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1566-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锦衣卫就坐在他身旁的不远处,正掀开一扇窗望着船外的雪花。

锦衣卫那头进来了,望了一眼齐大柱。

另一个锦衣卫放下了船窗页子,站了起来。

锦衣卫那头:“天冷了,把你的袍子拿一件给他穿上。”

那个锦衣卫走到靠舱壁边一只木箱前,掀开了,提出了一件棉袍,走到齐大柱面前:“穿上吧。”

齐大柱依然闭眼坐着:“不冷。”

锦衣卫那头:“不冷也穿上。”说着接过那件棉袍往齐大柱面前一递。

齐大柱睁开了眼,望向他。

锦衣卫那头:“一路上我们也没有难为你,快进京了,刑具也得戴上。”

“戴上吧。”齐大柱这才站了起来,接过棉袍穿上。

那个锦衣卫将一面枷又拿过来了,齐大柱将两只大手一并伸到身前,那锦衣卫给他套上了枷,一把锁锁了。

齐大柱又靠着舱壁坐了下去,闭上了眼。

自元代修了通惠河,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便从通州接达京师什刹海。明朝正统三年,在东便门修建了大通闸桥,这里便已成了全国货物直达京师最大的集散码头。到嘉靖时,每年仅朝廷和官府在这里靠岸启航的漕船就有两万条。年近岁末,大雪早至,许多南来的船只都被迫在通州的张家湾码头下货,但各部衙门能驶进通惠河到达这里的船仍不在少数。河道上今天的拥堵自不用说,码头上前来接货的车担人流更是嚷成一片。但无论你是哪个衙门的,这时都被赶开了,挤靠在码头两边的岸上。码头被空了出来,戒备森严,井然有序。

官兵都戴上了大沿冬帽,挎刀执枪从河岸边沿石阶到码头顶端分两列直立在纷飞的雪花中。

码头上那条大道停着好几顶暖轿,还有二十辆户部押漕银的车。

码头顶端站着好几个官员,都披着大红面料出锋的斗篷大氅,每个人的后面都有一个随从举着偌大的油布雪伞罩在头顶,望着河道中鄢懋卿那支浩浩荡荡的船队慢慢靠向码头。

——严世蕃带着罗龙文还有好几个亲信官员亲自接鄢懋卿来了!

主船驶在全队的最前面,一把伞罩着,鄢懋卿披着斗篷大氅走出了船舱,站到了船头的甲板上,向码头上端遥遥可见的严世蕃几个人双手高拱。

就在这时,难以想象的情形出现了,一条客船众桨齐飞,越过了鄢懋卿的船队,越过了鄢懋卿那条主船,抢先划向了码头!

码头上的官兵,船队上的官兵都拿起了家伙,准备要拿这条船!

快靠岸时,这条船的桅杆上升起了两盏大大的灯笼,一盏灯笼上映着:“北镇抚司”!一盏灯笼上映着:“诏狱”!

码头上,船队上,拿着刀枪的手都软软地放下了。

“是不是押那个齐大柱的朱七回了?”反应最快还是严世蕃。

“是。”罗龙文瞪大了眼,已经望见从客船上走上码头的锦衣卫那头——原来此人姓朱名七。

浙江臬司衙门那些官兵也都换回了军服,一队人先跑上了码头。接着,背着枷锁的齐大柱出现了,他身后跟着已换上锦衣卫服饰的那个锦衣卫。

一行押着齐大柱飞快地登上了码头。

“小阁老!赵大人!”锦衣卫那头——朱七迎面向他们行了个半礼。

严世蕃立刻伸手阻住他,笑道:“七爷也赶回来了?”

“小阁老这样称呼折了小人。”朱七谦笑答道,“司礼监已经骂人了,叫小的今天务必赶到,这一急,没想冲撞了小阁老。”

“你们的事要紧。”严世蕃望向了已经押至过来的齐大柱,“这就是通倭的那个人?”

“还要审。”朱七没有正面回答他,“小阁老还要迎鄢大人,小的先走了。立刻送诏狱!”

