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剩下一个两的人,邑墙上稀稀拉拉站着几个,门边的那几名卫卒更是抱着矛在打瞌睡。

“悄悄摸过去,放翻阶梯旁的那两人,再分两批占领邑墙和邑门!”

田贲已经不再是只顾前冲单打独斗的莽夫了,他只觉得自从跟了君子以后,路越走越宽,见识越来越广,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大!若是再没进步,自己的位置迟早会被后来者居上了。

于是田贲和他手下的轻侠悍卒们先悄然摸了过去,抹了关键位置两人的脖子,又抛绳套干掉了邑墙上的两人。随后派人沿着土阶爬上了邑墙。这时候,有卫卒惊醒过来,开始大呼有贼,但很快就挨了弓矢弩箭,没了声音。

如同以往的演练一般,这场偷袭干的很干脆,在守门处主事的下士也被田贲斩落人头后,战斗便宣告结束,剩下的二十名卫卒丧了胆,纷纷弃械投降。

田贲虽然听不太懂他们的濮北方言,却明白跪地讨饶是何意思,便制止了杀戮。

与此同时,邑北的甄氏里闾附近也有几处屋子被点燃,火苗最初还很小,渐渐却大了起来,不时有人发出了慌乱的惊呼。甄氏的族兵警觉性可比邑门守卒高多了,很快就翻身下榻涌向了那里。

一时间那边成了全邑焦点,邑南门一时间无人关注。

“大事已毕,只望去点火的二三子能活下来。”

田贲也举起火把,朝邑外半里处那片桑树林左右摇晃……

……

赵无恤等人在渡过濮水后彻夜皆行,一个时辰前就摸黑抵达了邑外。有五十人留在后面押送辎重和被裹挟的卫人,还有五十人是在急行军中被拉下了,索性留他们在半道接应,所以如今能投入战斗的只有五百。

位于桑林最前沿的是虞喜和轻骑士们,马儿衔着枚,骑从则扶着鞍站立等待,他们形成了两个锲形队伍,各有任务。

赵无恤和张孟谈并肩站在稍微靠后的马车上,御者邢敖的眼睛则定定地望着闪烁火光的邑门,他们身后是黑压压坐于地上的赵武卒,戈矛各自在肩。

等待的间隙,张孟谈忍不住打破了静谧,他对无恤说道:“甄邑是一个千室中邑,邑内人口八千,兵卒一旅,若是征召国人,则可以达到一师的人力守城。所以强攻还是有些麻烦的,但若是里应外合,倒是有望轻易拿下。”

这话又像是在分析局势,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虽然制定计划时自信满满,但这毕竟是张孟谈作为谋主的第一次战役,难免有些忐忑。

赵无恤道:“在敌国境内行进是没办法彻底保密的,渡口被袭,舟梁搭起后,卫人恐怕已经注意到了吾等的行踪。至迟到明天,附近的各个千室之邑就会得知消息,后日便能派来援军。”

“若是此计不成,为了避免被甄邑内外的卫卒夹击,吾等只能向西退却,去和晋国大军汇合了,然后再借晋师之力攻破此邑,好让接下来的计划顺利进行。”

不过那样一来,这次行动的性质就不同了,他会从虽然流亡却依然心怀晋国,所以举义夺邑以飨晋师的贤明君子,变成了靠抱老爹粗腿的无能庶子。

张孟谈也咽了下口水,他的父亲,如今的晋国中军侯奄大概就是大军的前锋,若是此计失败,自己或许会被他揪回晋国也说不一定。

所以,此役必须胜利!

这关系到赵鞅眼中会是惊喜还是失望,这也关系到两人,乃至于这个流亡组织的前途。

就在此时,邢敖却指着邑门道:“旅帅快看,是信号!”

无恤方眼望去,只见邑墙望楼之上,那左右摇晃的闪烁火光正是和田贲商议好的信号。而邑内也有火焰冲天而起,隐隐能听到人声一片嘈杂,看来点火扰乱拖住甄氏族兵的人也得手了。

赵无恤掰断了手中的桑树枝,狠狠地甩在了地上。

“做得好,彼辈当为今日首功!传我号令,全旅随我急速前行,攻入此邑!”

