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10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您不要忘了,除了这空城计和激将计之外,我们还利用内间施用反间计和离间计除掉了天子身边的得力谋士黄重阳。”

“哈哈哈!”耶律德光再次得意大笑,道:“这多计并出,长安天子岂有不亡之理?你瞧山下大营杀得火热,本帅也想去凑凑热闹,会一会那位传说是我们耶律家族的耶无害。”

“太子殿下!您贵为龙体,何必去冲锋陷阵冒生命之险?倒不如在此坐山督战,让我们的千军万马踏平长安天子的杂牌军。”

“哈哈哈!哈军师!本帅昨夜与敌帅耶无害有约,我要会会这位英雄。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寻’,如果本帅能将之降服为我所用,那我们的契丹大军岂不是如虎添翼?”

“太子殿下!据说敌帅耶无害武艺高强,百万军中能取上将首级,就连‘四大护法国师’联手也不是他的对手,您岂能去接近他?”

“怎么?哈军师!你担心我不是耶无害的对手?也许你还没见识过本帅的绝世真功吧?”

“不!不!不!太子殿下的绝世真功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只是如今大战之际,不是殿下亮此真功的时候。”

“启禀大帅!敌军有五千人马南下护驾粮队!”

“太子殿下!机会来了,你我率军出山,可以全歼敌军的护粮队。”

“嗯!哈军师言之有理。传我帅令,余部全随我南下!”

“遵命!”

且说车骑都尉(卫)刘德华率部五千南下迎接粮队,仅仅行了十五里之遥便与送粮队会师一处。这位护粮将军不是别人,正是陈田中之侄陈正风。

刘德华将前方战事向陈正风作了通报。两位将军当即决定,率部火速前进,去增援前线。然而,护粮大队仅行至半途便路遇契丹太子耶律德光亲率大军赶到,经过激烈的浴血奋战,刘德华壮烈牺牲,陈正风下落不明,护粮大队全军覆灭,契丹尽得其粮草军械。

再说长安天子程福贵亲率后军两万五尚未接近契丹营寨,便已与外围的契丹兵勇短兵相接,一场外围血战再次铺天盖地而来。再看契丹大营之内,火光冲天,尸横遍地,人喊马叫,杀声震天。中原军马与契丹人马逐渐在相互渗透,杀的杀,冲的冲,已经乱无军营,前找不到将,后寻不到队,实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乱战之局。敢问耶无害哪去了?李明朝、祝天祥、梁正义、高大来、程天雨等将领哪去了?看不见!乱不可寻!

就在这两军开战杀得如火如荼、难分你我之际,契丹太子耶律德光突得急报,梁兵大举进犯契丹后方,其父皇耶律阿保机要他火速回援。耶律德光遂与哈军师密议,决计仍让大军在此与长安军恶战,自带小部人马秘密回援,让哈军师留下督战疆场。于是,耶律德光率部悄然离开,丝毫没有影响山前两军大战的进程;相反之下,这场大战反而愈演愈烈,已经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这是远隔千里之外,贺兰山下沙漠、高原之上的大决战。其实远在南疆国土,也同样发生着一场大决战。但是,有一点却要说明,这两场大战不仅发生的地点不一样,即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而且发生的时间也不一样,一个是于今日发生,另一个则是时隔七日之后才发生;更不同的是“北大决战”是一场契丹与中原野战军的军事大决战,“南大决战”却是阴阳教和日月神教之间的江湖武林大决战,。这正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特别一种形式,即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件展现于同一块画面的“蒙太奇艺术”。

九疑山,即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因山有九峰相似,故名。据《史记…五帝纪》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又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公元前06年)即祀虞舜于九疑。今尚有舜庙遗址、碑刻。庙后为舜源峰,前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两峰。传说虞舜为中国上古时氏族酋长(约公元前2250年)。此庙建于明洪武四年(37年),清代屡经修葺,正殿已圮,殿后护碑亭,内立隶书石碑刻“帝舜有虞氏之陵”。在九疑山玉官岩上,有铭摩崖石刻,高53厘米,宽63厘米,隶书,铭文作九行,字径约5厘米,跋语作五行,字较小,在铭文后。铭文为东汉蔡邕所作,仅见于唐欧阳询所编《艺文类聚》,铭云:“岩岩九疑,峻极于天,触石肤合,兴播建云。时风嘉雨,浸润下民,芒芒南土,实赖厥勋。逮于虞舜,圣德光明,克谐顽傲,以孝蒸蒸。师锡帝世,尧而授徵,受终文祖,璇玑是承。太阶以平,人以有终,遂葬九疑,解体而升。登此崔嵬,托灵神仙。”现在所存摩刻是南宋淳佑六年(246年)郡守李袭之嘱郡人李挺祖书。瞿中溶《金石文录》谓其书“取法汉隶,结构有体,在宋人中已不可多得。”