朱七向严世蕃和罗龙文又拱了下手,领着一行押着齐大柱走了过去。

这个插曲不但没有败了严世蕃的兴致,反而使他更兴奋了,脸上露出了硬硬的笑。

罗龙文:“有他们好看的了。”

“回去再说。”严世蕃打断了他,“接景修吧。”

鄢懋卿那条主船这时才靠了岸,随从高举着那把油布雪伞,跟在鄢懋卿后面从架板上走上了码头。

被北镇抚司的船挡了一下,鄢懋卿的兴致败了不小,但这时透过雪花,看见了站在码头上的严世蕃和罗龙文,立刻又满脸堆出了笑,踩着雪,疾步拾级而上。

“雪滑,走慢点!”站在顶端的严世蕃望着逐渐登近的鄢懋卿大声喊道。

“爷!想死了!”鄢懋卿大声答着,步伐更快了,走到了严世蕃罗龙文面前,冒着雪便要跪下去。

严世蕃两手有力地搀住了他:“地上有雪!”

鄢懋卿双腿屈着,抬头望着严世蕃那张冻得红扑扑的大脸,眼睛一湿:“小阁老好?阁老还好?”

严世蕃:“好,都好。”

鄢懋卿站直了又笑望向罗龙文:“大人们都好?”

罗龙文也笑着:“你把银子运回来了大家便都好。”

鄢懋卿回头一指陆续靠岸的船队:“二百三十万两,全运来了。皇上那里今年也能过个安稳年了。”

严世蕃:“税银立刻押往户部,账册送进宫去!”

立刻有两个官员大声答道:“是!”

严世蕃拉着鄢懋卿的手:“阁老正等着呢,走吧。”

时近黄昏,天又下着雪,人不愿过、鸟不敢飞的北镇抚司诏狱这条大街便更显得阴森幽长,载着齐大柱那辆暖篷马车飞快地驰过来了。

黑漆大门里,一个锦衣卫的千户领着好些锦衣卫迎了出来。

马车停下了,轿帘一掀,那个锦衣卫先跳了下来,手撩着轿帘,接着是叫朱七的锦衣卫那头跳了下来。

“太保爷,这一趟差出得不短。您辛苦了!”锦衣卫千户立刻领着众锦衣卫向他行了个礼。

原来自明太祖朱元璋设锦衣卫以来,队伙里便自己推选出功夫最高的十三个人号称“十三太保”。十三个位子一直沿袭下来,死了一个或是走了一个便挑出一个补上。这十三个人在上万的锦衣卫里不论职位高低,名头都是响的。办浙案的锦衣卫那头原来就是嘉靖朝这十三个人之一,排在第七。嘉靖喜欢这个人,又给他赐了国姓,改姓朱,姓名由此定了下来,叫做朱七。因此锦衣卫的人有时称他“太保爷”,有时称他“七爷”。

朱七见着自家人第一次露出了亲切的笑容:“原来还打量着这个年要在浙江过,总算回来了。”

刚才还行礼的那些锦衣卫一下子围了上来,向朱七纷纷嚷道:

“七爷要是不回,咱们这个年过得都没劲了!”

“七爷这一回,牌桌上小的们的银子就没劲了!”

“闲事过后再聊。”朱七笑了最后一下,转向跟他的那一个锦衣卫:“把人犯带出来吧。”

“老赵也辛苦了,我们来吧。”两个锦衣卫便走到轿帘边准备拿人。

那个锦衣卫原来姓赵,这时挡住了他们:“这个人有许多隐情,兄弟们照顾着点。还是我叫他下来吧。到了,下来吧。”

戴着枷锁的齐大柱在轿车门口露出了头,接车的锦衣卫刚想扶他,只见他顶着枷锁轻身便跃了下来。

锦衣卫那个千户和所有迎出来的锦衣卫目光都是一碰,似乎明白了些此人为何该“照顾着点”了。

锦衣卫那千户向迎出来的众锦衣卫说道:“安排牢房。然后给七爷接风!”

