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退,快撤退……”叛军将领见麾下士兵渐渐崩溃,胜利已经无望,便主动招呼部下向树林方向撤退。

有了主将的命令,仍在与北伐军对抗的叛军士兵也放弃抵抗,扔掉兵器向树林疾奔。

“杀……追杀叛军,追杀叛军。”见叛军开始向后溃逃,北伐军各军将领大呼着率兵追击。

一路追击,一路厮杀,直到叛军进入树林深处,北伐军才放弃追击,而后逐步撤回交趾城。

这一战,华安没有亲自参加,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部下将士的作战能力,找出士兵们的不足和阵法的缺陷。

经过这一场激烈的厮杀,华安对麾下士兵的战力基本满意,这完全达到了他心里的预期,但同时,华安也发现了步兵阵法的不足之处,那就是阵法太过死板,不能因敌而动。

尤其在敌军溃逃的时候,追击敌军和保持阵法不能兼顾,这样一来,一旦叛军突然杀个回马枪,或者追击的部队遭到叛军埋伏的兵马,则很容易受到极大的损失。

交州是丛林地带,叛军对地形极为熟悉,北伐军只要深入丛林,就极有可能遭到叛军的埋伏,在丛林地带作战不是北伐军的强项。

为此,华安决定仔细研究一番,根据交州丛林密集的特点,制定一套有利于丛林作战的阵法,从而让自己麾下的士兵可以深入丛林深处追剿叛军。

而对于叛军的战法,华安也只能算是略知皮毛,几次与叛军的交手,北伐军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完全是因为料敌先机,事先得知了叛军的行动,而后采取埋伏偷袭的战法,击破叛军,而一旦叛军溃逃进入丛林,北伐军便不敢追击,因为丛林太过密集,里面的情况很复杂,北伐军经过多日的连续侦查,也只是大概摸清了附近的道路,而对于成片的树林,仍旧很陌生。

叛军撤入树林之后,便可以随时埋伏,利用树丛的掩护对北伐军实施偷袭,这有点类似于城市里的巷战,熟悉地形和丛林气候的叛军自然是占尽优势,而善于列阵大规模作战的北伐军就完全处于劣势了。

“大哥,我军大胜,我军大胜啊!”收军回城的雷暴与赵武、铁牛登上城墙向华安报喜。

“看到了,大哥都看到了,将士们都打的不错,非常的不错。”华安大声夸赞道。

“这一战,我军追出五里,至少斩杀了近万叛军,若不是叛军腿长跑得快,一定被我军全歼了,哈哈!”雷暴大声笑道。

“哈哈!哈哈!”华安和王三也跟着大笑起来,胜利来之不易,所有人的心情都无比的激动。

“我军伤亡如何,大吗?”大笑两声之后,王三突然问了一句。

铁牛眼一瞪,看向王三,道:“你和大哥站在城头上,不是都看见了吗?我军伤亡最多不超过一千,嗯,最多一千。”

“大哥,伤亡一比十,我军赚大了。”赵武对战果显然是很满意。

华安点了点头,指向远处,道:“由此向西五百里,便是蜀国的兴古郡,那里囤积了三万精兵,若是这三万精兵与桂林郡方向的六万叛军主力,一起向交趾城杀来,我军处境不容乐观,得早作打算。”

“大哥,蜀国实力远弱于我大晋,我看蜀军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若是蜀国胆敢与我大晋宣战,我军先灭叛军,而后挥师西进,直捣他蜀国的老巢。”雷暴大声吼道。

“大哥,蜀国三万大军囤积兴古郡已三月有余,却迟迟没有向我大晋发起进攻,我看是要坐山观虎斗,待我军与叛军两败俱伤之后,再向交州进军。”赵武蹙眉分析道。

华安向赵武笑了笑,道:“赵武,你说的很对,蜀国大军确实是在观望,看来蜀国君臣很是奸猾啊!他们既想削弱大晋的实力,又不敢贸然与大晋开战,此时,只要我军全线溃败,他们便会怂恿叛军继续向广州进军,以同时削弱大晋和叛军的实力,已收渔翁之利。若我军大胜,他们则会按兵不动,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若我军与叛军两败俱伤,交广二州出现实力真空的时候,他们便会挥师东下,趁机占据大晋的南疆,以扩大实力,稳固自己的江山。”

