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刘先让管家去找几个种田的好手,让他们带上种田的工具,一会儿把他们直接带到后边的花园之中,管家领命而去。

老刘则先到了自己的储藏室中,找到了那个袋子,看到里边的红薯、马铃薯和玉米种子都还在,便拎着袋子到了花园之中。

芷清看老刘神神秘秘的翻东西,估计他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了,好奇心起,非要跟着去看看,老刘便把她也带上了,红昌是小孩心性好奇心更重,于是也蹦蹦跳跳的跟在二人身后,来到花园之中。

刺史府的后花园很大,足有七八亩地,土质很好,由于已经到了春天,上面已经被府中的花匠种了一些花草。

估计自己的这些种子,今年有两三亩地也就够了,而红薯是要先育苗的,便把花匠叫来,把靠墙的那块地方先整理出来,这里太阳晒不到,做育苗非常合适,同时考虑到红薯和马铃薯不要离得太近了,否则授粉乱了,不知会结出什么怪胎来,便在东南侧辟出一亩地来,作为马铃薯的种植区;靠近红薯育苗区的西北角,也留出一亩地,将来好种红薯;最后在花园中间选出了一亩地,用来种玉米。

让那些花匠把这几块土地平整好,然后施好底肥,那些花匠没想到,刺史大人对种庄稼还挺内行,便按着老刘的要求,开始先平整玉米和马铃薯的种植区,同时先施好底肥。

看到老刘是带着下人种田,红昌没有了兴趣,拉着芷清和她一起回去,芷清知道老刘这么做,必有深意,于是打发红昌先回去找姐姐玩去,自己则留下没走,一定要看出个究竟来。

等这边土地都弄的差不多了,管家也带着找来的两个种田好手来了,一个是一位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一位是善于种庄稼的中年农夫,听说是刺史大人有召,还要带上工具,二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忙一人拎着一把锄头,跟着管家来到了后花园中。

育种还要用到酒精,自己现在没有,老刘便让管家去饭堂之中,取一坛度数最高的河北老白干来,同时去厨房拿把尖刀过来。

老刘打开袋子,把那几种东西都倒在地上,看着那些红薯和马铃薯,也算是见识过各种农作物的两位农夫,都不知道面前的这些东西是什么?还有那一小袋的玉米粒,更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他们如此,芷清也是一样,三人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老刘。

老刘先把那袋玉米粒拿到手中,对他们道:“这种东西叫玉米,生长期大概在一百二十天左右,我们现在种下去,到八月份就可以收获,亩产至少可以达到一千五百斤左右。”

那时在北方普遍种植的是小麦、谷子和高粱,亩产最高的小麦大概是二百多斤,而谷子和高粱的产量也就是一百斤出头,现在他们听老刘说,他手中的这种作物,亩产能达到一千五百斤,那不是比原来种麦子增加了七倍,比种谷子和高粱增加了十几倍吗,要是有了这种作物,整个大汉的粮食每年不就会增加多少倍吗。

看他们都惊呆了,老刘又拿起红薯,对他们说道:“这种东西叫红薯,也是四月份种下去,只是它的种植要麻烦一些,必须先进行育苗,然后再把育出的苗种下去才行,到八月底成熟,亩产能达到两千斤。”

这下三人更是吃惊,那两个农夫嘴巴大张,满脸的怀疑之色。

老刘没理会他们的反应,又拿起一个马铃薯道:“这种东西叫马铃薯,只需切块种植便可,到了九月收获,亩产最少也在三千斤以上。”

“三千斤?大人我不是听错了把,”那个老农张口问道。

“你没有听错,这种马铃薯的亩产量,就是三千斤以上。”老刘肯定的答道。

“夫君,这些东西我看都不是我大汉所有之物,夫君是从何处得来的?”芷清一眼便看出了关节所在,便张嘴问道。

“清姐说对了,这些东西,的确不是我大汉所有,是我以前在海外经商时,从当地的农民手中买来的,我是想虽然我大汉土地广博,但所种粮食,产量都很低,遇到荒年便根本满足不了百姓所需,要是我们把这几种作物都能种植成功,几年之后,天下百姓便不会再受饥荒之苦了。”

“大人您可真是我们百姓的大恩人呢,我们这里给你磕头了。”那两个农夫听完老刘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赶紧给老刘跪下磕头。

“你们先别忙着谢我,我刚才说了,只有我们把这几种东西种植成功了,才会给天下百姓带来好处,所以能否成功,还要有你们的帮助才行。”

“好,大人您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

于是老刘带着他们二人,来到自己选中的玉米地前,这里已经被那些花匠平整好、并施了底肥,先让农夫和花匠一起,打好地垄,然后在垄上每隔两寸挖个小坑,在坑中倒进去一些水,再放几粒玉米粒进去,最后把上面用土盖上,稍微用力把上面的浮土压实。

“以后你们的任务,就是经常给这些种子浇水,大约十几天长出玉米苗以后,每个坑中只留一株玉米苗即可,其它的可以移到没撒种子的地方种植,记住,移苗一定要在晚上,移完的头几天要找些东西挡住阳光,这样被移走的玉米苗成活的才会多。”把种子都种完以后,老刘对二人说道。

“我们知道了大人,以后的施肥和除草等活计,我们自然都会了,请大人放心。”

玉米种完已经到了中午,老刘便带着他们一起到饭堂吃饭,同时又教了他们一些如何施肥、松土等技巧,听老刘所说的,确实比他们那些种田的老方法要好,两个农夫对老刘更是敬佩的不得了。

