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的以外,几乎都可以在对方的集市或商铺中看到,因此双方这次要在商贸方面进行谈判,最主要的便是把通商的渠道、可以进行贸易的货物种类等定下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如何来确定关税。

对于双方的贸易问题,可以说大家都还算是比较熟悉,因此对于可以用来向对方出口的货物种类,几乎谁都能说出几样来,当然最后还是以互通有无为主,所以最后定下来的,大汉主要向贵霜出口丝绸、漆器、白酒、农具、兵器、纸张和工艺品、首饰等等。当然白酒是胡维什卡昨天特意让乔提利耶告诉几位贵霜大臣的,这样他就不用担心将来喝不到这种好酒了。而贵霜向大汉出口的,则主要是香料、象牙制品、宝石、葡萄酒和棉织品、工艺品等等,当然了,贵霜还可以转手向大汉出口他们从安息和罗马购得的货物,只是一旦将来大汉与那两国直接有了通商渠道后,这些转口货物便不再由贵霜提供,但是贵霜可以在这些货物经过贵霜的国土时,收取一定数量的关税,只是这种过境货物的关税要稍低一些。

另外便是兵器护具的出口一定要由官方来进行,否则这些兵器被强盗山贼买去了,会给两国的安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这一点,双方都没有异议。

定下了出口货物的种类之后,便是两国通商的渠道问题。目前两国的商旅所走的通道,便是老刘他们这次来贵霜时所走的那条丝绸之路的南线,将来为了扩大贸易渠道,老刘建议双方还可以通过海路进行运输,这样便可以从大汉的南方港口将大汉南方的货物直接通过货船,从海上运到贵霜的南方城市,而在大汉老刘早已向王允几人打听清楚了,在大汉最南端有两个港口城市,分别是扬州的番禺和交州的合浦,这两个港口如今的规模也都不小,完全可以容纳老刘在幽州造船厂所造出的那种大型货船的停泊。

而巴图斯三人也急忙在自己带着的贵霜地图上仔细的找了半天,才发现在贵霜最南端的大海边上也有一个港口城市,名叫名那加拉,只要把那里的码头扩建一下,便可以容纳大汉的货船进出,如此一来,大汉与贵霜的贸易通道便由单纯的陆路发展到了海陆并用,运送货物的总量也就会大大提高。

为了保证两国贸易的正常进行,许攸也提出了双方必须派军队来保证两条贸易通道的安全,至于采取什么方法,则由双方自行决定,但是前提便是一定要保证来往于两国的商旅不会受到山贼强盗的抢劫,否则一切损失由发生地所在国负责赔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关税数额的决定,老刘他们已经知道在贵霜境内的科洛格城所设的收税关卡中,是按十分之一的比例来收取关税的,也就是关税的比例是百分之十,说起来也不算是很高,但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货物进入两国流通,所以老刘提议将关税的比例定为百分之八,而通过贵霜进入大汉的货物的关税则是百分之四,而且只能收一次,不能在进入贵霜和离开贵霜的时候重复收税,当然客商通过贵霜向大汉贩运货物,必须有在进入贵霜时当地关卡发给他的完税证明才行。

对于老刘提出的建议,双方官员又经过一番讨论,考虑到这些货物在进入对方的国内销售时,还会向官府缴纳一定的税收,因此这个比例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了,而对于从贵霜境内经过的货物,可以说贵霜可以白白得到一笔税收,所以巴图斯几人商议了一下,便基本同意了这一提议。

由于在通商方面涉及的内容太多,因此双方足足商议了三天,才算是最终在两国的通商方面形成了一个协议,而有了这个协议,也使得大汉与贵霜两国之间的贸易得以走上正规,为两国各自国内经济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的几日,双方又就向对方派遣学生去留学一事达成了一致,虽然大汉在许多方面比贵霜帝国要先进一些,但是贵霜帝国在医学上的水平应该说整体上要高于大汉,因此大汉也可以派人来贵霜学习医术,这样对于两国来说,都是一件造福天下苍生的好事。

