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梅兰芳传稿-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圈已套的过了头顶了。下船后,预备了六辆汽车,有几位陪着我们去拜地方官长;拜完以后,就到中华商会赴欢迎大会。会中他们报告我们说:『在这里一共只演七天,日期似乎太短些,所以戏票卖得非常快,七天的票已经消了九成;若能再续几天,也一定能卖满座!』但可惜船期已定,不能更改。他们又说本地情形与美国内地不同:此处华侨受的教育比较高,很有几个人在美国大学里当教授,所以与美国人的感情,尤其融洽。并且这里各国人都很多,大家自小在一起,自然容易亲密,因之对国界的观念很浅。这次梅君来,无论那国人说起话来,都非常欢迎,可见戏票卖得那样踊跃,并不是偶然。

  有一位侨胞说:『前些日子,本地人看见纽约的报上说:「受五万万人欢迎的大术艺家梅兰芳」等话,作者的意思大概是:中国四万万多人,日本一万万来人,合起来差不多有五万万人。现在梅君又受美国全国人欢迎,这么一算,就是六万万多人了,这六万万的数目,差不多快合到世界上居民总数的一半;所以此地有人说:『梅兰芳的头衔,可以说是受全世界过半数人欢迎的梅兰芳。』』

  自到檀岛以后,天天有人陪伴我们游述各处名胜,参观各学校工厂等。尤其李克昌、叶香甫几位最热诚。大家都觉得中国的艺术,在世界上成了功,于大家都有光彩,所以非常高兴。

  全体华侨又合开了一次欢迎大会,到会的有一千多人,挤得几乎不能转动,闹闹攘攘,各人面上都带一副喜悦的神气。会里约了很多官长,绅董;又约了本地土人歌舞会,全体演奏助兴。并请出华侨各位闺秀,歌舞奏乐,各显她们的特长,姿势腔调都非常美观动听,并且言语举止,都极高尚;由此可见华侨在海外受教育的高深了。

  我们离檀香山的时候,因为这才算出美国的国境,所以各种箱笼,都应该详细查验。各位侨胞,都帮着整理箱件,办理公事,安排运送,并且到各方面去接洽。他们对于祖国的爱护,处处关心;对于我们的亲热,指导照应;作事的勤敏,圆满周到;实在令人佩服,到现在,我们想起来还感念不尽呢!

