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几个御前shì卫干干的跪在那里,既不敢上前带人,也不敢就此离开,还是肃顺,不落痕迹的摆摆手,把他们打发了出去;看看殿没有旁人,他小心翼翼的上前几步,到了御案前,用手摩挲着皇帝的后背,为他梳理xiōng一团怒气,“皇上,翁大人诚然有罪,皇上如何处置,也是他应得之咎,但奴才想,翁心存国之元勋,皇上又从来以虚怀纳谏使天下折服,又如何只为他这几句昏悖之言,就真的动了怒气呢?传扬出去,也不值得,是不是?”

皇帝喘了几口气,挥手示意他下去,转头又问道,“翁心存,朕来问你,你这样言语诽谤,殃及皇后凤驾,意yù何为?”

“皇后娘娘德容俱全,老臣又岂敢有心怀不敬,言语毁谤处?”翁心存也真是豁出去了,硬邦邦的说道,“只不过,后宫不得干政,是我朝祖制。皇上因故离京,当选一贤能阿哥料理国事,选派辅政王大臣监理朝政——这在咸丰二年东巡、七年南行、十年西幸都是有过先例的。而皇上尽数舍弃,改为以皇后临朝主政,臣深以为不妥”

“你少和朕来这一套”皇帝大声说道,“朕几次出巡期间,军国大事,奏报行在,固然无可非议,但朕身在瑷珲,远来jiāo通不便,又如何处置公事?至于以阿哥留京,料理国事,那不过是权益之际,还不必提主少国疑,万事难行——远的不必提,只是本朝圣祖仁皇帝临朝之初,先有鳌拜nòng权;后又有索额图行以大逆之行,都是青史明在——尔等都是饱读圣朝,熟知故事,连圣祖他老人家英明神武,都深以为痛悔难当之事,如今倒成为你翁心存口的辩白之词了吗?”

这样的话实在是诛心之言,鳌拜、索额图所行之事,在康熙是极其痛苦的经历,留于笔端的字,也在在彰显康熙那份难过的心境。翁心存几个人当然不会不知道,如今听皇上这样说话,分明是疑他有成拥立之功的嫌疑这样的罪名如何当得起?翁心存吓得脸sè惨白,比之刚才龙颜震怒之时更加不堪。

“再一说,朕子嗣虽多,成年的尚未有之。载澧荒诞不经,难以服众,载滢……”皇帝一时口快,几乎泄lù隐秘,但这样的话不继续下去,更易惹人猜度,“虽然有才,但也非可以托付至重的。这二人尚且如此,其他幼年之子,更不必提——翁心存,你倒说说,如此种种,层层叠加之下,朕该当如何?”

“这……”翁心存满肚子学问,给皇帝问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这倒不是他无言以对,而是为前言所迫——皇帝刚才的话,很显然有疑人之心,要在再为某一个皇子多做辩解,倒真像是心有sī情似的。故而只能沉默。

“还有,”皇帝却不肯就这样放过,“你前面说什么?朕忘却责任,以身犯险?什么叫忘却责任?难道你以为,朕出关到瑷珲城去,是游山玩水了吗?两国大战,将士用命,朕成天呆在紫禁城,口述谕旨,批阅奏折,就合乎你们的心意了,是不是?那些为国死亡的战士,在你们眼、在前方奏报过来的伤亡名单,不过是几个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字叙述,你们之,又有谁肯愿意为他们付出心力,顾及到他们也是爹娘生养,稚龄仰望”

皇帝越说声音越大,到最后,腔调已经有了哽咽之意,“朕到瑷珲城所建的军医院去看过,受伤的兵士……其情凄惨,铁人落泪这些人为我大清的江山社稷不惜杀身以报,朕到前敌去,左右有那么多人护持,安危丝毫无虞,比他们不知道舒服了多少倍,……”

他哼了几声,又说道,“在尔等的眼,这些人或者不过是粗鲁不的下里巴人,在朕看来,却是护卫我大清绪统不缀的国之脊梁只有这些人的存在,只有他们的浴血奋战,朕才能在紫禁城坐得安稳牢固,也是因为他们,尔等才能衣冠帛带,享尽这锦衣yù食,所以,以朕看来,尔等还是多一点尊敬,少一点刻薄的好”

打发军机处几个人出去,皇帝长出了一口气,转身进到暖阁,歪着身子倒在软炕上,不一会儿的功夫,沉沉睡去。。。。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第88节旧事重提

更新时间:201221320:54:32本章字数:6515

第88节旧事重提

一场好睡,睁开眼睛看看,外面天sè已经全黑,“什么时辰了?”