经过了七八天的商谈之后,大汉与贵霜两国之间的第一份友好协定基本算是成型了,由于这份协定只有将来加盖了两国皇帝的玉玺之后才能生效,所以贵霜帝国首先在协定上盖上了胡维什卡皇帝的大印。至于大汉这边,则要等将来老刘回到洛阳之后,才能将此事禀明灵帝,得到他的同意后才能盖上灵帝的玉玺,而这份协定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能正式生效。

这一下可把胡维什卡急坏了,老刘给他的三十坛白酒,这十天来已经被他喝了快五坛了,这还是他每天省着喝的。他已经知道老刘还要继续西行,前往安息和更遥远的罗马帝国,要是等他回到大汉之后才能把白酒卖到贵霜来,自己岂不是要等上很长时间,因此他再三的央求老刘,一定要想办法把这白酒的问题先帮他解决了。

老刘被他缠的没办法,于是只好答应给他留下了一封信,然后让那名会说汉话的贵霜商人尽快动身前往大汉,到凉州的治所冀县去找凉州刺史董卓,请他帮忙买上几百坛的好酒,这样便可以解决在老刘回到大汉之前,胡维什卡没有白酒喝的问题了。

终于完成了对贵霜国的访问,自己的行程也算完成了三分之一,在大汉使团离开贵霜都城富楼沙的前一天晚上,贵霜皇帝胡维什卡再次设宴,为大汉使团送行。由于知道用不了一个月,已经前去大汉买酒的商人就可以为自己带回大量的白酒,因此胡维什卡这次倒也没吝啬,把老刘送他的好酒一下子搬了五坛出来,不过他和老刘每人留下一坛,剩下的三坛才给了宴会厅中的其余几十人。

而在喝完了一坛白酒之后,胡维什卡估计是经过这十天的锻炼,酒量明显大增,喝完一坛白酒之后虽然有些脸红心跳,但是也没什么大碍。而老刘更是谈笑风生,丝毫未见异常。胡维什卡这才相信老刘喝上两三坛没事看来是真的,便是自己如果努努力,估计也能喝上两坛,不过喝完之后是否能像老刘这样清醒,他估计肯定不行,到时候肯定自己又是被手下抬着回到后宫的。

在老刘带着使团中的几位文官与贵霜的三位大臣会谈的时候,安玄大师则在大佛寺中挑选了很多佛教的经卷。由于大佛寺中收藏的经卷很多都是孤本,所以安玄大师只好抄录一份,因此在这十天之中,安玄大师几乎每天的睡眠都不超过两个时辰。而由于他的努力,如今安玄大师的手边光是手抄的经卷便有厚厚的几摞,而那些可以由他带走的经书更是有数百卷之多。估计光是安玄大师的这些经卷,就需要八匹马才能驮得动。不过好在到了贵霜之后,老刘已经把带给贵霜皇帝的礼物全都送出去了,因此现在也有不少的马匹已经没有负重了,虽然这几天老刘也让陈宫几人在城里采购了一些贵霜特有的香料和特产,但是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少,倒是乌云和红昌跟着陈宫在城里转了几天,为自己和家中的几位夫人都买了不少的首饰和当地的工艺品。好在陈宫手里还有在科洛格城卖马所得的一万五千金币,因此几人采购了几天,也才花出去了不到一万金币。

另外便是胡维什卡也代表贵霜帝国,送给了大汉皇帝不少的礼物,其中最多的当然也是贵霜的特产香料,还有一些镶嵌着宝石的金银饰品、象牙制品,其中最贵重的,便是一套用黄金制成的酒具,四只精美绝伦的酒杯上还也镶嵌着不少的各色宝石,更显示出其价值的不菲。

