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可是臣认为,女子不该也包含在全民免费教育之内,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也进学堂读书不仅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加大朝廷的负担,极为不妥,所以臣反对!恳请皇上收回女子也可上学堂的圣旨!”

这名官员说完最后一句话,面向地上拜伏了下去。

“臣等也反对,恳请皇上收回女子也可上学堂的圣旨!”约三十几名官员拜伏在地上,表示反对。

让朱慈踉有些意外的是,黄道周也是其中之一。

做为一个儒学大儒,黄道周竟然也无法赞同女子一同进入学堂享受免费教育之事。

“众卿这是何意啊?”朱慈踉假装讶然道:“朕曾多次在众卿面前提起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之事,众卿也都没有反对,为了朕下了圣旨之后众卿才反对,难道众卿要朕做一个出尔反尔的皇帝吗?”

朱慈踉说道后面,语气越发严厉,脸都肃然了起来,眼睛也死死的盯着黄道周等人。

在朱慈踉严厉的目光下,黄道周等人头皮不由得发麻。

他们也瞬间听懂了皇上的意思,皇上是说全民免费义务教育是经过他们同意的,所以皇上才下了圣旨,可是他们怎么想不起来他们什么时候同意的。

哦,是了。全民免费义务教育,当初皇上多次提及的时候,直说了‘全民’,而这个‘全民’竟然是指男女一起。

想到事情的原委,黄道周等人脸色发黑,极度不甘心。

“皇上,先贤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是没有根据的,为何皇上要多花费大量的金银让天下女子也可进学堂,这,这………………………”一名官员不甘心的说道。

“哼!胡言乱语!”朱慈踉怒哼了一声。

朱慈踉既然挖好了这个坑在这里,当然不可能让黄道周等人反驳了去,气势上要一直压住黄道周等人,如此黄道周等人的气势越来越弱,相信必然很快就无法再反对下去了。

朱慈踉继续严厉的说道:“那个先贤所言?孔子的论语当中有这种说法吗,你给朕指出来是哪一句,指不出来朕要你脑袋!”

“天下男女各占一半,男主外,女主内,分工不同,读书习字可知理识礼,教人看得懂书,明白事理,若天下女子都不识字,如何维护里内,连字都看不懂,也就看不懂先贤教育的书籍,更不谈上晓事懂事,难道尔等让我大明女子只做深宅蠢妇?”

朱慈踉一脸怒色的看着那名官员,似乎他要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砍他脑袋一般。

那名官员脸色发白,冷汗直冒,他最熟知的便是孔圣人的书籍,可是孔子圣人的书籍当中确实找不到任何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句子,事实上就连他也一时想不起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是从那里看来的,只是往常在耳边听到,觉得很有道理,再加上是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所以便拿出来用了。

这名官员一脸死灰,他无法在孔圣人的书籍当中找出那句话,那岂不是说皇上就要砍他的脑袋,他的脑袋很快就保不住了?

朱慈踉不理会那名官员,继续说道:“哼!我大明乃上邦王朝,朕不仅要大明的男子全部读书明理,也要让女子读书明理,如此才与我上邦王朝的威名相合,谁再敢胡言乱语,别怪朕无情了!”

朱慈踉杀机腾腾,用最坚定的语气告诉反对的众人,此事不容反对。

黄道周等人一时无言,都被朱慈踉的怒气镇住了,皇上都这么说了,他们还怎么反对,乖不乖当初他们同意皇上施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的时候,一时不察,掉进了皇上的坑里,以皇上的聪慧,他们现在才出来反对,太晚了。

“吾皇圣明,天下女子必深感皇恩浩荡!”李岩站了出来支持道。

“吾皇圣明!皇恩浩荡!”更多的官员站在李岩身后,支持朱慈踉的决定。

见此,黄道周等人更加苦涩,无法继续反对。

“吾皇圣明,臣等惭愧!”既然无法反对,便只能同意。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也并没有甘心,坚信女子一起进学堂读书决多没有好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弊端必然暴露,到时候他们再重提此事,皇上一定听他们的收回成命。

朱慈踉不知道一些官员的心声,就算知道了也会嗤之以鼻,女子进学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弊端,所以根本不用考虑那一点。

“既然众卿没有什么事了,接下来朕就宣布全民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国库将拨款二千万两白银在全国各地建立学堂,此事由各地县令,警察署共同监督执行!”

………………………………………………………………………………………………………………………………………………………………………………

531。第531章 西迁中的满人

有了朱慈踉在朝堂上下达的圣旨,两千万两白银很快就从国库拨了出去,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兴建学堂。

有了学堂,书籍也正在大量印刷,接下来便是聘请教书先生。

语文和思想道德很容易,大多与儒家经典,礼义廉耻等道理礼仪有关,这些都是平时四书五经上教的东西,所以直接聘请秀才以上的儒生任教便可。

历史方面,经过商议,同样聘请熟读史记的儒生任教。

毕竟,许多儒生熟读四书五经之余,也会看一些春秋,史记之类的历史书籍。

数学方面也有人选,那便是各地的账房先生,掌柜之类熟悉算术的人任教。虽然这些个账房先生,掌柜之类的大多数也仅仅会算账罢了,但朱慈踉定下的数学书籍也并非多么高深,大多同样以算账为主,主要的是,朱慈踉首先通过数学书籍在全大明境内推广简易的阿拉伯数字算术记账法。

