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瓶梅人物画廊-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定义也有失偏颇,女人不可能都是这样,但毋庸置疑,这种性格因素确实是女人中的某种共性。
  本文当中的李瓶儿尤其如此。
  上一回说到,阴历五月十五是应伯爵的生日,西门庆公开了自己和李瓶儿的关系。这一天也烧掉了花子虚灵位,是李瓶儿在鬼神系统中恢复人生选择自由的大喜日子。当天晚上两个人在一起就开始实质性地讨论婚姻大事了。
  又过了五天,就是帅府周守备的生日,西门庆去给他拜寿。要知道,守备是地方武装部队的首领,权力很大,而此时的西门庆只是一介平民,之所以他能成为这样人物的座上客,一是因为他的关系网,二是因为他有钱。如果有一天西门庆再弄个一官半职,那他不更是一手遮天了吗?在十五回当中,我们也见识了,西门庆和社会边缘人士往来密切,那些人出于对金钱和权势的趋附,对他是“崇拜有加”,他隐然有“黑老大”的气势和实际影响力。
  如果说一个奸商和黑老大,再能当一个掌握公安和司法系统的当权派,那么清河县人民的冷暖就可想而知了。事实终究会违背我们的意志冷酷地前进。
  西门庆在周守备府里喝酒时,李瓶儿打发冯妈妈来请他过去看看自己打好的首饰,遇到玳安后,由玳安代为转达。西门庆赶忙起身要走,周守备说什么也不放,拿着大杯劝酒(可见,西门庆在那里是有面子的,我们一定要关注这些细节,才能读出重要内容。),这个斯文败类儒雅地说:“大人赐酒,我一定饮了此杯,只是还有些小事,不能尽兴。恕罪,恕罪。”于是一饮而尽,辞别周守备,直接来到李瓶儿家。
  西门庆吩咐玳安骑马回去,明天来接。进屋之后,李瓶儿让迎春把首饰拿出来给西门庆过目,“红彤彤,黄灿灿的”,果然是一副好首饰。双方商定,四天之后送下聘礼,下个月初四就是正日子。妇人满心欢喜,连忙安排酒菜和西门庆畅饮,最后转战到床上去了,先是饮酒调笑,然后是春色横眉、淫心荡漾,这一次双方都很放得开。西门庆醉中还问妇人:“花子虚活着的时候,也和他如此行事否?”妇人道:“他整天醉生梦死,奴哪里有闲心和他干这营生?他每日在外边胡来,常常三五天不回家,就是回来,奴一般也不让他沾身。而且他如果不好,老公公在的时候,奴吱一声,他是要受棍棒惩戒的,奴也常常骂得他狗血喷头【原文是“况且老公公在时,和他另在一间房睡着,我还把他骂的狗血喷了头。好不好,对老公公说了,要打倘棍儿(打棍子以示惩戒。)。”如此处理,不知道合不合理?我对原文确实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比如说“和他另在一间房睡着”,是“花太监和花子虚在一个房间睡”,还是“李瓶儿和花子虚在一个房间睡”,还是“让花子虚单独在一个房间睡”。按照上下文推断,应该是第三种意思。】。谁像冤家你这般可奴之意,就是医奴的药一般。白日黑夜,教奴只是想你。”
  原来西门庆是“医奴的药”,不知道这味药究竟有什么用?是治疗性冷淡的吗?她现在是满心欢喜,她哪里又想到“是药三分毒”,有时“这味药”是药到病除,有时“这味药”也杀人无形。就像大麻一样,少用一点可以镇静、麻醉、止痛,如果常用的话,不但药效全无,甚至会让人生不如死。
  大概到晚上七八点钟时,只听外面大门被打得一片声儿响,李瓶儿派冯妈妈去开门,一看是玳安来了。西门庆有点火了,心想上一次我们就是办正事的时候,你叫我回去谈生意,这一次又到紧要关头来打扰老子,究竟是何道理?他就责问玳安,不是已经告诉明天来接嘛,怎么这么晚还过来呢?玳安知道两人正有大事在做,不敢进屋,只在门帘外边回话说:“姐姐、姐夫搬着许多箱笼过来了。大娘让我来请爹回去,有大事要商量。”西门庆知道如此忙三火四地找他回去,肯定是有什么缘故,就穿上衣服骑马回家了。
