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武侠-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篇文章一开始讲了一个寓言,说是有一个叫做‘知天’的高僧,在摩西国开坛讲佛法,渡人行善,因为他佛法讲得动听,远近闻名,一时间人们纷纷而来,无论是大善之人,还是穷凶极恶之辈,只要听了知天的讲佛。便会皈依。

有一天佛祖门下弟子,一个叫‘善行’的罗汉,行走诸国普渡众生时听到了‘知天’的故事,遂心生好奇向往,前往拜见,与之详谈佛法,大感倾佩。

善行罗汉回到西天见到如来佛祖,佛祖看了他一眼后,面色凝重道,你身上魔气重重。怎么入了魔道。善行大为吃惊,说道,我一直按照着您的要求,以佛法行善。普渡众生,为何会入了魔道?

……

寓言讲毕,文章便开始论叙讲解,说越是漂亮鲜艳的蘑菇,越是有毒,美丽娇艳的女子。最能祸国殃民,倘若外表能让人一眼看出邪恶,即便是恶人,也造不成多大的危害,所以小奸雄相貌丑恶,中等奸雄言语放肆,真正奸雄反而是一切完美,似仙似佛,似普渡众生的大慈大悲菩萨,言语有节,样貌不凡,处处为他人考虑,甚而能割肉喂鹰,舍己救人。

处低位而无私利,居中位而济他人,处庙堂则游刃有余。

韩绛是中过探花的,其文采自不用说,而且这么多年官场历练,对人心,对文辞如何打动人心自有一套,经过赵明诚之口吟诵而出。

“好文章!”

“好一个大奸似忠!”

“好一个其无私心?非真无私也,不过非有神眼通之能难以看出。其为天下?非真为天下而已,不过借为天下谋自己私名。”

一个个读书人眼睛发亮,都想拍案高喝。

而赵明诚吟诵过后再用白话文一句句解释下来,就是那些先前没听懂的普通食客也不由心中叫好,这文章的效用之好,即便是李清照也不由心情沉重至极。

“那篇文章,就算是怦击圣贤……”李清照心中迷茫,“难道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不清除,将流毒千古,天下将陷入黑暗之中?”

“奸雄者,外表忠厚,内里邪恶,故而大奸似忠,巧言,而非直言,看似句句在理,实则句句诡辩……”陆德夫低低自语。

“做学问要有道德底限,做人更要有道德底限,什么该怀疑,什么不该怀疑,以巧言指鹿为马,将明显的不道德也说成道德,实则是奸邪,虽然言句在理,实则祸害天下……”程俱眼睛里都是沉重。

……

“什么?韩绛死了?”

洛阳报社内,秦朝瞪着说出这话的尹淳。张绎、尹淳一则上了报上名单,被逼无奈,二则被秦朝那天那番话一激,也放弃了拜师程颐的打算,想跟着秦朝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毕竟秦朝如今已算是文坛中青年一代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看其诗词,看他写在报上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文才在某些方面都能和程颐、司马光、王安石等老一辈的比。

文才差不多能比得上老一辈顶尖高手,年纪却又这么年轻。

谁都想得到秦朝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

一二十年后,程颐、司马光等人故去,这片天下一定是秦朝的。他们提前跟着这样的人混,其好处是巨大的,因此两人很快找到了新青年报社。

秦朝这时最缺的就是人才太少,张绎、尹淳既然在史书中被程颐一再称道,显然两人的基础功底是极为扎实的,而秦朝一番考核,这两人的基础确实已经不错了。

于是秦朝便让两人进了报社,开始接替阿朱、阿碧的一部份看稿的工作,最终是让这两人承担主编的工作,当然秦朝也没完全把他们当劳动力使,有时间也会指点,给二人安排功课,毕竟这就是自己的门生,也是将来为自己撑门面的人物。

