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9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家和自己的老婆孩子说一声,说不定这一去就一年半载的,所以现在自己要好好的休息几天,自己的孩子也小,父亲在外面,家里就自己一个男子,回去一定要好好的安排一下。

“王爷,是高琼,高怀德的儿子他要统兵去西域,想不到陛下让他去了。”

“皇兄的心思谁知道呢,反正我只是一个闲散的王爷,也过问不了朝廷的大事,再说了这里还有一位皇子在镇守,其实当一个闲散王爷也不错。”

这个人居然是赵光义,十年他变化没有多大,看上去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第1636章不好的消息

“父亲听说舅舅即将领兵出征回鹘,孩儿想跟着舅舅一同前去,孩儿也想见识一下真正的战场。”

赵惟忠听说高琼要西域就想跟着高琼去西域,他是不想在军营里,在赵德昭的军营里也许能够成为将军,但是那也是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自己还是希望能够见识一下真的战场。

“哦,为什么你京城做一个闲散的小王爷不好吗,以后你就能接替我的位置,这样不好吗,战场上的可是刀枪无眼,你能承受得了吗?”

赵旭而已没有说同意也么有说不同意,只是看向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他的心思如何。

“按照您说的也许孩儿可能会成为您的继承人,甚至是以后的皇帝,可是孩儿不想成为一只笼中鸟,父亲您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您已经有所成了吧?”

赵旭是十三岁出道,在北汉一战之中名扬天下,和赵匡胤父子两个威名远扬,也就是赵惟忠这个年纪吧。

“哈哈,好感跟老子想必,说明的你的心气还挺高,老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军中有一定的职务了,当时的周世宗还给我特意设了一个职务,教主副都虞侯,知道吗,根本就没有副都虞侯这个职务。”

赵旭很是得意,自己是最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天下闻名了,这是他的荣耀,现在想起来比自己的做了太子还要高兴。

“不过,你老爹我那个时代是战乱的时代,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生存下去,可是你不用,你爷爷是皇帝,你老爹是太子,你又是嫡长子,以后就是皇帝,这些事情你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赵旭夸完自己的功绩之后很快就话锋一转,自己的儿子是尊贵的,怎么还想着要这样做。

“我不想做一个无用的人我想要为大宋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我要让人知道,我不仅是您的儿子,更加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

赵惟忠年纪也有点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想要为自己的博取自己的名声。

“好,好不亏是我的儿子,当半年我爷爷在我去禁军中任职的时候,说过我赵家依武传国,你不亏是赵家的子孙,你要我答应了,你要你能说服你的娘亲,当然了还有你皇爷爷,那就去吧。”

赵旭同意可不见得其他的人同意,赵惟忠可是宝贝蛋,即使赵旭也不能全部做主,赵匡胤是最难缠的。

“什么,朕怎么不知道,桂英你说的可是真的?”高桂英听到自己的儿子要去前线,而且赵旭已经同意了,跟赵旭理论也没有用,只能来皇宫了。

是先来见皇后的,想不到赵匡胤的也在这里,当赵匡胤听到自己的长孙去军中,而且这个军中不是普通的军中,那是要去前线的呀。

这可非同小可,前线那是刀剑无眼,万一要是出了一点事情,那可是要引起来乱子的。

因为赵惟忠是嫡长孙,皇长孙,这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他就会接替赵旭称为皇帝,如果他要是出现一点意外后面就有点麻烦了,这嫡长子在的时候其他的人没有心思,可是万一要是出现了意外的话后面一定会出现争夺,这对皇家也不利。

不是赵匡胤想的这么远,而是他真的害怕自己的孙子出现什么意外,他自己可以吃苦但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孙子再受这份苦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吧。

“不行朕不同意,身为皇长孙怎么能够以身涉险呢,不行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忠儿去涉险,传旨赵惟忠和赵惟正身为皇孙,应该作为表率,让他们去国子监读书,钦此。”

赵匡胤够狠,直接就下旨了,要他自己的两个孙子直接去国子监,这样以来想去前线也不成了。

国子监是中央的官学,里面的人出来大多说都是功臣子的子弟,他们在国子监里读书也是一种荣耀,很多人以能进入到国子监读书为荣呀。

还有的时候功臣立功了,皇帝还会下旨还会让他们的子弟去国子监,也是一种赏赐。

现在赵匡胤什么也没有说,直接就让自己的两位孙子直接就将他们放进了国子监,而且是下圣旨,不知道为什么要下圣旨,当赵旭知道的时候也是无可奈何了。

“看到了吧,我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圣旨已经下达了,我也没有办法了,看来你要紧国子监了,这样也好省的你母亲担心。”

赵旭看着面前沮丧的儿子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赵匡胤直接下旨了,自己也没有办法,现在大臣们都是知道皇上把自己的两个孙子放在国子监了,他们也想着让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和皇长孙他们套套近乎呢!

“父亲皇爷爷最听你的话了,您要是劝劝皇爷爷说不定他老人家能够收回圣旨呢,我不想去国子监读书。”

赵惟忠真的不想读书,因为他学的和正统的儒学是有点不一样的,他真的不想去国子监。

“忠儿,你记住一件事,皇帝是金口玉言,下来的圣旨是不可能收回的,这样有损于朝廷的威信,要是你皇爷爷没有下旨还好办,但是现在他老人家已经下旨了,我也不能违背,你就安心的读书吧,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

赵旭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前线,他也知道自己的皇帝老爹不想的让他去,但是想不到他居然下了一道圣旨。

赵惟忠锤头丧气的走了,赵旭正在忙着西域的事情,可是正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件不平常的事情,让大宋朝西征回鹘的事情就这样耽搁了下来,因为他们有更大的敌人来袭。

那就是已经沉寂了十年之火的辽国,他们和大宋一直都和平相处,怎么会在这各时候要和大宋为敌呢,赵旭也是不知道。

因为从边疆来的奏折,说辽国扣关,杀了很多的军民,并且边将说这一次领兵的是是南院大王耶律好武,而是契丹的悍兵,看样子是辽国出了什么事情了不成,要不然怎么会直接进攻大宋呢?

