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日除了短暂的早朝,张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后宫之中,与自己的众多美眷寻欢寻乐,以肆意的享受自己的人生。

“皇上,不好了,河州刺史张罐斩杀索太守,起兵向姑臧城杀来。”就在张祚与自己的美眷进行调笑的时候,一名内侍跑进来汇报道。

张祚闻言一惊,立即推开怀中的美眷,在亭子里踱起了步子,虽然,早已预感到张罐要反对自己,并为此派遣了万余大军向枹罕城方向进发,但当他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时,仍免不了要一阵惊慌。

麾下大将易揣和张玲统领的军队,与张罐麾下大军的实力在伯仲之间,能否扑灭张罐的反叛,张祚并没有足够的把握,为此,他立即下令,让姑臧城周边的数万大军立即进入战备状态,以防止易揣和张玲不能击败张罐。

“报,皇上,河州刺史派遣细作,在京城内散布讨伐皇上的檄文,檄文在此,请皇上过目。”很快,一名内侍将张罐的讨伐檄文送到了张祚的手中。

张祚接过檄文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在张罐的檄文中,细数了自己的十余条罪状,并要进犯姑臧,斩杀自己,重新扶植张曜灵为王。

想了片刻之后,张祚立即下令,将被废掉的张曜灵立即杀掉,从而断了张罐推举张曜灵为王的念想。

没过多久,张曜灵的人头便被摆在了张祚的面前,见张罐要推举之人已经死了,张祚大大的松了口气,并立即派遣心腹,向河州方向传令,大力册封河州各城的官员和将领,并要求他们全部组织城内的兵马,一起绞杀张罐大军。

在长安城方向,张祚登基称帝的消息,很快便传入了王猛和谢艾的耳中,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王猛与谢艾,立即召集众将领商议如何应对。

凉国原本是大晋朝廷的附属国,而如今张祚擅自称帝,便是背弃大晋朝廷的行为,众晋军将领,皆要求挥师姑臧,讨伐张祚。

“将军,张祚篡位自立,如今又擅自登基称帝,此等恶贼必须尽力剿灭,绝对不能手下留情。”一名晋军将领,大声说道。

“将军,十万新兵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也该让他们练练手了。”又一名晋军将领说道。

王猛点头道:“张祚登基称帝,是自寻死路,各位将军立即返回大营准备,随时准备杀向姑臧城。”

“是,将军。”众晋军将领,抱拳应道。

谢艾同样拱手道:“三千凉州军,随时听候王将军的调遣。”

王猛笑了笑,轻声道:“不敢当,其实对付张祚这等恶贼,何须你我一同进兵,我一个人就已经足够了。”

“像张祚这样的恶贼,自然不是王将军的对手,只是,我总想亲手教训张祚,以为前凉王报仇雪恨。”谢艾如实说道。

王猛点了点头,轻声道:“既然谢将军有这份心,那你我便联手出击,进攻姑臧城,斩杀张祚。”

“好,一言为定。”谢艾高兴的说道。

随后,王猛和谢艾分别视察麾下的大军,并作了战前的积极动员。

在枹罕城附近,张祚麾下大将易揣和张玲已经开始渡河,准备与张罐麾下的大军决战。

而张罐也亲自率领万余主力大军,从枹罕城中奔出,并准备趁着敌军立足未稳之机,一举击败敌军,进而挥师直取姑臧城。

易揣和张玲麾下的万余主力大军,刚刚渡过了不足一半的人马,张罐麾下的主力大军,已经从枹罕城中奔出,并立即向正在渡河的敌军杀去。

易揣和张玲准备不足,所部主力大军,几乎全部溃散,易揣更是单骑逃向姑臧城方向。

河州各城的官员和将领,全都收到了张祚的提拔圣旨,但他们都知道张祚是无道昏君,因此,对张祚的提拔毫不在意,也没有响应张祚的号召,甚至,纷纷归附张罐,并加入张罐的讨逆大军,向姑臧城方向杀去。