第412章 佛门至宝

而胡维什卡也兑现了自己输给老刘的赌局,他派乔提利耶宰相跟着老刘一道,前往大佛寺中挑选佛祖的舍利子。而老刘也因此有机会与大佛寺中的几位高僧一唔。

由于有了先前安玄大师的介绍,因此几位高僧对于老刘也是颇感兴趣。他们虽然知道佛教从两百年以前,便已经开始在大汉传播,但是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只是近年来由于洛阳白马寺的影响,才有越来越多的信徒开始皈依佛门,用心学佛。如今能有一位大汉的王爷虽然说不上精通佛学,但是他对佛学的了解,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安玄大师,因此大佛寺主持世友和大佛寺中的几位高僧便在老刘到了大佛寺之后,请他进入一间密室与之交谈,而且连贵霜宰相乔提利耶也不能进去旁听。

看到老刘竟然能得到大佛寺中几位高僧的青睐,乔提利耶也是深感不解,这大汉的平北王简直太出众了,现在不仅是胡维什卡皇帝非常喜欢他,与他无话不说,与他谈判的几位贵霜大臣也是对他推崇备至,如果他们要是知道老刘还是大汉武将第一人的话,估计他们更会为老刘的文武全才所折服了。

至于老刘在密室中与几位高僧谈了什么,出来后的几人都是一言不发,但是从几位高僧亲自把老刘送出密室,而且他们的脸上似乎都很满意的情形来看,应该是他们谈的不错,而主持世友大师更是亲自带着老刘进入了供奉佛祖舍利子的佛塔之中,请老刘自己从那十几枚舍利子中挑选三枚带回大汉。

安玄大师本来还想提醒老刘,但是一想刚才老刘曾经说过的那些话,知道自己竟然还有挑选舍利子之意,从这点上来说,自己显然还是修行不够,而老刘则对世友大师道:“既然这里的都是佛祖的舍利子,那么就没有什么挑选之理,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舍利子,是舍利子,亦非舍利子,乃名舍利子,因此请世友大师给我三枚便是,我这里先谢过世友大师了。”

世友大师听了尤利安翻译过来的老刘的话,不由得暗叹这大汉的王爷果然与佛甚是有缘,寥寥数语,便以点破其中的关键,于是世友大师便先向舍利子恭恭敬敬的行过大礼之后,才从其中随手拿了三枚,送给了老刘。

这些舍利子都是放在木匣之中,木匣内衬丝绸,外边还镶嵌着不少的宝石,而老刘也先向面前的舍利子行过跪拜大礼后,才从世友大师手中接过了三个木匣,然后交给了身后的安玄大师。

安玄大师更是心中激动,虽然自己也曾有幸见过佛祖的真身舍利,但是毕竟只是短暂的瞬间。如今这三枚舍利子到了大汉之后,便可以供奉在白马寺中,而自己和寺中的几位高僧便可以每日顶礼膜拜,相信有了舍利子的灵气,自己等人对佛学的修行也将受益良多,进境也会因此而得以加快。

告别了大佛寺的几位高僧,乔提利耶看到自己的任务也完成了,便向老刘告辞回到皇宫向胡维什卡覆命去了。而老刘他们在回到旅店之后,便在旅店的大厅中打开了三个木匣,让使团中的众人有幸亲眼看到了佛祖的真身舍利。

这三只木匣中的三颗舍利子形状和颜色都不相同,第一个木匣中所装的,乃是一截中空的圆柱状白色舍利。别人不知道这枚舍利的来历,安玄大师和老刘可知道其珍稀程度,因为这便是佛祖火化后所留下的唯一的一枚指骨舍利,尽管传说佛祖的舍利有八万四千枚之多,但是其中只有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是与其余的那些舍利子所不同的,因此能得到这枚舍利子,可以说世友大师的确是给了老刘一件无价之宝。

至于其余两个木匣中的舍利子,一颗是晶莹透明的圆形珠子,另一颗则是椭圆形的宛如玛瑙一般颜色斑斓,这两枚舍利子也都是佛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