第1637章赵匡胤的生日

“想不到过问那么多,立刻派十万禁军支援,至于度奥迪是怎么回事,那是以后的事情,打不还手不是我们的风格。”

赵匡胤听到这件事的时候也么有犹豫,先派兵过去吧,剩余的以后再说,边关的军队不少,但是现在大宋的常备军更不少,十万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小意思。

“赵普,苗训你们两个牵头做好后勤保证。我们已经沉寂了十年了,辽国居然等不及了,那就开战吧,朕以前就想给我中原王朝这么多年报仇雪恨,想不到他们这么不是好歹。”

以前五代的时候还,辽国可是十分的嚣张,他们这些人动不动就是要威胁中原王朝,你看后晋的石敬瑭不是做了儿皇帝呀,这是中原多大的耻辱呀,随后因为出了吐蕃的事情这才导致大宋和辽国暂时和平,但是现在辽国进攻大宋这让赵匡胤有点生气的同时更加有点兴奋。

就想他说的那样,大宋已经沉寂了十年了,十年磨一剑,现在也应该是剑出鞘的时候了,所以赵匡胤才有一问,“是陛下,那臣想问一下关于对回鹘的事情那您看?”

有了辽国这么一个大敌人,那回鹘的事情不是那么着急应该要放一放了吧,赵普也摸不准,只好来请示一下。

“恩,这倒是一个问题,先暂缓行动,高琼吗,就让他随军去北方吧,至于回鹘,让夏州知州带去真的旨意,询问一下回鹘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匡胤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想必辽国回鹘那是小事,这件事只能是先放一下,高琼本来还有点沮丧呢,这该死的契丹人为什么会在时候找事,他就知道自己去不了西域了,想不到赵匡胤让他去北方了。

真是塞翁失马呀,高琼心里那叫一个美呀,其他人说什么他都不在乎了,现在他就想着怎么能够到北方和契丹交手。

“父皇儿臣建议对于这件事的处理一定慎重吗,对于我们的商队在西域被杀一事千万不能放松,为了我们今后的大计也一定要严办,可以带着军队在外面示威,威胁一下吗,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宋和当年的大汉一样不允许其他的人挑战我们的权威。”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说了多少年了,在大宋这句话依然适用,大宋的商队被杀了,总要给个说法的吧。

“好就按照太子说的办,现在我们当务之急你是和辽国的事情,只要辽国被我们解决了话,西域的那些小国活该不俯首称臣吗?”

赵匡胤也知道西域各国都或多或少的跟辽国有点关系,很多人都可能是辽国的附属国在,如果大宋能拿下辽国的话,这些小国家能敢再造次吗?

“还有十万大军全部是新军,朕知道边疆早已经是布置好了重兵,这十万人也可以去锻炼一下,只有这样才能新兵才能变成老兵。”

赵匡胤还搭着练兵的主意呢,难道他就认为大宋的军队一定能胜利吗。

“当然了朕还有一句话要说是给东北行营的人说的,那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定注意将高丽的动静,听说王旭也会高丽了,就任由闹去吧。”

最后赵旭一个提议那就是自己要去对付契丹,赵匡胤拗不过他只得同意。

“陛下这就到了你的万寿了,按例各地的藩王都是要进京的,还按照以前的惯例吗?”

陶谷还是礼部尚书,不过他也被封了侯了,这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吧,这不赵匡胤的寿诞快到了,像赵光义这样的外地藩王都要回来的。

“好办,嘱咐他们不要带任何的礼物,否则朕就要生气了,去吧,朕也好久没有见到光义和赵麟了,跟太子说一声,等朕的寿诞过了再让他启程吧。”

赵匡胤也五十岁了,五十知天命,他现在除了关心国事以外还更加的注重亲情了。

这已经是三月初了,赵匡胤的生日是三月二十一日,即使赵匡胤不说赵旭也不会走的,孝在这个年代海华丝比较受到重视的,你说赵旭能走吗?

赵匡胤虽然很崇尚节俭,但是他的寿辰的事情却不是他能够做主的,都是他的家人准备的,当然了朝廷准备的那是一个过场,让大臣们说一句祝福的话就行了,礼物什么的绝对不会让带的,这是赵匡胤定下来的规矩,谁也不能改变。

“还是家里好,朕打发走了那些大臣,就赶紧过来了,其实过什么万寿呢,只不过是一个生日来光义我们兄弟一年没有见到了,最近过的还好吧。”

赵匡胤回到了后宫这里都是他的家人,孩子,这里是最热闹的。

“拖陛下的洪福,臣弟最近主要是享福,你看那臣弟现在都胖了好几斤了哈哈。”赵光义热情的开起来了玩笑。

“好那你就在这里多住些时日,朕要和你多聊聊,麟儿最近在西京怎么样呀,固儿过来到皇爷爷这里来。”

赵匡胤还招呼了一下赵麟,并且把赵麟的儿子赵惟固给招了过来,小家伙有九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煞是可爱。

“儿臣在西京很好,只是有时候会想念父皇和母亲。”赵麟比以前稳重多了,他不仅被封王了,而且任西京留守,赵光义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