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宏图-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隐隐感觉到一丝希望。力挽天河的希望!
  “姓韩的,休得张狂,你家赵爷爷来了!有种,就滚出来一战!”没等他把好梦做够,半空中,忽然响起了一声霹雳。
  紧跟着,在另外一条岔路口,有支人马驱赶着先前逃走的溃兵呼啸而至。正整个队伍的正前方,一名方脸将军手举包铜大棍,“姓韩的,赵匡胤在此,有种出来一战!”
  “姓韩的,赵匡胤在此,有种出来一战!”
  “姓韩的,赵匡胤在此,有种出来一战!”
  “姓韩的,赵匡胤在此,有种……”
  赵匡胤身边的弟兄,也效仿幽州残兵故技,扯开嗓子,将挑战的话语一遍遍重复。不为别的,只为告诉幽州军,他们已经陷入了包围之中,插翅难飞!
  “……有种出来一战!”“……一战!”“……一战!”
  群山之间,骄傲的声音来回激荡。
  “是你?”韩匡美的脸色迅速变得苍白如雪,不仅仅为了身前身后的敌军,还因为那个手持包铜大棍的少年。
  他的哥哥韩匡嗣无数次跟他提起过此子。
  整个韩氏家族,时时刻刻,都在收集着有关此子的任何消息。
  此子,曾经护送着他的侄女韩晶,一路从汴梁赶到蓟县。
  此子,曾经与他的侄女韩晶相约白头。
  此子,曾经在大河之上,当着所有人发下重誓,今生必灭韩氏满门。
  此子……
  “晶娘,我来了,我来杀你父亲和叔叔来了!”迟迟得不到韩匡美的回应,赵匡胤仰头吸了下鼻子,吸去差一点淌出眼眶的泪水。
  今天的阳光很亮,风也温柔,四下里刀光闪烁,正如当初他和她相遇的时候。



第五卷 朝天子 


第一章 新春(一)
  平原的春天,总是比山区来得早,来得及,来得绚丽缤纷。
  一场细雨过后,麦苗就从地面窜起两寸多高。红的杏,粉的桃,白的梨,紫的海棠,争先恐后于枝头绽放。仿佛稍有耽搁,便会错过这霎那春光一般。
  田间地头,河畔沟边,衣衫破旧的农夫农妇们,扛起锄头,拉起犁杖,迫不及待地将粟、黍、豆、椒种了下去,然后打垄追肥,除草捉虫,满怀希望地等着收获的那一天。
  去冬,雪下得厚,冻死了足够多的害虫。今年春天雨水又来得勤,让大地喝了个痛快。看样子,今年应该会有个好年景。更令人欣慰的是,持续多年的战乱,也终于有了结束的迹象。
  祸害河中的几位大帅,相继被朝廷所擒。年初大举南下的辽军,也被枢密副使郭威、河东节度使刘崇、魏国公符彦卿三位大帅,联手给打了个落花流水。经此一战,辽国元气大伤。至少在最近两年内,无法再轻易南侵。平头百姓若不抓紧时间从土里刨几石粮食,娶媳妇生娃,简直就对不起老天爷这份恩典!
  至于郭、刘、府三位大帅,为何大获全胜之后,却没有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就不是平头百姓能猜测的了。反正国家大事,自然有肉食者谋之。连糠菜团子都不够吃的人,只管好自己和老婆孩子就行了,其他的心,根本不需要去操!
  一片祥和的春意当中,几匹来自南方的驿马,显得格外扎眼。
  马背上的信使已经累脱了力,趴在马脖子处,随时都可能掉下去摔得筋断骨折。然而,他们却根本不敢停下来休息。顺着年久失修的官道,一路狂奔。从安州、申州、到蔡州,昼夜兼程。
  好在为了应付战争,枢密副使郭威在连接南北的几条重要官道上都修建了许多驿站。这才令信使在把坐骑累死之前,能够及时更换到新的战马。并且采用这种换马不换人的方式,及时把警讯送入了汴梁。
  坐镇汴梁的顾命大臣史弘肇接到了警讯,不敢耽搁。第一时间,就召集了其余的三位顾命大臣,苏逢吉、杨邠、王章,入宫面圣。而大汉国第二任皇帝刘承佑,见信之后勃然大怒,当场就拔剑砍断了御案,发誓要披甲亲征,将南唐、荆楚两个不知顺逆的小国,一鼓荡平!
  “陛下,天子乃九五至尊,不可轻出。”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杨邠立刻皱起了眉头,大声劝谏,“南唐、蛮楚联手北犯,固然罪不可恕。然征讨四方,乃是枢密使之责。陛下只需下一道诏书,让天下百姓知道战火非我大汉国挑起便好。剩下的事情,自然可以交由史、郭两位枢密替陛下解决。”
  在入宫路上,他与其余三位顾命大臣,已经充分了解清楚了警讯的内容。原来辽国君臣吃了败仗之后不甘心,居然派人取海路去了江南,以重金和战马为代价,诱惑南唐、南楚两国,联手北犯,从背后狠狠捅了大汉国一刀。
  虽然安远节度使王令温和威胜节度使刘重进两个,先后抗住北犯的唐军和楚军。可大汉国与南唐、南楚的交界处,却不止是襄州和安州。特别是南唐,只要派遣兵马渡过淮河,就可以威胁蔡、颖、宿、徐四州,万一被其偷袭得手,大汉国就失去了产盐之地,税收至少要丢失一小半儿。
  但形势无论再怎么危急,杨邠都不认为御驾亲征是个好主意。首先,君臣之间职责分明,皇帝只需要坐镇朝堂,督促任免文武百官就好。征伐之事,自然由武将们来解决。而以他为首的文官们,则负责输送粮草,提供充足的器械和军饷,替武将们解决后顾之忧。若是皇帝把武将和文官的事情都干了,那朝廷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大伙趁早回家含饴弄孙好了,还能替国家节省掉许多开支。
  其次,杨邠不想说出口,却心里十分清楚的是,小皇帝刘承佑不是领兵打仗那块料儿。虽然随着年龄增长,这孩子长得越来越像先皇刘知远,举手投足间,霸气四溢。然而,此人却是个寺庙里的蜡枪头——样子货。真要去带兵打仗,一百个兵卒勉强还能带得动,一个营兵卒虽然吃点力,凑合着好歹也能对付。人数只要超过五百,肯定会手忙脚乱,焦头烂额。能全身而退就烧高香了,根本可能打得赢任何对手。
  只是,这话不能直说。毕竟小皇帝已经不是孩子了,得给他留些颜面。然而,令杨邠万万没想到,他的一番好心,却没换回来好报。听完了他的话,大汉国第二任天子刘承佑,脸色顿时阴沉得能渗出水来,将天子剑朝地上以丢,冷笑数声,摇着头道:“呵呵,朕倒是忘记了,凡事都有诸位爱卿在呢!既然如此,诸位又何必入宫来见朕?直接调兵遣将,御敌于国门之外便好。反正,这种事尔等也不是第一回干了!”
  话音落下,史、杨、苏、王四位顾命老臣齐齐大惊失色。快速躬身下去,先后大声说道:
  “陛下何出此言?”
  “陛下慎言!”
  “陛下如此一说,臣等只有以死明志了!”
  “陛下,微臣老迈,愿乞骸骨!”
  刘承佑闻听,脸上的笑容愈发寒冷,继续撇着嘴,大声补充:“何出此言?朕才把话说得稍重一些,尔等就受不了了?那尔等调皇叔的兵马前往河北之事,可曾请示于朕?还有那魏国公符彦卿,是谁准许他擅自离开驻地,领兵北上的?除了郭枢密路过汴梁之时,顺口告诉了朕一声之外。其余两路大军的调遣,朕事先连半点信儿都没听到。这回南唐蛮楚来犯,有尔等在,朕当然照旧装聋作哑多好!”
  ‘原来陛下是为了一个多月前的事情发怒!’杨邠、史弘肇、苏逢吉三人闻听,齐齐松了口气。赶紧强装出笑脸,大声解释道:“陛下息怒,河东兵马的调动,并非臣等指使。而是河东节度使不忍见河北生灵涂炭,派了帐下大将呼延琮前往救援。事后河东节度使还曾经专门修书给陛下,解释过此事。至于魏国公符彦卿发兵,乃是辽军的先锋已经打到了他的家门口儿,他不得不奋起反击。难得他肯主动为国出力,臣等。臣等觉得不便冷了他的心,就默许了起所为。”