“万岁爷,已经过了戌时了。本书更新来自”福的声音在榻前响起,他问道,“万岁爷,可是觉得口渴吗?”

帝低声哼唧着,坐起身子,“准备香汤,洗个澡。”

洗过一个热水澡,只觉得清爽了很多,时候已晚,也不必nòng那些繁琐的衣饰,穿着贴身的小衣,外面套一件灰鼠皮máo的大氅,重又回到暖阁,御案一旁的百宝阁上,西洋自鸣钟打过八下,外面风声呼啸,暖阁因为有新近使用的暖气,温度适宜得如同小阳chūn一般。

拿过皇后白天说的,这数月以来的起居注当看看,内记载着招对军机处众人时候的奏答和于国事的处置之法,很多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字,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倒是有一些未曾来得及批示、或者皇后不知道如何处置的奏折,让皇帝很觉得有趣:以曾国藩、沈葆桢、翁同书、陆建瀛、叶名琛等各省督抚、封疆大吏为主所上的奏折,尽皆是一片忧急之意,希望朝廷尽快派员到瑷珲城,护驾南返——看到这里,皇帝很是感动,并不是为了众人这一片护主之心,而是为了皇后

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这一次出关去的目的何在,因此,把这数月以来,各省督抚所上的奏折尽数押下——以曾国藩为例,第一份有着这样内容的折子,还是月十三日所上的呢算算日子,恐怕是他刚刚得到自己出京的消息,就立刻上折子了吧?

端详片刻,拿起笔来,在奏折上写道,“览朕已回銮,该员勿念。卿有如此忠悃之心,天必佑之。另,安庆枪械局所产连珠快枪,于两国战事之,屡建功勋。若以杀伤敌人计,当以此物为第一。唯枪身拙笨,运输不便,是为未尽。该员接旨之后,着将奏折传示皖抚,除却多加制造之外,当可与美人更多接洽,力求能制造更轻、更便之枪械,以为前敌之用。钦此。”

写完之后,又加上一句话,“两江总督曾国藩,为国奔劳,堪称表彰。又于两国征战之际,统领各省差事之外,分身他顾,特别于安庆枪械局差事,料理妥当,甚慰朕心。着加封太子太傅衔,两江治下,暨安庆枪械局有功人员,着由该员汇总,具折陈奏。钦此。”写完想想,这样厚待曾国藩,不会让旁人妒忌吗?管他那么多谁有能耐,也做出一番业绩来,从朝廷来说,自然也就会吝于王侯之赏。

写完掷笔,望着一灯如豆,心念电转间,身子站了起来,“万岁爷,可是要传膳吗?”

“不用。朕想出去走走。”皇帝说道,“到钟粹宫去。”

“皇上,皇后娘娘已经睡下了。”

“这么早?”皇帝yù求不满的叹了口气,耳边只听福说道,“不如,奴才到钟粹宫传旨?”

“算了。天气太冷,别折腾她们了。”

福明白,皇帝多日不再京,这一次回来,本来是想第一夜就宣嫔妃shì寝伺候的,却不料睡过了头,这不但令皇帝yù求不满,怕是后宫各位nv主子,也会觉得失望的吧?想到这里,他又说道,“那,容奴才到各宫去看看?”

“先命人传膳吧。本书更新来自”他说,“然后你再去。”

“喳”福响亮的答应一声,转身下去,命御膳房伺候开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晚膳呈上,皇帝这会儿也觉得有些饿了,据案大嚼,另外一边,福自去办差。等到养心殿皇帝用完了晚膳,福笑眯眯的进殿请安,“主子,已经办好了。”

“哦?”

