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兰特对自己的粗心有些后悔:或许库勋级不须全数出动,这样可以少牺牲一些人。他还思考了个人可能面对的问题;计画一旦失败,可能被撤职查办,接受军法审判。如果成功,仍会引起争议,毕竟这场战役并非以传统方式实施。如果误判古瑞德雷摩下各舰长与成员之能力,或者低估敌人实力,将全数阵亡。所有人员皆了解成败的后果。  
  格兰特曾打败苏联海军,且未尝败绩,库勋级全体人员对他深具信心。但这次如判断无误,至少半数以上库勋级舰将遭击沉或失去战力,最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员伤亡。  
  这纯粹是个人感性的一面。指挥官作战时最重要的间题是,计画如何成功?如行动挫败,代表魅影级舰亦损失惨重。由于魅影级舰之火力足可遂行任务,只有一些因素能使计画失败。战术弹道飞弹皆历经测试,但未曾运用于实战中。美军情报系统世界首屈一指,但亦可能未侦测到土国某些军舰。且魅影级发动攻击时,土国运输舰必须仍在港内。  
  魅影级舰如行动失败,势将导致全面战争,第六舰队将遭逢严重打击,美国声望亦因此摇摇欲坠。希腊发动攻击,此时战力已遭削弱的土军其后果将惨不忍睹,东地中海与西南亚更可能爆发动乱。  
  格兰特心想,六个小时后一切都会揭晓。的确,这个作战计画完善,将会成功。他加入军人的行业并不是因此一行业中一切事务都是确定的,战争中是充满危险与不确定因素的,但是在诸多因素的配合下这个计画成功在望。格兰特运用适当兵力执行计画,魅影级与库勋级各舰长皆曾依据完善之准则勤训苦练,砥砺战技,所有官兵亦能在拥挤狭窄的滨海水域进行快速作战。  
  格兰特转头向古瑞德雷说:「你可以发射武器了。」  

