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耶稣传-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以色列人)并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事隔六百多年,历史的悲剧竟将不可避免地重演!

  耶稣认为公元1世纪30年代初的犹太社会危机比公元前6世纪80年代更为严重,特别令人担心的是以奋锐党人为代表的强硬派竟不顾力量的悬殊要贸然举行反抗罗马占领的武装起义。他清醒地看到这种冒险主义行动必将给犹太民族招致一场空前的大灾难。因此,他指出:“你们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不要惊慌,因为这是免不了的,不过结局还不会立刻就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有饥荒和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马太福音》二十四6~8;《马可福音》十三7~8;《路加福音》二十一9~11)

  耶稣再三警告说:这场大灾难将是上帝对犹太人进行的一次大审判,惩罚的执行者将是罗马人。犹太人在军事上大溃败之后将遭到一场可怕的屠杀。

  “当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的时候,就知道她成为荒场的日子近了。那时,住在犹太的应该逃到山上,住在城里的要离开,住在乡下的不要进城。因为这是报仇的日子,使经上一切的话都得应验……因为大灾难要临到这地,烈怒要临到这里。他们将倒在刀下,被掳到各国,耶路撒冷必被外族人践踏,直到外族人的日期满足。”(《路加福音》二十一20~24)

  “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这殿宇必被全部拆毁,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马太福音》二十四1~2;《马可福音》十三1~2)

  “当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进行毁坏的可憎者’站在圣地的时候……住在犹太的应逃到山上,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取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服……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这是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未曾有过的灾难,以后也不会再有。”(《马太福音》二十四15~21;《马可福音》十三14~19)

  因此,耶稣为耶路撒冷的悲惨前景而放声哀哭,他说:

  “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围困你,并要毁灭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会留在另一块石头上……”(《路加福音》十九43~44)

  耶稣认为避免这场大灾难的惟一办法就是天国运动,所以当有人告诉他罗马总督彼拉多镇压加利利人并把他们的血搀在祭物中的时侯,他就明确地指出:

  “你们如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十三1,3)

  然而,犹太人拒绝了耶稣。到公元66—70年,耶稣的预言就丝毫不爽地应验了①。
①此事无其他资料可资佐证。

  公元66年爆发了犹太战争,这是犹太人反对罗马占领的一次大规模民族起义。战争一开始,以约翰(JohnofGischa…la)为首的奋锐党人率领全体爱国的犹太人消灭了驻耶路撒冷的罗马占领军,并击退了由叙利亚开来的罗马援军,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是,没过多久,罗马政府派大将提多(Titus)率领强大的罗马军队大举反攻,犹太起义军虽然奋勇抵抗,终因强弱悬殊,被罗马人击溃。罗马人攻破耶路撒冷,起义军退守圣殿,最后全部牺牲。

  犹太战争开始时,奋锐党的领袖们也估计到了这场战争的艰巨,因此在死海西岸的马撒达要塞(Masada)储存了大批粮食,准备长期抵抗。马撒达要塞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玛加伯战争时期,位于一座孤立的小山上,高出平地约240米,四面是深谷绝壁,无路可通。山顶有平地、水源,可以耕种自给。耶路撒冷失陷后,一支约1000人的起义军退守马撒达要塞,使七个营的罗马大军束手无策达三年之久。最后,罗马军队在要塞西面另一个山头上修筑了一个宽大的斜坡,利用斜坡使战车冲上马撒达要塞的山头。当罗马人攻上山顶时,却发现犹太起义军已经全部壮烈自杀,无一人投降。

  犹太战争的结局应验了耶稣关于大灾难的预言。罗马军队攻入耶路撒冷后,进行了疯狂的屠杀与破坏,城墙和圣殿全部被毁,果然“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


  7。 受难


  阴谋与叛卖

  接连几天,耶稣对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的抨击与揭露,使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下降。这些气极败坏的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恨不得立刻下手把耶稣置于死地,但他们知道支持耶稣的人很多,如果公开逮捕耶稣,不但毫无理由,而且肯定会引起骚乱,这是罗马当局绝对不能容许的;可是再过几天就是逾越节,如果不尽快除掉耶稣,谁知道他又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呢;何况奋锐党人、匕首党人已经云集耶路撒冷,拥护耶稣作王的风声一天紧似一天,政治局势表面上虽然还算平静,但人心已经浮动了。大祭司该亚法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来商讨对策,并把他的岳父、前任大祭司亚那也请来参加会议。亚那是个诡计多端的政客,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他向参加会议的人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局势,指出如果不立即除掉耶稣,就很难保证逾越节的正常秩序,因此,他建议用突然袭击的办法暗暗地逮捕耶稣,然后迅速迫使彼拉多以谋反罪将他处死。亚那的建议被会议采纳了。于是,大祭司该亚法派出了几名精干的人到耶稣周围去见机行事,务必在耶稣的亲信门徒中找到一个可以利用的人。

