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择端当即大怒道:“爱要不要!”

    张三一笑问道:“真的两贯?”

    张择端点头说道:“两贯!不买我收摊了!”

    张三点头:“好,这是钱,这幅画我买了。”

    张择端接过张三递上来的五两银子尴尬的说道:“这个,我找不开,要不你去那边有一个银行换点钱再来,我在这等你。”

    张三摆摆手说道:“我挺喜欢这画,五两银子就五两吧,不过你要是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就介绍给我,正好我想邀请他帮我,他要是有兴趣,你让他到进奏院去找我,我是进奏院的院正。”

    张择端一开始只是感激自己的画被赏识,后来听了张三的话激动的问道:“敢问大人,您找这画作者是要做什么?”

    张三笑笑说道:“告诉你也无妨,我奉陛下之命,要做一份大宋新闻日报,就是把大宋朝堂还有儒林民间的消息印在新闻上,发布天下,只是报纸不能满篇都是文字,需要插入一些图画,人物花鸟等衬托。”

    张三看着两手撰成拳头的张择端微微一笑说道:“你告诉他,只要他同意,他以后每一幅画都会名传天下,甚至当今圣上也会关注大宋新闻日报。”

    张三说完把画卷起来,就走了,一边走一边数着:“一、二、三。”

    张三第四步还没夸出身后的张择端就叫自己:“大人,您等等。”

    张三转身回头问道:“哦?你还有什么事情么?”

    张择端脸色通红的说道:“大人,不瞒您说,我就是那副画的作者,大人若是不信,我可以立刻再画一幅。”

    张三装作惊讶的问道:“当真?”

    张择端抱拳道:“不敢欺瞒大人。”

    张三笑着说道:“很好,你是今年的举子吧?”

    张择端点头说道:“正是,我本来在东京游学,无奈今年天子开恩科,房价突然上涨,手里的钱有些捉襟见肘,眼看考期将近,回家一趟怕耽误了复习功课,所以不得已想卖一幅画挣点钱。”

    张三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且回去把房子退了,以后就住在进奏院读书,平日里需要你时你画几幅插图即可,这样吧你明天巳时四刻到进奏院去找我,我在安排你如何?”

    张择端高兴的说道:“谨遵大人吩咐!”

    张择端在后世或许很牛,但是现在他不过是一个游学东京的士子,他的才华还没来得及被宋徽宗赏识,今年只有十五六岁的他,也只是赶考的学生中的一员。

    现在有机会进衙门里,领一份工钱,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最打动他的是,张三说的可以借此机会,名传天下,对于张择端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

    他知道自从他迷上画画之后,功课都很少温习,想考上进士是难上加难,既然读书无望,自然要另寻他路,张择端也曾幻想过自己的画被皇上赏识,然后给自己一个官做。

    所以张三的那句,当今陛下也会关注,正挠到了他的痒处,所以他才迫不及待的想搭上张三,哪怕张三只是一个清水衙门进奏院。

    张三和他商量好之后,就把画丢给猴子,就算张择端的画后世在贵,现在的他也是卖不掉,也等不到,所以张三只当他是一幅画而已。

    张三看上张择端的原因就是他擅长画建筑人物,而且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往往几笔就能把人物勾勒的惟妙惟肖,这样的功底正好是用来画简笔画和报纸插图的绝佳人选。

    至于清明上河图,这种东西张三没有兴趣,不过他要是喜欢,可以支持他画,张三还打算好好结交一下这个张择端,毕竟这里不仅有张择端这样的文艺青年,皇宫里还有一个特别文艺的皇帝。

    所以张择端会得圣宠是一定的,特别是张三决定用他做插画师之后,他出现在皇帝眼前的频率就大大提高了,那句话说怎么说的来着?对,就是简在帝心。

    搞定了张择端张三还是很开心的,有在接到上寻找了一圈,但是好运气确没有常伴张三,整条街上剩下的摊位里没有了一个跟书画有关的。也没有书生在做生意。

    街上倒是有一大堆乱窜的书生,但是张三也不能在街上拉着一个人就问:“要不要加入大宋日报?”

    所以张三决定明天白天在过来看看,实在不行就找牙人,招募一些条件差点的人先把队伍搭建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张三甚至希望明天就能把记者撒向大宋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事情还是要耐心的一步步来,张三预计,明天办理好入职手续之后,就可以招募队伍,记者要是能在十天内招齐,张三就能在十天后就开始筹备第一份报纸了。
………………………………

第三百二十七章情报中心

    张三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已经睡了,因为张三还没有回来,门房一直坐在门口等着,见张三回来了才关上门,张三路过前厅时正好看见,前厅里几个女孩叽叽喳喳的正在聊天。

    张三看着奇怪,这些人每天都在忙里忙外的,今天怎么这么闲了?张三跨进客厅,看到大厅里女孩子正在指着一个家丁和一个丫鬟在议论,两人穿着不同的衣服正在那站着接受点评。

    这些人一看张三回来了,都停止了讨论,双儿首先发话:“三哥,你回来啦?吃饭没有?”

    张三笑着说道:“我在路上随便吃了一点,你们这是在干嘛?”

    庞秋霞激动的说道:“她们都说你要给每个人发一套这样的衣服是不是?”

