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漏-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是有原因的。要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青囊”。

所谓青囊顾名思义就是黑色的袋子。古代风水师用青囊来装卜具和书。而医生也用青囊来装医术。所以民间就将青囊代称风水术或医术。其实古代风水师和医生在很多方面都是很相似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黄石公的风水堪舆之术叫《青囊经》,而华佗的医术也要叫《青囊经》的原因了。这样的名字就好像现代的《医术》、《风水书》类似的名字一样,非常笼统。

估计其中的区别四毛也是分不清楚,也幸好这个日本人也并不明白其中的差别,竟然听得津津有味。

“于飞,你别听他在这里瞎掰。”叶建设看到于飞似乎很留心的在听四毛的讲述。不由提醒说道:“这小子编故事的能力一流,你要是听他故事呀,他家里的尿壶都能是乾隆皇帝用过的。”

于飞微微一笑说道:“他倒也不全是瞎掰,这个半部《青囊经》的故事以前倒也有流传的。”

“什么《青囊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像他手里拿着的那样破烂的书。想要做旧的话,不到半个月就够了。只是一般做旧会选择一些字画,选择古籍做旧的比较少,一来用料比较多,二来价值也相对较低,一个弄不好就可能全毁了。”

于飞赞同的点了点头。看来四毛的忽悠的本事不错,那个日本中年人很明显已经有些意动了。又问了几个关于华佗和《青囊经》的问题。四毛哪里知道?只能是胡乱搪塞过去。说什么邻居得了一个怪病,到几个大医院去看都没有结果,但是按照书上的药方照方抓药,竟然好起来了云云。

对此于飞当然是不会相信的了。

不过四毛骗的是外国人,而且是外国人中于飞最讨厌的日本人,于飞当然不会拆穿他,就更不会阻止了。

“小飞,你来看看这件光绪窑变怎么样?”叶建军的话打断了于飞想继续听下去的想法。

叶建军手里拿的是一件窑变釉罐耳瓶。

瓶唇口,长直颈,圆鼓腹,圈足。通身自左向右分饰不同色釉,瓶身间有红、黑、蓝、白,如兔毛丝絮。平底有“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两行刻印楷书款。

刚刚叶建军可是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了,自以为有十足的把握,这才叫于飞的。不是请他鉴定,而是要表现一下自己的鉴定水平的。

“你看这个瓶形体端重浑圆,饱满挺秀,制器严谨,流畅的瓶体线条愈见起伏变化,产生一种节奏美感,并赋予了造型视觉上的层次感。应该是一件看门的物件。”叶建军颇为自得的说道。当然这些话不少都是摊主刚刚说的。

窑变釉是雍正时仿钧窑釉色所繁衍出来的新品种,其斑斓的色彩本为仿钧釉失败而出现的非预期窑变现象,但匠师善于取势,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巧用化丑为美之艺术手法,对其釉料配方、窑火加以控制,最终创造出此一品种,成为雍正朝制瓷高峰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窑变釉所施釉料中除铜以外,还含有铁、锰、钴、钛等微量金属元素,在烧造过程中,这些金属元素自然结合,因而使釉面呈现出不同的色调、花纹或斑点。其中釉色偏红的称为“火焰红”,偏蓝的称为“火焰青”。清代仿钧窑瓷以雍正朝的成就最为突出,当时协理窑务的督陶官唐英曾派人赴河南实地调查宋钧窑的配制方法,经过多次试制终于成功烧制了从器型到釉色等各方面都足以乱真的仿宋钧窑制品。

但是看了看叶建军经过辛苦的鉴定,认定为大开门的光绪窑变釉,于飞不由的摇了摇头。叶建军收藏古玩也这么多年了,怎么眼光还是没有长进呢?

“怎么?有什么不对吗?”看到于飞的表情,叶建军心中咯噔一下。

第546章 出价

ps:

红绿灯拜求支持~~最后两天,票票要过期了,赏给红绿灯吧~~~~~

“叶哥,老实说这件东西我不看好。”因为关系亲近,于飞也没有藏着掖着,甚至连委婉一下也没有。

“不会吧?这个瓶子看起来确实像对的呀。”叶建军说道。

“当然很像。”于飞笑道:“仿古的东西要是做的不像那怎么成?这件窑变釉线条生硬,款式软弱无力;同时,缺乏老化迹象,开片也不合光绪时期的特点,露胎部位湿硬,人为涂污做旧迹象明显;再就是款式了,书写拘谨,所以这就是一件现代仿品。”“nnd,幸好今天你在,不然又要打眼丢人了。”叶建军说道。

“叶哥,不是我说你。您要是真的喜欢收藏那平时就多留点心。您现在都是资深收藏家了,要是哪天有人请您去掌掌眼,要是看不准的话那可就闹笑话了。”于飞说道。

这件窑变釉造假手法并不高明,于飞没有使用真气都能判断出它的真伪,但是叶建军愣是没看出来!要说收藏资历,宋喜才入行比叶建军还要晚,但是单说眼力的话,宋喜才现在恐怕比叶建军还要强一些的。所以于飞觉得叶建军是根本没有上心。

“知道了,知道了。”叶建军说道:“这假东西越来越多,想搞几件老物件现在是越来越难了。”

于飞赞同的店了点头,随着古玩收藏的越来越热,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市面上能见到的老物件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走了,走了。”叶建军说道:“还是到建设常去的那家,人面熟,哪怕多花一些钱,但起码能保证东西是对的。”

于飞回头看了一眼四毛和那个日本人,想知道四毛有没有忽悠得手。

出于习惯。他用真气扫了一下四毛手中那本旧书。

只一下,他便愣住了。因为那本旧书并不如他之前想的那样是做旧的,而确确实实是一个老物件,看年代竟然真是东汉末期的。和华佗生活的年代也是相符的。难道它真是半部《青囊经》?是华佗毕生医术的结晶?

