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秋日之阳这称呼,老夫喜欢,哈哈哈……”

他抚着无恤的背道:“传说羲和在清晨驾六龙,运载着太阳从汤谷升起,傍晚时抵达西方的虞渊落下,日升日落,周转不息,但终究有落下的一天……”

“父亲切勿气馁。”

赵鞅很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我这一生做了许多错的决定,也办了很多正确的事,最错的,便是你年少时将你忽略,最对的,便是终于没有瞎眼到底,看出你是赵氏最好的家主!”他累了,征战,病痛,回忆,愤恨,纠缠不休。

“事先和季嬴说好的,这是我最后一次出征,回去以后,也会从家主之位上退下来。”

他笑得很欣慰:“春夏秋冬,赵氏走完了四个季度,迎来了全盛,可这没有结束,旧的太阳落下,新的太阳升起,从今以后,赵氏,就交给你了!”

“还有你阿姊,为父也亲手交给你了!”

……

第三卷完!

第四卷 列为诸侯

第787章 太阳照常升起(上)

周王匄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九月,秋日将尽,冷雨飘飞,打湿了温县的黄土墙垣。

包得严丝合缝的马车缓缓从涂道上驶过,十名黑衣侍卫骑行在前开道,雨水浸湿了他们的黑甲黑袍黑马,车后则是赵氏的家臣和卫兵。

生得粉雕玉琢的赵操忍不住掀开一点窗帘望出去,外面是湿漉漉的空旷街道,便奶声奶气地问道:“姑母,祖父葬礼时也在下雨,这里到处都是人,今日为何没有?”

因为决战开始了,这是赵氏酝酿已久的收尾之战,河内、邯郸、长子、晋阳,赵氏的军队和丁壮大部分集中到太行以西,以至于温县空空如也,季嬴心中如是说,随后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哀伤:“那时的事情,你还记得?”

赵操才四岁,两年前的记忆当然不记得,只是在他母亲和侍候起居的女婢强调下,才产生了一些虚幻的印象,所以他懵懂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如今是赵氏叛晋的第四个年头,也是季嬴为父亲赵鞅守孝的第二年零两个月。

两年前,在追击知瑶未果后,军旅劳顿的赵鞅逝世于轵关,他的死和当年楚武王征随国死于途中如出一辙,赵无恤的处理也有条不紊,他先是重秘不发丧,离开太行后在周室领地单邑附近建筑营垒,周天子和单公恐惧,派人向赵氏求和,表示周室不再与赵氏为敌。赵无恤与单公在河中心的船上会见,定下盟约这才退兵,回到温县后方才公布丧事,举城同悲伤,赵鞅送葬之日百姓自发聚集起来,人山人海。

秋日之阳落山了,新的太阳却照常升起,赵无恤在温县家庙昭告天地和列祖列宗,正式成为赵氏自赵造父以来的第二十代家主!

……

赵氏内部的权力交接至此尘埃落定,但战争却还在继续,知氏依然顽抗,魏氏依然首鼠两端,郑国与宋国的冲突,齐国的内战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赵无恤执行赵鞅遗命,用了两年时间舔舐伤口,休养生息。这期间,他需要不时在河内和邯郸、朝歌、曲阜、商丘间奔波,无法长期守孝,于是便由他的长子赵操代劳,小家伙从记事起,便跟随其母伯芈和姑母季嬴在温县生活。

马车停下,终于到地方了,季嬴踩着竖人摆在地上的矮蹬慢慢下来,皱着眉看了看阴晴不定的天气,随后紧紧握住侄儿赵操的小手,牵他走过砖石铺就的湿漉涂道,往雾气中屋檐高耸的赵氏家庙走去。

有竖人撑着鲁班发明的雨伞,跑前跑后为姑侄二人遮风挡雨,但赵操的目光却一直未离开他们脚下溅起的水花。

“姑母,来之前母亲说过,昊天在为祖父而哭泣,雨点就是他的泪,真是这样么?”