    庞秋霞的话让张三一愣,自从来到京城,庞秋霞就犹如脱缰的野马,张三只好安排个人陪着她到处瞎逛,今天不知道怎么的跟双儿她们凑到一起。

    双儿见张三发愣,低头说道:“三哥,你不是说要成立成衣作坊么?这是我们制作的样板,我们正在聊怎么改,你看是不是合适。”

    张三听了算是明白了,点头笑道:“挺好,我又不会做衣服,你们商量着来就是。我就不参与了。”

    张三留着她们正前厅讨论,回到自己屋里,准备写点招聘计划,看着书房里堆着的盒子也是一阵头疼,无奈何只得在客厅凑合着。

    记者需要招募一百个,这样每一个版面就有十多个人手,足够使用,每个版面需要一个主编,然后在需要一个总编,然后校正至少需要十个人,有分版校正,合并校正,排版校正,印刷后校正等几个环节。

    然后还有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就是财务和广告,财务可以从杨大嫂手下抽调,广告业务确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张三手里恐怕也只有前进能理解和胜任这个工作了。

    但是张三显然是不会抽调他过来,也就是说张三要重新在找一个这样的人才,广告部不仅需要聪明还需要一定的口才和忠心,报纸初期的广告市场开拓将会是一个重要工作。

    无奈张三手里确没有这样的人才,不过好在随着张三生意规模的扩大,店铺越来越多,而手下的店里的掌柜也越来越多,张三相信这几个月必然有一批真正的人才像钱进一样脱颖而出。

    最后张三圈定广告负责人中就从所有店铺和摊位中选一个真正的经营高手来,主编和各个分版的主编,张三打算从这些举子中选出来,但是记者中怎么安插自己人确是一个问题。

    张三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干脆弄一个双职位算了,张三打算记者分为两人一组,一个负责文字记录工作的书生,另一个就是负责打听消息的情报人员。

    这古代的书生大多高高在上,你让他们从市井里打听新闻人家未必看得上,就算是被生活所迫加入了报社,但是人家还是懒得张口。

    这样就需要一个口才好,常混迹于市井,处理事情圆滑的人来做这份工作,而书生则负责记录润色获得的内容,张三想了想这样一来初期的时候就是每一个记者都需要跟着一个情报员。

    这样一来即解决了猴子手下一部分人的工作,使得他们更加的对自己忠诚,而且也降低了一部分情报获得的风险,记者打着新闻的旗号总是一个正规途径。

    而且随着张三义学里毕业的孩子越来越多,将来除了这些情报员,甚至记者自身都会由张三自己的人充任,这样自己的情报收集能力将会进一步加强。

    张三想到这些,突然一拍脑袋,想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情报中心,自己一直想要建一个这样的机构,但是确一直没有时间和足够的人力,现在报社的成立确使得这个工作的迫切性再一次提高。

    报社以后收集的新闻素材不一定会都上报纸,但是不代表不上报的消息就会没有用,例如某个翰林学士养了房小妾,某个御史跟谁在青楼发生争执,这些消息肯定不适合上报的,但是这样的消息对张三来说确是非常有用的。

    张三可以凭借这些消息建立一个大宋官员信息库,那一天想用哪个官员或者想对付那个官员那么关于他的情报就变得非常珍贵。

    所以这个情报中心就变得必不可少了,而且这个中心只能用自己信任的人,悄悄的来搞,张三转身在纸上写下了资料库三个字。

    在报社只能用资料库的名义建立一个情报集中站点,真正的情报中心只能建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张三选来选去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码头上的义兴和记附近。

    码头的义兴和记比起其他地方来说要大了很多,包括棋牌室和赌场还有银行,张三规划的百货店也会从这里开始建设,现在随着张三手下作坊里的人逐渐增加,这边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这样的人流密集之地,正是情报中心藏身的理想场所,只有越混乱的地方,人员的进出越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张三也想过放在自己的宅子里,但是宅子里的人流虽然大,但是毕竟张三经常要招募新人住在自己院子里。

    时间久了难免被人察觉,张三选来选去,最后定在了义兴和记的货仓和棋牌室之间设计一个小门,这样一来别人都会以为那里是仓库的一部分,减少怀疑。

    通过这个小门里面要设计一个大院,里面除了情报人员处理情报的地方,还要有休息区,还有保卫人员的住所。张三写写画画了一大堆。

    最后张三开始考虑情报中心的情报到底该怎么归类,现在又没有什么收索引擎,情报的检索全靠人工,所以科学的归类是情报查询的关键。

    张三想了想,先在纸上写下人物二字,以人物来归类,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京城官员不过几万到十几万只间,相应的人物建立相应的信息库,这样一来查询某个人物只需要找到这个人物的资料就可以了。
………………………………

第三百二十八章入职进奏院

    但是张三又皱了皱眉头,往往一个事件的发生需要涉及多个人物,自己要是只要一个人物分类那么想理清一个事件的脉络就比较麻烦,而且事件怎么归类?

    张三又在纸上写上事件两个字,事件需要独立的分类,然后就是情报,这个情报和总体情报还不一样,这些东西即不是人物也不是事件,例如开封府有衙役四百七十八人具体名单及职务。城北酸枣门厢军换岗制度执行情况和酸枣门守卫情况。

    这样的情报也需要专门的归类,还有专门的商业情报,地理情报,等等越想越多,张三就越皱眉头,这些信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