“韩绛什么时候死不可,这个时候?”秦朝直觉这其中有阴谋。

武道界老一辈的人,像欧阳修、范仲淹、邵雍等一个个都没有真的死亡。而是不管世事,隐姓埋名全力感悟天地以期破碎虚空,秦朝自然也是知道的。

“历史中韩绛也确实在这一两年归隐的。”

按照真实的历史,如果没有秦朝的出现。王安石这时已经‘仙游’了,而后司马光也会接着归隐,接着韩绛、孙固等一个个都会开始仙游。

“彦明,你和我仔细说说,韩相公死前有没有做什么奇怪的举动。”秦朝连向尹淳询问道。

“据外面传。韩相公这一阵子……”尹淳连将听到的一一说道,越听秦朝脸色也越难看,这时秦朝岂能不明白,韩绛是借着归隐给自己下了一个套,毕竟知道武道界真相的只有真正进了武道界核心层次的人才知道。

“老师,现在外面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尤其是这篇《辩奸雄》,已经是人人争相抄阅,洛阳纸贵。”尹淳沉声说道,辩奸雄一文他也看了。看了后心惊肉跳,这一篇文章没一处置词点明秦朝是奸雄,可是综合韩绛这一段日子所做所为,无人不知道这文章所指的外表良善无比的大魔头,大奸似忠的大奸雄是谁。

“而且这篇辩奸雄都是写虚的,却又处处让人产生联想。”尹淳皱眉道。

秦朝眼中都是怒火。

确实《辩奸雄》一文可以说完全集合了古的精华,就是处处用喻,这些比喻,或者格言非常发人深省,而且巧妙让人一读便印象深刻。朗朗上口。

就如同‘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种比喻如果真用《工具论》中的方式来剖析自然是什么也不是,可不用严谨逻辑来分析。每一个比喻都是很正确的道理,很让人眉飞色舞,拍案叫好。

谁看书时时刻刻都用正宗的逻辑方法去分析里面的每一种喻比,后世文明发展到了那种情度都没人这样做,何况这时。

如果说司马光信中所犯的毛病,就是以假逻辑代替真逻辑。用不完全正当的比喻来代替讲理。那这一篇那更是将这一点发扬到了极致,根本就不与你用逻辑方式来说正经道理,甚至根本就不置一实词,说一句真正的实在话,一切都是不指实物,不指实人,不指实事。

一切都靠你自己想。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酣畅淋漓,尤其是很多人联想到韩绛写这篇文章虽然没点明是骂秦仙傲,可是死前一直在与秦仙傲作对,这杀伤力自然也是极大的。

“奸者,必巧言令色。”

秦朝回荡着文中的话语,这篇文章还有一点更是杀伤力超暴,那就是《辩奸雄》最反对用理来辩驳。文中假扮得道高僧的大魔头‘知天’,便是所说的话句句在理,无人能够辩得过他,即便他指鹿为马,也人人信服,从无怀疑。

秦朝若用道理将《辩奸雄》一文辩得一无是处,无疑更是成了其文中所指的‘知天’魔头,天下读者更加会认同《辩奸雄》所说的他秦仙傲是貌忠实奸的大魔头,这就是一个二难,不辩不是,辩更不是。

除了这两点外,另一个大陷阱就是韩绛已经死了。

中国人讲人死为大。

上一次龙神宫之行,秦朝借死而攫获巨大的名声,这一次韩绛是以同样的方式,只不过是用来陷害秦朝。

因为死了。

有再大的过错,你也不能去宣扬,反而要为他歌功颂德,以显示自己的大度。

因为你是秦仙傲。

因为你是文坛青年领袖,不是真正的无所顾忌的小人。

不然会激起人们的愤慨和指责。被人打了一耳光,既不能还手,甚至连嘴上过过嘴瘾都不行,反而还要陪着笑,去违心赞扬对方,岂能不让人感觉窝囊?

