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色春-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
而于桓之却凝视着一片在南霜嘴角停歇了半刻的新叶出了神。片刻后,于小魔头不自在地偏过头轻咳了两声。
穆衍风望着于桓之耳根后浮起的一抹疏红,欣喜万分,他仰天长笑,讥诮道:“难得啊难得,小于,你可是被本大爷的雄风震慑住了?”
话音落入虚无,明媚春光里,簌簌花落,洁白如雪地飘洒在石桌上,绿荫里。
须臾,于桓之回过头来,脸上挂着衣袂淡如疏烟的笑容,仿若冬日的浓雾被晨光一照,熹微,模糊,且十分美好,“霜儿,衍风,上次说要结拜。呐,我们结拜吧。”
在穆衍风与于桓之相识的数年里,于桓之一直称他为“少主”。其实在流云庄内,穆衍风名为主,于桓之的地位也几乎与他一般。
曾经穆衍风想过让他换个称呼,说这般叫“少主”,显得两人关系疏离,可于桓之却说,总不知如何称呼好,不如就叫少主,用这称呼挖苦你起来也格外痛快。穆衍风再无异议。
而今日,穆衍风忽觉改称呼,亦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他有些呆愣,挥手抓了枚在空中飘洒的落叶,咬在嘴里问道:“小于你说结拜?”
于桓之点点头:“不如结为兄弟,今生今世,患难与共。”
第77章 。。。
*
不如结为兄弟。今生今世,患难与共。
穆衍风一直记着这句话,记得那个春深,萧满伊如梦似幻的舞姿,记得落花飘飞中,南霜动人的笑容。因而哪怕后来再艰辛,他也撑了下来。
他真正明白何为一色春,那些出现在生命中,留给自己明媚且鲜亮记忆的人们,他们与自己分享的悲喜,他们对自己的感情与信任,会让人在如严冬般困苦的时日中看到一色春意,从而锲而不舍地走下去。
萧满伊这日的一曲惊鸾舞尽风华,洁白的杏花翩翩翻飞,远天霞色璀璨,恍若所有的美好,都集中在这一个明媚春日。
萧满伊舞完,站在石桌上犹自喘气,抬目时眼神却很得意,她说:“桃花儿,你曾经问我,能不能在石桌上跳惊鸾曲。”她从石桌上跳下来,得意地跑到南霜旁边,“你看,我现在可以了,我终于能跟师傅跳得一般好了。”
南霜的眼中有水光,她嘿嘿笑了两声,声音却有些沙哑:“是啊,你师傅一定很开心。”
于桓之伸手将小桃花的手握在掌心,对萧满伊道:“满伊姑娘如今当真舞霸天下。”说着,他转头望着愣神的穆衍风,笑道:“少主痴了?”
穆衍风一时窘迫,片刻后,却将手里的轻衫往萧满伊面前一递,偏过头不自在地说:“穿、穿上吧,切莫着凉。”
萧满伊将轻衫接了,乐道:“衍风现在对我真好。”
穆衍风的耳根却难得一见的红了红,嘴角不经意荡开了一抹浅笑。片刻后,他回头道:“满伊,带了吗?”
“带了带了。”萧满伊笑道。她方才从枫和苑过来,除了换了身衣裳,还拿着一个布囊,里面放着轻衫和木匣子。萧满伊将木匣子取出来,往南霜跟前递去,说:“你成亲,这是我与衍风买来送你的。”
南小桃花“哇”了一声,将木匣子接过打开。
木匣子内放了一柄白玉桃花簪子,桃花的花蕊却是水精制成,透明的色泽熠熠生辉。
穆衍风挠挠头道:“这簪子不算贵重,不过我看这桃花做得新奇。满伊说妹子你喜欢她的杏花手链,我们便照着这样式,选了款簪子。”
于桓之垂眸看着那发簪笑说:“倒别有一番宁静致远的风情。”
南霜将发簪翻来覆去瞅了良久,不停说:“喜欢喜欢,这样式喜庆,颜色又雅致。”她抬手拢了拢发髻,欢喜道:“我带上试试。”
兴许是花开得太盛,一根枫树花枝竟撑不住重量,凭空折断。落下的花枝刚刚好打在南霜的手背上。南小桃花手上失力,发簪“叮当”一声落在地上,摔成两截。
南霜一惊,忙弯身去拾,手背上被花枝划出的口子却渗出血液,滴落在发簪之上。
“叮当”一声,茶碗盖翻落在地上。
于惊远温温凉凉往地上瞟了一眼:“你也落了。”
穆昭很是窘迫,端起手中热茶咝咝喝了两口,烦躁放下道:“今儿怎么回事,我们仨连番打翻东西。”
南九阳见这日晴好,本邀了穆昭和于惊远一起在小亭喝茶,谁知先是于惊远碰落了花瓶,再是自己跌碎了碗碟,接着穆昭又被茶烫着手,不慎将茶盖摔了。
南九阳招呼丫头将地上的碎片收拾了,勉力笑道:“不要紧不要紧,东西都不贵重。”
于惊远见穆昭面露忧色,又悠悠然道:“没什么好担心的。”
穆昭本来还将心思压着,被于惊远这么一说,愤然拍桌道:“桓之到底是不是你亲生儿子?!眼见着武林大会就要进了,你一点不担心?!”
