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漏-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没有想到声音稍稍大了点,好在董德昌正在专心致志的鉴定青铜鼎,并没有在意。

终于,董德昌有些不甘心的长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的说道:“不应该呀,不应该呀。难道现在造假的手段已经高明到这个程度了?”

“董叔您说什么?”董德昌的声音非常小,于飞并没有听到。

“小飞呀。”董德昌说道:“这个青铜鼎有些古怪,我也看不出哪里不对。看来这动手之人是个中高手呀。”

董德昌虽然找不到其中的问题,但是依然不相信这个鼎是真的。

“不过,你也别高兴,我在青铜器鉴定方面本来就一般,看不出来也很正常,不过么,明天——”董德昌看了看手表,又改口道:“准确的说是今天上午十点,我有一位老友来访,恰巧他就是青铜器鉴定专家。”

董德昌做的是当铺行当,在古玩鉴定方面绝对是杂项专家。不过呢,术业有专攻,古玩收藏这么多门类,没有人能够门门精通的,董德昌对于青铜器的鉴定就很一般。

“谁呀?”于飞好奇的问道。

“王义军。”董德昌说道。

“是他?”于飞惊讶的说道。对于王义军他也是听说过的,王义军虽然不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但是却享誉海内外,被称为是“实战中磨练出来的专家”,在青铜器、佛像鉴定方面非常突出,现在更是工商联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主任。

“恩,明天我请他一起来,应该就能发现这个青铜鼎到底哪个地方不对了。”董德昌说道。

好吧,看来董德昌太固执了,竟然还是不相信这个青铜鼎确实是老物件。

不过于飞郁闷的是,虽然他能够断定这个青铜鼎是夏朝的老东西,不过他却无法“看”出青铜鼎的来历。看来也只能等王义军来了之后再看了。

几个人这一折腾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钟了。

董德昌和宋喜才也就没有回去,在于飞的别墅中住了下来。好在别墅的房间多,多住几个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二天十点钟,于飞便陪同董德昌去接王义军,宋喜才很想见到于飞吃瘪的样子,所以也没有回公司,还是留了下来。

王义军五六十岁的年纪,身材高大,健步如飞。

他比董德昌还小上几岁,因此一见到董德昌,连忙走上了两步,握住董德昌的手说道:“老哥哥呀,怎么敢劳动您的大驾呀。”

董德昌微微一笑,说道:“别在这假客气了。今天来接你呀,是有事请你帮忙的。”

董德昌也没有绕弯子,上来便直奔主题,因为熬夜,他的双眼微红,精神也不怎么好。

“老哥,有事你说句话便是。”王义军是东北人,姓格比较直爽。

董德昌嘿嘿一笑说道:“先说好,事办好了,好酒好菜招待。要是办不好,还想找吃的,对不起,没有!”

几人一起大笑。

第400章 轰动

ps:红绿灯拜求支持~~

应该说昨天晚上董德昌鉴定青铜鼎有着诸多不利的因素,比如天sè的原因,当时是晚上,即便白炽灯很亮,但是相比于自然光还是差了很多的,又比如专业的因素,董德昌在青铜器鉴定方面并不擅长,还有jing力的原因,董德昌的年龄大了,当时又是凌晨,jing力确实跟不上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董德昌凭着审慎的态度并没有给出鉴定结果,应该说也是可以理解。

对于王义军的到来,宋喜才显得非常开心,王义军是收藏方面的专家,宋喜才差一点都跑上去跟他要签名了。

对于青铜鼎的鉴定,王义军在仔细研究了数个小时之后,得出了一个让除了于飞之外的所有人都震惊的结论,那就是这个青铜器确实是老物件,而并非是仿品。

“老王,你不会是看错了?”董德昌还是有些难以相信。

“老哥,事实上,我也有些不敢相信。”王义军说道:“如此大的青铜器,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而且我还产生一个连我都感觉到匪夷所思的猜测。”

董德昌笑道:“说,这么大的青铜器都是真的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匪夷所思的?”

对于于飞的好运气,董德昌已经不想说什么。虽然王义军得出的结论和他的截然不同,但是董德昌并没有丝毫的不悦。他反而替于飞开心,年代如此久远。器形如此之大的青铜器的价格是无法估量的。这个于飞,他好像对于古玩有这一份天生的直觉,每每都能让他撞见好东西。自己第一次在扬城天宁寺看到认识他,就是因为他买到了子刚款的执莲童子。董德昌自问,如果他遇到了这样大的青铜鼎,恐怕也会不屑一顾的。

“我猜测这个青铜鼎很有可能就是九州鼎。”王义军缓缓的说道。

“噗!”正在喝水的宋喜才将口中的水全喷了出来。

董德昌的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老王,你有几分把握?”

要知道到了王义军、董德昌这样的地位,任何话都不可能随便的说出口,王义军既然说出口了。那说明他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没有想到的是,王义军摇了摇头说道:“我连一分的把握都没有。不过,这个青铜鼎却让我联想到了九州鼎。之前我一直认为九州鼎一共有九只。但是看到这个鼎之后,我改变了我的想法,九州鼎很可能就是一只,在一只鼎上涵盖了九州的山水、珍禽!而将九州鼎演变成为九只鼎。很可能是后人的误传!”

不能不说王义军说的非常有道理。可是这实在太有些匪夷所思了,让一个人改变长久形成的看法还是太艰难了。

董德昌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是有些难以相信呀。”

“老哥呀,既然如此,咱们不妨再多找几位老伙计一起来研究研究如何?最好同步再做一个碳十四检测,就更保险了。”王义军建议道。

“恩。”董德昌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然后他又转向于飞说道:“于飞,你没有问题?”

