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武侠-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阅的试卷都是由天龙寺和尚抄写的副本,而且也糊了名的,他们阅卷虽然知道分数,可那倒底是谁做的是不知道的。

“应该是‘谢永’、‘宋四强’他们那帮人。”声音响起。

佛经科现在众人基本都批完了,还在批的就只有易绍功,这插入进来说话的是孟述圣。

“他们七个以往成绩是处于中间顶峰,差一点便能踏入优等生行列,怕是今年踏入了进去,哈哈,老寺生整体提高太多了,这新寺生的成绩也是个个让人心惊呀。”孟述圣说道。

说到新生众人很多人顿时露出笑脸。

“新寺生佛经一科以往能过10分的便是顶尖了,有一两个这个的便属不错了,可今年,足足六个都冲破10分大关,而且有两个都逼到三四十分的线了,四十分,啧……那个逼近四十分的应该是段海峰那娃娃……”

“除了他,不可能是别人,不过,还得感谢他,和他那个太极社,哈哈……”

“嗯,是得感谢,感谢他们的狂妄,当年我们要是也……这世间呀,谦虚未必就必定是好事,狂妄也未必是坏事……”

……

说着话,众人不时看向那阅最后一份佛经试卷的易绍功。

“嗯?”闻士达眼神一凝,只见易绍功一张张阅下去,到了第八张时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绍功,这最后一份……”沈维克也看到了,连凑过去,一看那试卷,眉角也扬了起来,“绍功,这一份好像能达到140分哩?”

“不止,他前面题答得滴水不漏,我估计它甚至能冲破145大关。”易绍功说着。

“145?”

闻士达冲了过去,其余人亦是看了过来。

140分之上是优等生,145分就是尖子生。

“今年的整体成绩提升很高,145分往届几乎难出现一个,可今年已经出现了5个。”一个长须老者说道,是杨不才的老师李士奇,只见李士奇胡子一翘一翘的,“5个且不说,最难以令人置信的是,还有了一个达到了152分,哈哈,这个小子是谁,等结果出来,老夫一定要……”

孟述圣一笑:“李老头,你别得意了,那张152分的,我就不信你从文字风格中没看出那是谁。”

“哈哈!”

其余人也笑了起来,虽然阅的卷子是糊了名的幅本,从书法看不出是何人答题,可终究还是有迹可循的,不同的人文风是有细微差别的,比如有的人写诗,喜欢用闭口音押韵脚,有人句子中喜欢用‘飞’、‘冲’或者数字,或叠音等等。

而那张152分的,属于佛经读得最好老寺生中的杨不才,别说李士奇看出来了,外人也是看出来了的。

对于寺生中少数几个尖子生,向来都是被人关注的,他们的文风特点自然也易被人发现。

说着话,众人眼神大多还是留意着易绍功。

易绍功很快将第八张看完,而后看第九张,他嘴角再次一翘,“果然和我料的一样,他这九张也答得不错……”

“第九张全答对,前面答对,145分就能达到了,不过第十张占分比例最高。”闻士达笑说着,眼睛一直盯着易绍功身前的试卷,没多久,闻士达便笑了起来,那沈维克也是咧嘴笑道:“这第九张都答对了。”说着话,易绍功已经在看第十张。

“第十张虽然题目不多,却是最难的,而且占分最高……”

孟述圣、郭叙真、李士奇等也一个个停下说话,静静看着易绍功,不多久易绍功将试卷一按,抬起头,眉角一扬:“诸位,这第十张很不错,能得12分。”

“12分?”

很多人微微吸了一口气,而后眼睛都发亮的看着易绍功,第十份能得12分,那总分应该在150分之上。只见易绍功则是拿起旁边一叠试卷翻看起来,只略翻了几下,便高声道:“这份试卷总分合计一百五十……七分!”音一落,厅中便响起一片声音。

“157!”

“超出152分5分,今年还是……”

“开始那个152的是杨不才,这次又是谁,难道是蔡文友,或者彭先建?”

