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9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达辽水西岸的两路燕国大军,见王午并没有沿着辽水部署防线,为此,立即开始渡河,并在渡河之后迅速向襄平城扑去,打算一举攻陷襄平城。

当然,襄平城在王午的严密部署之下,早就已经坚固异常了,所以,两路燕军想要攻陷襄平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让王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慕容恪麾下的五万精锐兵马,此时已经在汶县西部的海岸边登陆,并兵分两路,向汶县和北部的安市奔袭,大有一举攻下汶县和安市的打算。

汶县和安市的兵马都只有五千余人,而且他们没有想到敌军会这么快抵达辽东,为此,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备战,再加上最近一直是大雪纷飞的天气,守卫城池的士兵就更加懈怠了,在慕容恪精锐兵马的突袭之下,立马就败下阵来,并向南关城方向奔逃,两座城池被慕容恪攻破。

在顺利攻下汶县和安市之后,慕容恪信心大增,并立即兵分两路,一路两万精锐向南进攻,准备攻下晋军南部的据点,而他自己则亲率近三万兵马,向新昌和居就进军,准备在先后攻下新昌和居就之后,直逼襄平城,留守汶县和安市的兵马不足千人。

慕容恪走海路突袭,一举攻下汶县和安市,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襄平城,坐镇襄平的王午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吓得面如土色,汶县和安市被燕军攻破,就意味着他的后路被燕军拦腰斩断了,他与麾下的主力兵马,想要退回马右津渡口,不那么容易了,不过,王午是怎么都没有想到,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慕容恪与麾下的精锐兵马,居然可以行进的如此迅速,神不知鬼不觉的便抵达了汶县西部,并冒雪攻城,一举拿下汶县和安市,断了自己的后路。

“将军,慕容恪精兵来势凶猛,看样子新昌和居就很快也会失守,不如主动放弃这两座城池,让其中的兵马增援襄平,如此,我军守住襄平的希望就大多了。”部将李龙正色建议道。

王午无奈的说道:“来不及了,慕容恪的精锐兵马,既然可以这么迅速的抵达辽东,并立即攻破汶县和安市,怎么还会给新昌和居就兵马撤离的机会呢?已经来不及啦!”说完叹了口气。

“将军,慕容恪麾下的兵马来势凶猛,而我军防守襄平城的兵马仅有三万,真不知能守住多久啊!”魏统担忧的说道。

王午正色道:“襄平城是辽东的治所,城池高大,还挖了护城河,西南的首山更是可以作为依托,慕容恪想要攻破襄平城,只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我军能够坚守一个月,谢将军的主力兵马便可以攻破燕国的都城,到时候慕容恪必然会退军,襄平城也就保住了。”

正文第一千零五十三章天气骤寒

大雪连续下了数日,至此仍旧没有停止的迹象,襄平城内外,到处都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野兽和他们的猎物全都躲起来冬眠了,鸟雀也大部分飞向了温暖的南方。

大战在即,襄平城的所有将士都没有心情欣赏眼前的童话世界,他们全都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进行着积极的备战,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气息,让人时不时是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王午看向西南方向的首山,陷入了深深的忧虑,昨日,他已经得知新昌和居就两座县城被慕容恪攻破了,城中的半数人马逃出了城池,并奔向襄平城,为襄平城增加了五千兵力。

随后,在夜间的时候,一股寒流突然袭来,让襄平城附近的气温下降了很多,这对防守城池的大军来说,是一件好事,但王午却担忧部署在首山的一万五千兵马,毕竟,山顶只有单薄的帐篷,天气突然变得寒冷,住在山顶帐篷的将士,会不会冻伤,他们会不会因为冻伤而严重影响战斗力,会不会因此丢掉首山,这些担忧折磨着王午,让其茶饭不思,人也变得消瘦了很多。

此时,五万燕国大军已经抵达襄平城的正北方向,并扎下了营盘,不过,燕国大军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每日不间断的派遣斥候打探襄平城周围的情况,时不时的骚扰附近的村落,抢夺一些生活的必需品。

“棉衣棉被都准备好了吗?”王午看向一名校尉,轻声问道。

“回将军,都准备好了。”

王午满意的点了点头,下令道:“立即将这些棉衣和棉被送往首山。交到将士们的手中。”

“是,将军。”校尉连忙应了一句。

“轰轰轰……”就在校尉准备将棉衣和棉被送往首山的时候,大地突然剧烈的震颤了起来,紧接着在正南方向奔来了大批的骑兵,足有两三万之众。

“将军。是燕国骑兵,棉衣和棉被无法送往首山了。”校尉无奈的说道。

王午看向正在奔来的燕国骑兵,叹了口气,正色道:“传令下去,让将士们立即备战,准备应对。”

将士们闻令。立即开始进行备战,城墙和城门楼上顿时站满了晋军将士,城内的众多兵马也做好了战备,随时可以增援南门。

“报,将军。北门外的燕国大军也开始行动了。”就在这时,一名校尉奔来汇报道。

“让北门的将士准备迎敌。”王午毫不迟疑的下达了迎敌的命令。

此时,燕国大军分成南北两路,向襄平城杀来,这给守城的王午军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过,襄平城是辽东的治所,不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全力以赴的坚守襄平城,以为谢艾军团争取攻破蓟城的时间。