轻骑奔驰而走,唿哨声响成一片,战车也随着武卒们的脚步徐徐开动。

……

按照卫国通关的规矩,在入夜后邑门不得开启,来迟了的商贾和行人只能在邑墙边上露宿。

这一夜,也有几个倒霉蛋被晾在了墙角,所幸时值盛夏,夜晚并不寒冷,只是蚊虫多了点。

三更天时,被咬得浑身是包的行商和旅人游士们哪里还睡得着,他们正烦躁着,却听到邑墙内发出了一些若隐若现的声音,似乎有人在喊叫,还有金属碰撞和重物倒地响起。

随后,一切消弭于沉寂,只是更远处有人声喧哗,他们还来不及细想,却发现邑门在缓缓开启。

众人惊喜交加,离鸡鸣还有一段时间,难道今夜情况特殊所以提前开门了?正待要进门去寻个馆舍休息,却见迎步而出的是几个浑身沾着鲜血的大汉,还有狼狈不堪的卫卒,他们连滚带爬地搬开了挡路的栅栏和鹿角,随即跪在路边一动不敢动。

“这是怎么回事?”商贾和旅人么面面相觑,问了一句对方也不答,只是厌烦地挥手驱赶。

“不想死就一边去,休要挡道!”

其中几名富庶的带剑国人有些恼火,正要发作,却听到身后传来了隆隆声响。

一回头,却只见二十多匹单骑走马的轻骑士在月光下排成两个阵列冲了过来,他们连忙闪开避让,然而骑士们却不入门,而是沿着邑墙朝两边散开,分为两队疾驰而走。

“莫不是打仗了……”

众商贾骇然,晋齐之间的争霸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据可靠消息,晋军还在百二十里开外的大河以西,缘何会突然越过三四座城邑冒进到了这里?

然而,接下来迈着整齐步伐朝邑门涌来的黑压压甲士证实了他们的猜想。商贾最怕遇见乱兵,不过这些人对他们却只是扫了一眼,没有出手为难。

这些商贾路人索性跟卫卒战战栗栗地跪到了一起,他们低头瞥见无数双打着绑腿,满履泥土的脚小跑进了邑门之内,灰尘直涌口鼻,他们却只能强忍着一动不敢动。

直到一幅缓缓滚动的车轮在他们眼前停了下来,随后有声音响起,分别用雅音、商音询问他们的身份和国籍。

有个大胆的濮阳人抬起头来,只见车上是两位弱冠君子,车左那位披甲戴胄,扶着剑虎视众人,何等的威武霸气。车右则是一位素衣缁冠的少年,正和蔼地看着他们微笑。

濮阳人做答后,那位颇似全军统帅的少年用命令的口气说道:“晋国赵氏接管此地,汝等在此等候,天明后登记身份方可入城,入了城寻个安全的地方住下,半旬之内不得离开!”

有商贾壮胆问会不会被强征货物,车右的缁冠少年儒雅地笑道:“汝等放心,旅帅所部乃是仁义之师,是为了让甄邑民众免于战乱而来的,缘何会做这种事情?”

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

六月五日破晓前,甄邑城北的甄氏里闾失火,顿时引发了一阵慌乱。大族甄氏连忙组织族兵救火,因为只是几间单家独户的屋子被点燃,所以很快扑灭,没有蔓延到全城。

然而,他们却因此忽略了南门的动静,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

二十名早先潜伏入城的悍卒以伤一人为代价强取了南门,随后城门打开、吊桥放下,城外埋伏的数百赵武卒伏兵大起。

半刻之后,五百兵卒涌入南门,随后在军吏的指挥下分成了数队,先控制了各处路口,随后弩兵在悍卒带领下直冲东门和西门。这两处的守卒没有防备,一轮激射后便士气丧尽纷纷投降,苏寿余带人控制了东西两门,任何人不得进出,并派人沿着邑墙朝北门跑去。

持剑盾的甲士则直扑邑寺,摧枯拉朽般击垮了被惊醒的数十守卒,便将披着深衣准备出门查看火势的卫国邑宰活捉。

三百轻甲持戈矛的武卒横扫街巷,目标直指邑北的兵营和甄氏里闾!

