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俄罗斯文化之路-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涯》,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俄国音乐家。鲍罗金(1833—1887)是一位身兼化学家的音乐家,1858年获化学博士学位,随后留学西欧数年,回国后在医学院任教授,写过许多有机化学的专著。他的音乐作品多为史诗性的题材,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歌的风格。他创作的歌剧《伊戈尔王公》是俄国音乐中英雄史诗的典范,这部作品在他死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在1890年续成。同时,他也是俄罗斯古典交响乐的奠基者之一,其《第二交响曲》(《勇士》)达到了史诗交响乐的顶峰。交响诗《在中亚草原上》也以其独特的魅力而享有盛誉。他还把壮士诗中的人物形象引进了浪漫曲,创作了《睡公主》和《黑森林之歌》。此外,他还是俄罗斯古典弦乐四重奏的创始人之一和抒情声乐曲的大师。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19 世纪60 年代的解放运动思想。
  强力集团的又一名成员是音乐评论家和作曲家居伊(1835—1918)。就职业来说,居伊是个军事工程方面的学者,50 年代从彼得堡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最后晋升到中将军衔。他之所以对音乐有兴趣并最终成为作曲家,主要是受到朋友达尔戈梅日斯基的影响。从60年代初开始,居伊热衷于音乐评论。他竭力推崇俄罗斯民族音乐,曾专门到西欧去宣传格林卡和达尔戈梅日斯基,获得了很大成功;他在80 年代出版的《俄罗斯音乐》一书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注意。居伊也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剧就有10 部,其中较有名的是根据普希金原作改编的《高加索的俘虏》和《上尉的女儿》。此外,他还是许多钢琴曲和歌曲的作者。但有意思的是,这位俄罗斯音乐的鼓吹者自己的多数作品并无明显的俄罗斯民族特色。
  60 一80 年代,在强力集团之外,还活动着一批杰出的音乐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安东·鲁宾施坦和彼·伊·柴可夫斯基。
  鲁宾施坦(1829—1894)是19 世纪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之一,10 岁时就在莫斯科举办钢琴演奏会,随后3 年在欧洲巡回演出,受到肖邦和李斯特的注意。1844—1848年间,曾先后在柏林和维也纳学习音乐理论、钢琴演奏和作曲。50年代初,他创作了《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等3 部歌剧,从此名声大噪。1859年,他创建了俄罗斯音乐协会。1862年,又创建了俄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彼得堡音乐学院,任院长和教授。70 年代,他创作了《恶魔》、《尼禄》、《马卡维伊斯》等歌剧。他的作品中还包括6 部交响乐和5 部钢琴协奏曲、许多抒情歌曲和室内乐。
  19 世纪下半期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是柴可夫斯基(1840—1893)。还在1866年,他根据席勒的《欢乐颂》所写的大合唱就受到音乐评论家盖·阿·拉洛什的高度评价。拉洛什认为,柴可夫斯基是当今俄国最大的音乐天才,是俄国音乐界最大的和唯一的希望,并预言他将达到格林卡之后俄国音乐的顶峰。柴可夫斯基的父母都爱好音乐,他自己从5 岁开始就能根据莫扎特、多尼采蒂、罗西尼歌剧中的咏叹调主题即兴演奏钢琴。1863年,已在司法部任职的柴可夫斯基决定放弃他的职位,以便专心致志于在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业,师从安东·鲁宾施坦。两年后,他应邀到俄国第二所音乐学院——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教授。
  1866 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交响曲《冬日的幻想》。他在这部作品中不仅吸收了俄罗斯民间歌舞曲调,而且还赋:产其抒情表白、形象结构、戏剧思维和新颖的表现手法等特色,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交响乐风格。柴可夫斯基善于博采众长,从世界和俄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营养。他对许多欧洲音乐家深有研究,尤其崇拜莫扎特和贝多芬。在俄国音乐家中,他最欣赏格林卡,同时也非常珍视俄罗斯民歌的优美旋律和独特气质。60 年代末70 年代初,他与巴拉基廖夫等强力集团音乐家相识。尽管在艺术见解上有分歧,但他这一时期的作品较明显地受到强力集团的影响,大量采用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素材。完成于1869 年的交响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题材是由巴拉基廖夫以提纲形式提供给他的。这部作品在1870年3月首演之后,好评如潮。斯达索夫认为它充满诗意、激情和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杰作。后来在欧洲演出时,法国作曲家圣—桑和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彪洛夫等人也都给予很高的评价。1869年中,他还创作了6 首广受欢迎的浪漫曲,如《我的朋友,你不要相信》、《目雨》、《为什么》等,形成了自己室内声乐抒情曲的风格。他后来写的这类体裁的作品多达100 余首,并因其诗意的形象、鲜明的旋律和丰富的表现力而在俄罗斯音乐中占有重要位置。
  到70 年代中期,柴可夫斯基已经在各种音乐题材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1871年,创作了《第一弦乐四重奏》,先后在国内各大城市和柏林、巴黎、罗马、波士顿等欧美都市演出。
  1872 年,完成了第一部歌剧——《禁卫军》。尽管对它褒贬参半,柴可夫斯基本人认为,这一尝试为他未来的歌剧创作上了一课。
  1873年,交响幻想曲《风暴》首演,并很快成为俄国和欧洲许多乐队的保留节目。次年,在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创作了《第一钢琴协奏曲》,其表现手法新颖独特,被认为是世界音乐艺术的瑰宝之一,柴可夫斯基自己也视其为得意之作。
  他又开始涉足古典芭蕾舞剧,在1876 年完成了《天鹅湖》。他使舞剧音乐不再仅仅起伴舞的作用,而赋予其像交响乐、歌剧音乐那样深刻的思想性。旋律优美动人的《天鹅湖》成为开一代新风的古典芭蕾舞曲的典范。