因为青铜鼎是于飞的,这也是对于飞表示尊重。

于飞笑着说道:“我都听师傅的。”

对于飞的回答。董德昌很满意,收了这样一个徒弟。董德昌可谓是老怀大慰。

很快,以宁都为中心,汇集了一大批青铜器鉴定专家。

因为九州鼎的事太过重大,很多对此有研究的专家学者都被邀请了过来,这其中就包括观反博物馆馆长马尚都,考古学的专家鲁遥思等人。

数十位专家围绕着青铜鼎是否就是九州鼎展开了论证。

与此同时,碳十四的鉴定结果也出来了,青铜鼎的铸造时间在夏朝,与九州鼎铸造的时间基本一致。

再加上青铜鼎上的纹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倾向于认同青铜鼎就是九州鼎,被口口相传数千年的九州鼎其实并非是九个,而只有一个。

九州鼎重现世间的消息传出之后,引起了国内外的震动。

要知道九州鼎作为中国的象征,意义之重大,可谓无与伦比,甚至于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持续了数月之后才渐渐平息,而通过这场大讨论,青铜鼎就是九州鼎的事实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对于青铜鼎的展览,于飞本来想放在观反博物馆的。但是故宫博物院荒神了,软硬兼施,要取得展览权。

但是于飞一点都不吃这一套,最后故宫博物院托关系找到了叶老爷子,才最终让于飞同意将九州鼎放到故宫博物院暂时展览。九州鼎与时下的民族复兴结合在一起,掀起了一“热cháo”,激发了人民群众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凝聚力。

连一号首长都通过叶老爷子向于飞表示了感谢。当然,无心从政的于飞对此一点都不感冒。在他看来这口头的夸奖还不如给点钱来的实惠呢。如果让一号首长知道了于飞心中的想法恐怕也会很无语。

九州鼎的热cháo还没有过,观反博物馆立马又掀起了一个古玩收藏的热cháo。主角是两柄剑和一幅画。

两柄剑自然是鱼肠剑和湛卢剑,而画则是于飞刚从爱丽丝公主处取回的《洛神赋图》的真迹了。

要说爱丽丝公主还真的很够意思,随《洛神赋图》真迹和鱼肠剑一同护送过来的还有数十件中国的古玩艺术品,其中甚至不乏价值百万的青花瓷器。对此,于飞专门又致电爱丽丝公主表示感谢,但是爱丽丝公主的情致似乎不高,于飞也就没有多说,草草的挂断了电话。虽然和爱丽丝公主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对于妩媚的公主殿下,于飞还是很有好感的,还有那一夜糊涂的风流债,更是让于飞剪不断理还乱。但是想到两人之间如此大的差距,这段感情还是没有开始的好。

无论是鱼肠剑,湛卢剑还是《洛神赋图》真迹都可以算得上是稀世珍宝。对于它们的面世,不少专家刚开始并不相信,为此,在马尚都的阻止下,诸多专家对这三件国宝进行了鉴定,很快便得出了结论,这三件国宝全部是真品无疑!

虽然对《洛神赋图》的鉴定要复杂一些,不过那也要比九州鼎的鉴定要简单多了,《洛神赋图》真迹的面试同样轰动一时,这让故宫博物院和观反博物馆成为了京都最热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一大批中外游客蜂拥而至。

为此,两个博物馆不得不制定了每ri参观人员的限额,以免超负荷的运转会影响藏品的安全和保存。

为了避免麻烦,这次于飞同样要求马尚都等人对外隐瞒这些国宝是出自于他的事实。马尚都虽然有些不理解于飞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对于他的强烈要求,当然也会满足的。

这样一来,对于包括《洛神赋图》真迹在内的三件国宝的归属就成了新世纪之初最大的猜想了。

不过因为当事人三缄其口,这个秘密一直没有揭开。

虽然如此,还是有些人猜到了这三件国宝的主人是谁了。

老态龙钟的秦延在孙女秦小衿的搀扶下也参观了观反博物馆。对于老人家的到来,观反博物馆特别闭关一天,馆长马尚都亲自陪同,而安全保卫工作也是非常的严密。

其实以秦延的身体状态,完全不必要如此。但是毕竟已经年逾九十,如果还是健步如飞,恐怕会招来怀疑。

“秦老您看,那就是《洛神赋图》真迹,也是唯一一幅被证实是出自顾恺之手笔的书画作品。”马尚都介绍说:“而旁边的刀剑馆中,存放着的则是十大名剑之二的鱼肠剑和湛卢剑。”

秦延的呼吸一阵急促,鱼肠剑和湛卢剑不仅是十大名剑之一,更是逍遥门的三大圣剑之一。他本来以为这一辈子都无法再见到这三柄圣剑了,没有想到上天垂怜,在他即将入土的时候,竟然还有机会能见到其中之二。但愿,这两柄剑都是真的。

第401章 展出

秦延的步伐忍不住的迈得大了一些,让身边陪同的人员不禁担心。

秦小衿轻轻的拉了一下秦延的手臂,暗示说道:“爷爷,您慢着点。”

相比于两个月前,此时的秦小衿显得有些憔悴,脸上罕有笑容,看起来愈发的清冷。

秦延也觉得自己太过着急了,放慢了脚步,叹了一口气,老了老了,反倒还不如年轻人淡定了。其实,并非是秦小衿真的比秦延淡定,只不过是她对于这两柄剑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兴趣而已。

穿过了书画馆,一行人来到了刀剑馆。

馆中收藏着各个时期的兵刃,只不过大部分已经残缺了,而在最显眼的位置,放置的是两柄保存完好的青铜剑,就是湛卢和鱼肠。

秦延的呼吸一下子屏住了!三大圣剑是失落已久,虽然逍遥门每一代都在寻找,然而上千年来,却从未有人找到过,也就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