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工匠们的努力下,鼓风机也做好了,通过几个木制齿轮、传动轴,把水车和鼓风机连接了起来,由于有老刘设计的凸轮结构,水车旋转的动力,已经可以转化成鼓风机的推拉动力,通过几次试验,改进了一些不足之处,现在,已经能够带动鼓风机正常工作了。

知道这些都是老刘设计的,又令田丰唏嘘不已。

炼铁高炉在欧鹏的带领下,已经搭建完成,前两天,老刘在甄家砖窑定制的几千块耐火砖也运来了,工匠们把这些耐火砖,砌到高炉的最里面,形成了最内层的耐火层。

欧鹏已经把接铁水的坩埚、炒钢用的炒钢炉准备好,其他铁匠铺的设备,也都已经就绪,就等着铁矿石了。

这天,甄家的运输队终于运来了几万斤的铁矿石,木炭、石灰和硫磺早已备好,按照欧鹏的指点,铁匠们把铁矿石、木炭、硫磺还有一些石灰石,依次从炉顶加到高炉中。

今天老刘把甄逸等人都请到了庄院,并由甄逸宣布点火。

随着甄逸的一声令下,工匠把火种投入炉中,同时水车沉入水中,鼓风机开始工作,很快,炼铁炉内就燃起了熊熊烈火。

老刘和欧鹏知道,要炼好这一炉铁,最少也要一天一夜,所以到下午,就让甄逸等人回去了,而欧鹏和老刘,则一直守在炼铁炉旁,通过设置在炉上的观察孔,观察炉内的燃烧情况。

欧鹏对老刘道:“少爷的鼓风机果然好用,比我当年和我爹炼铁时,用十人拉动的风箱吹出的风大多了,现在这这炉内的温度也高多了,看来我就要实现我爹未竟的愿望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两人算算这炉铁已经炼了足足一天一夜,老刘不知道时间是否够了,就让欧鹏从观察孔反复的看了几次,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欧鹏道:“少爷,时间应该够了,我看炉内的木炭也烧的差不多了,可以放铁水了。”

“这个你比我懂,你就看着办吧。”

欧鹏指挥铁匠们,把坩埚放到出铁口下,用特制的工具将出铁口打开,只见一道红色炽热的铁水,顺着铁水沟流入坩埚。

整整一个时辰后,铁水终于流完了,铁匠们又用一种叫泥炮的工具,将出铁口封住,以便下一次继续使用。

待铁水冷却成型后,欧鹏仔细的检查了半天,激动的对老刘道:“少爷,我们成功了,我们炼出了您需要的那种纯铁。”

老刘也很激动,有了纯铁,自己就可以继续炼出好钢来,这样就有了制造上好兵器的原料,他当然高兴了。

老刘又让欧鹏算算,这一炉炼出了多少斤纯铁。

过了一会儿,欧鹏回来道:“我们称过了,大概是两千斤。”

两千斤,那就是一吨了,看来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下一步,就是要想办法找到煤,这样用煤焦来炼铁,会得到质量更好的铁和钢。

后边的工作,就是欧鹏和铁匠们去做了,铁匠们先是用炒钢炉,把纯铁通过加热熔化再搅拌,终于得到了上好的钢材。

亲卫队的兵器老刘早就想好了,也画好了图纸,现在,就让欧鹏他们按照图纸的样子,慢慢打造就行了。

他为亲卫队设计的,是每人一把斩马刀,刀柄长一尺五寸,刀身长三尺,刀刃宽一寸三分,厚二分,按现在的长度,整个刀长差不多有一米二长,再配上花梨木的刀鞘。

另外,又为每个队员配备五把标枪,老刘还想为他们每人配备一支连弩,但现在自己还没设计完,等设计完了,再让工匠们生产吧。

这些兵器,都是用刚刚生产出来的好钢打造的,但二百套兵器全部打造完成,估计至少还要半个月的时间,好在老刘现在还没教他们使用兵器,所以时间还来得及。

由于有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现在,欧鹏他们几乎两天,就可以生产出一吨纯铁,然后经过炒钢,最后得到八百公斤的精钢。

