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7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三闻言,摇了摇头,正色道:“王上,对岸的燕军仅有十三万之众,实力要远远弱于我军,但漳水挡住了我军突袭的道路,燕军沿着漳水北岸布置大军和众多斥候,对我军的渡河人马威胁极大,只怕我军刚刚开始渡河,就会被燕国斥候发现,而我军所部兵马渡过不足千人之时,就会遭到燕军数万人马的围攻了,我军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渡过漳水,就会面临被燕国大军各个击破的危险,如此,对我军极其的不利啊!”

“是啊!王上,上次燕国万余大军被我军全歼,就是因为,燕军的主力人马被阻挡在漳水北岸,无法增援已经渡过漳水的大军,从而导致的惨败啊!我军岂能重蹈燕军的覆辙。”诸葛雄大声说道。

邓羌闻言,抱拳道:“若要成功横渡漳水,就必须要声东击西,趁着燕国大军不注意的时候,让数万精锐大军尽快横渡漳水,从而逐步扩大战果。”

“说得轻巧,让燕国大军上当,哪有那么容易,况且,慕容恪的十万主力大军,距离鲁口城已经不远了,一旦慕容恪的主力骑兵抵达漳水北岸,就算我军主力渡过漳水大半,也未必能够取胜啊!”陈破虏轻声反对道。

邓羌闻言,大怒道:“那你说该怎么样,难道要我军就此按兵不动,等待并州方向的消息吗?”说完有些生气。

邓羌所说的等待并州方向的消息,指的是王猛军团与谢艾军团彻底击败代国主力大军,并合力增援鲁口城方向,只要王猛军团和谢艾军团增援过来,燕国大军自然就必败无疑了,不过,如此一来,谢艾军团和王猛军团一定名声大噪,而华安的本部军团就黯然失色了,所以,虽然可以等待这样的机会,但众将领都不怎么情愿,毕竟,每一名将领都希望可以建立卓越的功勋。

华安轻轻摆了摆手,正色道:“并州距离鲁口足有千里之遥,就算王猛和谢艾可以迅速取得胜利,但若要增援鲁口,还需很长的时日,而眼下,慕容恪麾下的十万主力骑兵,与慕容评和蒲健麾下的十三万人马还没有汇合,这正是我军突袭鲁口的绝佳时机,怎能为了等待并州方向的增援人马而延误战机呢?”说完一脸的自信。

见华安一脸的自信,王三连忙抱拳问道:“王上,您是不是已经有了强渡漳水的计划了,不知是何计划?”说完期待的看向华安。

众将领闻言,也同样以期待的眼神看向华安。

华安笑了笑,看向麾下众部将,正色道:“本王打算利用战车和步兵组建‘却月阵’抢占北岸阵地,并逐步扩大却月阵,而后,骑兵主力逐步渡河,待我军全部渡过漳水之后,便可以对燕国大军发起猛烈的突袭,并彻底击溃燕军十三万兵马。”

“却月阵,什么是却月阵?”众部将全都没有听过却月阵,为此,全都疑惑的看向华安,并轻声问道。

正文第七百七十六章北岸列阵

华安麾下的众将领自然不会听说却月阵,因为在历史上,此阵是晋末大将刘裕发明的,这个刘裕也是南北朝时,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此时,距离刘裕出生还有十年,距离却月阵的发明还有六十余年,却月阵自然不会被人所知,为此,只有从后世来此的华安知道罢了。

见麾下众将皆是一副好奇疑惑的模样,华安微微笑了笑,正色道:“所谓却月阵,便是背靠河水,让战车兵排成半月形,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所组成的攻防阵型,另外,在战车与河水包裹的区域,以手持长矛、盾牌、弓弩的步兵充斥其间,并与战车兵一起射杀和刺杀敌军来犯之敌,并逐步扩大战果。”说完自信的看向众部将。

