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10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拓跋流云的万余兵马便逃入了山谷之中。追击的杨安兵团却停了下来。

“将军,前面是一座山谷,里面会不会有埋伏啊!”一名部将惊疑的说道。

杨安蹙眉看了看眼前的山谷,发现这是一座坡度很缓的巨大山谷而不是险要的小型山谷,所以心中的戒心便弱了几分。

“我军主力很快就会增援上来。所以就算谷内有伏兵,本将也没有什么好惧怕的,冲进去全歼敌军。”杨安大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五万晋军骑兵策马向山谷之中奔去,向溃逃的万余代国骑兵冲去。

“王上,晋军果然来了,而且只有五万骑兵,便于我军将其全歼。”代国大将大声说道。

拓跋什翼键早已急不可耐,见状大声下令道:“全军出击,杀……”

代国埋伏的主力骑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并将杨安所部兵马全部包围了起来。

“将军,代军果然有埋伏。”部将看向杨安,紧张的说道。

杨安大声道:“不要慌,这一切早就在将军的预料之中了,要不了多久,我军十万主力就会抵达,全力迎敌。”

在后援即将抵达的鼓舞下,五万晋军骑兵鼓起勇气,利用优良的装备与包围的代国大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代国大军是晋军的两倍多,而且又是从多个方向发起突袭的。但在厮杀的时候,却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这让代王拓跋什翼键惊诧不已,他完全没有料到晋军骑兵的战力居然已经如此强悍了。

而晋军骑兵战力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刻苦训练,同时在强大国力的支撑下,装备也在不停的更新和改良,实力自然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而代国国力一直在衰落,骑兵装备不但得不到更新。而且有很多都已经老旧不堪了,甚至许多士兵的损坏的铠甲都得不到及时的修缮,从而大大减弱了骑兵的战斗力。

拓跋什翼键亲自拉满弓对准了一名晋军将领,并将箭矢激射而出。

箭矢射中了晋军将领的后背,但却并没有给晋军将领造成致命的伤害,这名晋军将领继续在人群之中厮杀,短短片刻就斩杀了多名代国骑兵。

大惊失色的拓跋什翼键,再次拉满弓将一枚箭矢射向了一名晋军普通骑兵,并射中了这名士兵的腹部,不过遗憾的是,这枚箭矢仍旧没有给晋军士兵造成致命的伤害,这名晋军骑兵随手将腹部的箭矢折断,并继续奋力厮杀。

见此状况,拓跋什翼键彻底的绝望了,晋军的战力已经大大超过代国大军,而且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他记得数年前与晋军对阵的时候,晋军骑兵的战力是弱于代国大漠铁骑的,那时的晋军完全凭借车兵、骑兵与步兵的综合实力,才勉强战胜了代国的大漠铁骑,如今,才短短数年,大晋的骑兵居然已经变得如此强大,并已经完全能够凭借单独的力量完胜代国的大漠铁骑了。

“晋军战力如此,我代国气数尽矣。”拓跋什翼键无奈的叹了口气。

“王上,晋军援兵,晋军援兵杀来了。”一名部将惊慌的发现,一支更大规模的晋军骑兵冲杀了过来。

“撤退,全军撤退。”拓跋什翼键想也不想的便下达了撤离的命令。

在拓跋什翼键的命令下,代国骑兵没命的向远处逃离,显得非常混乱。

见代国大军想要逃离,谢艾立即下达了追击的命令,并表示投降免死,以减少代国溃兵的抵抗。

一阵追杀之后,代国十余万骑兵大部分溃散,只有少量精锐一直跟随在拓跋什翼键的身后,与拓跋什翼键一同逃离。

谢艾所部大军在追杀了十余里之后,便停止了追杀,此次作战,击溃了代国主力大军,可以说是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接下来便可以很好的控制漠北了。

由于漠北都是草原,谢艾与麾下的十余万大军,只能搭建帐篷宿营,而若要长期有效的占有漠北,非建立城池不可,但建立城池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谢艾都是不具备的,为此,他只好将自己的想法上报华安,让华安给出合理的决策。

拓跋什翼键带领麾下的万余精锐,一连向西溃逃了二十余里,才心有余悸的停了下来,并开始宿营歇息。

此次与晋军骑兵的一场作战,让他麾下的主力大军全都溃散,如今,他麾下仅有万余兵马,更不能与晋军主力对抗了,而晋军兵马一直驻在漠北不走,为此,他在漠北倒显得没有立足之地了。

“大王,我军仅剩万余精锐,而晋军却足有十余万大军,形势对我军来说是非常的不利啊!我们该怎么办才好呢?”拓跋流云落寞的问道。

拓跋什翼键思考了片刻,正色道:“西迁,既然我军已经不是晋军的对手,就只有向西迁移了。”

“西迁。”拓跋流云闻言,蹙起了眉头,顿了顿,轻声问道:“大王决定西迁,是打算迁往何处呢?”

