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8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曲北朝民歌《敕勒歌》,唱出了如今北国契丹的塞北情调。大唐诗人王昌龄又有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的龙城,一可解释为匈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二可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传》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相比较而言,后一种解释较为合理。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又名大青山,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座落在内蒙古自高原之上,绵亘千里之遥。它可以说是北方游牧部落和中原之间的天然界山,由此可见,所谓的“中原”,从阴山之南就已经开始了!如今它却成为契丹和中原之间的天然屏障。向南度过这座大青山,再跨过黄河,契丹便可挥戈南下,大举进犯中原。

但是,如今飘荡在大青山之下草原之上的敕勒歌,却是由来已久,远在契丹建国成名于世之前。敕勒是古代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部落,它的后裔融入了今天的维吾尔族。这“维(惟、唯)吾尔”就好象是在说“只有我和你”的意思!如今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然里面有维吾尔民族,也必有契丹的后裔子孙。

这首诗歌就是当时敕勒人所唱的牧歌。不过,北朝时敕勒活动的地域不在今天的新疆,而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敕勒川”,已不知是今天的哪一条河流,而且即使在当时,也未必就是一个固定的专名,恐怕只是泛指敕勒人聚居地区的河川罢了。大青山,即是阴山,座落在内蒙古自高原之上,绵亘千里之遥,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敕勒人歌唱起他们所生活的土地时,就以草原上的山川和这样一座气势磅礴、雄伟无比的大山为背景。就具体地理位置而言,诗歌中所唱的未免有些含糊,但作为诗的形象,一开始就呈现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紧接下去,诗人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图卷: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向外延伸而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穹窿,像个巨大的蒙古包,如同毡帐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大草原。如此风光,怎不使人心胸开张,情绪酣畅,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简直比身临其境还要清新美妙!

在江南,山岭起伏,河流曲折浪漫,植被丰富多彩,景观充满细部的变化,人的注意力也就容易被一山一水、甚至一草一木所吸引,形成细腻的审美感受,关注于色彩与线条的微妙韵味。而在北方,特别是在大草原上,自然景观是单纯的,其色彩和线条也没有多少变化。由于缺乏可供细细观赏的东西,于是抬眼一望就是苍茫天际,开口就是粗犷豪放的调子。

故此,南北朝民族歌曲具有显著的差异。前者轻艳绮丽,委婉缠绵,一如江南少女,多情而温柔细腻;后者粗犷雄放,刚劲有力,恰似塞北健儿,勇悍率真,豪爽坦直。若用西洋美学概念来表示,前者属于“优美”的类型,后者则更具“崇高”的倾向。这种审美趣味上的差异,自然是其生活环境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不易觉察的因素在起作用。草原上的牧人,是没有土地私有观念的。他们逐水草而居,天地之间,凡可放牧的地方,都可视为自己的家。即使,由于习惯,由于不同的种族分别占有了各自的疆域,他们的活动也有一定的范围,这范围也决不像农业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人们日常活动的范围那么狭小:一座村庄、几所房屋、若干亩土地。在视界里,牧民的“家”仍旧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这种生活,培养了草原上人们自由豪放的性格,也培养了壮丽的美感。他们不会像江南人那样,歌唱小小荷塘里娇艳欲滴的莲花,以及村头、路旁、水边婀娜多姿的柳丝;在他们的感觉中,敕勒人共同拥有着一望无飞头的大山,一望无尽头的河流,一望无尽头的草原,而天恰似“穹庐”,犹如一张巨大的蒙古包,笼罩着他们共同的“家”,他们便讴歌这样的“家”,这才是真正的“天下为公”!

此中的“天苍苍,野茫茫”,仍然以浑浑浩浩的笔调写景,但这已经是在为下一句作背景铺垫了。“风吹草低见牛羊”便是画龙点睛的一手绝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绿色大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流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其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无限生机与活力。这诗虽没有写人,但人闻听到这首雄壮的牧原歌声,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界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在诗中,不但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阔,而更重要的,却是感受到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

在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不断得到新的东西,也不断失去原有的东西。因而,就像成年人经常回顾童年的欢乐一样,生活在发达的文明中的人们,常常会羡慕原始文明的情调。《敕勒歌》在重视诗的精美的中国文人中,也受到热烈的赞美,其原因也许就在于此吧!千年之后,一部电影《红高粱》大放异彩,歌坛之上便“西北风”劲吹不息,也是类似现象。然而,当江南人向往草原的广阔壮丽的时候,草原上的人们又何尝不向往江南的温馨明媚?人类的生活极其丰富,其美感也同样是丰富多姿的。最可厌的态度,就是在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之间,随意拿一种来否定另一种。

《敕勒歌》是牧人的歌唱,而我们如今只能阅读它的歌辞而无法欣赏它的曲调,实在遗憾!但是,在这五代乱世之始,契丹大军铁蹄声中的《敕勒歌》的曲调久已鸣响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今天的我们已不再遗憾,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和聆听到它那粗犷豪放的曲调。有一个美丽而又著名的传说,会让我们听过之后而更不感到遗憾:据说,在公元5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便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这个故事不无令人想像:《敕勒歌》的歌声,该是多么的雄壮豪放?又据史书记载,这首歌辞原是鲜卑语,很早就已译成了汉语。但斛律金是敕勒族人,他应该会用敕勒语演唱。大概因为东魏贵族多为鲜卑人,他才用鲜卑语演唱。也就是说,这首古老的歌辞,是经过了两重翻译的。那么,最初的歌辞又是什么样的?这也许已是个千古难解之谜,真是令人迷恋神往哪!可这又当如何呢?

