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兽类和鸟类。海南主要的江河都是从五指山发源的,因而这里还有不少山泉及湖泊,为大山平添了几分秀色。这里无疑是海南岛上最具探险意味的地方,游客可以攀登的是“第一指”和“第二指”,在五指山的深山老林里行走,感觉会十分好。

传说:从前,海南岛上没有五指山的,是一块平原。在这块平原上,居住着一对夫妻,生了五个儿子,七人整天劳动,只能开垦半亩荒地。有一夜,丈夫梦见白胡子老人指点,从土里找到一把宝锄和宝剑,把荒地变成了良田。父亲临死时,嘱咐儿子好好地管好土地。父亲死后,五个儿子遵从父亲的遗嘱,把宝剑作为陪葬,同时埋下土去了。这个消息传到坏人亚尾的耳朵里,他便派数百人来,杀死了母亲,把五个儿子捉了起来,逼他们交出宝剑,用火烤他们,他们流下来的泪水把平原冲成了五条溪。他们死后,四面八方的熊、豹、白蚁、毒蜂、恶鸟,成群结队的扑来,把亚尾和海贼统统咬死了,并搬来许多泥土和大岩石,把五个儿子的尸体埋了,堆成五座高高的山。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五个儿子,便把这座山叫作五子山。后来,又因为五子山直竖着,好象五个手指头一样,人们就把它叫作“五指山”。

交通:

、从三亚至五指山市目前只有普通客车,票价3元,从三亚至五指山分别发车,从7:00~5:30,每隔20分钟有一班,行驶2个小时左右。分别在三亚市汽车总站乘车和五指山通什汽车站(海榆北路50号)乘车。到达五指山市后在汽车站乘坐中巴前往水满乡,每天发车时间是9:00、2:40、6:00,全程38公里,票价0元。到达水满乡后可乘从镇上的摩的前往漂流点,和司机谈价车费一般在6元。返程是从五指山度假寨门口坐“摩的”到五指山乡,再坐中巴车返回五指山市,发车时间极不固定,一般两班车,分别是:06:30~07:00、:00~3:00。

从海口出发约4个小时,票价50元,在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下车,水满乡距五指山约3公里,可以与摩托车约好出门时间或提早出门徒步至五指山山脚。

其他:五指山市汽车站(海榆北路50号)公路客运:五指山市至海口、琼中、屯昌,6:30~5:30,共0班,全程5。5小时;五指山市至三亚、大本、田独,7:00~6:00共0班,全程2小时5分。

2、自驾车:三亚往东路的高速公路走,约80公里处,可看到“五指山市”的路标,下高速,顺着路标行驶即可,从亚龙湾到五指山2小时左右。

3、从五指山市(通什)到五指山脚下(水满乡)的班车最早的一班是早上9:30,在汽车总站坐车,车费0元。两地之间的距离约40公里,但车开得比较慢,一般要一个多小时到水满乡(为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登山,一定要赶上这班车,或者提前一天到水满乡住下,第二天登山)。然后再转坐当地的“摩的”到五指山脚下(如果人多的话,也可以叫中巴车直接送到山脚下),“摩的”车费约5元。

餐饮:

、美味佳肴以野牛肉、五脚猪(并不是五只脚的猪,它还叫“多情猪”,据说这种猪是五指山农民放养的家猪整天在山地里寻食时与野猪偷情产生的后代,肉质香脆、肥而不腻)、灵芝蟹、蚂蚁鸡四大名菜为主。

2、革命菜、白花菜、新娘菜、雷公笋、树仔菜等野菜多达数十种,清炒还是下火锅都鲜美可口。

3、山兰甜酒(当地人叫这种酒“BIANG”)开坛十米外都能闻到它的芳香,尝一口满嘴香甜。竹筒饭是用山兰米精制而成,米香、竹香混合在一块更醇美。

4、在五指山国际度假寨、山脚下小镇上的菜馆都可以品尝到这类美食。

登山指点:到五指山寨后,往东北方向走,有一条小路,走约3分钟后可以看到一片开阔的空地,还有一坐二层楼的房子,房子边上的树林下面有一条小路。沿着小路一直往里走(不转弯),就走到一条石板路,路的尽头可以看到一块黄颜色的铁牌子,边上有一条上山的小路,沿着这条小路,就可以一直到达五指山的第一峰和第二峰了。往返的时间大约在4~6小时左右。

娱乐:漂流:五指山水库的水闸处是漂流的起点,漂流的这块山地,当地人叫它毛阳山,河叫毛阳河,漂流的海拔高度是800米,终点是一个黎族人的村庄。漂流时间9:00~6:00。漂流费用80元/人。漂流最佳季节7~0月。

最佳旅游时间:月至次年4月,最好是避开5~0月的雨季,雨季期间五指山路滑难走,而且山蚂蟥特别多。

小贴士:

、登山的最佳时间是早上7点,有时下午4点山上就开始起雾了,较危险,早上山可以有充裕时间下山。

2、风衣、耐磨的长裤、雨衣、登山鞋都是必备的,防雨的同时也可防范一些山蚂蝗。

3、到五指山寨要买票,不进到山寨里就不用买,一样也可以上山。

4、山上缺水,登山前一定要准备足够的水,登山来回需要时间较长,最好准备一点干粮补充体力。

•;•;•;•;•;•;•;•;•;•;•;•;•;•;•;•;•;•;•;•;•;•;•;•;•;•;•;•;•;•;•;•;•;•;•;•;•;•;•;•;•;•;•;•;•;•;•;•;•;•;•;•;•;•;•;•;•;•;•;•;•;•;•;•;•;•;•;•;•;•;•;•;•;•;•;•;•;•;•;•;•;•;•;•;•;•;•;•;•;•;•;•;

五台山下,佛教五台派总门掌“飞雪寒冰五行掌”子车来风已率领众弟子会同北岳恒山派掌门弟子呼延山及其部属踏上“华山擂”的征途。其杏黄派旗,一面上书黑色赫然的“五台山”三字,一面上书斗大的“恒山派”三字,在阵阵朔风的劲吹之下,顺风呼呼闪动,直指华山方向→

话到此处,咱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五山台的背景。此山以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绕周250公里,与黄山一周的公里数大致相同。它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故名。五峰高耸入云,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峰之湾称台湾,五峰之中称台中,五峰之怀称台怀,五峰之北称台北,五峰之南称台南,五峰之东儿台东,五峰之西称台西,五峰之上称台上,五峰之下称台下,五峰之前称台前,五峰之后称台后,五峰之左称台左,五峰之右称台右,台内便是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各有其名,东台为望海峰,西台称挂月峰,南台名锦绣峰,北台叫中斗峰,中台便是是翠岩峰。五台之中北台叶斗峰为最高峰,台顶海拔3058米,素称“华北屋脊”。

五台山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同时也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早在东汉时期五台山就有佛寺建筑,迄今这里仍保存着唐代以来历代寺庙建筑47座;五台山又是国内唯一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五台山是佛教文殊菩萨的道场相传这里最早的佛教寺庙始建于东汉,经历代修葺扩建已形成一定规模。现存寺院48处,僧尼数百人。五台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建成群、文物荟萃、珍品云集,是中国古建、雕塑、绘画的艺术宝库。唐建南禅寺,佛光寺;始建于东汉,规模宏伟的显通寺以及《华严经字塔》等千百件珍贵文物早已名扬四海。淳朴的民俗风情诱人动情,历史的名人轶事给人以启迪,众多的僧尼生活引人入胜。

五台山,最早称五峰山,是说重山复岭中突兀拔起五座主峰。宗教活动在山内盛行以后,发现“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依据中国历史上“台”的发展演变过程,改称为五台山。另外,五台山还有清凉山、紫府山、圆光山、白云山、雁门山、灵鹫山、五顶山、五龙山等别名。或据史实,或依经籍,或源传说,无不情趣盎然。

五台山的五座主峰,以五方来命名。分别称为东台、北台、西台、南台、中台。五台具指,东台望海峰、西合挂月峰始终如此。其余三台历史上曾发生过变化。北台,最早定为大黄尖山,后改为叶斗峰;中台,最早定为叶斗峰,后改为翠岩峰;南台,最早定为翠岩峰,继改为古南台,最后定为锦绣峰。五台具指的变迁,应是历史上宗教活动中。必由北向南发展的客观反映。

今五台山五座主峰,东台、北台、西台、中台为一列山脉,南台独立为峰。山石多为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组成,强度较大,不易剥蚀。形成了山顶平缓,可降飞机;沟谷纵深,状如U形的特殊风貌。五座台顶,又各具景观。东有离岳火珠,北有玉涧琼脂,西有丽农瑶室,南有洞光珠树,中峰则有自明之金,环光之壁。一代诗宗元好问惊叹:“此景祗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二千七百九十五米,顶端若鳌脊,环周三里,建有望海寺。伫立台项,可见云雾在群山中弥漫,露出点点山尖,其情景,有如海上浮舟。云海时而平静,轻柔如绢;时而上下翻腾,云浪滚滚。云海上的峰尖时隐时现,象是在急浪中飘游。登顶观日出,能见一轮红日跃出云海,海天一片通红,犹如红绫,煞是壮观。

南台名锦绣峰,海拔二千四百八十五米,顶端若覆盂,环周一里,建有普济寺。《清凉山志》称:“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二千七百七十三米,顶平广,周二里,建有法雷寺。由明月西沉时远望,有如悬镜而得名。

北台名叶斗峰,海拔三千零五十八米,为“华北第一峰”,其顶平广,周四里,建有灵应寺。民间有“躺在北台顶,伸手摸星星”的说法。《清凉山志》载:“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风云雷雨,出自半麓。有时下方骤雨,其上曝晴……时或猛风怒雷,令人悚怖。尝有大风,吹人堕涧,若槁叶耳。东望海气,北眺沙漠。”

中台名翠岩峰,海拔二千八百九十四米,顶平广,周五里,建有演教寺。该峰与北台、西台接臂而座,南眺晋阳平川,北俯雁门雄关。巅峦伟峙,翠霭浮空,故名翠岩峰。

夏季五台山

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胜数,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

五峰巍然,顶皆平广,千峰环开,钟灵毓秀,佛家以此为佛山灵区。《大华严经》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