有了兵器,当然还要有护具,让欧鹏为每名亲卫队员打造一只钢制头盔,一套连环锁子甲,护腕、护膝,反正现在老刘有原料,有钱,有工匠,只是这些护具的打造,更费时间,以工匠们现在的打造度,估计给现在的军官和士兵都配上,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老刘一算,正好三个月以后,自己的特训就算完成了,所以也就没再催工匠们。

当木匠们没事的时候,老刘终于把自己的又一项明投入了生产,那就是椅子,同时,也把现在的餐桌和议事用的办公桌加高,以便和椅子配套,

至于军营当中,老刘设计出了更为简单的长条凳,把饭桌同样加高,士兵们吃饭时,果然觉得舒服多了,纷纷从内心感激老刘,处处为他们着想,坐着舒服,吃的也多了,训练的热情更加高涨,效果更为明显。

老刘的房间中,有了办公桌和椅子,坐在椅子上,老刘的感觉那就一个字:爽!

又专门设了一间房屋,作为会议室,中间摆了一张长三米、宽一米五的会议桌,周围摆放了十张椅子,这样老刘和大家开会的时候,就不用再跪坐在地上,亲身体会到了这种椅子的好处,田丰大感惊奇,连呼“主公真是神人,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至于甄逸,收到老刘送来的椅子,现果然是好东西,跟老刘商量了一下,马上指示甄俨,招收更多的木匠,专门生产新式桌椅,然后通过甄家的商业网,向洛阳等大城市销售,很快第一批货被抢购一空,也让甄家大大的赚了一笔,当然现在甄家的就是老刘的。

至于钢铁,甄逸原来也打算进行销售,但老刘不同意,现在自己生产的这些钢铁,只能用来武装自己的部队,现在是二百人,但很快就会是五百人、五千人、上万人,所以,这些钢铁都用来打造兵器。

知道老刘的意思以后,甄逸也就同意了,反正自己全家,现在已经是老刘阵营的一份子,而且老刘还答应自己,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东西明出来,保证能赚更多的钱,甄逸也就安心的做他的后台老板了。

老刘又让甄俨派人到并州的雁门一带,寻找一种埋在地下的,易于燃烧的黑色石头,虽然不知道老刘怎么知道那地方有这种东西,甄俨还是马上派人去做了。

很快,派去广平寻找沮授、魏郡寻找审配的人都回来了,说这二人都不在家,好像是出去做官了,老刘感叹了一声,看来自己和他们无缘,也就放下不提了。

终于喝到了向往已久的二锅头,田丰也相信文丑的话了,这种酒简直就是极品,可老刘就剩了一瓶,被他和文丑一

人一半给喝光了,再找主公要,老刘确实没有了,搞得田丰再喝以前觉得很好喝的酒时,仿佛一点酒味都没有了。

看到田丰和文丑每次喝酒时看自己的眼神,老刘没办法,只好又带着田丰,去了躺甄家在城中的酒坊,利用羊肠、陶罐等物,做了一套简易的蒸馏设备,再将原来的白酒通过加热,冷凝等过程,终于得到了四十度的白酒。

虽然味道还赶不上二锅头,但毕竟已经能让田丰文丑满意了,而且现在这种酒有的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但老刘还是为二人定了规矩,每次最多喝半斤,而且只能是晚上喝,如果有夜间行动,那是一滴都不能沾的,二人自当遵从。

这白酒马上又成了甄家的又一大主打产品,老刘命名为河北二锅头,又让甄家着实大赚了一笔。

现在骑马,骑手只能靠缰绳和双腿来控制马匹,而打仗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去控制缰绳,所以老刘把自己记忆中的马鞍、马镫的图纸画了出来,让工匠做了出来,配在马上。