  ★梅兰芳接受博士学位记详

  梅君兰芳此次游美,到处受无上之欢迎,学界尤为重视。前在纽约芝加哥等处演戏时,各处学校校长教授等,观梅剧毕,多对学生讲演中剧之构造,娴雅有法。梅君之艺术敏妙无匹。至关于音乐戏剧等班之教授,更无不告令学生观梅剧者,盖皆承认中剧有文学之价值也。及至罗散格里司城Los Angeles演剧将毕,有波摩那大学校长晏文士博士Dr。 Charles K。 Edmunds及邓勤博士Dr。 Kemeth Duncan者,皆友人司徒宽之业师也。一日对司徒宽君曰:前读纽约芝加哥等处之报,对于中国剧,及梅君艺术之批评,异常佳妙,咸云有文学上艺术上极大之价值。及梅君到此演剧,吾二人及各教授往观数次,果如所言;且梅君之长处,报中尚有未尽者,真名下无虚也。吾侪协议,欲由本学校赠与梅君文学博士荣衔,君试为叩之。司徒宽君来商于余,余告梅君,梅君逊谢,嗣佥以为此名誉学位,当无不可。司徒君以告校长,校长乃召集全体校董教授大会,提出此议,得一致赞成。于是校长来言,六月十六日,为本校毕业之期,赠与梅君荣衔典礼,即于该日行之。司徒君曰梅君大致于六月六日离此,赴檀香山,必不克候。校长曰:本校赠衔之礼,向极荣重,倘本人不到,则不便赠与,此校章也。今年春本校欲赠与施肇基君法学博士荣衔,因彼往欧洲,不克亲到,遂作罢。此次如梅君不能到,则殊为难处。司徒君曰:檀岛行期已定,不能变更,奈何?校长曰:容吾思之,或有变通办法,可提前开一特别大会行之,但仍须全体校董教授通过,盖十余年前,曾有英国工党首相麦克唐诺君Ramsay MacDonald来美,东方某大学赠与荣衔,亦因彼不克候,遂提前开一特别大会赠之。数十年来,只有此一例,兹可仿照行之。顾此事本不易通过,所幸梅君名誉伟大,或能全体赞成也。次日,又召集大会,提出此议,竟获全体通过,乃定于五月二十八日举行。届期,午后二时,梅君先到校长宅,余与司徒宽、梅其驹,三人同行,盖梅其驹亦襄理此事者也。梅君就校长室易礼服毕,由邓勤、徐璋两博士陪行至该大学。礼堂约可容千余人,台上列椅二十余列。校长、梅君、邓勤、徐璋坐第一排,其余则校董教授百余人,分坐之。余亦滥竽其中,皆着博士服,雍容大雅。台下为学生,两廊为来宾,一堂济济,皆极肃静。对面楼上,则坐高级生二百余人,尽着学士冠服,尤为庄严。入座后,先由校长致开会词,奏乐,对面高级生唱庆贺歌毕,由福丽满博士Dr。 Luther Freeman代表全体教授,登台演讲。先讲「青年人之义务及责任。」未云:现由中国来一青年,大可为人取法,此青年为谁?即梅兰芳君是也。吾初次看梅君之戏,为春香闹学,见其滑稽之态,笑不可仰,及至后台晤面,则又见其静穆之气,盎于面部,接人谦恭和霭,便知为一极大之艺术家。以梅君名满世界,而见年长者犹似执手于礼,此吾美国青年最缺乏之道德;故吾应以为法也!在中国之礼教,原系如此,如父兄并称,子弟列侍,可知青年人对年长者之举动,应如何矣。故中国每见人恒问贵庚,盖倘比己年长,则当执弟子礼,所谓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此亦吾人所当取则者也!讲演毕,邓勤博士离位,对校长斜向立,校长亦起立。邓勤博士致词曰:兹有中国大艺术家梅兰芳君者,艺术之高,世界公认,无待赘述。但人只知其为大艺术家,而不知亦大文学家也。梅君于演剧之外,更竭力于戏剧之学问,研究戏学二十余年,创作甚多,贡献于社会者亦极伙,家中藏书甚富,关于戏剧图书尤多。近在北平,首创戏曲学院,自任发起人。梅君不但有功于艺术,更有功于社会,且有功于世界,兹特介绍于校长之前,请校长赠与梅君文学博士荣衔。盖梅君所贡献于社会者与校中赠与荣衔之规章,极相符合也!言毕,乃请梅君起立,介绍与校长。校长曰:邓勤博士所言,君之贡献社会之成绩,本校长早有所闻。兹代表本教授公会,赠君文学博士荣衔。言毕,亲授与博士文凭,复由其它两博士将「博士带」与梅君着于肩上,全场鼓掌致贺。梅君登台演说,其词为语体,今径以原文发表之:「校长先生,校董诸公,教授公会诸公,各同学,各来宾:兰芳今日得蒙奖授荣衔,非常感谢诸公!此举是表现对于我们中国人最笃厚的国际友谊!兰芳不过是微末的,个人游历贵邦,是要吸收新文化的,随带表演自己一点艺术,藉博贵国学者之批评。游历将完,细心体验,知道果然能够得到诸公对于我们民族,益加谅解和同情,这不第是我们的艺术成功,乃是贵国人士的好感,能够明了我们这次游历的意旨。从广大的意义上言之,我们此来是要尽我们微小的力量,促进文明人类的最恳切希望的和平。按照历史的例证说来,真和平不能够从武力上得来的;人类希望的和平,不是暴乱后的平静,真的和平是要从精神理智与物质里面增进人类的发展和生长,要维持世界的真和平,人类是要互相了解,互相原谅和同情,是要互相扶持的,不是要互相争斗的。我们中美两大民族,希望的人类和平是根据国际的信用和好感;要达到这个目的,须要大家从艺术和科学上有具体的研究;要明了彼此的习惯,历史的背景,及彼此的问题和困难。兰芳这次来研究贵邦的戏剧艺术,荷蒙贵邦人士如此厚待,获益极多。兰芳所表演系中国古代的戏剧,个人艺术很不完备,幸蒙诸公赞许,不胜愧怍。但兰芳深知诸公此举,不是专奖励兰芳个人的技术,乃是表现对中国文化的同情,表现对中国民族得友谊。如此,兰芳才敢承受此等真大的荣誉,以后当益加勉力,才当得起波摩那大学家庭的一分子,不负诸公的奖励!」梅君演说毕,复由梅其驹君用英语重说之。说毕,掌声雷动,历数分钟之久。当即奏美国国乐,对面礼服生复唱国歌,全会起立。歌毕,礼成,各博士均来握手,口称「多克他尔」,向梅君进致贺词,校长及当事诸公,皆曰:梅君演说词,命意异常之高,本大学赠与荣衔以来之演说,此为第一。即索全词排印,分散学生,永远保存。复与众人拍照,又与校长合拍一影毕,校长特请梅君与余等,在该校饭厅晚餐。厅共设三十余棹,每棹十余人。余与梅君及同人共坐两棹,座上有校长家族、邓勤博士家族及教授数人,共食之制,意在表示亲近,故欢悦之气,充溢四座。食将毕,有音乐组之学生,起立唱歌三次,以致敬意。末又移至梅博士座前歌之,犹为表示亲近也。饭毕,校长导观宿舍等处,时已八点钟矣,乃兴辞而归。梅君、余与徐璋博士,共乘一车,路间花木繁盛,橘柚犹多,蓓蕾满枝,异常美丽。次日各报,饱载此事,亦皆云梅君之演说,设词命意,极为得体也。 


 … ………【gzbysh】整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