王三听完,若有所思的摸了摸额头,道:“只有我军与叛军两败俱伤的时候,蜀国大军才会东下,这也是大哥不愿深入丛林与叛军决战的原因吧!”

华安淡然一笑,道:“正是如此,不论我北伐军的将士,还是叛军的将士,说到底都是我大晋的子民,南越族人叛乱,只是受到了蜀国的蛊惑,只要我军恩威并施,叛乱迟早是要平息的。”

“大哥,既然如此,那我军斩杀那么多的叛军士兵,是不是有些过了,以后的作战,是不是要对叛军手下留情。”王三又有了疑惑。

华安摇了摇头,道:“不用,完全不必如此,所谓恩威并施,武力的震慑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叛军打惨了,打疼了,让他们内心害怕,知道与朝廷作对的下场,而后给予抚慰,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服从大晋朝廷的统治,不敢再造反。”

“大哥,我明白了。”王三点了点头,身后的雷暴、赵武和铁牛也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此时,返回交趾城的北伐军将士,大部分都进入营帐休息,少数受伤的士兵在接受军医的治疗,负责统计伤亡情况的士兵则还在战场上穿梭。

两刻之后,统计的数据交到了华安的手中,这一战共斩杀叛军八千余人,北伐军阵亡不足五百,受伤千人以上,可谓是大胜。

华安对这一战取得的战果很是满意,这比他原先的预计还要好,只是毕竟阵亡了近五百将士,华安的内心深处仍不免有一些动容。

第三百零二章叛军的三条道路

这些日子,经过与叛军的一系列作战,华安学到了许多作战的知识,也感受到了剿灭叛军绝非易事,北伐军将士们也增长了不少作战的经验,同时,几次大的胜利更是有力的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

经过交趾城下的一战,叛军损失惨重,重新集结时只剩下五千人马,除了阵亡的八千士兵,剩下的将士全部逃亡。

这仅有的五千士兵自然无法与战力强悍的北伐军对抗,为此,叛军仅存的人马在其主将的率领下,向他们发起叛乱的老巢日南郡方向撤退,少数将士向北前往叛军主力所在的大营。

日南郡最南端的象林城,距交趾城足有一千余里,而且这一千多里的路全部是丛林密集的小路,大军行进极为困难,后勤补给也很难维持,北伐军若要全军进攻象林城,一路上所需的物资是极为巨大的,就算幸运的推进到了象林城附近,并攻破象林城,但叛军将士完全可以躲到附近的树林里与北伐军周旋,待北伐军主力撤走后,叛军则会再次率军攻下象林城,而北伐军主力不可能一直驻守象林城,北方的赵国随时有可能南下,华安此次南征也是抱着速战速决的决心来的,一旦迁延日久,赵国大军南下,京城就很危险了。

就在华安考虑如何向南进军之际,进犯桂林郡的六万叛军主力已经向交趾城方向杀来,而叛军之所以会撤退,自然是因为北伐军截取了叛军的大批军粮,如今,叛军大营的余粮已经不足五日,而在这五日之内,他们没有丝毫的把握可以攻取桂林郡的首府潭中城,仓皇撤退也是无奈之举。

叛军撤退,坚守潭中城的广州军团将领,首先想到的便是华安的北伐军成功的攻取交趾城,断了叛军的退路,于是将士们士气大振,三万广州军主力和三千交州军将士合兵一处,向仓皇后撤的叛军追击而去。

