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武侠-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如今更是达到这种级别,可以说任何经典都已经无法给予他们太多惊喜了,儒家学说只是他们守护的对象。

而如今对一本新书竟然产生了一种一生中从未有过的顶礼膜拜的感觉。

他们看书时走火入魔受伤。

可不仅仅是对抗书中的道理,也不仅仅是书中论叙越来越玄奥,使他们心神消耗过甚,更有这种顶礼膜拜所产生的心灵失守。

这时司马光一篇采访适时出现,这一篇采访稿在天下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让无数心灵失守,对儒家伦理道德很信奉的士子阶层迷茫中清醒过来,重新回到儒家学说,儒家道德追捧的原路上。而对他们这些大佬,也同样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知道了《伦理学原理》虽然好,但他的好,是从反面论叙的得妙,与他们所信奉的是背道而驰的,可用来做反面教材,却不适宜真正去信奉。

很快程颐访谈出现在报上。

“秦仙傲好的只是方法,《工具论》治学方式适宜于笨人,用这种方式去治学,即便收获是错误的,可总比什么都没有收获要好。”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对与错有时是一念之间,你理解了错,知道了什么是错,有时反而更能转向到正确道路上,所以我不排斥用《工具论》去治学,毕竟司马君实说得好,顿悟可遇不可求,在无法顿悟之前,为什么不用笨方法去治学?”

……

而后吕公著访谈也出现在报上。

“悟性高者做事,看一而知十,向来是从整体去思索,悟性低者,则看山是山,我举个例子,我听说某些地方治病,哪里痛,便用刀子将哪里割开,去观察为什么痛,去找病根,这种方法就是笨方法。”

……

韩忠彦访谈:

“秦仙傲的做法是从细处,小处着手,一步步来,这是一种步步为营的方式,就比如说你要到一个地方,但中间有一条深不可测的深渊,你怎么过去?”

“这时便看出人的悟性来。”

“悟性越高者,越能用最好方式轻易渡过,而最笨的便是爬下深渊,秦公子的方式就是提倡你找不到路时,不妨一步一步爬下深渊,终归有一天能够爬下渊底,而后从另一边攀爬而上的,这似乎是正确的……”

……

文彦博:

“为何讲究悟性,为何《工具论》是笨方法,因为大道往往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用言语说不清,比如四季变化,风雨雪晴,其道理若用《工具论》来治,如何治?”

……

程颐、吕公著、韩忠彦……这些大佬们访谈中一个个都竖起拇指对《伦理学原理》一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仅都认为是神书,而且评价也十分有内容和实质。

可也都认为书虽然写得好,可是方向错了。

按理说方向错了,停止就是进步,可他们认为学术上,思想上并不存在这一条规律,因此一个个不反对研究《伦理学原理》,用《工具论》去治学。

这一篇篇访谈出现,所谓三人成虎,一个司马光,很多老百姓不卖帐,可再加程颐、再加吕公著,再加上……一个又一个大佬都这样说。

渐渐的挺司马的越来越多。

当然铁杆的相信神仙国者还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毕竟秦仙傲与司马光等人一次次的拼斗,最终都证明司马光等人是错误,这太明显的,不是花言巧语能够抵消得了的。

整个大宋无数人为此争议,奇怪的是秦仙傲一直没有发言反驳。

秦仙傲怎么啦?

为何不阻止,反而让司马光、程颐、吕公著等人这样在报上怦击自己?无论是挺秦派,还是挺司马派,甚至整个武道界包括司马光、程颐等本人一个个都十分好奇。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百八十一章言文一致,开启

屋子中,美貌妇人刚刚打完太极拳,脸颊微微泛红。

“盛朝,司马光、程颐这些人吃不到葡萄说,明显在胡说,我可是听说外面民议纷纷,很多人都已经被他们给蛊惑了,大家都在盼着你出头说一句,你真的不说?”郭媛媛笑说道,心中也好奇。

郭媛媛是深知秦朝性格的,像这次明显是司马光等人在胡说,秦朝居然忍住一直不打脸回去。

“儒家不简单。”

秦朝折叠着桌上的文稿,“司马光对我的作品评价虽然不对,但他对儒家学说的评价却是一点也没错。”

对于儒家,或者说东方哲学,秦朝从来没有太过看轻。

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东方哲学重在启发人去‘悟’,而西方哲学读起来又晦涩,又让人心烦,因此不是专门去研究者,不是心平气和者,往往会迷失在西方哲学的世界中,而找不到重心。

因此西方正统的科学研究,能够让你把基础夯实。

而基础夯实之后,要想有新的发现,这时不仅要做很足的功课,比如说实验、试验、推理、计算……还要有想象力,要有灵感,要有运气。

而这一切,西方的哲学给不了,只有从生活中,或者从东方哲学,比如说庄子的《逍遥游》,比如说老子的《道德经》,比如说《周易》……

“前世有一个大笑话说计算机的基础二进制是由《易经》启发而成的,而这笑话其实……”

二进制是一切计算机的理论基础,没这个,就不可能有电脑,而二进制的出现,后世中国有一个流传很久的说法,说是德国哲学家之父莱布尼茨因为读了《易经》后受启发才发明。

事实上,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制后,并且设计了一个计算器后,写信给北京的神父告知自己的新发明。想引起他心目中的‘算术爱好者’康熙皇帝的兴趣,北京的神父看了后,发现与《易经》的基础组成部分很近似,因而将《易经》介绍与莱布尼茨。让莱布尼茨也非常吃惊,并非莱布尼茨受《易经》影响发明二进制。