可秦朝真的会称赞对方么!

ps:(看到武侠版别的书推荐票在上涨,好羡慕,也请各位好汉助我一把。)

第五卷天龙寺第八十六章为你写传

韩绛这一个曾经与王安石一起当大宋宰相,主持变法一事的人,因朝廷不对秦仙傲及其所宣扬的学说及怦击圣贤道德的行为处罚,义愤积于胸,三封朝奏接连失利之后,呕血不止,以血书《辩奸雄》一书,痛哭而亡,这消息仿佛插了翅膀一样,顷刻间传遍天下。∑,

伊川书院。

游酢面带沉重,眼神却是兴奋和喜悦的将事情说给程颐听。

“好一个韩子华。”

程颐渡着步子在院中快速的渡着圈,他的智慧当然一下便能直出韩绛一招给秦仙傲造成的伤害。

“好,死得好呀!”程颐眉一挑。

“是死得好呀,这一死便将了秦仙傲一军。”游酢也笑道,他的身份资格自然也是知道韩绛并没有死去,而是归隐追寻天道去了,没外人在场自然不必忌讳说‘死得好’之类的话。

“难得。”程颐满脸红光,感慨道,“子华一生锐意进取,行事果敢,变法失利之后,我还以为他已经磨去锋芒,宝刀生锈,没想到这把刀反而越发锋利,以死相逼,好辣的手段,当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杀。”

“老师,我们现在就是只管看戏,看秦仙傲如何应对,看韩相公的后手倒底是什么?”

……

“韩绛仙游了?”

司马光沉默许久。

“韩子华比我年长七岁,也是该仙游了,其实我也早该归隐了,只是这心里有一口气咽不下,这才撑着。”司马光低低道,虽然比韩绛小了七岁,可是在一众同辈中,司马光的年龄依然是最大的之一,比王安石大三岁,比程颐更是大上十四岁。

“说吧。我们刚刚还在讨论子华的奏折会不会来第四封,他居然就去了,恐怕这事没这么简单。”司马光立马便想到了韩绛这次归隐定有内幕。

“是这样的,相爷。”旁边的人连说起了外面的传闻。

“相爷。这便是韩相公临终所写的《辩奸雄》一文。”很快这人离开。

司马光矗立半响。

“果然是给秦仙傲下套子,韩子华当真是越老人越辣。”

司马光拿起桌上的《辩奸雄》读了起来,越读眼睛便越亮,最后竟然眉飞色舞,许久司马光放下手中册子。

“好一个韩子华。这一篇文章可谓是一把致命的尖刀,秦仙傲不是说文章必须严谨么,他偏不严谨,可是这种不严谨却有着无穷的力量,我倒是要看秦仙傲如何对付。”

江宁半山院。

“王大人,秦仙傲这次可是享受了与你同样的待遇呀。”

“同样待遇?”王安石疑惑看着觉海禅师,“大师莫非是说韩绛、孙固上折要求取缔报纸及给予宰杀秦仙傲的事?”

“是此事,不过事情又生变了。”

觉海禅师连将刚刚来的路上听到的关于韩绛仙逝的事说了一遍。

“韩绛死了,呕血而死?”

王安石微微一愣便哈哈大笑起来。

“好一个韩绛,先帝当年拜我为相时。亦任你当参知政事,一方面与我一起实施变法,另一方面也牵扯平衡我的相权,当年你表现并无太多出众之处,只是这一次,倒出了一着好棋,秦仙傲得头痛了。”

“这是他临死前写的遗作《辩奸雄》,用来怦击秦仙傲,介甫看看与当年怦击你的文章比如何?”

“哦?”王安石更是大起兴趣。

当年王安石为相实施变法,反对的不少。支持的不多,这些的反对者中不少名望极高之士都是写文章打击辱骂他王安石。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苏洵的《辨奸论》。

苏洵是苏轼的父亲,这人也是传奇人物,二十五才开始发愤读书。四十八岁时带苏轼、苏辙进京应试,苏洵写了几篇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了大为惊讶,认为能与贾谊、刘向媲美,因此向朝廷推荐,一时之间。京城纸贵,人人争相传阅。

苏洵自此文名名动京城,第二年苏轼、苏辙参加科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