叛军后撤之时,自然考虑到了晋军会从后追击,于是在后撤的道路上设伏,全歼了广州军团率先追击的一个营,让追击的晋军放慢了脚步。

而叛军小胜之后,也不敢逗留,抛弃许多重装备,轻装向交趾城方向奔来,广州军团主力和三千交州军,则一路紧紧跟踪,丝毫不给叛军喘息的机会。

坐镇番禺城的广州刺史邓岳,得知了北伐军攻破交趾城,并数次打败叛军,截取叛军粮草,迫使叛军主力后撤的消息后,心情大为振奋,当即下令集结番禺城和周围几个城池的主力兵马万余,向交趾城方向挺进。

邓岳的打算很明显是要集中尽可能多的兵马,全力剿灭已经处于劣势的叛军,彻底扑灭南越族的这次叛乱。

叛军的撤军速度很快,仅几天的时间便抵达了交趾城北门外三十里的位置,而此时叛军的粮草只剩下一天了,情况对叛军来说极为的不利。

为了筹集足够多的粮草,叛军将撤军的一路上,所遇到的村落和城镇能抢夺的都抢夺了一遍,否则几天前就该断粮了。

而眼下叛军的前方是北伐军据守的交趾城,后面则是追击而来的交广二州大军,摆在叛军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攻打交趾城,城中囤积的粮草足有几万旦,只要能够攻下交趾城,叛军的危机便可以彻底解除。二是,将大军化整为零,一步步的从东西两个方向悄悄越过交趾城,待回到日南郡的大本营之后,便可重整旗鼓,再次发起叛乱。三是,率军向西进入蜀国的兴古郡,那里是蜀国的领地,而叛军之所以造反也是蜀国君臣怂恿所致,如今失败了,蜀国理应收留,而且,六万叛军和三万蜀军合兵一处,实力大增,晋军多半不敢追击。

为了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叛军的主要将领聚在一起进行了一番商讨,重点分析三种情况的利弊得失。

首先,第一条路是凭借兵力优势,率军攻打交趾城,夺回交趾城这个战略要地,同时也可以得到城池中的几万旦军粮,以解决大军缺粮之忧。但这条策略的可行性实在是不高,从北伐军轻而易举的攻破交趾城,和连续几次大破叛军的情况来看,北伐军是一支作战极为骁勇的部队,而且守城本身就占据优势,叛军将领觉得短时间内攻破交趾城根本就不可能,甚至有可能被北伐军打得大败,少数被北伐军打败而逃到军中的将领的叙述,更增加了这种莫名的恐惧。

其次,第二条路是化整为零,将六万主力以千人为一队,一步步的从交趾城东西两条道路悄悄的潜回大本营,这么做的优点是不必和北伐军大动干戈,可以很好的保存自身的实力,可缺点是分散行军无形中降低了主力大军的力量,一旦被北伐军发现,很容易被各个击破,而且,军粮的不足是极为迫切的,就算顺利的越过了交趾城,六万兵马也很难筹集到足够的粮草,而交趾城却有几万旦军粮。

最后,第三条路是率军向西,进入蜀国的兴古郡,这得到了不少将领的支持,因为蜀国支持他们反叛,也曾答应要率军支援他们,如今,他们打了败仗,自然有理由前往投靠,但也有一些将领担忧蜀国君臣的诚心,毕竟,他们和大晋的朝廷已经厮杀几个月了,蜀国的三万大军一直按兵不动,丝毫也没有增援他们的意思,此时打了败仗前往投靠,会不会遭到暗算都未可知,而且,从交趾城附近向西前往兴古郡路途遥远,大军仅剩的一点口粮,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抵达兴古郡,这一条似乎最不可行。

三条路似乎都不太容易,叛军将领们经过一个时辰的反复商议,最终决定采取第二条路,将大军化整为零,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越过交趾城,从而避开北伐军和广州军团的两面夹击,偷偷回到大本营,至于半路上会受到北伐军的攻击,叛军们却不是太担心,因为周围都是浓密的树林,大军一旦遭到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