可是受《易经》影响和启发发明二进制并非不可能,事实上,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得主汤川秀树便受益于东方哲学。

汤川秀树在思索物理中的‘核力’时,曾梦到庄子的‘混沌被凿七窍而死’的故事。又想到《庄子》秋水篇里的话‘夫精,小之微也……’,这才豁然开朗,想到了原子核内部一定存在另外一种粒子,这才提笔计算起来,果然算出来了。

科学研究,哲学上的东西,道家古籍往往能够给人以启迪。

“而寻找心灵归宿方面,修身养性方面,佛家、儒家也往往有着极大的优势。这些都不是西方哲学能给的。”

秦朝看向郭媛媛:“得饶人处且饶人,诸子百家的学说,能够促使人悟,能有益于人的内心修养,不该被太过打压下去。这一次《伦理学原理》发行,真材实料摆在那,他们能蒙骗某些人一时,蒙骗不了一世,是金子就会发光。”

“你倒是好心,恐怕人家未必领情。”

“他不领情是他的事。我管不了,对了,这篇文章明天发表吧。”秦朝将手中叠好的纸往郭媛媛一推。

“言文一致宣言?”

郭媛媛扫了一眼标题,整颗心便怦然剧跳。而后她连看向正文,稍微看了一会,更是眉飞色舞。

秦朝微微一笑。

“我这篇文章可是借鉴了民国大师陈独秀、胡适的成名文章呀。”

‘言文一致’其实就是白话文。

秦朝这篇文章就是将五四运动,发起白话文改革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与日本发起‘言文一致’运动的文章相结合的产物,其目的就是正式开启白话文改革,毕竟秦朝办报刊的最大目的不就是为了白话文改革么。只是一直时期没到,才拖着。

“改用白话文会打破士子阶层的优越感,如果冒然发动……”

现在并非后世中国受西方坚船利炮打击得懵了头,面临亡国亡种,国人人人都在追求富强之道的时刻,反而正是最为繁华,北宋在整个天下都是绝对的文化中心,这种时刻你说文言文不好,会如何如何?谁会信?

儒家为什么要用文言文,其实与道家、佛家用术语,密语,武功秘籍用暗语、密语一样,就是人为的设置文化人的障碍,别人看不懂,你懂,你的地位自然高贵无比。

如果把文章都换成白话文,人人都能看得懂四书五经,释道儒各种书籍,那哪来的高人一等?

正因如此,秦朝冒然推出白话文改革,必然会受到所有读书人的反对。

“而现在,有了《伦理学原理》,有了《工具论》……”

一本《伦理学原理》全是用大白话写成,可是真正能从头看到尾,并且全部读懂的有几个?如果让读书人发现,原来用大白话文其实也可以‘装逼’,还有必要死抱文言文么?

“盛朝。”

郭媛媛越看越激动。

白话文改革秦朝早就向她说起过,可是这一篇文章里讲叙的内容却更加具体。

“我以为白话文改革就是将‘我手写我口’,可他这一篇……”

郭媛媛看着那第三个观点,这个观点正是秦朝取自于欧洲的文艺复兴的内容,文艺复兴有一条最重要的就是教人如何说话欧洲的文字向来是‘我手写我口’的,虽然不用进行白话文改良,可是是不是就够了?

“好一个如何说话……”

郭媛媛跟着秦朝这么久,思想自然受到秦朝影响,再加上她不像司马光等儒家联盟的头脑,脑子里成见不多,因此很容易接受秦朝的观点。

而秦朝的观点是站在后世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一种从大历史,大社会、大规律得来的视野,就像站在高空看山景一样,往往比这些身在庐山的人要看得清。

“文学有文学的说话方式,普通这讨论有讨论的方式,可真正做学问研究,必须讲究逻辑!”郭媛媛眼睛闪着光,“这恐怕才是盛朝进行白话文改革的真正目的。”

郭媛媛想的没错。

秦朝的白话文改革,和王安石的大不相同,王安石的观点并没错,可是还不够,或者说郭媛媛总感觉差了什么,其实就差了‘逻辑’这一重点。

“文艺复兴时期,学院内讲课,很多讲的就是如何把话讲好一门课。”秦朝心中感慨,“话讲好了,讲得人听得懂,不会产生误会,这就得讲究逻辑,这才是科学能发展起来的基础!”

郭媛媛将文章看完,整个脸蛋都红通通的,眼睛也闪着光:“你这是放出一个大杀器呀,若是当真能够成功,这天下……”

“这天下才是真正开始改变。”秦朝看向窗外远方。

很快新一期报纸出炉。

江宁钟山半山居,前院一间房内中年书生手里捧着本《伦理学原理》,不远处仆人王宁不时抬头张望路旁。

“新报纸也该来了吧?”

王宁微微蹙眉,又看了一眼旁边读《伦理学原理》的王旁。

“第一次,我服侍老爷一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老爷读书如此兴奋疯狂,而且不止老爷,少爷也是读得废寝忘食。”王宁很是感慨,王安石自阅读《伦理学原理》后,便如着了魔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整天整夜的看,不仅看,偶尔还会发疯一样,兴奋得很。

王安石自小就是个‘痴人’,无论是读书用功也罢,还是处理政事,思索问题,往往不把事情弄个透彻明白是绝不罢休的,所以王宁见王安石的‘痴癫’可谓见多了,可是那以往的痴癫与他这次相比,便算不得什么。

“真想不通,不就是一本说仁义道德的书么,儒家、佛家、道家说这些的多着呢,也没见老爷这样过。”王宁眼中闪过一丝不解,王安石不仅看书看得入迷,还喜欢夸书,甚至抓着王宁向他讲解书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