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78章 美哉室!其谁有此乎?

日落时分,高墙上的云朵已经披上红霞,齐侯夫人燕姬借口散心来到路寝之台下的园圃处,她避开了寺人和宫女的目光,只带着几名亲信守着外面的道路,独自一人进入园圃之内。

里面空无一人,在齐侯不大宴宾客的日子里,此处安详而宁静。厚重的围墙阻隔了临淄车马喧腾,只能听见虫鸣鸟叫,听见叶子在风中瑟瑟作响,总之,这是一个密谋详谈的好地方。

燕姬已经几天没合眼了,昨日休息了一会,精神才稍微好一点,她走在园圃内,焦虑地四下观望,却没找到约自己来此的人身在何处。

是不是来得太迟了?还是说那张暗地塞给她的帛书只是一个玩笑,甚至是个陷害她的阴谋!永远不要小瞧宫室里的斗争。

她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丈夫时而昏迷时而清醒,随时可能死去,这往后的日子,她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身后有声音响起。

“臣见过夫人。”

燕姬旋身,一名男子从树荫里走出,他穿着不显眼的皂色衣裳,但透过夕阳,她一眼便认出他来。

“陈卿……”见到陈乞露面,燕姬和鲍牧一样大吃一惊,只不过她惊讶之后是喜悦。

三十年前,她嫁到齐国来的第一站就是高唐,在那里,忐忑不安的燕国少女受到了陈氏一族礼遇。作为齐燕贸易交通的主导者,陈氏与燕国公室交情匪浅,爱屋及乌,对燕姬也比其他齐国卿大夫多了一层尊敬讨好。无论在燕姬受宠还是丧子失宠时,陈氏每年逢冬至、腊祭都会献上价值不菲的礼物,所以燕姬也一直将陈乞当成外援。

正值齐侯病重将死之际,她一个外国老妇无依无靠,看到陈乞出现在临淄,就仿佛有了倚靠一般。

寒暄过后,陈乞单刀直入地问道:“夫人,君上已经改变立公子荼的决定,决定立公子寿为君,你可知此事?”

“高执政已将此事告知于我……”

“立公子荼为君本是君上初衷,可高张为了一己之私,收受公子寿贿赂,欲扶持他做国君。”

“这是国政,与我有何干系?”燕姬疑惑地看了陈乞一眼,对于燕姬而言,反正两个公子都不是他的儿子,谁做新君都无所谓,对她待遇好一些就行了。

“关系匪浅,夫人需知,公子寿为新君,亦或是公子荼为新君,夫人的地位将完全不同。公子寿之母家乃齐国大夫,在临淄附近极有名望,公子寿年纪又大,必然尊其母而黜夫人,到时候这硕大齐宫,恐怕再无夫人一席之地。”

燕姬慌了:“这该如何是好?”

陈乞一笑:“若公子荼为君,则情况将完全不同。公子荼之母地位卑贱,岂能做国君之母?公子荼年纪尚小,需要德才皆备的母亲教诲,诸大夫一定会将他交给夫人抚养,如此一来,夫人的地位便不可动摇了。”

燕姬觉得此言有理,可又面露难色:“但君上已发诏令,要立公子寿为太子,他已被高执政接入宫内,守在国君身边……”

“这是高张的阴谋!是他蒙蔽国君得到的伪诏!”陈乞的话将燕姬吓得不行,这,这怎么可能呢?

“国内诸大夫对高张所为极为不满,尤其是鲍氏与陈氏,吾等欲共举大事,驱逐高氏,恢复公子荼的地位,然后便让他认夫人为嫡母,掌内宫之事。”

燕姬听罢,怦然心动了,她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齐侯死后,自己遭到新君苛刻待遇。若外有陈、鲍,内有认她做母亲的新君,自己的地位可以无忧了。

可事情没那么简单,陈乞进一步道:“但此事需要夫人相助!”

燕姬随即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卷入一个阴谋,卷入陈鲍与国高的斗争中,她叹了口气:“我一个老妇,能做什么?”