伯芈是个低眉顺眼的老实妾室,没有因为生下长子而恃宠而骄,季嬴当年的调教总算没白费,所以她也将赵操当成自己亲子般关切。

“传说中,赵氏本就是天帝的诸多子嗣之一,若昊天有灵,他当然会为吾等的死逝而哀伤,为吾等的欢喜的欣慰。”

赵操眼睛一亮:“天也会为我高兴?”

“会的。”

季嬴和蔼的笑让赵操的紧张消失了,姑母今天与往常一样,穿着黑色的孝服,正所谓女要俏一身孝,搭配她白皙的皮肤,若他父亲在,大概会生出“我见犹怜”的感觉。可在赵操眼中,这却是安全和可靠的象征,有姑母温暖的手牵着,他才敢走进庙堂,靠近被呛鼻香火环绕的灵位。

他们说,祖父的魂儿,就住在里面!

就那个黑漆漆写着些他不认识的字的木牌,竟然能容纳死人的魂儿?

赵操很不理解,却不敢再问了,因为自打走进这里,姑母的表情变得严肃,脚步变得轻盈,他也不由自主走的端正起来。只是那身粗麻制作的孝服穿在他未免太沉重了些,几步路就让他气喘吁吁,但接下来的路再让傅姆抱着是对死者不敬的。

于是季嬴偏头看着他,用微笑和目光加以勉励,低声承诺回去以后会让他多吃几块面制点心和饴糖,这是姑侄两人共同的爱好。于是赵操没有像他堂兄赵周上次来此一般大哭大闹,而是默默跟随季嬴步上台阶,进入庙堂。

无论点多少耀眼的蜡烛,家庙里总是冷的,她们走在赵氏家族历代死者之间,足音回响在偌大的殿堂里,列祖列宗都注视着他们。

“身即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家邦……”季嬴嘴唇微动,不由想起无恤在父亲下葬时的这首诗。

“无恤说得对,父亲的确应该安葬在风景秀丽的高岗上,在松柏之间,头顶有苍天飞鸟与他为伴,有风霜雨露为他沐浴……”

赵鞅的葬礼超出了卿士应有的规格,这次没了饱受诟病的活人殉葬,但气势却远胜一般诸侯卿士。赵无恤用从范、中行那里夺取的传家宝,来自曹、卫两个傀儡国的国器,外加从鲁、邾那里索要来的礼器,加上在汶水一战缴获的齐人铜料,为赵鞅铸造了九个巨大的凤首螭纹蹄足鼎!

按照周朝礼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但随着礼乐崩坏,各国诸侯也开始用九鼎之礼了,而卿、上大夫则用七鼎。但无恤更过分,他私下里完全是依照诸侯的礼制安葬父亲!

他还为赵鞅选了一个谥号:武!

刚彊直理曰武!

威彊叡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赵鞅的一生,与这个字极为切合,“赵武子”,将是他在子孙口中的尊称,当然,赵无恤对季嬴直言,他的目标,是将这称谓其变为“武侯”,甚至是“武王”!

“所以,九鼎并不过分,当世的天子、诸侯,加起来都比不上父亲有资格享用此礼!”

这番话说得无恤手下那个叫石乞的楚国人眼前一亮,甚至当场就请求无恤彻底与晋国决裂,自立一国,再逼天子承认赵氏列为诸侯!

无恤虽然婉拒了这个吓人的建议,但其他地方的僭越违规却一点也不少。

比如季嬴她作为徐国后裔,并不能进入赵氏家庙的传统,也被赵无恤一挥手给改了……

他当时如此劝说季嬴:“我说过的,终有一日,要让阿姊堂堂正正地步入这座庙堂。我忙于军政,灵子也不合适来管宗族内务,为列祖列宗上香添油的人,舍你其谁?若他们不愿接纳你奉献的牺牲,那便只能饿着不能血食了,想来我赵氏的祖先,不会如此顽固不化吧?”