  他到家一看,自己的女儿、女婿都回来了,而且是带着箱笼床帐回来的,不觉吃了一惊。女婿陈敬济(《金瓶梅词话》本上为“陈经济”。)哭诉说杨戬被弹劾倒台了,押在监牢等候审讯,他的亲族和手下也要被问罪,多亏了他府中有人提前通风报信,父亲陈洪才让自己带着一些金银细软来到这里避祸。如今陈洪已经起身到东京打探消息去了,等到事情被摆平之后,一定会好好报答西门庆的。
  说完陈敬济又递给西门庆一封陈洪的亲笔信,大概意思是:金国侵犯边境,兵部王尚书贻误军机,不肯发兵,致使兵败如山倒,而杨戬作为军事负责人,责无旁贷,一起遭人弹劾。皇帝震怒,把杨戬监禁起来,并且要把他的亲友和手下充军边疆。陈洪吓得如同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赶忙让儿子陈敬济和西门大姐回娘家暂避风头,自己上东京的姐夫张世廉家里,打听消息。陈洪又怕清河县会有风浪,准备了五百两银子给西门庆,让他打点使用。
  西门庆也慌了手脚,赶忙把东厢房三间房子收拾出来让两口子居住,但是不管如何慌张,都不忘“把箱笼细软都收拾月娘上房来”,这老两口对钱财都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亲近感。陈敬济又把那五百两银子贡献出来,西门庆用这笔钱托县里的卧底,抄录了一张东京发下来的邸报(我国古代官府用来传知朝政和有关政治信息的文书抄本,内容大多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章,以此来分析政治动态,类似于现在的“内部文件”。)来看。
  只见上面写道(我用老百姓话进行翻译。):兵科给事中宇文虚中(宇文虚中是人名。)等肯请自以为至高无上,其实是愚不可及的皇帝陛下:请您尽快干点正事儿,从酒色当中清醒过来,管管国家大事,做好本职工作吧!您是领导,因为“工作需要”,难免沉湎酒色,在别人敢怒不敢言的情况下,只好承认您享受的特权是“正当合法的”,可是如果您这只尊贵的老虎再不发威,别人真会认为您就是病猫啊!
  如今奸臣误国,民不聊生,以至于外敌乘虚而入,祸国殃民。外族侵略,自古有之,不足为奇,然而“若无家贼引不来外鬼”。就好像人生病一样,先有腹心之疾,日积月累,这才导致元气大伤,风湿邪病纷纷而至,四肢百骸,不能幸免,最后整个身躯变得千疮百孔,腐烂不堪,即使华佗在世、扁鹊重生,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一筹莫展而已。事情如果发展到这个地步,还指望长命百岁吗?如今天下大势,就和这个病人一样,虚弱至极。
  亲爱的皇帝陛下,您就像个脑袋,股肱大臣就像肚子和心脏,文武百官就像手臂和大腿,如果“脑袋”不是只知吃饭不知思考,如果“肚子”不仅仅是酒囊饭袋,如果它们能够各司其职,发号施令,那么您这颗尊贵的“脑袋”即使身居皇宫之中,官僚机构也会正常运转,属下无不尽心尽责。如果元气充盈,肌肉强健,四肢茁壮,又有哪个不怕死的小子敢于把您这颗尊贵的“脑袋”当成老虎的屁股摸上一摸呢?可如今金国这个无知的小子,不但摸您华贵的屁股,甚至于敢笑嘻嘻地踢上两脚。他们为何如此胆大妄为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金国为何如此肆无忌惮呢?究竟是哪些家贼引来了这些个外鬼呢?