陈乞上前一步道,毒蛇的信子再度时隐时现:“不需要做太多,夫人只用照顾好国君,支开高张的人,若君上有不测,犁司马必会第一时间封锁消息,还望夫人能先通知臣,同时为吾等忠君之臣打开宫室大门,仅此而已……”

……

床榻侧,刚回来不久的燕姬摇着驱赶热气的蒲扇,想让齐侯杵臼舒服一些。

公子寿也在旁侍候,他很紧张,在众兄弟里,他年纪只比阳生小,却一直老实本分,对君位不太敢去想。谁料昨日,这好处却突然砸到了他头上,被高张用马车接进宫时他顿时欣喜若狂,却只能努力表现得悲伤。

他的拘谨使得精力都集中在昏睡的齐侯身上,对燕姬没超过三句交谈,他母亲与燕姬没交情,甚至还有些过节,这让燕姬下定了倒向陈氏的决心。

两人各怀心思,而此时此刻,杵臼正陷入昏睡,呼吸平缓,看上去很平静,和先前暴怒时甩手抽燕姬巴掌的暴君判如两人。他正穿行于生与死的界限间,弥留之际的人总是会做各种奇奇怪怪的梦。

他再度梦见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能连续饮酒七天七夜不休,在梦中临淄依旧繁荣无比,他与从前的臣子们并肩而行:身材矮小却脑袋睿智,嘴巴从不饶人的晏婴;擅长作战,严于律己的司马穰苴;还有在他身边时笑话说个不停,能陪他做任何荒唐游戏的宠臣梁丘据。

那一夜,他在宴飨后仍不满足,便驾着马车去晏子家邀他饮酒,被晏婴所拒,再去司马穰苴家,同样遭到了义正词严的拒绝。最后他只能去梁丘据家,梁丘据亲自等在门前,左手拿着瑟,右手举着竽,唱着歌迎接他。

是夜,杵臼大醉,自傲地说道:“若无晏子、司马穰苴,寡人何以治国?若无梁丘据,孤何以乐身?”

贤圣的君主身边皆有良师益友,却少见教他们懈怠行乐的臣子。杵臼知道自己的惰性,绝对无法做个纯粹的贤君,因此两种人都重用了,结果是仅仅能够使国家不至于灭亡……

当他的良师益友纷纷死去后,他的邦国也便陷入窘境中了,更何况,他还遇到了赵鞅、赵无恤父子这样的天敌。

梦境破碎了,现实降临,杵臼惊恐地发现自己输掉了战争,遭到丧子之耻,国内怨声载道,假肢和假脚多过卖鞋履者,而最想要的霸业离他越来越远。

他听到夫人燕姬的大喊大叫,儿子公子寿焦急呼唤,他想紧紧攒住他们的手,却只能翻着白眼大口喘气。

他不住挣扎,从口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手脚却动不了分毫。海滨术士进献的药丸将毒素残留在他体内,他的生命就像在狂风中抖动不已的蜡烛般,随时都会熄灭。

寝宫的大门被打开,嘈杂声响作一片,无数医者、巫祝、术士冲进来围着他,遮挡了光线,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在齐侯眼中,他们的脸,都变成了扁鹊弟子子阳那似笑非笑的模样:“君有疾在腠理,不知将恐深……”

也许听了他的话,自己能多活几年?

齐侯放弃了抵抗,纵然对诸侯的富贵安逸有所不舍,却无可奈何。他死死盯着金碧辉煌的屋顶,说了最后一句遗言,也是最后一个人生疑问:

“美哉室!其谁有此乎?”

“美哉室!其谁有此乎?”

言罢,杵臼的意识彻底模糊了,身体机能在迅速衰竭,他死了,死时还放了一个又响又臭的屁,让所有人不由自主掩住了口鼻……

所有人都在下意识地远离先君热气还未散尽的尸体,只有公子寿强忍着哈哈大笑,伏在尸体边痛哭。侍卫犁弥长叹一声后,将屋子看得严严实实,任何人都无法出去!直到明日高张进来,让公子寿完成君位的承袭。

但燕姬却是个例外,这位刚死了丈夫的女人显得格外冷静,她假装悲痛昏厥,在被亲信抬出寝宫坐上步辇后,燕姬深吸了一口气,紧紧捏着齐侯的印信,朝齐宫大门而去!