  柴可夫斯基已经名扬欧洲,当他1876 年到德国的拜罗伊特参加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首演式时,他受到了李斯特、瓦格纳等大师的亲切接待,并亲身体验到了他对欧洲的影响。
  但在1877年,对婚姻的失望和对社会的忧虑使柴可夫斯基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他疯狂地投入了题献给他的崇拜者和资助人梅克夫人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第四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在“真正的灵感”启示下写成的,在思想内容方面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相近,是他的最受人们欢迎的代表作之一。而取材于普希金作品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以其宽广的旋律、动人的美感和诗意、灵活的音调表现力而获得公众的高度赞扬。随后几年,又有《奥尔良少女》、《玛捷帕》、《妖女》等歌剧和几部组曲、多首歌曲相继问世。
  柴可夫斯基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的作品在各国上演时受到普遍欢迎,他还经常收到要求他担任指挥的邀请。从1887 年到1893 年,他带着自己的作品三度赴欧、一次去美洲旅行演出,并结识了勃拉姆斯、格里格、德立勃、德沃夏克等著名音乐家和许多表演艺术家。这几年中,他又创作了《第五交响乐》、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歌剧《黑桃皇后》、《约兰塔》等名作。1893 年10 月,当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乐》上演之际,他被疾病夺去了生命。柴可夫斯基是一个在俄罗斯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世界音乐巨匠。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俄罗斯传统色彩,在旋律、和声中体现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特点和美感;同时也充满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的特点,表达了他自己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他达到了19 世纪俄国音乐的高峰,他那些丰富多样的作品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美术
  巡回展览画派形成
  19 世纪60 年代,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也渗入了美术界。传统的绘画题材和艺术风格受到挑战,民主主义的美学观点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成为一批青年艺术家追求的目标。阵阵新风吹进彼得堡美术学院,打破了这里陈旧和沉闷的空气。
  美术学院的学生克拉姆斯科伊(1837—1887)是猛烈抨击统治美术学院的保守思想的新一代美术家的代表。这位很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出身于贫寒的小市民家庭,曾做过修照片底版的工作,在劳动和生活中获得了串富的知识。在美术学院里,他形成了同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接近的美学观点,认为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艺术作品应该反映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现实主义和民族特色。他的看法在同学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使他很快成为进步学生在思想上的领导人。
  1863年,美术学院举行学生油画作品金质奖竞赛,按规定参赛者在第一轮竞赛中须按指定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根据克拉姆斯科伊的建议,一部分应届毕业生拒绝按院方指定的题材作画,要求给予参赛者自由选择的权利。在遭到院方拒绝之后,以克拉姆斯科伊为首的14 名毕业生示威性地离开美术学院,组成了俄国美术史上第一个民主派艺术组织——彼得堡美术家协会。这就是当时震动社会的“14 人造反”。
  在美术家协会,青年们经常诵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作品,探讨美学和艺术。但到60年代后期,协会部分成员中产生了与美术学院妥协的念头,结果导致克拉姆斯科伊等人的退出。在此之后,美术家协会即告瓦解。但是,美术家协会当初成立时的那种思想仍然存在,新生力量也在不断成长。美术界中这一进步倾向的发展表现为1870年出现了一个更广泛、更有力的美术家组织——巡回展览协会。
  1870 年,现实主义画家米亚索耶多夫(1835—1911)发起组织了巡回展览协会。克拉姆斯科伊、瓦·格·彼罗夫、尼·尼·盖等人同为协会的核心人物。后来相继加入这个协会或一度参加其活动的画家几乎代表了19 世纪后期俄国美术界的精华。巡回展览派画家们的艺术主张是:严格忠实于生活,密切联系人民,作品力求真实、朴素、自然。协会每年在各城市巡回展出其成员的作品,从1871年到1923年,共举行过巡回展览48 次。
  肖像画
  在巡回派画家中,以肖像画见长的有克拉姆斯科伊、盖、雅罗申科等。克拉姆斯科伊是肖像画的大师。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荒漠中的基督》,通过塑造一个同福音书上描绘的完全不同的基督形象,表达了进步俄国知识分子所进行的悲剧性的追求。他还为与他同时代的许多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绘制了肖像画,以对人物心理状态的细微刻画而反映了为社会服务、献身于崇高事业这一英雄主义的主题。在《看林人》、《拿着马勒的农民》等作品中,他着重表现了农民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克拉姆斯科伊的肖像画构图朴素、简洁,强调最主要和最典型的特征,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认为,没有思想就没有艺术,没有生动而又深刻的表情描绘也就没有图画。作为一位美学理论家和评论家,克拉姆斯科伊对成长中的俄罗斯绘画艺术作了热情而又严厉的分析,对伦勃朗、小荷尔拜因等大师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当代西欧资产阶级美术进行了批评。他的艺术观点对同时代美术家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