吃完午饭,老刘又带着他们来到马铃薯种植区上,这时管家也把白酒和尖刀拿来了,老刘于是拿起一个马铃薯,对他们道:“你们看,这马铃薯上的这些坑,就是芽眼,是将来出芽的地方,我一会儿用刀把这个马铃薯切开,每一块都是种子,只是切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刀要用白酒沾过才行,每切完一个,就把刀放到酒坛中沾一下,二是你们要看好了,每块种子上面,至少要有两个这种芽眼才行,然后把这块地和玉米地一样,首先打垄、浇水,再每隔一寸放上一块种子,其它的像种玉米一样就行了,你们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我们这就按大人说的做。”说完两人便开始用刀按照老刘说的,将马铃薯切开,同时保证每块种子上面,都有两个以上的芽眼,在老刘的监督之下,二人和那些花匠忙了整整半天,才将那二十多斤马铃薯种完。

看天色已晚,老刘便让管家给那两个农夫在府中安排住处,以后他们就在府中居住,好方便对这些作物进行施肥、除草等活计,同时也免得这些作物被外人得到。

考虑到他们都有家眷,老刘便允许他们把家属都带来,让管家安排他们的家属在刺史府中找个事做,这二人没想到种了一辈子庄稼,今天竟能得到刺史的赏识,还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来完成,于是二人对老刘千恩万谢了一番,然后才带着管家派给他们搬家的家丁,坐上马车回去搬家去了。

当天晚上,带着一身汗臭、粪臭的老刘回到自己门前时,被几位夫人拉到甄姜房中,七手八脚扒去他的衣服,让下人把衣服拿出去洗干净,然后几人让老刘进入早就放好热水的大木桶中,给他洗澡。

看着只穿亵衣的几位夫人那凸凹有致的躯体,闻着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阵阵香气,令老刘欲念大升,双手开始不老实的在甄姜、芷清和红棉身上的敏感部位流连,引得她们娇喘吁吁、杏眼含春。

都控制不住的三人最后纷纷把自己变成了赤裸羔羊,跳入中间坐着一只大灰狼的木桶中间,好在木桶够大,一时之间,满室生春,令刚刚享受过与三女同眠的老刘,又尝到了超级鸳鸯浴的滋味。

第77章处置乱党

第二天早晨,神清气爽的老刘吃罢早饭,带着那两个农夫来到后花园中,先让他们为昨天种下的玉米和马铃薯浇一遍水,然后来到那块靠墙的育苗地前,开始教他们如何对红薯进行育苗。

由于这时候没有地膜,所以无法用盖膜法育苗,只能用老式的温床育苗法。

在那块选好用来育苗的地方,老刘让人建了个长一丈,宽五尺的火炕,前边是烧火的火炕门,后边是一座小烟囱,这样就可以保证苗床的温度。

自己现在手中就这二十几斤红薯,也不知道能不能出苗,反正先种下去,再听天由命吧,育苗要用沙土,于是在那个火炕之上,先铺了一层两寸厚的细沙土,然后,把那即使个红薯竖着立在沙土之上,再在上面盖上细沙土,直到超过红薯顶端两寸为止。

现在白天的温度已经有二十度以上了,自然不用加温,可夜里的温度也就不到十度,于是老刘让两个农夫每天晚上一定要给火炕烧点火,这样就能保证苗床的温度一直在二十度左右,同时要及时给床面洒水,保证沙土有足够的湿度,利于红薯发芽。

接着老刘又告诉他们,红薯苗长出来之后,待红薯苗长到六寸高、有三叶一心的时候,便可以用刀割断,移栽到红薯地中,种植的方法和马铃薯一样,一般来说,至少可以采摘两到三次的红薯苗,以现在的这些红薯,估计长出的红薯苗可以种满这一亩地。

由于这种红薯是新品种,和丝瓜一样结果,于是老刘又告诉他们,在红薯苗种好后,再在上边搭上架子,高度在一丈左右,这样便于红薯蔓顺着架子往上爬。

忙活了大半天,才算把这些活干完,以后的事情,就是两个农夫和那些花匠的事了,同时老刘还派了两个护院守在花园门口,保护这几种作物不会被流传出去。

此时马均发明的曲辕犁已经在幽州农村推广开来,有了曲辕犁,农民耕种土地的强度大大降低,同时耕地的速度也大大提高,虽然小麦谷子等作物的产量低,但在马铃薯和红薯、玉米无法大量种植前,还是要种这两种作物,毕竟百姓还要靠它们来填饱肚子。

此后的日子里,老刘每天早晨去军营之中,和将士们一起跑步训练,白天则在刺史府中,处理日常公务,晚上回到家中,更是左拥右抱,享受那齐人之福。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转眼时间便已经到了四月底,不过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刺史府后花园中的玉米、红薯和马铃薯在几场雨水过后,都已经长出了幼苗,而且由于有那两个农夫和园丁的的精心打理,再加上汉朝的土地养分十足,农家肥上的也及时,使得这几种作物的长势都很好,看上去绿油油的,估计到八九月份这些作物成熟了,就会得到足够幽州一地明年进行大量种植的种子了。

现在幽州各郡的五千郡国兵中,都有一千的精锐轻骑兵,装备和武器都与蓟县的轻骑兵一样,另外,八郡又都在老刘的要求下,大力招募屯田兵,现在每个郡都有一万以上的屯田兵,这些屯田兵得到了官府分配的大量田地,然后大家一起进行耕种,平时每天也进行跑步和其它军事训练,只是强度要比郡国兵小的多。

去洛阳公干的简雍今天返回了蓟县,简雍一回来便来到刺史衙门中,此时老刘和戏志才等人正在商讨下一步如何对右北平乌桓部落动手呢,看到简雍回来了,忙上前迎接他。

待简雍见礼已罢,老刘道:“宪和,这次去洛阳的情况如何?朝廷对张举、张纯和他们同党的处置结果下来了吧?”

“主公请看,这是朝廷的公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