麾下大军溃败,张罐正携胜利之师向姑臧城方向杀来的消息,很快便传入了张祚的耳中,如此不利的消息,让张祚如芒刺在背,心焦不已。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张祚立即调集姑臧城周边的主力大军,准备以数万主力大军的强大实力,一举扑灭张罐的反叛。

在姑臧城方向,张祚麾下虽然有数万主力大军,但由于张祚登基称帝之后的奢侈和无道,这数万主力大军的士气一直在下降,如今,易揣战败的消息传来,数万大军的士气就更加的低落了。

以如此士气低落的数万大军,对抗张罐的胜利之师,张祚的胜算着实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希望渺茫。

“皇上,大事不好了,敦煌人宋混聚众万余,响应叛贼张罐,正向姑臧城方向杀来,如今,京城已经是腹背受敌了。”很快,又传来了更加不利的消息。

张祚闻言大惊,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末日快要到了,不过,不到最后一刻,他是不会认输的。

很快,张罐麾下的主力大军越聚越多,在抵达姑臧城附近时,已经高达四万之众,加上宋混麾下的万余大军,讨逆大军的规模已经高达五万以上,并且,仍有扩大的趋势。

如此强大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张祚麾下的兵力,为此,原本效忠张祚的将士,纷纷临阵倒戈,投降张罐和宋混等人。

张祚麾下的主力大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完全溃散了,姑臧城自然也就无法防守了。

张罐与宋混分别率领麾下主力大军,从东门和西门,同时杀人城内,并立即向皇宫方向杀去。

在皇宫方向,张祚麾下最精锐的御林军,也完全丧失了斗志,他们见讨逆大军势力太大,便褪去身上的铠甲,逃入居民区躲避,以保住性命。

张罐之弟张据带领几百名将士,率先杀入皇宫之中,并立即向大殿方向奔去。

此刻,在大殿之上,张祚正按剑端坐在龙椅之上,并命令麾下仅有的将士死战,妄图垂死挣扎。

张据带领麾下将士,一路向大殿杀去,对于敢于反抗的御林军,是格杀勿论,很快就杀到了张祚的龙椅附近。

见敌军已经杀到眼前,张祚再也坐不住了,趁着麾下御林军与敌军厮杀的时候,立即逃出了大殿,并直奔后宫而去。

不过,在这种时候,张祚如何还能逃得掉,在逃入后宫之后,张祚被一名叫徐黑的御厨用菜刀砍死,从而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正文第七百六十九章张罐专权

张罐与宋混进入皇宫之后,见张祚已经被御厨徐黑杀死,于是,极大的赏赐了徐黑,并将张祚枭首,尸体悬挂在城门处示众。

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张祚已被斩杀,接下来便要尽快确定继承人,为此,张罐与宋混等将领,聚在一起商议了起来。

张罐首先说道:“各位将军,国不可一日无君,起兵之日,本将原本打算辅佐先王世子为君,不料却被张祚杀害,如今,本将意欲辅佐世子之弟为君,各位以为如何?”

众将领见张罐要拥立张曜灵的弟弟张玄靓为君,皆认为可行,于是,全部支持张罐的决定。

见众将领全部支持自己的意见,张罐非常的高兴,并接着说道:“各位将军,我大凉国,自建国以来,一直都是尊奉大晋朝廷的,逆贼张祚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擅自称帝,这是叛逆,本将认为,我大凉国的君主让应该称王,而不是称帝,各位觉得呢?”

“将军说的对,我大凉国偏居西北一隅,理应称王,而不是称帝,况且,自从张祚擅自称帝以来,关中的王猛已经集结数万大军,似乎有进逼姑臧的打算,若新君仍旧称帝,只怕关中十余万兵马,会倾巢而来,如此,凉国危矣。”一名将领说道。

宋混闻言,更是抱拳道:“张将军,既然王猛大军蠢蠢欲动,我大凉国的君主。不如称凉州牧为好,这样,王猛就更加没有理由进犯凉国了。”

张罐闻言。摆了摆手,轻声道:“宋将军多虑了,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我大凉国君主称王已经几十年了,也没见大晋朝廷怪罪啊!就继续称王吧!”