“何止他是我亲生儿子?”于惊远挑眉道,“霜儿如今还是我媳妇儿。”
南九阳乐呵呵地赔笑:“我家桃花益发出息,出门一趟,改嫁两次,竟然真给我找了个好女婿。改明儿为父得好好表扬她。”
穆昭鄙夷地将他望了望,又拧起眉头自己纠结了一阵,即刻霍然起身:“不行,我得回苏州一趟。”
“回去作甚?”于惊远将茶盏往桌上一放,“你知晓武林英雄会时,会有何事发生?”
穆昭愤愤然回头:“我不知,可我总不能眼见着风儿,桓之涉险!”沉吟片刻,他又道,“我早年就该将万鸿阁处之而后快。”
南九阳上前拉住穆昭,又赔笑:“盟主此言差矣,彼时万鸿阁连个鸡毛错误都没犯,你无凭无据,怎能除掉它?难道让流云庄背上骂名?”
穆昭闻言,又自桌前坐下,拍桌道:“反正欧阳一家子,不是什么好鸟。”骂完,见于惊远神色如常,他又怒火中烧:“你不帮你儿子,我去帮我儿子和侄子总行吧?!”
“你帮得了吗?”于惊远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
“你什么意思?!”
于惊远道:“衍风习武,天纵奇才,而桓之亦然。你这些年跑来京城大隐隐于市,如今回苏州,若让你与衍风比一场,你有多大胜算?”
穆昭哑然。
“莫说衍风,便是桓之的武功,如今也定然在你之上。”于惊远说罢,站起身捋了捋袖子,望着亭外一颗枝叶繁盛的白杨道:“人老了,便要服老。儿子长大了,便要让他们自己去闯。莫说我现在武功全废,我即便有武功,亦不会帮他们一分一毫。桓之与衍风还是雏鹰,能否翔天展翅,全靠日后的历练。桓之,我不知他要做什么,但我希望,他无论遇到什么,都能自己坚强地闯过去。而江湖本险恶,你若想衍风继承盟主之位,威震江湖,那他必定要度过此难关。”
八年前暮雪宫的腥风血雨,五年前武林大会无故取消,江湖中平静了数年,有多少人是在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这年的武林英雄会,到底是怎样的危机四伏,已不容人猜度。也许于惊远说得对,若事已至此,不如将其当作一次历练。
穆昭忽然颓唐叹了一声:“许是你有理,我去了苏州,说不定还会给风儿和桓之添乱。可我这心总也放不下他们。这两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虽偶尔为小恶,本身的性情却极真极善。”
南九阳拍拍穆昭的肩:“我又何尝不担心?”他道,“桃花亦是我的心头肉,是我和花月的骨血。还有萧萧那孩子,是花月唯一的徒弟,乖巧得很。”
“不过,我也相信桓之。”南九阳顿了顿,又说道,“毕竟我不能护着桃花一辈子。现在桓之是桃花的夫婿,衍风是她的结义大哥,若他们不能保护她,日后也没人能保护了。”
穆昭闻言,又跟着再叹三声,片刻后他忽然道:“不行,我得去信给风儿。当年红影将转月谱的秘密写在几本旧书上堆在书库里,我虽然解不开,指不定桓之那聪明小子能解开。”
南九阳瞟他一眼,懒懒道:“打住吧,当年红影和花月将秘密分记在两处,光解开红影那一半秘密有甚用处?花月她……”说到这里,南九阳惊愕地顿住。
“你们说什么?”于惊远忽然回头惊讶望着他们,“当年红影给我的转月谱并非孤本?”