“晋国大军已到,速速归降可以免死!”

一时间,满城尽是赵武卒的呼喊。

甄邑共有一旅卫卒,半数分布于四门和邑寺,另一半呆在位于邑西的兵营里。当杀声震天后,邑司马大惊之下没有胆气反抗巷战,而是带着衣衫不整,兵戈不齐的众人忙不迭地朝邑北而去,他们下意识地想从北门突围出城。

然而当这两三百人稀稀拉拉地跑出北门后,却挨了一阵箭雨,被射了回来。却见北门外已经站立着二十多持弓搭箭的轻骑士,一字排开堵住了去路,正是之前分两批绕着墙垣过来的虞喜等人。

就在此时,从西门和东门过来的弩兵也占领了北门邑墙,前有高头大马的轻骑,头顶还被数十把弩居高临下指着,邑司马无奈之下只能率军投降。

当赵无恤和张孟谈衣不沾血地到达甄邑邑寺后,很快接到了各路卒长传回来的捷报,三更半入的城,四更时赵武卒就控制了全邑的局势:四门由弩兵守着,轻骑士在邑外巡逻,各个路口都留了一伍武卒看守,一卒盯着被押回邑西兵营的卫国守兵,其余的人则包围了邑北的甄氏里闾。

赵无恤吩咐道:“切勿攻击,先让人喊话,就说晋军已经控制此邑,吾等不会杀戮劫掠,让本地族长、长老到邑寺来议事。”

“此外,让人沿着街巷里闾大喊全邑戒严,让国人暂时呆在家中不得外出,各卒伍都要管好自己的士卒,毋乱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违令者军法处置!”

封凛在武卒入城时便闻讯从客舍钻了出来,这会又客串了趟说客,甄氏派来里墙上和他交涉的正好是南门下士甄堇父。

眼见昨日中午还腆着笑脸的商贾一转眼变成了高傲的使者,甄堇父再傻也明白过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在心里暗骂封凛,明面上却唯唯诺诺地讨好试探。

封凛在墙垣外被几名持盾的甲士保护着,他昂着头对墙上的甄堇父说道:“甄下士,汝等莫不是以为凭借这小小里闾墙垣,便能暂保平安了罢?虽说甄氏人多势众,可今日这些兵卒只是晋国大军的前锋,后面还有黑压压的一军之众,想要保全宗族,就速速去劝族长随我前往邑寺归降,我还能在旅帅面前帮汝等说项。”

还有一军之众!?

甄堇父吓尿了,忙不迭地去传话,甄氏人口数千,有族兵五百,但在“晋国大军杀到”的威慑下,已经没什么心思反抗了。先前只是担心乱兵劫掠宗族,在得到对方不杀戮的承诺后,便选择开门投降,族长带着族中三老,前往邑寺窥探甄邑的新主人究竟是何人物。

当六月六日清晨的太阳重新升起时,甄邑中一切有组织的抵抗均已被瓦解,在成乡来的数科之徒窦平的统计下,己方有一人阵亡,六人负伤,而邑内的守卒、民众死伤也不超过五十,这个数字在赵无恤的接受范围之内。

一夜之间,甄邑的天变了。

……

甄邑的一批卫国长吏,如邑司马、卒长、仓吏等统统被押到了邑寺,与甄氏族长一起等待赵无恤召见,此外还有各里胥、小族族长、商贾们随行。

高大的寺门处不同于往日的松懈,如今被持剑披甲的武卒把守的严严实实。

他们的目光死死盯着战战兢兢从门边鱼贯而入的本地卫吏、氏族、商贾、三老们,似乎若有人异动,锋利的戈矛剑戟就会毫不犹豫地刺过来。

邑寺的庭院既广且深,正中一个大堂,屋檐飞角,雄伟高壮,堂前有石制台阶,延向院中。院内有一株大枣树,枝叶繁茂枣子尚青,众人就被带到了这里,忐忑地等待征服者的召见。

平日邑宰办公的厅堂门扉紧闭,赵无恤和张孟谈已经雀占鸠巢,邑宰和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