这也太扯了吧?

虽然于飞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些疯狂,但是事涉重大,他也不敢草率。

此时,日本中年人似乎已经被四毛天花乱坠一般的说辞打动了,正要询问这本古籍的价格。

“这本古籍我要了。”于飞不敢迟疑,连忙插话说道。虽然并不能确定这本书就是华佗的《青囊经》,但确实为古籍无疑。如果真被四毛这个小混混低价卖给了日本人,那才叫一个冤呢。

“于飞你干什么?”叶建设连忙拉了一把于飞说道:“我刚刚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四毛是做外国人生意的,咱最好不要插手。”

他是要提醒于飞,四毛手上的东西都是假的。但是当着这么多人。叶建设也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

听到于飞说要买这本书,四毛一愣,心说我今天没安排托呀。

以往,四毛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有时为了抬高价格会找一个托出来竞买。但是今天那个托临时有事没能来。

“这位先生。非常抱歉,土原先生已经有意购买这本珍贵的古籍了。”四毛特别强调了古籍两个字,是想让于飞明白其中的猫腻。一般来说,四毛并不愿意把赝品卖给中国人,并非说四毛的思想觉悟真的就那么高,只不过卖给中国人的话,容易被找后账。但是卖给老外就不同了。这些老外多半是来旅游的,过几天就会回去了,即便回国之后发现所买的古董是赝品也不会花钱再回来找。

再说了,就是这老外真的回来找,四毛也不会承认的。场面上的人更不会帮助老外来对付他。这就是四毛常年在大三巴行骗,却没有事的主要原因。

再说这本书。倒也不是四毛做旧的。而是他花了五十块钱从一个“老乡”手里买来的。对于它的来历,老人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的。对于上面的内容都是用篆书书写的,四毛除了“元华”两个字是认识的之外,其他全然看不懂。请了一些人辨识。也只是说应该是风水堪舆之书。

因此四毛便认为这本书即便真的是古籍恐怕也很一般,价值当然也不会高。

元华是华佗的字,四毛便因循着这个,再联系历史上的传说,将这本书上升到了华佗半部《青囊经》的高度。连于飞都不得不佩服四毛的想象力了。

“我刚刚一直观看在侧,这位土原先生尚未询价,怎么可以说是有意购买呢?”于飞反驳说道。

“嘿!这是啥人呀?!”四毛心中暗道,不想让他上当,他却偏偏凑上来。看这年龄,应该是那个富豪家的子孙,不知道深浅的。

“土原先生,这可是孤本,错过了您可就再也没地方找去了。”四毛见于飞不听劝,便又将注意力转向了日本人土原,希望能够劝他早一些购买。

“这位先生说的没错,我刚刚确实没有询价,他当然也可以出价购买。”出乎四毛意料的是,土原并没有被他的话所打动。他哪里会想到土原是个中国通,于飞横插进来,土原不以为他是想要买这本古籍,看到于飞和四毛的年龄差不了多少,还以为于飞是四毛请来的托呢。

“好吧,好吧。”四毛无奈的问于飞道:“这本书你出价多少?”

同时,四毛冲四周围观的人摊了摊手,似乎在说:你们看到了,是这小子硬是凑上来要买的,可怪不得我。

周围有了解四毛的也在暗暗议论到底是谁这么不开眼。

叶建设拉了于飞几下,想让于飞退回来。但是于飞根本就不为所动。

最后还是叶建军把叶建设叫了回来:“算了,由他去吧。这小子钱多的很,花一些冤枉钱也不算什么。我倒要看看等会他拿回一本做旧的古籍怎么收场。”

叶建军一副看于飞好戏的架势。刚刚于飞将他看好的光绪窑变贯耳瓶说成是新仿,让他老大的没面子,这次好不容易可以奚落于飞一回了,他又怎么能放过呢?他等着一会将于飞刚刚说他的话原原本本的还给他呢。

土原并没有先开价,而是精明的看着于飞。他倒要看看这个托该怎么收这个场。

于飞伸出了一个手指。

“开什么玩笑,一千块就想买这本估计?”四毛嗤之以鼻的说道:“别开玩笑了。”

其实四毛的心中已经动心了。这本书虽然是个老物件,但是上面的内容是最没有用的风水堪舆之术,虽然有华佗的字,但是想来是不是古人的寄托就是凑巧了重名,不能当真的。五十元收来之后,四毛本来想如果有人愿意出一千块,他就出手的。不过即便心里价位是一千元,四毛却不能这样说。

于飞微微摇了摇头。

“你不会想一百块吧,门都没有!”四毛立马火起来了,他以为于飞是在寻他开心。

于飞依然摇头。

“你是说——一万?”四毛有些不敢相信的试探着问道。说实话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一本破书能够卖到上万的价格!难道说今天真的遇到了一个大凯子?

“如果你愿意的话。”于飞点了点头说道。其实他本来还想出更多的,却又担心吓到四毛。

“愿意,愿意,我愿意。”四毛连连点头,也不再问土原的意见了:“这本《青囊经》归您了!”

于飞也很干脆的拿了一刀钱给到他。因为知道要逛古玩市场,于飞特意取了几万现金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一本古籍竟然如此顺利的就到手了,这让于飞几乎有些不敢相信。

“小飞呀,这一次冲动的可是你呀。”叶建军嘿嘿一笑说道。

“确实是有些冲动了。”于飞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像这样的好东西如果不快一点下手的话,恐怕会抱憾终身的。”

“你意思说这本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