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晋王莫非对孤王的话有什么疑问了,还请晋王指教。”赵旭在朝堂上从来没有教过赵光义王叔。

即使在私下里叫的也不多,因为他见到赵光义的时间也不多,再说了赵光义是亲王不假,可是那也要先给太子行礼不是。

“指教倒是不敢当,不过本王自己有一点想法而已说出来,太子不要见怪。”

“晋王请说,孤王洗耳恭听。”既然你晋王一口一个本王,本王的我也不能弱了不是。

我也不自称孤了,就自称孤王,那表示着我比你还要高一级,孤王在以前就是一个国王了,自然比你这个亲王多了高了一个级别。

这也是事实,赵光义估计也是听出来了,不过他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事实如此!

“刚才太子说道烽火戏诸侯这未免有点危言耸听了,再说了那些诸侯都是当时周朝的附属国,也即是基本上独立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可以想到的。”

“但是你用这个典故来形容大宋朝廷和这些学子的关系是不是有点不恰当,再说了这些学子能够干什么,顶多是大闹一番,其他的什么用都没有。”

“难不成他们还能推翻我大宋不成,所以本王说太子刚才是危言耸听了。”

“再说了,现在是我们朝廷最为紧张的时刻,特殊时期特殊对待,这一点是可以的吧,现在朝廷困难,如果按照以前的决策就有可能是我们陷入到困境。”

“我们应该根据眼前的局面适时的调整我们的策略,这有什么不对的吗?”几个赵光义那个阵营里面的大臣听到这里都是不住的点头。

赵旭心里不停的嘀咕,没有想到你赵光义就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还知道要随着但是情况的不同,而适当的调节自己的策略,这家伙还真的有一套呢,不过现在不是你有一套的时候。

这要是房放在平时绝对是没有问题的,放到其他的事情上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现在就免了吧。

无论如何这是当初自己独自说服赵匡胤做出的一个决定,而且是一个有利于国家以后发展的,怎么会能让你给破坏掉呢?

“恩恩,晋王说的不错,我们要随着眼前的事实不断的变化而做出适时的调整,这一点孤王也是同意的。”

“可是这一件事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子都是国家以后的栋梁之才。”

“以后治理国家靠的就是他们,民心不可欺,学子的心更是不可欺,如果他们有什么不满,对朝廷就会产生排斥,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如果我们没有做出这些承诺的话,那么我们还有回旋的余地他们闹事的话,我们自然可以镇压解决。”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先食言的话,那就是朝廷理亏,我们还怎么好意思去怎么他们呢?”

“太子你说的这些本王都知道,可是现在朝廷没有多余的钱财这咋呢么办”

赵光义说了我也同意,我也知道不能让那朝廷有什么损失,可是我这也没有办法。

朝廷缺钱,这是最重要的,说的再多没有钱也没有办法,是不是这个意思。

“皇上臣弟还请皇上裁决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办?”赵光义说服不了赵旭,只好转向赵匡胤,让他做主。

“朕听了太子和爱卿们的议论,也是觉得都有道理,朝廷既不能失去信誉,也不能让那个自己陷入财政为危机境地,这才是重点,各位爱卿说说怎么办吧?”

“李爱卿,你是掌管户部,你说现在户部现在能拿出来多少余钱,吧。”

赵匡胤点到李涛的名字,李涛只得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国库里面的钱财都是按照预算全部有了安排,根本就拿不出其他多余的了,要不然臣也不会反对朝廷已经下的圣旨。”

李涛这样说大家都是很相信他,谁让他是户部尚书呢,就是他掌握这钱财,他说的话自然是真的。

眼看赵匡胤也是为难了,国库本来就没有多少钱这他知道,按照预算正好到该收税的日子,现在是没有多余的了。

见状赵旭再次站了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父皇以及各位大人,无乱朝廷再怎么困难都不能出尔反尔,不能失信于天下的士子。”

“太子可是我户部真的……”

赵旭挥手打断了李涛的话:

“钱以后会有的,如果失信的话,后果很严重,既然这样孤就自己拿出来钱为这些学子补助,父皇你看怎么样?”

嘶!

大家齐吸了一口气,以前只是听说太子有钱,没有想到,呀居然让着给这些士子们包吃住。

这不是一笔小的花费,看来真的是财大气粗。

这些看着周围的人,你们别再说了,我就是不准取消这一点,你们说没有钱,那好这钱我出了。

这下子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没,不就是一点钱吗,老子还拿的起,比起这些未来的人才,钱算什么?

第275章和太子有关

都没有想到赵旭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一句我出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不是说缺钱吗,没有钱我给,我自己出,但是绝对是不能说朝廷以前下的旨意就不执行了。

我看现在你们谁还有什么话要说,以前说没有钱,有其他的想法,可以理解。

现在没有这方面的困恼了,你再说什么都不行了吧,果然赵旭说完这些谁还敢说什么。

“好,太子果然是精忠体国朕心甚慰,朕已然知道了太子的忠心,但是既然是太子的私财朕也不能让太子吃亏,就当国家向太子借的你们看如何?”

