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侯无道,大夫暴虐,故赵氏受天子之命,讨伐不臣。余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因为立下功劳而代乌氏成为了此地的大夫,尚书有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所以我也要效仿文王武王之政,在此地维新!”

维新?所有人都头一次有了这个概念,一种对旧生活的无奈和对新生活的渴望油然而生。

细细想来,正是因为赵大夫的保护,廪丘全境才避免了被晋军蹂躏,而这一个月来的统治,除了一些子弟还被拘押做劳役外,也并没有太多的强征暴敛,农稼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秋收并不会被耽误。

应和着众人的情绪,赵无恤的声音也提到了最高,他宣布了“维新”的第一件事。

“在此前国人向邑寺所借的债券,全部作废!”

说罢,在一片惊呼声中,他命左右取火,将装着近百债券的竹篚投火中,统统付之一炬!

舞动的火焰吞噬了木劵,也点燃了人群中的高chao。

封凛和他手下那些廪丘子弟第一个歌功颂德:“君之施德于尔等廪丘人,可谓厚矣!”

反应过来的欠债者们喜形于色,纷纷叩头欢呼道:“赵大夫真吾父母也!”

外围看热闹的廪丘齐人也下拜顿首,颂扬之声从邑寺传遍了廪丘四围,邾射姑则失神得一屁gu跌下了马车,帛布的帽子掉到了一旁,被虞喜和另一个骑从架起后仍然哆嗦不已。

“这齐人胆子真小,众人欢呼都能吓成这般模样。”

其实,邾射姑身为陈氏商贾,以往也没少帮陈氏做大斗借出,小斗收回的勾当,但今日赵无恤做的更绝,居然直接焚毁债券!光是这手段和魄力,就胜了陈恒不少。

他打心里觉得,这次除了交付赎金外,其余的任务基本都别想在此地施展了。但臣事主以忠,既然已经允诺了的东西,虽然明知不可,也不得不去做!

“赵无恤收买人心的手段,竟然比陈氏还要强出几分,世子目光如炬,此人的确是陈氏大敌!世之英豪也!”

……

而在甄邑邑寺外,同样的事情也在发生,只不过是张孟谈以赵无恤的名义主持的,在这“维新”的第一件事宣布,木劵被焚毁后,甄邑国人们纷纷朝廪丘城邑方向稽首以示感谢。

张孟谈对邑吏们赞叹道:“大夫此举真是神来之笔,其他封君邑主收债是为了收利,而大夫则是为了收心!甄、廪丘先前负债者多,吾等到来前,邑寺虽然多次严责紧逼,他们却仍然无力偿还,所以利息越来越重,等到国人不堪重负时,便只有逃亡一途,人口减少对城邑害处极大。如今大夫禁烧累积的无用之券,而明示了轻财爱民的心意,立德立信,他的仁义之名将流于无穷!维新之事也会陆续得到国人支持。”

虽然初始的借贷之策是他提出的,但只不过是晋悼公、司城乐氏等收买民心举措的效仿,被赵无恤稍加修改后,却等于用别人的债为自己市恩,真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在这之后不过两天,张孟谈又收到了赵无恤的传书,说是鲁侯的册封使者已经到达廪丘,邀他在册封当日前去观礼!

第292章 授土赐民

策命,是春秋时一种命官册爵的仪式,可以用于天子分封诸侯,也可以是诸侯分封卿大夫。

早在十天前,在得知晋侯、卫侯都同意甄邑入鲁后,赵无恤便立刻将甄、廪丘社庙里的礼器派人送进曲阜,作为献土效忠于鲁国的象征。但鲁国公室、三桓都大权旁落,如今的办事效率不高,直到今天,鲁侯的策命使者才终于抵达廪丘。

策命司仪是位年轻的士大夫,二十余岁,他高冠博带,颔下留了淡淡的三角须,眼睛透亮,远远就好奇地盯着出城迎接的赵无恤看。

到了十步时,两人相对而拜,策命使者抢先拱手说道。

“鲁之司仪子服何见过赵子。”

“久仰子服大夫之名,今日终于得见。”