第779章 临淄乱(上)

临淄,陈氏府邸。

今夜无月,夜色越来越浓,几欲有将天地吞噬之势。时间刚过三更,悬挂在陈氏府外的几盏孤灯摇摇欲灭,黯淡无光,三重台阶上的朱红大门紧紧关闭着,临淄人都知道,陈乞和陈恒父子不在城中,家中只剩下女眷和几名家臣,所以这里极为冷清。

咕噜咕噜,一辆传车从巷子里拐了出来,停在侧门边上,皂衣的竖人跌跌撞撞地滚下车来,一把勾住门环,不顾一切的“砰砰”敲起来。仿佛府内早有人在等他的到来,只敲了三下,侧门便“吱呀”一声打开一条缝,那来者低声说了句什么,便被人引进府内,门随即便又被匆匆关上。

进入到里面后才会愕然发现,看似平静的府邸之内,却闪着密密麻麻的兵刃寒光!

陈氏家中的院子很大,被布置成了演戏武艺的校场,这里有数百名全副武装的陈氏族兵坐在地上,全都身披甲衣,手持剑、戟等兵刃。而本应该在东阿前线御敌的陈乞,此时正坐在他们中间,一言不发地与众人饮着酒呢!

皂衣竖人被这架势吓到了,他战战兢兢地穿过兵甲的丛林,长跪在陈乞面前道:“卿士,宫内传来消息,国君已经薨了,夫人遣小人来……请卿士火速进宫,以定人心。”

这是个惊心动魄的消息,一场足以改变陈乞个人和整个陈氏命运的大变故,知道内情的家臣们都面露喜色,唯独陈乞波澜不惊。

此事本是预料中事,陈乞甚至一直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司马穰苴和晏婴早已经成为骨骸,国、高二守也早该扫进垃圾堆里,在位五十年的国君,压制了他陈氏整整两代人的吕杵臼也终于死了……

他也早已做了周密的准备,宫内有燕姬为内应,城中有鲍氏为羽翼,城外还有随时可以攻入的五千大军,儿子则把守国门,虽然不能阻止赵氏攻城略地,但长城以内,他们休想进来!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高张那边也会很快得知消息,此刻时机宝贵,不能有顷刻耽误,他必须立刻入宫。早一刻见到燕姬,早一刻控制宫廷,扶持自己中意的傀儡,才能安定大局,免生变数。

接下来,就是属于他们陈氏的时代!

“是时候了!”

陈乞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站起身来振臂一呼:“陈氏养士三十年,二三子仗义死节,在今日乎?”

院内死士皆呼:“愿为主君赴汤蹈火!”

三更一刻,陈氏府邸的大门忽然再度打开,在打更人惊讶的目光下,数百名黑衣甲士仗剑鱼贯而出,乘着夜色,朝公宫方向飞奔而去。

……

今日夜色阴霾,多云且沉重,这不是好兆头。

王孙胜皱眉看着天气皱眉不已,他是以宾客身份暂居于鲍氏府邸中的,养父伍子胥在夏初时就返回吴国了,王孙胜为他感到遗憾,因为如此一来,他就错过了汶水一战给齐国人带来的震惊和恐惧。

一如王孙胜所料,赵氏赢了,赢得漂亮,赢得齐人瞠目结舌。几年前的雪原一战,他们还能将原因归咎于该死的雪天,可这回,却败得无话可说,齐人的脊梁被干脆利落地砸断,如今他们宁可内斗,也不愿去与赵氏为敌。

按照王孙胜之前的说法,赵氏胜,则东方大局已定,齐国失去了角逐霸权的资格,赵氏将如旭日东升般冉冉向上。他此时去投奔,以楚国王孙的身份,以他对吴国的了解,应该能得到很大的礼遇,甚至实权。

他之所以还留在齐国未走,是因为这边尘埃未定,王孙胜想把齐国的热闹看完,再去赶晋国内战的末班车。

早在齐侯抱病回到临淄时起,他就敏感地嗅到,一场大乱正在酝酿之中,鲍氏府邸的守卫比往常增多了数倍,大街上也人心惶惶,宵禁令颁布,这在不夜城临淄是难以想象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