 
结局  
  格兰特的作战计画只有在魅影级舰适时发射飞弹,摧毁土耳其两栖战力后,方竟全功。  
  接下来的故事,也就是战斗本身,就要由小说家来执笔了。如欲情节较曲折,格兰特可能怯懦,犯下错误,而壮烈成仁。如由笔者撰写,主角将胜利凯旋。但就本想定主旨言之,格兰特之存亡并不重要。  
  对部份读者而言,格兰特并无必要让自己置身于险境之中,但此举却符合海军长久以来以身领军的传统。知名海军史学家波特(E。 B。 Potter)指出,尼米兹上将(Admiral Nimitz)抵达珍珠港后因必须待在岸上方能取得敏感情报,并能顺畅地与高层或下层通联,故勉为其难地不随舰出征。尼米兹面对的是一场长期作战,格兰特则不然,其胜负只在一举。加上格兰特胜算不低,故欲参与行动。就一般状况言之,作战指挥官留在司令部运筹帷喔,现场由战术指挥官负责,较有利舰队作战。由于笔者将各种战术技巧赋予格兰特,因而他显然比较独特。  
  另外小说家还会告诉读者,美舰队赢得胜利后,是否成功地促成谈判,从而恢复和平。笔者不保证有此结果,仅能说美国总统见到良机,联参主席选择了最适当的人执行这项任务,美军亦竭尽所能,创造谈判空间。  
  作战细节将集中于库勋级舰勇敢的欺敌作为。这七艘军舰面对了在数量上为其三倍有余,排水量五倍余的敌人,目的旨在吸引敌军火力。双方皆无法进行现代飞弹部队所希望的作战方式:在远距外发动决定性先制攻击。这场作战就是刻意制造混乱,与柯拉汉少将(Real Admiral Dan Callaghan)于1942年11月12…13日瓜达康纳尔夜战所处之情形类似。柯拉汉夫去管制能力,但由于情势过于混乱,双方皆无法了解战况,反而击沉一艘日本战舰,另一艘撤退,柯拉汉后来于是役阵亡。  
  第十一章提及如何计算两支对阵之飞弹部队之战斗力。双方接战时,只要任何些许改变,例如命中率、火力分配、防御效能、或侦测追踪效能等,皆会大幅影响战果。而飞弹作战本身即具有相当之不确定性。  
  唯一解决之道在于先发制人。两军交火时,状况混乱难以预测,然古瑞德雷所接受之命令就是相互交火。即使有了明确下达的作战指示,但几次齐发后古瑞德雷恐难掌控各舰,目标是否达成有赖各舰是否严守纪律,舰长是否沉着冷静。土国舰队亦然。在本人笔下,美军在第一回合享有先发优势(笔者不知这是否合理),但依据第十一章公式,土国军舰在承受第一击后,仍可摧毁美军。  
  土国舰队之目标如系摧毁美国军舰,则应采取不同战法。然土国海军战术指挥官主要职责为保护滩头堡,确保两栖作战遂行。此外还须防范不远的希腊海军。就作战阶层言之,海战胜利永远只是手段,而非目标,仍有诸多因素有待考量。  
  笔者另有一个不描述库勋级舰作战情形的理由,因此举将着重于战术分析,同时详述可能之行动方案与结果。但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估计库勋级可摧毁(或瘫痪)七艘敌舰,土国舰队在此次混战中将消耗90枚飞弹;由于目标较大,土国军舰与人员将伤亡惨重。如在开战时技巧纯熟,库勋级之56枚鱼叉飞弹最多可摧毁12艘敌舰。土国舰队如反应够快,应可将损失减至3至4艘军舰。  
  假设双方飞弹防御措施极其成效,当彼此飞弹用罄时,许多军舰毫发未伤,届时势必以舰炮交火。此时土军享有较大优势。但战局愈紊乱,愈有利于美军。  
  格兰特与古瑞德雷如预期没有几艘库勋级舰得能存活,亦属合理。如运用第十一章之公式,库勋级舰毫无胜算,扭转局势的机率不大。如同许多国家滨海部队般,在自己的水域作战占有绝对优势。库勋级舰老旧,与大部分海军拥有之小型水面舰一般。此处之重点在于魅影级舰。搭配空中感测器与现代指挥管制网路后,魅影级之战术弹道飞弹就成为决定性之战斗系统。  
  爱琴海战役的环境诚然独特,任何滨海作战之环境皆有其特异之处,许多国家之海岸防御严密难攻。在大型的滨海作战中,陆基感测系统、飞弹与战机相当重要;地理位置、沿海潜舰及水雷亦不容忽视。由于近海海车之兵力组成,加上审慎的战略考量,携带飞弹的小型水面舰艇势将参与行动。在沿海负责侦搜的商用船只亦是重要因素。笔者认为,美国舰队在危险的滨海水域行动时,必须拥有可以牺牲的小型作战舰艇,方能不须放弃任务。这是笔者何以让格兰特拥有库勋级与魅影级舰的因素。笔者不认为,当今美国海军即使运用所有火力,在拥有强大防御能力之滨海国家的水域作战时仍能毫发无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台'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翻译'  
SANJYSAN '扫描'  
SANJYSAN 'OCR'  
Mboat '校对制作' 2006…09  
 
 
 
    
附录二 战争原则  
韦恩·休斯 '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2000  
兰德斯门编纂之战争原则  
卫雷汇编之战争原则,自西元前至西元1968年  
战术论点  
 
 
 
 
  本附录计收录两篇战争原则汇编,并以原文呈现,未经修改。第一篇系海军上尉兰德斯门(Stuart Landersman)在其《海军作战原则》(Principles of Naval Warfare)中所述,是篇研究于1982年完成,当时兰德斯门系海军战争学院海战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Naval Warfare Studies)战略研究小组成员。 ' 原注:Landersman; appendix E '  
  第二篇系取材自卫雷(Barton Whaley)针对欺敌与奇袭所着,于1969年完成之《谋略》(Strategem) ' 原注:Whaley; pp。 122…26。 ' 。由于卫雷对于各家对奇袭之重视程度极具兴趣,卫雷对各项原则之排列系依各家本身认定之顺序排定,或依卫雷自身认为各家会如何排列而定。  