“皇后娘娘已经睡下了,奴才未敢惊扰,不过,谦妃主子的宫还亮着烛光呢。奴才到宫传旨,谦主子说,她沐浴之后,即刻到养心殿来。”

皇帝心一动,忽然一摆手,“不必她过来了,朕过去相就更好”

尤佳氏得到福到宫传旨,心大喜皇上离京多日,也算是久旷之身,本来以为,今天晚上一定会宣召皇后伺候,龙凤和鸣的,不想皇上居然早早睡下了,还很是为皇后姐姐抱一番屈枉,不料临到睡前,忽然有福传旨,说皇上宣召?nv子命宫婢准备热汤,净面抹身,孰料刚刚毕事,还不等整衣,殿mén开启,凉风灌入,尤佳氏只听暖阁外有宫婢惊呼一声,随即mén帘给人一把打起,皇帝双眼冒光的闯了进来,“唔,朕今天来得正是时候”

尤佳氏又羞又窘,彼此夫妻多年,这等情形下相见还是第一次,小脚一跺,大发娇嗔,“您这人……”yù待再说,却给走上前来的男子拥入怀,以自己的chún”

尤佳氏眨眨眼,挣扎着yù起身谢恩,终究还是挣不脱,只好倚在男子怀里,羞怯的一笑,“奴才,谢皇上恩典。”她说,“皇上,夜深了,奴才伺候皇上休息吧?”

皇帝满足的叹了口气,翻身将她置于榻上,胡luàn扯下小衣,tǐng着胯下昂扬的物什,嬉笑着爬上chuáng,将佳贵妃搂在怀,两个人将yù化作一个人似的,滚成了一团。

十二月十八日,和俄国人的谈判继续进行,涅谢尔罗迭身为正使,更觉得苦恼——他知道国人新年之前,有封衙的习俗,而今年的封衙之期,是选在十二月二十一日,距今还有四天时间,要是在这段时间内完不成沙皇陛下的嘱托,将和谈之事谈妥,就要白白在国的首都呆上一个月的时间,如此迁延时日,如何得了?

因此,这一天彼此坐定,他不等国人开口,先说道,“贵国纠缠于本来不属于贵国的领土问题不放,致使半月以来,会商之事,并无半点进展——照如此看来,贵国竟似乎是全然没有半点和平解决贵我两国矛盾纷争之意了?”

“外相阁下这是什么话?”祥老神在在的恬然一笑,“若是没有和平解决争端之意,我天朝皇帝陛下,又何必罢兵休战?我天朝兵士,群情jī昂,正yù提铁骑直捣黄龙。还是我皇圣明,顾念俄国百姓,同为良善小民,这才有本官奉旨而行,和阁下商谈两国各自关注之边境界址问题——怎么到了阁下嘴里,倒是我国没有和谈的诚意了呢?”

“如是如此的话,何以纠结于本不属于贵国的领土,做今日这般斤斤计较之言论?”

“这话怕是不对吧?贝加尔湖古称北海,西汉年间,有苏武持节于此,经十年光yīn方始得还;到三国和西晋时期,贝加尔湖在鲜卑的控制之下,亦曰北海;宋朝时,贝加尔湖八剌忽部所控;前明时,贝加尔湖则是被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说起贝加尔湖的历史,祥滔滔不绝,旁征博引,把贝加尔湖的历史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说罢一笑,“我说得可是的?”

这样的历史,是俄国人不知道的,涅谢尔罗迭也不与对方做这样的口舌之辩,转而说道,“那,1689年的时候,贵国皇帝陛下和我国签署的《尼布楚条约》载明,……”

“鄙人正要说到这里。”祥说道,“诚然,圣祖仁皇帝年间,我天朝皇帝陛下为图两国友好,俯准所请,将布里亚特méng古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尽数划分给贵国——但外相阁下入朝多年,往来负责之事,又是与列邦jiāo好差事,当还记得,国际准则之,从来是以新约条款,代替旧约条款的,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