此时,张罐麾下的兵马,已经发展到五万之众。而宋混麾下的兵马却只有不足两万,因此。张罐说话的分量自然比宋混要重,众将领也大多支持张罐的建议。

随后,在张罐和宋混的拥护下,张玄靓被拥立为凉王。而张罐则被封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令,凉州牧,张掖郡公,宋混则被封为尚书仆射。

如此一来,凉国的大权尽归张罐所有,凉王张玄靓年幼,不过是个空有名号的傀儡而已。

凡是权臣专权。势必要遭到某些人的不满,在凉国境内,并非所有的人。都对张罐掌管朝政满意,陇西人李俨便首先竖起了反对张罐的旗帜,并沿用大晋的年号,可谓完全不把张罐放在眼里。

张罐如今正春风得意,如何能受得了李俨的反对,于是。立即派遣麾下大将牛霸率领万余大军,前去陇西郡讨伐李俨。而张罐则继续控制整个凉国的朝政。

在长安城方向,王猛与谢艾已经整顿了数万大军,正准备以清除叛逆的名义挥师姑臧,却传来了张祚被杀,张玄靓登基称王的消息。

这一消息,来得实在是太快了,这让王猛和谢艾都感到有些意外,如今,公然反叛大晋朝廷的张祚已经被诛杀,张玄靓也在凉国众将的拥护下,登上凉王之位,并仍旧向大晋朝廷称臣,如此情况,王猛和谢艾便失去了挥师姑臧的理由。

谢艾倒是松了口气,他原本就是要诛杀张祚,以为张重华报仇,如今,张祚已经被斩杀,而张重华的次子张玄靓也已经登基为王,如此,他便可以放心的返回并州了。

而王猛就不这么想了,他原本是打算趁机吞并凉国,而如今凉国的内乱,已经被快速的解决了,派兵前往姑臧的计划,怕是行不通了,而吞并凉国,只怕又要费一番周折了。

“谢将军,王上亲笔信。”就在这时,一名小校将华安的亲笔信交给了谢艾。

谢艾连忙打开阅览,看完之后,便微微点了点头,原来,华安在得知张重华已经病故,而张祚又已经称帝的消息后,便立即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谢艾,让谢艾讨伐张祚,并在消灭张祚之后,立即返回并州,防御代国大军可能的进攻。

此时,张祚已经被斩杀,谢艾觉得,自己应该立即率军返回并州,并继续防备代国大军。

“王将军,谢艾打扰多日,明日便要返回并州了。”谢艾轻声告辞道。

王猛点头道:“好,张祚已经被杀,谢将军是该返回并州了,王猛就不挽留了。”

第二日一早,谢艾便率领所部三千大军,离开长安城,向并州方向奔去,由于部分凉国将士思念故土,谢艾便让他们自己决定去留,众将士在进行一番考虑之后,决定跟随谢艾返回并州,待彻底打败燕代两国之后,再返回自己的故乡。

在谢艾与所部兵马离开长安之后,王猛并没有放弃吞并凉国的计划,毕竟,华安已经正式授权他这么做了。

虽然凉国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但王猛还是从一些细微之处,发现了可以利用的地方。

在凉国方向,首先,陇西郡太守李俨据守州郡,反对张罐的专权,并惹得张罐发兵攻打陇西郡,另外,拥兵近两万的尚书仆射宋混,与张罐不和,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是凉国内部的隐忧,同时也是王猛可以利用的地方。

为了最终吞并凉国,必须首先让凉国再次大乱,而若要让凉国再次大乱,便要挑唆张罐与宋混等将领的关系,从而让他们再次互相攻伐。

为此,王猛在仔细的了解了张罐与宋混之间不可调和的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