 
兰德斯门编纂之战争原则  
姓名  时间  原则  
孙子  BC350  目标、团结、欺敌、主动、适应力、环境、安全  
拿破仑  1822  目标、攻势、集结、移动、集中、奇袭、安全  
克劳塞维茨  1830  目标、攻势、集中、节约、机动、奇袭  
约米尼  1836  目标、运动、集中、攻势、欺敌  
马汉  1890  目标、集中、攻势、机动、指挥  
富勒  1912  目标、集结、攻势、安全、奇袭、运动  
福煦  1918  目标、攻势、节约、自由、控制、安全  
柯白  1918  目标、集中、弹性、主动、机动、指挥  
美陆军  1921  目标、攻势、集结、节约、运动、奇袭、安全、简单、合作  
尼米兹  1923  集中、时间、主动、奇袭、机动、目标、指挥、环境  
富勒  1924  目标、攻势、奇袭、集中、节约、安全、机动、合作  
李德哈特  1925  目标、攻势、防御、机动  
佛斯(Falls)  1943  目标、集中、保护、奇袭、侦察、机动  
史达林  1945  目标、稳定、士气、分工、武器、组织  
前苏联  1953  目标、奇袭、速度、协调、攻势  
美海军  1955  目标、士气、简单、管制、攻势、扩张、机动、集中、节约、奇袭、安全、战备  
艾克力斯(Eccles)  1965  目标、攻势、集中、机动、节约、合作、安全、奇袭、简单  
基诺(Keener)  1967  目标、分配、协调、主动、奇袭  
毛泽东  1967  目标、攻势、集结、节约、运动、团结、安全、奇袭、简单  
美陆军  1968  目标、士气、攻势、安全、奇袭、集中、节约、弹性、合作、行政  
英国皇家海军  1969  目标、士气、攻势、安全、奇袭、集中、节约、弹性、合作、行政  
高希可夫(Gorshkov)  1976  范围、打击、作战、互动、运动、速度、时间、宰制  
海华德(Hayward)  1976  范围、打击、科技、机动、协调、战备、集中、后备兵力  
 

 
卫雷汇编之战争原则,自西元前至西元1968年  
理论家  原则(依重要性排列)  
孙子(西元前四世纪)  目标、攻势、奇袭、集中、运动、协调  
维吉谢斯(Vegetius)(390A。D。)  机动、安全、奇袭、攻势  
萨克斯(Saxe)(1757)  机动、士气、安全、奇袭  
拿破仑(1822)  目标、攻击、集结、运动、奇袭、安全  
克劳塞维茨(1832)  目标、攻击、集中、兵力节约、机动、奇袭  
约米尼(1836)  目标、运动、集中、攻势、牵制  
麦克都高(P。 L。 MacDougall)(1858)  集结、指导  
弗雷斯特(N。 B。 Forrest)(1864)  集结、指导、快速、攻势  
富勒(1912)  目标、集中、攻势、安全、奇袭、运动  
史达林(1918…47)  稳定后方、士气、质与量、武器、指挥官组织能力、奇袭  
福煦(1918)  攻势、兵力节约、行动自由、对兵力的自由运用、安全  
唐森得(C。 V。 F。 Townshend)(1920)  目标、兵力节约、集结、攻势、方向、安全  
美国陆军部;训练法规,10…5号(1921)  目标、攻势、集结、兵力节约、运动、奇袭、安全、简单、合作  
富勒(1925)  方向、攻势、奇袭、集中、分散、安全、机动、持续力、决心  
李德哈特(1929)  目标、运动、奇袭  
美国指挥暨一般参谋学院(1936)  攻势、集中、兵力节约、机动、奇袭、安全、合作  
毛泽东(1938)  政治目标、机动、攻势、守势、集中、奇袭  
美陆军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