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王,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投降是一定会死了。”身旁的部下,看向李广,劝解道。

李广看向身旁的部将,轻声道:“若是本王投降了,晋军真的会放过我吗?”

这个问题,李广身旁的部将自然回答不了,因为,决定权在华安的手中。

华安似乎看出了李广的疑虑,笑了笑,大声道:“我说汉王,快投降吧!只要你真心投降,大晋朝廷是不会亏待你的。”

城下的李广听了,心头大喜,忙从马腹下露出半个脑袋,大声问道:“你们真的会善待本王吗?说话算数吗?”

华安与王三对视一眼,看向城下,大声道:“本将是大晋梁州刺史华安,说话岂能不算数,再说,汉王还有其它的选择吗?若本将心存歹意,早就乱箭射下了。”

李广闻言,浑身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战,看向布满弓箭手的城墙,方信了华安的话,正如华安说的那样,如何华安真的心存歹意,自己和麾下的人马,都会被射成刺猬。

“投降,本王投降便是,华将军快些让部下收起弓箭,免得误射。”李广终于下定了投降的决心。

华安闻言大喜,连忙命令麾下士兵将弓箭收起来。

城下的李广见状,也立即命令麾下的人马,将战马和武器,全部摆放在瓮城的一个拐角,而士兵则站在瓮城的另一个拐角。

上缴完武器,汉王李广带着几名主要将领,双膝跪地,趴在瓮城中心的地面上,正式向华安投降。

见蜀军将士已经投降,并主动上缴了武器,华安和王三对视一眼,带领一百名士兵,走下城头。

“哎呀!汉王快快请起。”华安走到李广的身前,伸手将李广扶了起来。

“谢将军。”李广唯唯诺诺的谢了一句,低着头站在一旁。

华安又看向李广身后的众位将领,忙道:“各位将军,都别跪着了,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将晋军主将这么客气,蜀军将领互相对视一眼,轻轻的爬了起来低头站在李广的身后。

华安看向李广和身后的蜀军将士,大声道:“诸位不用紧张,既然投降了大晋,便是我大晋的子民了,各位将军若是肯效忠朝廷,都可以继续为将,若是不愿意从军,也可以回乡务农,本将绝不为难。”

听了华安的话,蜀军将领皆互相对视了一眼,并没有直接回答,不过,明显对华安更信任了一些。

华安自然知道,这些将领心头仍有疑虑,于是,接着说道:“本将通宵天文,近日夜观天相,发现西南主星暗淡,有摇摇欲坠之势,以星野分之,正是蜀中,也就是说,蜀中李家气数已尽,不日,益、梁二州将重归我大晋,各位就不要对益州的皇帝,心存幻想了。”

王三听了,接着趁道:“没错,我大晋三路大军西征,不灭蜀国誓不罢休。”

“我等愿意顺从天意,效忠大晋皇帝。”蜀国投降的将领,被华安和王三的气势震住了,连忙抱拳表示效忠。

见身后的将领皆表示要效忠大晋,李广也抱拳道:“顺从天意,效忠大晋。”

华安闻言,笑了笑,拍着李广的肩膀道:“汉王掌管整个梁州,既然愿意归顺我大晋,想必,要不了多久,整个梁州都会归顺我大晋的,是不是啊!汉王。”说完看向李广。

李广见状,忙回道:“华将军放心,只要本王写几封书信,梁州各城的守军多半都会归顺大晋的,哈哈!”说完,讪讪的笑了笑。

“好,很好,只要汉王立下大功,朝廷一定不会亏待汉王的。”华安拍着李广的肩膀,鼓励道。

“咚咚咚……”就在华安与李广谈话的时候,褒中主城门上垂下的升降门,发出了剧烈的撞击上。

从声音判断,是刀砍木门发出的响声,既然是从主城门里面发出的,自然是蒲铁进城的人马返了回来。

原来,蒲铁率领一百士兵已经进入了堡中城,但他们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并没有见到后续的人马跟来,回头一看,城门居然被封死了。

蒲铁大惊失色,心道不好,于是,连忙率领部下向返回城门,只是,在蒲铁的人马返回城门的时候,被包围的李广已经投降了,而蒲铁并不知道这一切,于是,抽出腰中的宝刀,发疯似的劈砍眼前的升降门。

正文第三百九十九章进军成都

褒中城的升降门厚达半尺,由硬木制成,可谓坚固异常,不仅可以抵御刀剑,甚至可以抵挡冲车的撞击。

但如此坚固异常的升降门,却被蒲铁手中的宝刀轻易的砍烂和刺穿。

看着透门而过,闪闪发光的的刀头,华安心下暗暗称奇,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的青釭剑,大有与之比试一下的意思。

“汉王,正在砍门的是你的部下吧!他是何人,竟有如此宝刀。”华安看向李广,轻声问道。

李广闻言,忙抱拳躬身道:“华将军,此人名叫蒲铁,是个铁匠出身,宝刀大概是祖传的。”说完低着头,站在一旁。

华安点了点头,看向城门楼,大声下令道:“把门升上去。”