……

157分,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却很难得,他们这些文坛名士们加上今天这一次,也是第三次见到如此高分。

孟述圣这时忽然一笑,眼睛斜瞥着李士奇:“李老头,那152分的,你说结果出来,你一定要……,这157的,你要怎样?”他这么一说,其余一个个都看向那李士奇。

李士奇却是一把冲到易绍功身旁,抓起那份试卷看了起来,看了半响,他眉一皱,眼里满是疑惑。

“这是哪个小子的试卷,文风很陌生呀。”李士奇嘀咕道。

“这文风确实很少见过。”易绍功也点头。

“陌生?”孟述圣、梁护、吴心果等一个个也连凑过来,看起那试卷来,一个个接连看,可都摇头,最后传到郭叙真手里,郭叙真只是看了五页纸便将试卷一放。

“郭老头,你可看出什么名堂么?”孟述圣询问。

“你们都看不出,我乍看出?”郭叙真咧嘴一笑道,只是那眼里闪过一丝他人没察觉的欣喜和得意。

“好了,大伙别猜了,都得赶时间把分快点评出来,还是阅卷吧。”

“对,阅卷,老孟,还是按惯例,你来评第一份……”

佛经的下一轮是诗词,诗词、散文、策论的阅卷方式是先由一人阅三份卷子,然后打分,别人再以此为参考评阅其他试卷,只见孟述圣拿起诗词的第一份试卷一翻开,只看了几眼。

“采罢东篱菊?”孟述圣眼中暴出烁烁神采,只见他似乎将整张试卷看了一遍,又忍不住看第二遍,而后第三遍,可这时眉却皱起来了,而后这眉便越皱越紧。

“孟老这是……”众人一个个怔然。

大伙儿都是文坛高手,最不怕的就是评诗词,怎么三圣之一的孟述圣评诗词评到皱眉。

只见孟述圣又将那纸反反复复看了数遍,眉心一直皱着。

“老孟!”

黄通明忍不住叫道。

“这诗词……”孟述圣抬起头看着众人,沉吟道,“我一直拿不准。”

“拿不准?”众人都看着孟述圣。

“这诗名叫做《陶渊明田园》,词叫《醉桃源》。”孟述圣说道。

“《陶渊明田园》?《醉桃源》?”

李士奇点了点头:“老孟,很切题呀,这小子不错,连陶渊明都点上了,可是《陶渊明田园》不好写呀。”

“嗯。”其余人也点头,‘陶渊明田园’,就是作者把自己当成是陶渊明,去写他的田园生活,这要写好,可是非常难的。

“诗的内容是。”孟述圣说道,“结庐柴桑村,避喧非避人。当春务东作,植杖躬耔耘。秋场登早秫,酒熟漉葛巾。采罢东篱菊,还坐弹鸣琴。磬折辱我志,形役悲我心。归华托陈荄,倦鸟栖故林。壶觞取自酌,吟啸披予襟。”

“结庐柴桑村……”李士奇眯着眼,摇着头跟着孟述圣吟诵了一遍,眼睛越来越亮,最后一拍掌,“这诗深得陶渊明质朴自然的清新风格,啧……啧,老孟,若不是这是考生的作品,拿出去说是陶渊明自己写的,恐怕都会有人信,诗不错呀,老孟,你怎么……”

“东篱菊,弹鸣琴。”

黄通明的声音也响起,只见他点着头道:“孟老头,这一首诗显然得到了陶公的诗中意趣,你看他这庐,杖,秫,巾,篱,菊,琴,倦鸟,用得多好……”

“嗯,还有这‘磐折辱我志,形役悲我心’,完全体会到了陶渊明的性格和旨趣,和陶公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同出一辙呀。”

“老孟,这诗完全切合我们出题的原意,而且得了陶公三昧,你怎么皱着眉?”