在襄平城正南三里的位置,慕容恪与麾下的近三万精锐骑兵。缓缓的停了下来,并看向襄平城和西侧的首山。

现在,摆在慕容恪面前有三条路,一是集中力量进攻襄平城南门,二是全力进攻坚守首山的晋军兵马,夺取襄平城西南的制高点。三是分兵两路,同时进攻襄平城南门和首山之敌。

慕容恪骑在马背上。显得异常的自信,虽然此刻天气非常寒冷。但在连续攻下四座县城之后,他麾下的三万大军已经劫掠了足够多的棉衣,足以确保所有士兵都不被冻伤。

“将军,前方就是襄平城了,据斥候探查足有两万守军,左侧的首山之中有一万五千大军,我军进攻哪一处?”部将正色问道。

慕容恪想了一下,正色道:“襄平城与首山互为犄角,两处皆是易守难攻,我军只要攻其一处,另一处的敌军必然袭击我军之后,所以,我军必须兵分两路,一路负责主攻,而另一路则负责牵制敌军的另一路人马。”

“那将军打算主攻哪一处?”部将问道。

慕容恪看向首山,笑了笑,正色道:“首山地处襄平城西南数里,是襄平城的门户,只要攻下首山,便可以俯视襄平城内的所有情况,敌军的部署和战备,都将处在我军的眼皮子底下,所以,首先攻陷首山才是上策,至于襄平城,只要首山被我军攻下,也就是瓮中之鳖了。”

“将军英明,末将愿领兵攻下首山。”一名部将立即抱拳请命道。

慕容恪摆了摆手,正色道:“不急,首山的情况我们还没有完全摸清楚,待探查清楚之后再发起进攻比较稳妥,先后退三里扎营。”

“是,将军。”在慕容恪的命令下,燕国近三万骑兵缓缓后退,并在三里外扎下营盘。

“将军,燕国骑兵退了,北门方向的燕国骑兵也退了。”襄平城的城墙上,一名将领兴奋的吼道。

王午自然早就看到了,他吁了口气,看向撤退之中的燕国骑兵,眼神之中流露出一股忧虑的神情。

虽然燕国大军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但从燕国骑兵那整齐划一的步伐,便可以看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面对这样的敌人,他感受到了巨大的防守压力。

王午很想趁着这个机会,将早已准备好的棉衣和棉被送往首山,交到将士们的手中,但慕容恪的近三万精兵就在不远处,他担心送出的棉衣到不了首山就被燕国大军劫去了,所以,一时犹豫不决。

“王校尉,你立即准备好五千棉衣棉被,天黑之后送往首山。”王午大声下令道,显然,他打算分批运送御寒物资,以减少目标。

“是,将军。”

王午点了点头,开始巡查城墙,并在一些防守薄弱的地方停留下来,命令麾下将士对防御设施进行加固。

在燕军主将慕容恪的中军大帐之中,慕容恪正与部将一起分析敌情。为了更多的了解首山的情况,慕容恪派出了百余名斥候,前往首山之中探查。

很快,派出去的斥候先后返回大营,并将探查到的情况交代了一番。而通过这些斥候的交代,慕容恪对首山的敌军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并对攻陷首山充满了信心。

“将军,首山的敌军缺少御寒的物资,而天气却越发寒冷,这样下去。驻守在山上的敌军一定难以忍受,说不定不用我们出兵,山上的敌军就都会被活活冻死。”一名部将看向慕容恪,正色说道。

“将军,以属下之见。既然首山的敌军缺乏御寒的物资,驻守襄平城的敌军就一定会派遣一支队伍,将御寒的物资送往首山,而我军只需截下这支队伍,并穿上他们的铠甲,便可以赚开襄平城的城门,如此一来,我军可不费吹飞之力的攻下襄平城。”另一名属下。正色说道。

慕容恪闻言,满意的笑了笑,正色道:“赚开城门。果然是妙计,若本将所料不错的话,今夜襄平城的敌军一定会将御寒的物资偷偷送往首山,而我军只需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伏,便可以轻松的歼灭这支队伍。”

“末将愿意领兵设伏,全歼敌军。”一名部将大声请命道。

慕容恪点头道:“好。你立即率领两千人马,以大雪作掩护悄悄埋伏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等候敌军的通过,记住。一定要做的干净利落。”

“是,将军。”部将应了一声,连忙前去准备。

黄昏的时候,慕容恪麾下的部将,带领两千人马,悄悄的前往襄平城和首山的必经之地,并挖了大量的雪坑,所有的士兵全都埋伏在雪坑之中,在大雪纷飞的气候中,只要不是靠的太近,根本难以发现。

而就在燕军两千人马准备就绪的时候,王午麾下的一支人马也已经准备就绪了,并在襄平城的南门处等待出发的命令。

这支队伍仅有三十名士兵,另外还有两百名牵着骡马的百姓,他们只是负责悄悄的将五千棉衣棉被送往首山,所以,目标越小越好。

“将军,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临出发之计,校尉看向王午,大声询问。

王午将十套鸣金收兵用的铜锣交给他们,正色道:“这些铜锣你们带着,万一遭到敌军伏击,立即敲响铜锣,如此,本将就会知道你们的情况了。”

“是,将军,末将明白。”校尉说着接下了十套铜锣。

“好了,出发吧!”王午伸手一挥,示意校尉出发。

“咔咔咔……”随着一阵粗糙的门轴转动的声音,襄平城的南门缓缓的打开了,一支两百多人的队伍,借着月色悄悄的离开了襄平城,并向不远处的首山方向奔去,在队伍的最前方是十名负责引路的骑兵,后面跟着两百雇佣的百姓,最后则是负责押送的校尉和麾下的二十名士兵,十套铜锣便由他们负责保管。

漫天的鹅毛大雪下个不停,两百多人的队伍行进的颇为艰难,不过,天气越是恶劣,遭遇敌军拦截的可能性就越小,为此,所有人都对如此恶劣的天气感恩戴德。

不知不觉间,两百余人的队伍便接近了燕国兵马预设的包围圈,并大大咧咧的走了进去,皑皑的白雪覆盖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