几名北伐军士兵闻令,用力转动绞盘,升降门随之缓缓升起。

“汉王。”当升降门升到一半的时候,蒲铁小步奔了进来。

“你们的汉王已经投降,尔等还不快快放下武器。”王三看向蒲铁及其身后的一百骑兵,大声说道。

“汉王,都怪蒲铁没有查清敌情,让汉王受辱了。”蒲铁自责的跪了下来,身后的一百骑兵也下马投降。

李广抬头看向蒲铁,指着天空,轻声道:“不怪你,这都是上苍的旨意,蜀中气数已尽,归降大晋才是出路。”说完微微瞟向华安。

华安看向李广,笑了笑,而后走向蒲铁。看着蒲铁手中的宝刀,问道:“可以轻易的刺穿城门,真是一把宝刀啊!不知是哪位高人所铸。”说着扶起了跪在地上的蒲铁。

蒲铁看向华安,正色道:“此刀是我祖先蒲元所铸,就叫‘蒲元刀’既然将军赢了,这刀就送给将军了。”说着将手中宝刀放在了华安的手中。

“蒲元刀,这就是蒲元刀,当年,蒲元为斜谷为诸葛亮铸造了三千口刀,想不到就是这种刀。”华安说着将蒲元宝刀拿在手里。而后又抽出了随身佩戴的青釭剑。仔细的比较了起来。

“好剑,真是一把好剑啊!”蒲铁一见华安拔出青釭剑,一双眼睛都瞪直了,连连称赞华安手中的宝剑。

“不知这宝剑和宝刀。谁更锋利?”华安说着。挥动青釭剑向蒲元刀砍去。

“咔咔……”刀剑相交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但并无丝毫断裂的声音。

华安仔细的看向青釭剑和蒲元刀的刀口,发现都没有丝毫的卷曲,这足以说明。两种武器都是绝佳的宝贝。

“君子不夺人所爱,这宝刀是你祖传的宝贝,本将就不要了,还给你。”华安说着,将蒲元刀放到了蒲铁的手中。

蒲铁接过宝刀,站在一边。

在对投降的蜀军进行一番教育后,华安将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马都派往附近的城池,让他们拿着汉王李广的书信,让守城的将士全部投降大晋。

李广的书信还是很有用的,在接到李广的书信后,梁州北部大部分的城池都投降了华安,并立即上了降表。

短短几日便光复了半个梁州,华安的心头很是兴奋,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收复大片的土地后,华安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取得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并努力发展生产,同时,还要继续向蜀国的国都成都进军,以快速灭亡蜀国。

让当地的老百姓信任自己,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这得日积月累慢慢来,发展生产也要一步一个脚印。

对于梁州的大片土地和城池,仅靠华安麾下的几万大军,只能驻守重要的城池,剩下的上百座城池都需要投降的蜀军将士来驻守。

三天后,整个梁州北部,尤其是汉中郡,算是基本稳定了下来,而此时,荆州的桓温军团和交广二州的邓岳军团,已经开始对蜀国发起强攻了,华安自然也不会按兵不动,集结人马之后,便开始研究下一步的进军方案。

由于梁州是刚刚光复的,华安担心有变,更担心关中的赵军会突然南下,攻打自己的后背,因此,他并不敢将所有的兵力都调往益州,而是留下赵武的一万步兵驻守南郑,并牢牢控制汉中郡最重要的褒中、沔阳和成固,以保障华安的后方安全。

对于进军益州的路线,华安决定走晋寿、涪城、绵竹、雒城,直逼成都。

蜀中道路难行,这一路要经过许多关卡和险隘,可谓十分的辛苦,而且危险重重,不过有大批的蜀军降兵带路,情况也许会好的多。

尤其是汉王李广,他的存在至少可以让华安省去很多攻城的时间,蜀军将士见高高在上的汉王都投降了,哪里还会有死守的决心。

在仔细的询问蜀军降兵后,华安对进军路线的大致情况,算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路上会遇到的情况也是心中有数了。

“大哥,这一路这么难走,只怕畜力车都无法正常行进啊!”铁牛担忧的说道。

华安看向铁牛,笑道:“铁牛,你的部下坐惯了畜力车,都不会走路了吗?”

“哈哈!大哥,大军步行自然是没问题的,只是没有坐车方便,而且对士兵的体力消耗比较大,遇到敌人的时候,都没有太多的精力打仗了。”铁牛笑着说道。

华安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轻声道:“道路崎岖难行,士兵自然可以步行,但大批的军用物资,总不能也用人力运输吧!必须要借助车辆和牲畜才行啊!虽然难走了一些,但车辆还是勉强可以通行的,遇到上坡和泥泞的地方,让士兵辛苦一下,推着车辆行走。”

“大哥,看来也只有如此了。”王三,铁牛点头应道。

华安仔细算了一下,自己打算进攻成都的兵马足有两万多,而负责后勤运输的辎重营才三千人马,按照蜀中的道路,只能三人操作一辆辎重车,这样一来,则只能向前往运输一千车物资,这显然无法满足大军的要求。

尤其是粮食就需要五千旦,按照蜀中的道路,每辆辎重车只能装五旦,这样一来,为了满足大军的粮草需求就需要一千辆辎重车,那么,剩下的物资都无法保障了,这显然是不行的。

后勤的问题,必须彻底的解决,否则大军根本就是寸步难行,这是华安首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一番仔细的思考,华安决定采取两条对策,第一,缩减兵力,由于骑兵对后勤的要求比较多,华安将雷暴所部的骑兵缩减为五千人马,剩下的五千人马留在南郑。第二,从南乡城牧场调拨五千头黄牛和五千只山羊,负责运输部分物资,并为北伐军将士提供肉食。

这两条对策将大大减轻华安大军的后勤压力,让北伐军可以毫无顾忌的向成都进军。

准备好一切之后,华安便带着麾下的近两万人马,向蜀国的心脏成都进军了。

其中,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华安的亲兵营和李广等蜀国降将,紧接着的是雷暴的五千骑兵,再后面是铁牛的一万步兵,最后是负责后勤运输的三千辎重营人马。

一行人马,以正常的行进速度向南推进,每日只行进三十里,最多行进五十里,一路上,华安时不时的便会与李广谈论一些蜀中的事情,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日常生活,衣食住行。

对于华安的问话,李广无不认真回答,甚至主动向华安说一些事情,不过,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对于国家大事,李广似乎并不十分感兴趣。

几日之后,李广与华安混熟了,说话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