两条黑漆大门是不开的,只是左侧大门扇上还开着一条过人的小门,一些锦衣卫听了吩咐疾步先走了进去。

剩下锦衣卫那千户陪着朱七,两个锦衣卫陪着姓赵的那锦衣卫押着齐大柱向开着的那条小门走去。

“爷!”一声女人的叫声把六个人的脚都叫停了,六个人的目光都循声望去。

雪花还在纷纷扬扬下着,一个女人拎着一个布包袱飞也似的跑过来了。

“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朱七和四个锦衣卫还在愣神,背着枷锁的齐大柱对那女人一声大喝。

原来是柱嫂。这时已是满身的雪,任齐大柱横眉怒目抓着他的衣便跪了下来:“我是你的人,活着给你送饭,死了给你送灵。”

几个锦衣卫才知道这是齐大柱的婆娘,四个锦衣卫都望着朱七。

朱七不吭声,只是望着齐大柱和跪在他身前的那个女人。

柱嫂:“我到京城已有半个月了,海老爷王老爷都给我写了信,我住在翰林院高大人家里。爷,这是你的冬衣。”说着把那个包袱递了上去。

“这里不许送东西!”押齐大柱的一个锦衣卫伸出手便去抢那包袱。

朱七这时吭声了:“让她送吧。”

那锦衣卫把手又缩了回来。

齐大柱原是担心自己的女人受连累,听她一番告白心里也酸了,接过那个包袱:“京里不是你待的地方,我也已是个没下场的人了。想法子搭个便船回去吧。”

柱嫂还跪在那里:“爷,我一个人你叫我回哪里去?”

齐大柱别过了脸:“回浙江,找个老实人嫁了吧。”

那柱嫂慢慢站起了,深望着齐大柱,齐大柱却拿着包袱一个人向黑门走去。

朱七和几个锦衣卫跟着走去。

突然,朱七的目光一闪,猛地一回身跃了过去!

原来柱嫂低着头向那辆车的车轮猛撞过去,就在头要撞上车轮的瞬间被一只大手生生地拽住了。

几个锦衣卫都转了头,齐大柱也慢慢回转头来。

“大人,你现在不让我死,回去我还是个死。”柱嫂望着朱七。

“好刚烈的女人!”朱七赞了一句,“齐大柱,我说了算,这个女人不许休了她。”

齐大柱闭上了眼:“你这是何苦。愿意待你就待在北京吧。”说完这句向诏狱那条小门走了进去。

到了严嵩书房门口严世蕃罗龙文和鄢懋卿都脱下了大氅,随从接了过去,三人走进了书房。

白头父子,白头师弟,严嵩掌枢二十多年,依靠的还是眼前这个儿子和这两个弟子最多。这时冬寒早至,室外飘雪,他坐在冒着青火的白云铜火盆前,朦朦地望着进来的三人跪在面前,尽管目视模糊,骨子里涌出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温暖。

“船上冷吧?”严嵩望着鄢懋卿的身影问道。

“见到阁老早已温暖如春了。”鄢懋卿几月在外,一时间还没看出这时严嵩的变化,笑着答道。

“什么如春?”严嵩没有听清楚,复问一句。

鄢懋卿一愕。

严世蕃在他耳边说道:“还不是三个月前那个事闹的。现在眼也花了,耳也背了,声音小便听不见。”说着他站了起来,走到严嵩的座椅前,在他耳边大声说道:“他说见到你老就如沐春风,不冷了!”

严嵩孩子似的一笑:“我能听见,这么大嗓门干什么?”

“阁老听见了。都起来坐吧。”严世蕃招呼罗龙文和鄢懋卿起来。

三个人都在严嵩的身边坐下了。

严世蕃望着鄢懋卿,依然大着嗓门:“把这一次去两淮两浙巡视替朝廷收了多少盐税银子跟阁老说一下吧。”

鄢懋卿依然怔怔地望着严嵩:“才几个月,没想到阁老老得这么快……”

正高兴的时候,严世蕃不耐烦他这副伤感败兴的样子,手一挥打断了他:“说高兴的事吧!把收了多少银子告诉阁老。”

鄢懋卿转出笑脸:“小阁老还是那般性急。公事是谈不完的,阁老春秋高了,巡视盐务的事我详细写了个帖子,让阁老慢慢看。”说到这里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本厚厚的帖子双手递给严嵩。

严嵩接过帖子却拿在手里:“详细账册都给皇上送去了吗?”

鄢懋卿大声地回道:“送了!银子送进了国库,账册呈给了皇上。”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