为了让大家看到有没有这两样东西的区别,老刘让颜良和文丑当场试验,平时他们二人对练,基本是旗鼓相当,今天,颜良骑上配好马鞍马镫的战马,先适应了一会儿,绕着操场跑了几圈,然后,与仍然骑着光板马的文丑在操场上开始了比拼,原来二人是颜良的招式胜过文丑,但文丑的力量比颜良大,所以才能打个平手,但今天颜良有了马鞍马镫,在马上使出的力量,自然比以前大了许多,而文丑仍然和以前一样,结果没打五十回合,文丑就被颜良打下马来。

文丑不服,二人又比试了几次,结果都以文丑的失败告终。

老刘又让二人交换了马匹,文丑也先适应了一下,然后再比。

这回结果又不一样了,换成了颜良被动,虽然坚持的时间比文丑长,但最后还是输了。

终于体会到了中间的好处,众人异常兴奋,有了这两样东西,几个人的武功自然又有了提高,只是老刘让大家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绝对不能让外人看到。

田丰这回也高兴了,他虽然也会骑马,但毕竟是文人,以前骑光板马一天下来,磨的大腿根处又红又肿,有时还会破皮,现在有了这两样东西,骑上去轻松多了,真是太感谢自己的主公了。

在后来招来的工匠当中,老刘现改了一个名叫马均的年轻人,别人不知道,老刘可知道,这马均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大明家,曾经明了百戏木偶、翻水车等,不过现在,自己的水车已经先于他明了,那就让他再搞些别的吧。

老刘把连弩的设想画了张草图,然后把马均叫来,两个人关在屋中研究了半天。

有些人认为当时诸葛亮明的连弩,是一次同时出十支弩箭,但老刘知道通过

自己那个时代的考证,应该是连续射十支弩箭才对,因为诸葛连弩的上面有箭匣,作用和现在枪的弹匣是一样的。

老刘设计的,是能装十二支弩箭的箭匣,利用连杆的原理,很轻易的就可以把弩弦拉开,同时也利用箭匣下压的力量,压迫射销,使其自然上弹,顶出弓弦,达到击的目的,这就和三八式步枪一样,拉一次枪栓,击一次,弹匣打空了,再换上一个就可以继续射了。

看到老刘的草图,再听了老刘的解释,马均惊呆了,这种武器在那个时代,那是太前了,看到那精巧的结构,马均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马均又向老刘请教连杆的原理,老刘把自己知道的,一一告诉了他,不过老刘希望他造出来的连弩,一定要小,弩箭的尺寸长五寸,整个连弩的尺寸长不过一尺,这样携带方便,另外箭匣最好是可以更换的,这样用完一个再换上一个,就会更大的提高射的效率。

明白了老刘的意图,再加上有了老刘的草图,有众多铁匠木匠的配合,三天后,马均就把第一把样品带给了老刘。

仔细的看了看这把连弩,弩臂用最好的黄花梨木制造,而最主要的弓臂,是用欧鹏炼出的最好的精钢打造,弹性和韧性,都远远好于当时的竹子或者木制弓臂,且力量更强,按马均的说法,这样的弓在当时,相当于一般的三石弓,也就是拉力为三百斤,没有几个人能拉得开。

弓弦用最好的牛筋制造,箭匣在弩臂的中间靠前一点的地方,采用了一个可拆卸的结构,弩机在箭匣后边,和箭匣做成了一体,按照老刘的要求,整个弩的长度不到一尺。

由于有了弩机,马均解释说这把弓的拉力,只要二十多斤就够了,但由于实际拉力是三百斤,所以弩箭的杀伤距离,是二百步以内,也就是现在的一百五十米左右。

带着田丰颜良等人来到操场,先站在距离箭靶五十步的地方,老刘单手举起连弩,瞄准箭靶的红心,考虑到重力的影响,有稍稍的向上抬了一点,扣动扳机,声音不大,五寸长的弩箭射了出去,正正的射在红心的上方。

第一支箭出去,老刘左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