  我认为首当其冲的罪大恶极者,莫过于崇政殿大学士蔡京了。他天生就是奸险小人,进献谗言,阿谀奉承,以寡廉鲜耻为荣,既不能坐而论道,辅佐您这个“国家的脑袋”,也不能率领群僚,治国安邦。他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贪财好利,争宠夺权,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瞒天过海,指鹿为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忠直之士,扼腕切齿,四海之内,为之寒心。祸国殃民者确实是以蔡京为罪魁祸首。
  王黼(就是上文提到的王尚书。)贪婪平庸,无赖至极,愚蠢可笑。就是这样的跳梁小丑,因为有蔡京的举荐,得以执掌兵权。他只知贪恋权位,苟且偷安,对于国家大事,一问三不知,如同行尸走肉,酒囊饭袋。更为可恨的是,他胆小如鼠,畏敌如虎,一旦遭遇战事,仓皇失措,草木皆兵,当此国家危难之际,不思励精图治,只知带领家小,狼狈逃窜,一心想要保全狗命。误国误民至此,即使把他千刀万剐,也难解天下人之恨。
  杨戬本是纨绔子弟,资质平庸,胸无点墨,靠着祖宗庇佑,得以决策军国大事,其实他大奸似忠,怯懦无比。
  这三人狼狈为奸,结党营私,欺上瞒下,实在就是陛下的心腹大患。自这三人当政以来,百姓受罪,国家遭殃,天灾频发,盗贼猖獗,外患不断,这三人的恶行可谓罄竹难书。臣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此等魑魅魍魉的罪行放任纵容,实在是有负生平所学。恳请您老人家乾纲独断,将蔡京等一干恶党绳之以法。这样才是尊重天意、挽回人心的必然之路。果真如此,国法得以彰显正义,边患自然消除。真所谓天下幸甚!国民幸甚!
  这个奏章果然起到一定效果,批复下来的意见是:蔡京暂且留下辅政。王黼、杨戬作为军事主管,荼毒百姓,放任外敌入侵,以致损兵折将,城池失陷,以玩忽职守罪把他们缉拿归案,按律当斩。把其手下干坏事的家人、亲家和工作人员,统统用锁枷枷上,标明罪状,示众一月,日期满后,充军边疆。
  其中就包含这个陈洪。在前面我们说了,陈洪和杨戬是亲家,陈洪的儿子陈敬济又娶了西门大姐,所以陈洪和西门庆又是亲家,这样杨戬和西门庆的关系就叫“四门亲家”。当西门庆去为花子虚摆平事儿的时候,曾经豪气万丈,因为他“上边有人”,可如今遇到这样的事儿,他则不住跌足,深感万事皆休,吓得魂魄自己跑了。正所谓:惊伤六叶连肝肺,吓坏三毛七孔心。
  所以我说人际关系是把双刃剑,就是这个道理。人世没有永远的赢家。
  我曾经看过好多有关对《金瓶梅》的评论,总是指出兰陵笑笑生把讽刺和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封建皇帝,不像《水浒传》中“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可是很少有人举这个例子。
  其实在宇文虚中的奏折当中,明确指出了“蔡京就是罪魁祸首”,可是“英明”的皇帝却把“蔡京暂且留下辅政”了,把始作俑者、万恶之源放了一马,还肃反什么贪官?整顿什么吏治?
  让小角色充当大奸臣的挡箭牌是中国封建政治的特色,这是为了平衡关系,这是为了平息民愤,这是为了制造舆论,这是为了给鞠躬尽瘁的清官们一点心理安慰。说到底,这只是一场政治作秀而已。
  当然以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来看,罪魁祸首就是皇帝,所以我们对秦桧要有“历史的同情”就在这里。岳飞要“痛饮黄龙”,把宋徽宗、宋钦宗接回来,那作为儿子和弟弟的宋高宗该摆哪里?没有宋高宗的授权,十二道金牌如何发出的?在这种军国大事上,秦桧敢矫诏吗?谁才是导致岳飞死亡的真正凶手呢?不言而喻。
  有的人提出过“高明”的观点,认为皇帝留下贪官是为了牵制清官,从“矛盾论”的角度来看,这话有合理性,凡事都有对立面,没有高山显不出洼地。从封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