“父皇您这话说的就有点过了,我是大宋的太子,这以后大宋的江山都是我的,这些钱财只不过算是提前送入国库,没有什么的。”

赵旭现在根本就不会在乎钱,他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少钱,反正是不少,这些以后都是会进入到国库的。

自己也没有想着怎么样,出去自己的花销还有奖赏给下面的人,根本就说不清自己有多少。

自己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自己要树立自己的威望,让这些士子知道是太子给他们这些好处的。

赵光义听到这里是双眼露出贪婪的目光,如果自己有这些财富,自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的。

可是自己只能眼馋,他也知道京城之中的几家饕香楼都是赵旭的私人产业。

说是每日日进斗金也是不为过,真不知道当初赵旭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些注意的。

现在京城做火爆的酒楼就是饕香楼,而且现在已经有当初的一家扩展至近十家了。

可见其火爆的程度,说他是日进斗金一点也不为过,这一点赵光义十分的清楚。

还是有钱好办事吧,看看人家一张口就把这个事情给揽过去了,其他的人即使有这个魄力也没有这个实力。

“好如此朕也就不说什么了,既然如此下旨让天下的学子都知道我们大宋的太子对他们的关切之情。”

赵匡胤当着众多的臣子说出来这样一句话,可是让大家都感到吃惊了。

这就是相当于在替太子拉人气,给太子树立权威呀,这皇帝是不是有点不正常了。

之所以说皇帝有点不正常,那是因为现在的皇帝正值春秋鼎盛,正是最具活力的时候。

要给太子树立权威也是没有这样树立的呀,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不行了呢,要传位给太子了。

赵光义听到这句话内心更是羡慕的要死,这个赵旭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这自己的大哥居然也是这么放心给自己的儿子树立权威吗?

要知道历代的皇帝牵扯到这一点的时候都是十分的谨慎,哪里会让你这样做。

可是赵匡胤就是这样做了,无疑告诉众人,你们都不要想了,太子就是他,以后的皇帝宝座也只能是他。

大臣们都是没想到,这太子在皇上的心目中是如此的重要,绝不是历代那些皇帝和太子可比的。

这件事情就是这样过去了,但是早朝是远远还没有结束,因为早朝不能只解决这样一件事情吧。

下面的重头戏还是和陶谷有关,也就是和礼部有关,因为牵扯到秋试,要礼部来主持。

这一阶段也够他陶谷忙活的,这不他又有事情要忙了,不然他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虽然陶谷没有主持过科考,还没有机会主持或者是参与过,可是他也是知道一些规矩的。

可问题是,现在大宋第一次科举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况且还做了很大的改动,陶谷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是礼部尚书这些事情,他必须要问清楚,不然下面的人也没有办法安排不是吗?

就连题目他他也是不敢提出来自己的看法,这些都只能由皇上说的算。

不是他小心谨慎,历代科场出来的舞弊案是数不胜数,每一次主考官都是要附上很大的责任的。

特别是如果出现试题题目泄露的事情,那更加是严重至极,关于这一点陶谷心里清楚。

所以有些事情还是当面向皇上说清楚的好,省得以后出现了什么问题对自己不好。

“启禀皇上微臣陶谷还有事情要奏。”

“爱卿还有什么事情,尽管说。”赵匡胤也没有说什么就怕下面的人什么都不说。

什么都不说不代表没有什么事情,反而是更加的严重,严重到他们都不敢说话的地步了,岂不是更加的糟糕。

“皇上微臣想说的是,现在科考将近,臣想说的是今天的科考和以往不一样,这个试题的题目是该由谁定呢?”

他这一说大家都是看着,想知道皇帝怎么说,毕竟现在还没有先例,以前的科举制度也没有大宋这样的。

“对,爱卿说的这是大事情,三位宰相有什么可说的吗?”赵匡胤看向了他的三位宰相。

宰相就是为皇帝分忧的,现在不用你们,还什么时候用你们,现在能用到你们了,你们就所说吧。

三位宰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资格最老的王溥先开口了:

“皇上臣王溥觉得科举考试无论改革他的本质都是不能变的,就是为国家求才。”

“这试题也会应该由皇上和众位大臣商议,然后由皇帝定夺,这是自古以来的定例。”

“皇上王相说的对,自古有科考之后都是这样的,虽然我朝有了重大的改革可是这些还不能变。”

魏仁浦也是支持王浦,两个人都是老臣子思想也是转不过来,还是老的思路。

“赵普你有什么建议说来让大家听听。”赵匡胤看到赵普没有说话于是就再次让他站出来。

“启奏陛下,臣也觉得两位相爷说的很对,自古就是这样的,但是既然我们想要有点革新,那就应该在采取些其他的新方法,臣记得当初这些事情还是太子殿下先提出来的,那么陛下何不问问太子呢?”

赵普没有说他有什么意见,不过把赵旭给拉了进来,这当时他提出来革新的,既然这样就让先听听他的意见吧。

大臣们就郁闷了,怎么什么事情都和我们的太子爷有关系呀,这真是和他脱了关系了。

第276章太子要去南唐

只要是牵扯到太子身上,这些大臣都是觉得自己十分的无能了,什么事情都是没有他们的事情了。

现在这太子又和这科考有关,那还有什么事情是没有他的身影的。

这些大臣在他面前怎么都觉得自己是无能和无知了,所以他们都是觉得和太子扯上关系的事情都是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了。

“太子既然这改革是你先提出来,而且是你一力促成的,想必你也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了吧,你就当着众卿的面说一下吧。”

赵匡胤估计也知道这小子早就想好了对策,所以现在在出言问他,正好趁着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