……

吴心果、梁护、闻士达等一个个说道。

纳兰性德的这首《陶渊明田园》本身就是仿陶渊明写的,而且是作者以陶渊明的口吻写的,其中‘当春务东作,植杖躬耔耘。秋场登早秫,酒熟漉葛巾。采罢东篱菊,还坐弹鸣琴。’写的是陶渊明的躬耕和归隐生活,而‘壶觞取自斟,吟啸披予襟。’农耕与诗书酒琴构成了陶渊明自娱的生活和高洁的人格。

再加上‘磐折辱我志,形役悲我心。’这点睛之笔,可以说这是一首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当成陶渊明作品的五言诗。

第五卷天龙寺第五十九章这小子,故意的

孟述圣苦笑一声道:“你们再看这首:‘斜风细雨正霏霏。画帘拖地垂。屏山几曲篆香微。闲庭柳絮飞。新绿密,乱红稀。乳莺残日啼。余寒欲透缕金衣。落花郎未归……”孟述圣以标准的洛阳雅语吟诵着《醉桃源》。

清朝的诗在某些人眼中是历朝中最巅峰的,可说到纳兰性德,他的词反而更甚一筹,因此普遍将纳兰性德归入词人一列。

纳兰性德的词,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情感真切自然,可以一下子就给予人一种直接的感动。

秦朝前世那种时代,除了极少数人士外,其余人根本不可能去学着做古诗词,而且因为某种意识形态,纳兰性德在中国是被打入‘冷宫’的,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也有着无数的纳兰粉丝,可见他的词的魅力。

不懂诗词的外行尚且如此,那真正浸淫在诗词中一辈子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孟述圣作为大理文坛第一人,他的伊洛雅语自然是字正腔圆,完全切合《广韵》的,再一读这纳兰性德的词,该柔的字眼如柳絮春风,该硬朗的如金钟大铝,该拖腔的拖,和先前的诗不同,这满屋的文人仿佛有一种感觉,随着这词中‘斜风、细雨、画帘、屏山’……一个个意象跳出,一幅幽静而美丽的山水画仿佛在眼前展开。

孟述圣的吟诵很快结束了,整个屋子却是陷入一片寂静中。

许后后,低低的吟诵声响起,而后这吟诵越来越多,只见李士奇捋着须,反复的轻诵着这词,沈维克眯着眼吟一句,就长叹一声,梁护则是摇头晃脑的……

“这一篇词。”这时黄通明低沉的声音响起,“一句一景,又无景不关情,清新雅致莫过于此了。”

“嗯。”易绍功也接口道,“自然、清丽、典雅,如一簇田野新发淡菊,令人回味无穷呀,词作到这里,便算是佳品,可以流传于世了。”

“老孟。”

吴心果则是直接看向孟述圣:“这词我们作,也就这水准了,给他一个高分便是,你头痛什么?”

“这词,我没说不好,可是……”孟述圣叹声道,“你们再仔细品一品,就知道了。”

“再品?”吴心果一皱眉。

郭叙真沉声道:“我想我知道老孟的原因了,这首词虽然口吻天然流利,读起来清新易人有余味,是一首好词,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的风格似乎是独出一格。”

“独出一格?”

吴心果一怔,闻士达、易绍功等一些人也连诧异看向郭叙真,而后微微想了一下。

“没错,确实像是自开一派。”闻士达点头道。

“只是一首词,算什么自开一派,只是有些特别而已。”易绍功倒是不已为然。

“自开一派算不上,可词确实不错,而且和历代诸词有些神韵不同。”郭叙真说道,“这样的词,应该给予不错的分数,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词和陶渊明的风格不同。”这话一出,一个个都露出恍然神色。

“这首词虽然名字是‘醉桃源’,可内容主要是伤春惜别而已。”黄通明点头道。

“陶公性情高雅。”吴心果眯着眼说道,“要伤要惜也是伤民间百姓疾苦,岂会做这种愁情苦意的小儿女态?”

纳兰性德这首词,是仿当时的‘花间体’而作的,花间之词按纳兰性德的话说就是‘词中的古玉器,贵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