这便是九疑山的大致情况。在如今的乱世之初,九疑山却是阴阳教的发源和聚集之地。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自从阴阳教教主黄白黑剑斩“金法轮”李洪智之后的一个周之内,他已率部消灭了法轮教余孽及九宫山派全体弟子,其势力已占有江南的大半个江山。然而,使黄白黑更没有料到的是,就在他传令“四大仙老”去消灭江湖武林界所高叫狂吠的一些口号之际,他的阴阳魔爪尚未伸向日月神教,而日月神教却来了个先发制人,教主谭日月已亲率“阿里八杰”等众多教内武林高手潜入九疑山向盘据于此的阴阳教教徒发动了突然袭击。自然而然,这九疑山中又免不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武林大决战。这场阴阳教和日月神教之间的激战,足足进行了三天三夜,结果日月神教教徒几尽全军覆灭,教主谭日月也死在阴阳教教主黄白黑的利剑之下。但是,经此一役,阴阳教虽得胜利,可它却也是大伤元气,除了教主黄白黑和几名贴身护法之外,其余教徒全部毙命。

就在黄白黑和几名贴身护法手持血刃尚在愣愣地凝望着刚刚结束的血肉战场之际,突然一位白发魔女和一位赤发仙子从天而降,从她们的面目表情之中可以看出,象似满怀深仇大恨前来仗剑寻仇。黄白黑眼观此状,余喘未消,这必是“天山童姥”前来寻他为九宫山玉玄真人报仇。看来,一场恶战势必待发!再看“天山童姥”,怒目紧瞪,牙咬格格作响,猛然展剑飞身,直袭黄白黑。于此同时,“逍遥仙子”吕天翔也飞身出剑,杀向阴阳教余孽。仅仅片刻功夫,“天山童姥”和“逍遥仙子”师徒二人便全歼阴阳教余众,教主黄白黑被“天山童姥”剁成千条万段,终于为她的老混丈(帐)玉玄真人东郭旭之死报了血海深仇。就这样,“天山童姥”和“逍遥仙子”师徒二人消失于九疑山之巅,从此不见了踪影。

“南大决战”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究竟给江湖武林界留下什么深思呢?也许,“天山童姥”和“逍遥仙子”最能解释这个问题。但是,她们究竟去了哪里?九疑山里还会不会出现她们的足迹?可这也许已经成了千古难解之谜!希望后人莫要再对她们捕风捉影而陷入重重疑云之中。也许,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栏栅处。

“南大决战”已经结束,“北大决战”又是如何收场呢?还是让我们看完这最后的结局吧!

本站文学作品为私人收藏性质,所有作品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将作品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翻上页|回目录|翻下页|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世英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世英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05、全军覆没

05、全军覆没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收,苍穹宁匪仁。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摇三十春。空谈霸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重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半。平时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王,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田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明日隔出岳,世事两茫茫。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日月,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便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苍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郊。

黄鹤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昔没贼中时,潜与子同游。今归行在所,王事有去留。

逼侧兵马间,主忧急良筹。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

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朝廷壮其节,奉诏令参谋。

古色沙土裂,积阴雪云稠。羌父豪猪靴,羌儿青兕裘。

吹角向月窟,苍山旌旆愁。鸟惊出死树,龙怒拔老湫。

古来无人境,今代横戈矛。伤哉文儒士,愤激驰林丘。

中原正格斗,后会何缘由?百年赋定命,岂料沉与浮。

且复恋良友,握手步道周。题诗得秀句,札翰时相投。

论兵远壑净,亦可纵冥搜。况乃胡未灭,控带莽悠悠。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渺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汾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橘。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鹿寺,岩谷亘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海图披波涛,旧绣移曲折。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喜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