改革,这是赵无恤正式掌权后定下的基调,在他那里,没有什么万世不移之法,没有不可更易的祖宗之言。季嬴说不过他,无奈之下,也只能由着他来,心中却深为感动,也有一丝担心。成为家主之后,无恤比过去霸道了许多,再不能将他视为当年的小阿弟了。

不过和无恤努力展现的威仪不同,他的儿子赵操,却是个老实巴交的小家伙。

季嬴一低头,却见赵操正乖乖地跪在地上,按着主持礼仪的孔门弟子宣读祭文,做出各种复杂的礼仪动作。

她心中欣慰,总有一天,他会穿戴上冠冕朝服,无恤就是如此成长起来,成为一家之主,大国卿士!

赵氏的顶梁柱倒下了,不单是赵无恤需要将这片大厦重新撑起,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在这场战争里发挥作用,赵伊、赵广德等旁支子弟自不必说,无论是婚床还是战场,都需要他们做贡献。作为家族长女,季嬴需要打理好守孝事务,就连四岁孩童赵操,也有被强行赋予的责任……

只是季嬴觉得,这责任来得太早,对于赵操而言,也太重了罢。若形势需要她牺牲,她一定会欣然受之,可眼下要接受这重担的,还是个小童子啊!

这场祭拜是临时的,且只针对赵操一个人,因为他不久之后便要远行,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去了,所以才到这里与祖父告别……

对子侄的疼爱使得季嬴有些恼火地回头看了看在家庙门口静待的两名家臣,张孟谈,宰予,代赵氏管理鲁国的重臣,深受无恤信赖,他们是专程来接小主人的。

季嬴颇有些不满地低声道:“四岁半的鲁国正卿、幕府将军?鲁国的僚吏们简直是在胡闹!无恤竟也同意了此事,难道就因为不是嫡子,让他年幼别居也无所谓么?”

PS:太原赵卿墓疑似赵鞅之墓,出土了七鼎规格的礼器。

第788章 太阳照常升起(中)

赵氏家庙外,两位在鲁国呼风唤雨的重臣在这里却只能恭恭敬敬地等待着,在这间隙里,宰予轻声问道:“张子,你觉得少主如何?”

张孟谈的目光依然深邃睿智,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无从遁形。赵操和赵氏家主长得不太像,更多继承了母亲的样貌——或许还有几分母族的祖先申公巫臣的相貌,看上去有点瘦,面容如楚人般清秀俊俏,是个害羞的童子。

新绛泮宫里那个处处显得与众不同的小君子,只怕是很难见到了,毕竟是几百年一出的人物啊……

他笑了笑道:“少主文质彬彬,敦敦守礼,乃可造之材,一定会是一位好正卿。”

“可他才四岁……”

“四岁半。”张孟谈强调。

宰予摇了摇头:“无甚区别,其实主君是否在鲁国坐镇,并不影响幕府的行政,少主甚至不必亲去,只需要在温县垂拱,有张子和吾等,一样能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子我,你这想法,很危险啊,和南蒯、公山不狃等自以为是的邑宰如出一辙……”作为幕府长史,张孟谈的地位不可撼动,在他的声音严厉起来后,连一向自傲的宰予也只能低下头认错。

“三桓中叔孙和季氏已亡,仅剩的孟氏也交出了领地,被迁到曲阜中,享有卿名却无卿权,鲁国的世卿,便只剩下赵氏一家,子我,你博学多闻,说说什么是世卿。”

宰予咽了咽口水:“累世为卿,与国同休……”

“不错,既然是与国同休,那岂有为卿者长期不在国内的?长此以往,鲁国人会忘了是赵氏在统治他们,所以在主君忙于治理河内,忙于太行以西的战事时,鲁国需要一个赵氏子嗣坐镇,除了眼前的少主,还能有谁呢?”

赵氏人丁不算兴旺,赵无恤的正室夫人乐氏女去年生下了一个女儿,赵无恤虽然对她疼爱有加,作为政治家族的新生儿,她也很快被赋予了一场婚约,长大后将嫁给韩虎的儿子,作为赵韩联盟永固的见证。

可如此一来,家臣们对嫡子的期待便泡汤了,作为赵无恤目前为止仅有的独子,赵操自然而然被张孟谈认为是在鲁国为赵氏守护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