拓跋什翼键想了一下,正色道:“吐谷浑,我代国与吐谷浑皆是鲜卑人,我们前往投靠吐谷浑一定可行,不过,本王日后可能就不能称王了,毕竟到了人家的地盘,要处处低调。”

“这么说来,王上是打定主意要西迁投靠吐谷浑了。”拓跋流云落寞的说道。

拓跋什翼键点了点头,正色道:“我们已经没有出路了,必须西迁,否则就只有归降晋国,但我代国与晋国为敌多年,只怕不是那么容易被饶恕啊!还是西迁吐谷浑比较稳妥。

拓跋流云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正文第一千一百零四章晋军西征

拓跋什翼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率领残部万余兵马向西迁移,准备投靠西部的吐谷浑,以摆脱被彻底歼灭的命运,至于漠北的广大领地,自然只有放弃了。

漠北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城,华安得知如此喜讯显得大为兴奋,并决定立即组建安北都护府,以统治这一广大的区域。

“王上,漠北距离中原颇远,且隔着大漠,在漠北方向组建安北都护府不利于朝廷的控制,倒不如将安北都护府的治所建在漠南,这样便于朝廷控制,条件也要好很多,在漠北留下几万兵马即可。”一名心腹属下,开口劝道。

华安闻言,摆手道:“不可,漠南交给并州都督就可以了,安北都护府必须建在漠北,只有建在漠北才能有效的震慑漠北诸部落,从而让诸部落不敢反叛我大晋朝廷,至于不利于朝廷控制的问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那便是每过几年就调动一次,让安东与安北的将领进行互换,同时,中原一带的将领也可以进入漠北,漠北的将领也可以进入中原,如此,就不怕边关大将尾大不掉了。”

心腹属下见华安坚持在漠北建立安北都护府,并思虑的非常周全,也不再表示反对,并全力支持华安的决策。

随后,华安正式下达命令,任命谢艾为安北都护府第一任大都护,并让其立即在漠北的战略要地建立安北城,以其作为整个安北都护府的治所,实现对安北的统治。

安东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相继建立,大晋的影响力已经实现了对北方的全部覆盖。所有生存在北方和东北方的各族百姓,全都要仰大晋的鼻息生存,而大晋将通过教育,让他们对中原有认同感,从而最终被大晋所同化。与大晋成为完美的整体。

不过,人的野心和贪念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在安东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建立之后,华安又将眼光瞄向了西域和交广以南,这两个方向也有很多可供给开发的土地,尤其是西域可以一直延伸到西方。是最有潜力开发的土地。

华安召集几名心腹属下,开始研究西域和南疆的征服计划。

“王上,控制西域只需派遣宋澄将军领兵征服即可,南疆的征服就交给南王好了,不过。我大晋刚刚建立安东和安北都护府,如今又要向西和向南扩张,国力只怕会损耗很大,不如缓一缓吧!”一名心腹属下轻声劝道。

华安摇头道:“打铁要趁热,如今趁着我军不断大胜的良机,出兵征服西域和南疆是非常有利的,况且,我们有多少实力就扩张多少。没有必要一次性扩张太多,但大晋建国时的西域故土是无论如何都要收回的,这一点是不能有丝毫妥协的。毕竟,这关系到大晋的脸面问题,而且,西域是产良马的地方,若是失去西域,我大晋骑兵的战马便无法得到很好的改良。长期下去对大晋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丝绸之路利润丰厚,只要占据丝绸之路。便可以向来往的商队收受赋税,从而提高我大晋的财政收入。”

“王上,宋澄将军的十万骆驼骑兵早已练成,如今正是让他们展现雄风的时候了,不如就让宋澄将军统领十万骆驼骑兵收复西域吧!”一名部将开口建议道。

华安闻言,点头道:“不错,宋澄将军的十万骆驼骑兵已经组建多年,相信一定早就形成战斗力的,骆驼骑兵能否发挥巨大的战力,必须要有一场实战来证明,传令下去,让凉州刺史宋澄统领十万骆驼骑兵收复西域故土,记住,让他量力而行,能收复多少就收复多少,有什么困难可以向本王提出。”

“是,王上,属下这就去办。”一名部下应道择天记。

“报,王上,交州大捷,荆州军十余万主力击破南越族近二十万联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并收复交州北部的全部重要城池。”就在这时,南疆也传来了好消息。

华安闻言,嘴角淡然一笑,显得颇为轻松。

“王上,南王的荆州军战力依旧不弱啊!居然这么快就平定了南疆的各路叛乱。”一名心腹忧心的说道。

华安笑道:“荆州军战力强悍,是我大晋的福气,本王为此感到大为高兴啊!”

“可是荆州军并非王上心腹,荆州军战力强大对王上未必有利啊!”一名心腹属下说道。

华安摆了摆手,正色道:“荆州军虽然不是本王的心腹,但本王麾下的兵马都用来建立安东、安北和安西都护府了,南疆一带不能抽调足够的兵马,若是荆州军可以继续向南进攻,则可以在交州南部的适宜位置建立安南都护府治所安南城,将交州南部和西南的土地全部纳入大晋的疆土,荆州军战力强倒显得是一件好事啊!”

“王上圣明,不过,南王未必会同意向南进攻啊!毕竟,南疆都是不毛之地,到处都是瘴气和毒虫,是不毛之地啊!”心腹属下担忧的说道。

华安思考了片刻,正色道:“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本王自有办法让他答应。”

众心腹闻言,皆不解华安本意,不过,既然华安说有办法,那就一定会有办法的。

随后,华安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亲自给桓温写了一封信,信中内容显得极为恭敬,称赞其麾下的荆州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若是可以继续向南进攻,攻取南部的广大区域,则有开拓疆土的大功,会流芳百世,但皇帝年幼且刚刚登基,需要人才辅佐,所以,希望桓温能够进入洛阳城辅佐新帝,而政府南疆的事情就由华安派遣前去执行了。

华安在信中所说的让桓温进入洛阳城辅佐小皇帝,是一种反话,他自然希望桓温能够率领荆州军主力征服南疆,将大晋的领土扩展到印度洋。之所以这么说,是故意客气一番罢了,况且,他相信桓温也不会愿意前往洛阳城受人控制的,所以。一定会选择向南疆进军,从而婉拒华安的提议。

很快,华安的亲笔信就送到了交州的桓温手中,看着华安的亲笔信,桓温嘴角露出了笑意,并将信件交给身旁的众心腹。让他们也看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