  十二门徒中的加略人犹大原是一个激进的犹太民族主义者,他跟从耶稣的动机是相信耶稣就是犹太人历来期望的弥赛亚。但是,在“增饼奇迹”以后,耶稣拒绝了奋锐党人拥立他作王的要求,犹大的心情就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他崇拜耶稣,也拥护耶稣的天国运动,但他始终摆脱不开传统的弥赛亚观念,他想离开耶稣,可是又下不了决心。后来,耶稣再三明确地向他们指出自己不是传统的弥赛亚,而是担当世人罪债的“受苦的弥赛亚”,犹大的心情就越来越矛盾了。在来耶路撒冷的路上,雅各、约翰曾公开地向耶稣提出要求耶稣作王以后要分别坐在他的左右,虽然耶稣为此事责备了他们,但这种赤裸裸的权力要求在犹大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耶稣进耶路撒冷时的盛况和洁净圣殿时表现出来的权威使犹大振奋不已,他确信耶稣这一次肯定能够在政治上取得成功,自己也一定能够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进城以后,犹大接连遇到了些过去的朋友,他们都是匕首党人,都想拥护耶稣作犹太王,他们委托犹大去了解耶稣的态度。于是犹大和耶稣进行了几次单独的谈话,向耶稣转达了匕首党人的动向与要求。耶稣严词拒绝了匕首党人的建议,并指出他们的做法将把犹太民族引向毁灭,希望他们切勿轻举妄动。犹大向他的朋友们传达了耶稣的意见后,又有人提出强迫耶稣作王的计划:一个是挟持耶稣揭竿起义,一个是铤而走险地把耶稣置于绝境,逼他行“神迹”自救,然后大家一致拥立他作犹太王与罗马对抗。犹大倾向于第二种做法,他一直跟随耶稣,亲眼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相信他肯定能够化险为夷、震服对手。

  犹大的矛盾心情自然表现得心事重重,经常独自向隅。这种情况被大祭司派来的人看在眼里,就马上想办法接近犹大,试探口气。犹大是个聪明人,也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不过他认为这是一个置耶稣于绝境,逼他行“神迹”自救的好机会。双方各怀鬼胎,接触了几次之后,就达成了协议:犹大向大祭司提供耶稣夜间活动的情况,但要求大祭司绝对保证耶稣的人身安全。大祭司让人交给犹大三十块银币作为代价。三十块银币是一个很小的数目,当时只够买一瓶高级化妆品,好在犹大的目的不在于发财,而只是当做一种凭证,所以并没有计较钱的多少。大祭司还要求犹大在逾越节以前办成这件事以保证逾越节的正常秩序,其他事情等过节后再从长计议。


  诀别


  你们也要这样做,为的是纪念我。(《路加福音》二十二19)

  犹大的活动,耶稣全都看在眼里。起先,耶稣只知道犹大与匕首党人之间的接触,而且犹大也向耶稣汇报过这些活动。后来,耶稣发现自从他拒绝了匕首党人的建议以后,犹大的行动就逐渐反常了,他不仅心事重重,而且老是低着头不敢正视耶稣的目光。这种变化引起了耶稣的警惕。他又发现有几个经学家样子的人站在人群中用目光和犹大打招呼,然后犹大就悄悄地溜了出去,过不多久又悄悄地回到人群中来。这样几次之后,耶稣就猜想犹大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与撒都该派接触了。犹大本来是相信武力救国的,功利之心颇重,很有点政治抱负,又爱走极端,他的思想发生变化是完全可能的。

  撒都该派与法利赛派原来是有矛盾的,但在共同对付耶稣的问题上他们竟然合作了。形势急转直下,对耶稣越来越不利。因为撒都该派掌握着犹太宗教大权,与罗马政府、希律政权都有密切联系,而法利赛派在犹太人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十分受罗马当局的重视。联系到犹大近一两天来的反常行动,耶稣预感到他们正在策划一个大的阴谋活动,这个阴谋很可能是一次收买与叛卖。对于这个阴谋,耶稣并不感到害怕与意外。他既然选定了受难的道路,用自己的生命来拯救民族、拯救人类,那么,这个阴谋不正好是一次可以利用的机会吗!他要因势利导,利用他们的阴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月6日上午,耶稣没有带门徒到圣殿去。他知道“十字架的道路”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结果就在目前。他需要在受难前与门徒们作最后的诀别,给他们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并将未来的使命交托给他们。耶稣有一个忠诚的拥护者住在耶路撒冷城内西南角,耶稣决定到他家里去与门徒们共进一次最后的晚餐。为此,耶稣做了周密的安排。

  4月6日下午,耶稣在橄榄山上的客西马尼园中把十二门徒召集在一起,宣布说:

  “我们进城去吃晚饭,饭后回这园子里来过夜。”

  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故意看了犹大一眼,正巧和犹大的目光相遇。犹大马上低下头躲开了耶稣的目光。

  傍晚以前,耶稣带着门徒来到那位朋友家里,他已经在楼上为他们准备好了晚饭。

  耶稣对门徒说:

  “后天是逾越节,我们今天提前吃逾越节的宴席,因为我不能和你们一同过节,也不能再吃逾越节的宴席了。”

  门徒们也发觉事态似乎很严重,大家心情沉重,谁也不想说话。

  耶稣等大家坐下以后,就脱下外袍,拿手巾束上腰,倒了一盆水来准备给门徒们洗脚。按照犹太人的规矩,宴会前仆人要给客人洗脚表示尊敬。门徒们见耶稣要给他们洗脚,都十分惊讶。这个意外的举动使他们既吃惊又感动。

  彼得手足无措地推辞说:

  “主啊,我怎能让你给我洗脚呢!”

  耶稣对他们说:

  “我所做的事,你们现在不明白,以后会明白的。你们称呼我为‘老师’,称呼我为‘主’。不错,我是你们的老师,是你们的主,我尚且像仆人一样给你们洗脚,你们也应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做个榜样,好叫你们照我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