众部将闻言,自然明白了华安所说的却月阵的构造,但对于如此构造的却月阵能否阻挡燕军重骑兵的冲击,仍抱有怀疑的态度。

“王上,却月阵背水而立,却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但此阵并未经历过实战,且列阵所需时间与阵型的大小有关,如今,对岸的燕国大军足有十三万之众,我军在燕国大军冲击前,最多能组建千人规模的阵型,如此单薄的力量,真的可以挡住燕军主力铁骑吗?”王三首先有些怀疑的说道。

邓羌仔细的想了一会,有了与王三不同的看法,并抱拳道:“王上,以末将之见,却月阵的确威力无穷。完全可以一试。”

“王上,为了减少却月阵所遭受的压力,我军可在多个位置同时发起横渡漳水的行动,如此,胜算就大得多了。”诸葛雄大声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正色道:“我军四万战车兵,共有战车万乘,完全可以在多处同时发起横渡,本王打算兵分六路,每路间隔二里。同时发起横渡行动。如此,六处却月阵不断扩大,最终必将让燕国主力无力抵挡。”

“王上英明,我军后备军团。已经筹集了足够在漳水上搭建十余座浮桥的物资。只需一个时辰。便可搭建通往漳水北岸的浮桥。”一名部将抱拳说道。

华安点头道:“击败燕军十三万主力大军,就在今日了,让将士们立即开始搭建浮桥。全军人马立即进行准备,随时准备出击。”

“是,王上。”众部将抱拳领命,并立即转身前去准备。

随后,华安在中军大帐之中反复设想,考虑了燕国将领慕容评和蒲健可能采取的对策,并始终认为,不论燕国大军如何应对,都无法战胜却月阵。

漳水下游并不是很宽,而晋军对于架设浮桥又是如此的驾轻就熟,在光线充足的白日架设浮桥,效率是非常的高,在不足一个时辰的时间内,就将浮桥架设到了漳水的北岸。

晋军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规模的搭建浮桥,如此显眼的行动,自然很快就被北岸的燕军斥候发现了,这些斥候立即返回大营,向各自的上司汇报,很快,燕军主将慕容评和蒲健就得知了晋军大规模搭建浮桥的消息。

蒲健得知如此消息之后,立即前往慕容评的中军大帐之中,并与慕容评商议如何应对晋军的行动。

见蒲健进入自己的中军大帐,慕容评轻声道:“蒲将军,是为了晋军搭建浮桥一事而来的吧!”说完瞟了一眼蒲健。

对于蒲健这个赵国旧将,慕容评打心里有些看不起,甚至,还有一些敌意,毕竟,他曾多次与赵国大军血战,并与蒲健的父亲蒲洪交过手,双方曾经是敌人,如今,虽然蒲健已经归附大燕国,但彼此之间的嫌隙还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抚平的。

蒲健抱拳道:“将军,晋军大规模搭建浮桥,这是要强渡漳水,我军必须立即出兵阻止,以防止漳水防线被晋军突破。”说完看向慕容评。

慕容评原本打算立即派遣大军前往北岸,阻止晋军的强渡行动,但见蒲健如此一说,慕容评便改了主意。

“蒲将军无需担心,晋军二十万人马,依靠浮桥横渡,没有一日一夜的工夫,是无法全部抵达漳水北岸的,我军无需贸然出击,待晋军渡过数万人马的时候,我军突然杀出,必可一举歼灭晋军的数万人马,如此必可获得大胜。”慕容评正色说道。

蒲健也觉得晋军二十万主力大军,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全部渡过漳水的,因此,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发起进攻,也未尝不可,于是,点头同意了慕容评的纵敌之策。

