机降,就能规避全军覆没的风险,至少能保存一定实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