子服何,无恤早在陶邑时就听子贡说起过这个人,称之为鲁国年轻一辈的英才之一,能得到子贡如此赞誉,可见此人非同一般。

子服氏出自孟氏,孟懿伯字子服,其后代便以字为氏。子服何口才了得,年纪轻轻就当了行人署的司仪,如今更是被委派为策命赵无恤为甄、廪丘大夫的使者。

据说他还与鲁国德高望重的大名士,中都宰孔丘往来甚密,还和孔丘门徒子路、颜回等人为友,和子贡也关系不错。

俩人寒暄几句后携手入城,因为赵无恤算是子贡的主君,所以子服何对他十分友善。此人言语有趣,博闻强记,虽然从未来过廪丘,却对这里十分熟悉,不少典故信手拈来。

望着廪丘高大的墙邑和出迎的国人们,子服何不由得感慨:“齐人以这一城邑为据点,欺凌鲁国西鄙百年,今日多亏了晋国中军佐和赵子之力才拔出了这根扎人的荆棘。明日以后,这里就正式是鲁国的封疆,赵子的领邑了。”

无恤谦虚道:“子服子谬赞,策命之仪在明日举行,请随我去邑寺宴饮歇息,结识结识本地的氏族子弟。”

因为让当地巫祝占卜得知第二日才是吉日吉时,所以策命仪式得等到次日,顺便也可以等待甄邑的张孟谈带着甄氏子弟前来观礼。

当夜的燕飨其乐融融,当地上到贵族,下到国人庶民,都已经基本顺服于无恤,而子服何也在筵席上长袖善舞,时而吟诵诗篇,时而手舞足蹈,顿时成了饮宴的中心。

只有乌氏的一些支系因为乌亚旅依然被软禁而有些尴尬,只是郁郁不乐地在角落里喝着闷酒。

酒酣之时,子服何跳了一曲后回到无恤身边坐下,却突然对赵无恤叹息了一声。

“子服子为何叹息?可是我招待不周。”赵无恤放下了准备敬过去的酒水,侧过身向他请教。

子服何嘿然而笑:“无他,只是为赵子感到可惜。”

“可惜?为何可惜,还请子服子明说。”

子服何目视周边众人,欲言又止,暗示无恤移到别处细谈。

片刻后,在一处斥退了竖人、隶妾,唯独穆夏贴身保护的帷幕内,赵无恤整理衣襟,目视子服何问道:“事不谋于暗室,子服子今夜究竟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子服何宽袖高高举起,朝无恤行了一礼道:“惭愧,何可惜的是,赵子身为赵氏贵胄,千年氏族,仁德贤明的名望传遍了整个中原,如今更是即将成为两邑大夫,手下虎贲近千,奈何要为阳虎之羽翼?”

他一副明珠蒙尘,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的眼神看着无恤,颇为惋惜。

赵无恤哑然失笑:“子服子这是何意?我何时成了阳虎党羽?”

子服何目光炯炯看着赵无恤道:“有传闻说赵子在宋时,曾接受阳虎邀请,瓦之会上,阳虎又为赵子入鲁之事摇旗呐喊,暗示鲁国三卿同意,此番入鲁,难道不是要与阳虎为党?”

赵无恤微微沉吟,他知道子服何和孟氏关系甚密,他成为策命官,也是孟氏力挺的缘故,这次来出言试探,一定也是孟氏的意思!

等了半晌,宴饮的正菜终于上来了!

于是他便不高兴地说道:“子服子想到哪里去了,我被驱逐出晋国,流亡濮上,辗转于宋曹卫之间也是无可奈何,虽然阳虎的确曾邀我入鲁,还承诺赠予一千户之邑。可实际上,甄邑是靠我自己夺下的,廪丘是托了我父亲晋国中军佐的军威,与他阳虎有何关系?”