在漳水北岸,华安麾下的战车兵和步兵,陆续登上北岸的土地,并按照华安事先的要求,沿着河岸边组建却月阵,以迎击燕国主力骑兵的冲击。

为了尽快形成却月阵的阵型,各路人马第一批进入北岸的是一百辆战车,并立即开始组建却月阵,紧随其后的是两千步兵,如此,在极短的时间内,较小规模的却月阵便组建完毕了。

燕国大军的反应,与华安之前的预料一样,他们并没有立即前来阻挡,而是放任华安麾下的前锋人马抵达漳水北岸,直到华安麾下的却月阵组建完成,燕国各路主力大军才姗姗来迟。

见北岸的远处扬起了沙尘,华安知道燕国主力大军终于出动了,此刻,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却月阵之上了,若自己麾下的主力大军可以凭借却月阵大破燕军主力,则此战必然大胜,燕国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但万一却月阵无法战胜燕国主力军团的冲击,后果就非常严重了,不过,华安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设想,因此,华安相信,自己麾下的大军,必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漳水南岸的瞭望台已经搭建完毕,华安与麾下部将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观察着北岸岸边的风吹草动,不过,由于视力所限,华安仅能看见对岸左右两侧的两处却月阵,对于更远位置的登陆人马,是完全看不到一点的。

“王上,燕国主力骑兵已经杀来,此战的成败,就全靠对岸却月阵里的将士们了。”王三轻声说道。

“却月阵威力强大,我军训练有素,相信一定可以战胜燕国骑兵的冲击。”诸葛雄却是充满了自信。

华安点了点头,看向远处的沙尘,正色道:“此战,我军必须胜利,因为我军不能战败,否则,慕容恪的十万人马一到,我军就彻底无法立足了。”

“王上放心,我军必定会胜利的。”邓羌自信的说道。

见多数部将皆对战胜燕国主力骑兵充满信心,华安心里放心了不少,按照华安对历史的熟悉,晋末大将刘裕仅凭不足三千人马,便击败了魏军的三万铁骑,而如今,自己麾下已经抵达北岸的六路人马,兵力已经超过一万五千,阻挡燕军十三万骑兵的冲击,当没有太大的问题。

在漳水北岸,却月阵里的每一名晋军将士,皆做好了死战的准备,后方的援兵正在源源不断的抵达,这让他们心里充满了底气,并相信凭借战车的掩护,完全可以击败燕军铁骑的冲击。

燕国十三万主力骑兵,兵分六路,展开了对晋军却月阵的攻击,其中蒲健负责攻击左翼的两路,而慕容评则负责剩下的四路晋军人马。

面对晋军排成的奇怪阵型,燕军主将慕容评感到非常的奇怪,他一生大小经历了数百次战斗,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阵型。

不过,凭借对战场和兵器的熟悉,慕容评心下可以预感到,晋军的阵型是优秀的防守阵型,是不太容易被攻破的阵型,但好在他麾下的兵马足够多,因此,慕容评同时又相信,凭借十倍于敌的强大兵力,是完全可以突破晋军阵型的。

随着燕国骑兵的逐步靠近,却月阵里的晋军弓弩手,立即开始放箭,并给予了燕国骑兵以极大的杀伤。

不过,燕军骑兵的数量极多,因此,尽管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仍旧发了疯似的,向晋军的却月阵杀去。

很快,由于距离越来越近,晋军的弓弩难以发挥优势,于是,众士兵立即拿起长矛和盾牌,依托战车组成的弧形,展开了对燕军主力骑兵的阻击。

“杀……”战场之上,一时响起了巨大的喊杀声。

燕军重骑兵以奔驰的速度撞向晋军的战车防线,并将晋军战车撞的吱吱作响,不过,由于事先做了防护,没有一辆晋军战车被撞毁。

站在战车之上的晋军战车兵,与战车后方的步兵,全都手持长兵器,对冲上来的燕军骑兵进行刺杀。

晋军将士准备充足,且有战车作为掩护,因此,尽管燕国主力骑兵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却也无法攻破晋军的却月阵,而且付出了越来越多的损失。

却月阵呈弧形,而弧形的迎击面较小,因此,燕军主力骑兵越是向前猛冲,所受到的损失就越是巨大,很快,随着晋军援兵的持续增援,燕军主力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