阴山下,铁蹄铮铮,绿野茫茫。飘扬的敕勒歌声,“啪啪”的鞭响,牛叫,羊鸣,马嘶,这是多么激昂豪放的场面!然而,就在这激昂壮观的场面之下,却预示着一场大战不久就要在此剧烈开演——

八月二十日酉时初刻,大明宫紫宸殿。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启禀皇上!公主求见!”

“请她进来!”

“奴才遵旨!”

李公公应声而去。片刻,万花公主来到了紫宸殿天子的御案之前。

“皇妹给皇阿哥请安!”

“平身!你请坐!”

“不必了!皇阿哥!我是要向皇阿哥禀报我这几日的查寻结果!”

“查到线索了吗?”程福贵头也不抬地寻问道。

“已经有结果了。据大、小女真来报,刺客是契丹太子耶律德光所直接委派。当然,他的这一举动,其父耶律阿保机也难逃干系。必是耶律阿保机在全权指派!”

“嗯!头一回是太行山的赵高云,二回是契丹使节耶律阿兰,三回是契丹杀手阿里耶库尔,这四回就是蒙面刺客,他们,尤其是耶律父子都巴不得要朕早点死!可朕还是安然无恙地活着!而且要好好地活着,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使出什么新花样?”

“皇阿哥!耶律父子派人三次行刺你虽都未得成功,可他们未必会就此罢休,你还是多加小心的为好!”

“哼哼!他们想要我死,我偏要好好地活着让他们看看。不然,我怎么会让耶侍卫护送阿里耶库尔带着父皇的假人头去见契丹国主?”

“皇阿哥!契丹恃强凌弱,先是要取父皇之首,再者又要我前往辱嫁,接着这又来行刺你,真是欺人太甚!皇阿哥!你岂能一忍再忍?”

“没关系!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得过来便是英豪。一旦我兵强马壮,朕必会让那耶律父子血债血还。”

“对!这才是我的皇阿哥!忍让退步并不表示我们软弱!”

“嗯!皇妹!你可以回宫了。这则万花楼行刺事件,就到此为止。你可以放心去做你的事吧!”

“是!”公主应声而去。

这时,只见李公公手持拂尘来到天子御案旁,拱身说道:“皇上!黄重阳求见!”

“宣他晋见!”

“是!”李公公再次下去,很快又和黄重阳一起来到天子面前。

“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噢?”天子望了一眼黄重阳,示意李公公退下,问道:“有何军机要事?”

“启禀天子!契丹大军已分两路人马向西域进发!”

“这个朕已知道。不过朕以为,他们此去西域,掠地抢财之后,还会重新杀一个回马枪!”

“皇上!世以为契丹扫荡西域,必难久留。以臣之见,是皇上开始经营西域的时候了。”

“噢?!这么说,黄爱卿已经为朕谋化(划)好了?”

“是的!皇上!臣已有初步的想法,必须和皇上尽快拿定主意。”

“好!黄爱卿!随朕到密室详谈。”

“是!”

于是,天子打开侧面墙壁上的暗门,领着黄重阳进入之后,便关闭了暗门。

密室之内,烛光高照,依然金碧(璧)辉煌,正是一座地下宫殿。

此时,天子再次坐到了御案之旁。在他身后两侧,分别悬挂着“大唐时期政区形势地图”和“契丹与周边形势地图”。

“黄爱卿请坐!”

“不!皇上!微臣还是站着的为好。”

“朕叫你坐,你就坐,不必拘君臣之礼。”

“是!皇上!”

“你给朕说说,你究竟有了什么想法?”

“是!皇上!”黄重阳不禁应声而起,走至“大唐时期政区形势地图”之下,说道:“皇上您请看!这里是长安,沿着丝绸之路,越过黄河就是河西走廊,这一路之上的凉州、甘州、肃州,沙州也就是敦煌,伊州、楼兰、西州、庭州直至天山南北,都是丝绸和黄金铺出来的交通大道。我朝要想立足中原,必须要发展商贸经济,只有经济富足,国家才能得以强盛。更何况,在我之北为契丹,东北为燕,东为大梁,西为岐,西南为蜀,东南为淮南与吴越,皆我朝劲敌,实难向其境地长足发展。唯有向这西北大漠、天山方向,才是我朝可以长足发展以备后用的基地。所以,我朝理当选兵派将去进驻西域各州,开拓皇上的程氏江山社稷。”

“嗯!”程福贵不由点点头,说道:“黄爱卿所言即是。你这么一说,倒是更坚定了朕要向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