于惊远沉思片刻:“转月谱之谜,与惊鸾曲有关,这点我有耳闻。莫不是红影怕转月谱就此失传,才与花月将其秘密一分为二,分别记录?”
南九阳却愣愣地望着穆昭:“我怎忘了,桃花和萧萧就在流云庄啊。”
穆昭亦拍桌道:“对啊,萧萧会跳惊鸾曲,花月将转月谱的一半秘密给了你家桃花,而红影将另一半的秘密记录在旧书库里,若桓之那聪明小子能就这些线索解开,拿到转月谱练成暮雪七式的第七式,胜算便大了许多。我、我得赶紧写信去。”
这时,门外一个小厮忽然跑进来:“老爷老爷,江王爷来了。”
“江兄?”南九阳一喜,“快快请进。”
“不不不是江王爷,是小江王爷,九王爷江蓝生。”小厮匆忙道,“老爷不待见那个。”
“江蓝生,这浑小子来做什么?”南九阳眉头一拧,老大不乐意。
“九阳叔莫不是不欢迎我?”还未等人通传,江蓝生便径直入了内院,见了于惊远,穆昭和南九阳都在,他拱了拱手,笑道:“见过前辈。”
于惊远蹙了蹙眉,出了亭子也未看江蓝生,回房去了。穆昭招呼着人研磨拿纸笔,对着江蓝生也置之不理。
“你来做甚?”南九阳问道。
江蓝生一笑:“去年残夏,晚辈到府上向南姑娘提亲,九阳叔倒颇为热情,让晚辈尽管追随而去。后来我去了凤阳,才发现九阳叔好聪明的心思,以南姑娘身怀水镜的传言,去试探了万鸿阁,又暗中让穆少主和桓公子将南姑娘从万鸿阁带出。更有甚者,九阳叔早已相中了于桓之做女婿,却让晚辈一顿折腾,陪着唱了个跳梁小卒的角儿。”
“啪”一声,穆昭将笔往桌上一搁,笔墨四溅:“如玉公子数年前未寻到转月谱,没想到如今还不死心?!”
江蓝生挑眉望向穆昭,彬彬有礼地躬身:“穆盟主何须动怒。转月谱并非江某要寻,而是圣上所求,不然当年九阳叔高中状元,又何须平白无故辞了官?”他顿了顿,忽而低低笑了一声,“想是九阳叔也发现了转月谱与惊鸾曲的关系,要保护南姑娘的娘亲,才辞官掩人耳目吧?”
南九阳皱起眉头,不言语了。
“说吧,你来作甚?”院角,不知于惊远何时又绕了出来,清清淡淡问道。
第78章 。。。
*
十余年前,江湖还并非一庄独大的局面。蜀地暮雪宫以“暮雪七式”威震江湖,与江南流云庄平分秋色。
历来江湖上,都有一山不容二虎而两虎相争之事,不过彼时说也奇怪,暮雪宫的宫主于惊远与流云庄庄主穆昭是旧识,两人在京城结交,成为挚友,一同游历天下,情谊颇为深厚。
是以其余的小门小派便不敢妄动,武林一时风平浪静。
不过天下大势,平静久了便会起波澜。
八年多前,与暮雪宫同在蜀地十二派中,有五派掌门忽然被下毒害死。由于其中一派掌门,是蜀州刺史的亲兄弟,于是这事便牵扯了朝廷。
那蜀州刺史也是个不会办事的人,本来此事牵扯甚广,而他力单势薄,就应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谁知他找凶手未果,一怒之下,竟要上京去告於状。
蜀州刺史上京前的那夜,便被人用同样的手法害死了。
死了官员,这事朝廷就非管不可。圣上本打算随便派一名官员来处置,可不料在蜀州刺史遇害的三天后,蜀地十二派遭血洗,无一人活命。
彼时蜀地以西尸横遍野,血流漂杵,令人见之骇然惊心。
而在蜀地的江湖门派,除了中规中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