“至于鲁国内部的纷争我又如何知晓?阳虎大概是想讨好我父,讨好晋国罢。无恤虽然是落魄的亡人,却也有几分卿子的傲气,怎么会反过来侍奉一个陪臣?值此策命前夜,子服子休要乱言扰了兴致。”

子服听完后眼珠一转,这才收敛了咄咄逼人的追问,笑着下拜道:“原来如此,是何酒后多言了,还请赵子赎罪。”

其实,子服何十分清醒,他是因为仲尼门徒对赵无恤赞誉有加,所以才会积极争取策命使者的职位,并找机会出言相试。

虽然传言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但子服何却清楚,甄邑那场以少胜多的硬仗可是真真切切发生的。如今赵无恤是两邑大夫,有人口三万,可以征召一师之众,也是鲁国西鄙一举足轻重的新势力。

若是赵无恤被阳虎拉拢,入鲁后成了他的党羽,三桓想要翻身就又难上几分!

不过既然赵无恤矢口否认与阳虎的关系,即便是在说假话,却说明此人没有彻底投靠阳虎,而是在观察鲁国局势。等引领他到了曲阜后,或许可以靠自己的辩才,将其反过来拉到孟氏的阵营里。

于是子服何小声劝诫道:“何与赵子一见如故,所以心切之下为赵子处境担忧。阳虎只是一区区季宰,却妄图执掌鲁国之政,上下异位。孔子有言,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阳虎只执鲁国三年,就已经被国人深为厌恶,请大夫到了曲阜后莫要助阳货为逆,污了自己的名望!”

赵无恤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和他在与阳虎书信往来上所说的一样信誓旦旦,当夜燕飨散后他立刻召见了刚刚抵达廪丘的张孟谈,与他商量此事。

张孟谈的结论是:“今年之内,鲁将有变!”

“如今虽然季氏、叔孙被架空,但孟氏却依然稳固,阳虎颠覆三桓之心已久,孟氏尚有力量自保和反戈一击,所以心中必然不甘,此次让子服子来窥探大夫的态度,也是存了拉拢之心。”

鲁国不稳,这是他和张孟谈之前就料就了的,只是没想到的如此之快,阳虎示好之后,孟氏又立刻派人来试探。

赵无恤微微点头,将双手一左一右放到了一起:“一方是阳虎及其党羽,另一方是以孟氏为首的三桓旧族,若是两边政变火并,吾等可要选择好能获取最大利益的一边才行!”

他也顺便将政务托付给了张孟谈:“策命之后我会随子服何前往曲阜完成仪式,向鲁侯委质效忠,同时也会就近观察鲁国错综复杂的势力,两邑的政事就拜托张子了!”

张孟谈却有些忧郁:“经过焚券市义一事,两邑已经十分安定,唯一不稳的因素,便是廪丘的乌氏一族了……”

乌氏的赎金虽然已经送到,但要如何处理前廪丘大夫和他的百余族人,还得等待赵无恤最终抉择。

想到这几日监视乌氏的人送来的情报,赵无恤冷笑了一声:“乌氏家主尚在囚笼之内,子弟们就敢和高唐陈氏勾通,想要乱我廪丘,我已经想好了法子,在离开前一定能将这件事解决!”

……

第二日,廪丘社庙之外。

和理论上随时可以调换的晋国邑大夫不同,鲁国依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封建制,邑大夫涉及到授土授民,所以仪式要复杂庄重一些。

廪丘国人聚集的社庙处已经设置了高达丈余的圜丘,甄、廪丘两地的贵族和里闾中的国人代表被允许前来观礼。

却见子服何身穿庄重典雅的礼服,为赵无恤举行策命仪式。

正所谓侯伯九命,诸侯七命,卿五命,大夫三命,三命分别是赐命服、赐车旗、赐礼器。

不同等级的爵位有不同的服饰,赵无恤今天头戴玄冠,佩“不贪”玉玦,腰挂名剑少虡,穿上了大夫专用的藻火纹的深衣。光滑的鲁缟上,绣着蓝色的水藻及赤红色的火焰形图纹,让人瞧见了都由衷赞叹好一个翩翩君子。

然后是扎着大夫旗帜的驷马戎车三乘,又被赐予了五鼎四簋的大夫全套礼器。

鼎是铺首环耳螭纹蹄足升鼎,兽蹄形三足,鼎耳、器腹饰端正的夔纹和扭曲蟠螭纹。

簋是立耳蟠虺兽面簋,鼎足跟部是高浮雕的庄重兽面纹,主体则是细密繁缛的蟠虺纹,首尾相交且群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