阿拉伯数字算术法既然能在后世统治数学,便有他足够的魅力,朱慈踉相信,很快所有学子便都能熟练书写阿拉伯数字。

最大的难度在地里和物理书籍,特别是物理书籍,虽然物理书籍里面书写的都是平时的常见常识等基本物理,但以往根本没有人研究这一项,更找不到足够多的人来任教。

经过商议,地里仍旧由儒生任教,照本宣科,反正也就是介绍大明各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水土,气候特点之类了,也并不难理解,儒生自己理解之后再教给学生,并不难。

物理方面,朱慈踉沉思了很久才决定,下旨各地寻找奇人异事,不求学识多么渊博,只有一点,那便是按照物理书籍俩面介绍的常识,带着学子不断求证,要让学子都能懂得那些基本的物理现象便可。

比如打雷,为什么会先看到闪电最后才能听到声音,书籍上的解析是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而物理教学的任务便是不断带着学子求证。

朱慈踉坚信,当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被解析出来成为真正人尽皆知的常识,那么以前那种百姓一不懂便推说鬼神的事情会越来越少,最终求证和解析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相信用不了多久,文艺复兴便会在大明爆发,将大明往现代的方向不断迈进,让大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世界文明呃进步。

各地学堂即将建起来的时候,各地的百姓们也在商议送孩子读书一事。

一户八口之家的普通农户,有一名老汉,两对夫妻和三个孩子组成,三个孩子都是六岁到八岁的孩子。

其中,一对夫妻生了一男一女,另一对夫妻只生了一个男孩。

“老大,老二,读书乃是大事,关系着孩子们将来是否能够出人头地,所以大郎和二郎是必须进学堂读书的,至于丫丫………………”丫丫是那名女童的小名,老汉说着,看向那名女童。

那名女童似乎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到了,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满了对读书的期盼。

“阿爹,学堂既然也招收女孩,同样是不需要花钱的,丫丫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帮不了家里什么,还得让人照看,甚是麻烦,不如也让她进学堂一起读书得了。”女童的母亲开口说道。

虽然重男轻女是大明的普遍现象,但只要不花钱,大多数家庭还是无所谓的,况且,女童的母亲当年虽然生在一个有百亩良田的家庭,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剩余,老爷子供了两个孙子读书,她当时不知道多羡慕,只不过苦于自己的女子,加上没有全民免费教育这么好的条件,才只能是羡慕,如今轮到自己的女儿了,还碰上朝廷施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这么好的事情,她当然要给女儿争取。

“阿爹,慧娘说得是,又不花钱,丫丫能学几个字也是好的,将来嫁出去,好多地方都要用到字,种不至于什么用处也没有的。”女童的父亲也开口对老汉说道。

“好吧,那就让三个孩子一起去学堂读书。”老汉沉吟了一会,既然儿子和儿媳都同意,他虽然也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有些道理,可到底不能不顾儿子和儿媳的脸面,所以最终他也就同意了。

女童在得知自己也能够进学堂读书后,立刻眉眼都充满了笑容,竟一瞬间显得可爱非凡,让女童的父母和爷爷看了都不由得笑了出来,不为别的就为了看到孩子这样纯真的笑容也值得他们同意。

这一家子不知道的是,就因为他们今日的决定,二十年后,他们这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竟飞出了一个享誉大明四方的女文豪,被多少人羡慕。

就在大明内外皆定,大刀阔斧的准备搞全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漠北,西迁中的满人走走停停,已然离开蒙古草原最西端千里之外。

这里是临近准格尔。

准格尔是方圆数千里地最强大的一个部落,当年征服蒙古的时候,满人便跟他们有过接触,若是大清没有落败之前,满人是绝对不将准格尔放在眼里的,可是当前,满人只剩下三万八旗骑兵和一千多拥有燧发枪火器的破龙军,而准格尔有近二十万铁骑,实力在满人之上,况且满人还带着数十万老弱妇孺,一旦真个对上准格尔全部铁骑,后果必然不堪设想。

大漠飞沙,多尔衮领着数十万满人老弱在此暂时驻扎,静静等待八旗斥候探听前路的消息回来。

“报……………”一名正白旗斥候策马来到多尔衮身前。

“启禀摄政王,准格尔王率领十万铁骑向此地杀来,扬言要将我所有满人收归部落,报当年在蒙古草原被八旗击败之仇!”

“哼!来得好!”多尔衮眉毛一挑,并不惊慌。

当年大清崛起,准格尔的实力同样不弱,在大清征服蒙古草原的同时,准格尔也派了数万铁骑要横插一脚,只可惜蒙古很快就被大清征服,八旗联合蒙古铁骑给了准格尔狠狠的一击。

从西迁开始,多尔衮便考虑会与准格尔人对上,虽然他不惧准格尔的近二十万铁骑,但为了保住数十万族人老弱妇孺不至于受到不可承受的损伤,他必须要精心谋划一番。

“济哈尔,按照计划,你立刻带族人先退入三里外的三线峡戈壁内,准格尔王由本王对付!”多尔衮冷静下令道。

事实上,多尔衮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地方停留了三天,并且布下大量迷阵迷惑准格尔,便是为了一战击败准格尔,迫使他们不敢阻拦他带着族人继续西迁。

“喳!”济哈尔领命,立刻带着数十万满人老弱避走,此地,只留下了多尔衮和三万多满人精锐等待准格尔骑兵的到来。

“伦崮,你立刻带着一万精锐八旗铁骑和一千余破龙军到五百米外的那座沙丘后埋伏,准格尔王可是只以为我们只有两万八旗才敢带着十万铁骑前来的,本王必然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让他的十万铁骑有来无回!”多尔衮满含杀机的道。

多尔衮号称雄才大略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