第一章 新春(二)
  河东节度使刘崇是刘承佑的亲叔叔,他虽然未曾向朝廷请示,就擅自出兵河北,但毕竟打的是保家卫国旗号。因此,几个顾命大臣即便再对刘崇不满,也只能暂且捏着鼻子认下此人的举动,无法给与任何惩处。
  而魏国公符彦卿,在刘知远活着的时候,就没给过朝廷多少面子。今年辽国大举南侵,此人不去给契丹人带路,已经是国之大幸了。举国上下,有谁敢冒着将此人逼到契丹人那一边的风险,指责他擅自发兵?
  对于这些事实,小皇帝刘承佑肚子里当然清清楚楚。但是,今天他突然暴跳如雷,却不是为了听几个顾命大臣来给自己解释两路大军擅自行动的理由。于是乎,又冷冷一笑,大声问道:“诸位先前不是跟朕说,咱们君臣各司其职么?朕把天下权柄都交教予了诸位之手,怎么不见诸位给那些拥兵自重者一些颜色看看?莫非还是要等着他们公开扯旗造反,尔等才有所动作么?这,这,也太懒惰了一些吧!”
  话音落下,杨邠和苏逢吉二人立刻羞得无地自容,红着脸,躬身谢罪。
  “陛下,老臣惭愧!”
  “臣等有负先皇重托,请陛下责罚!”
  枢密使史弘肇,则气得两眼冒火,手掌握成拳头,在衣袖里忍了又忍,最终,却也躬下了身躯,闷声说道:“陛下,我大汉立国以来,征战不断,府库空虚,将士疲敝。如非,如非万不得已,实在不该擅动刀兵!”
  “好一个府库空虚!”刘承佑立刻抓到了史弘肇话语里的漏洞,紧咬不放,“那朕来问你,这两年的盐铁税和春秋两税都哪里去了?朕自从登基以来,虽然没有力行节俭,但也未曾有过大兴土木,或者出猎巡游之举,怎么府库里依旧拿不出讨伐逆臣的钱来?”
  “这个……”史弘肇回答不上来,连连用眼睛示意三司使王章,要求他出面替最大伙解围。谁料三司使王章却好像睡着了一般,对他的暗示毫无反应。直到被杨邠偷偷掐了大腿,才闷哼了一声,缓缓说道:“启奏陛下,臣年老昏聩,最近一段时间,都是在尸位素餐。若是陛下问财税之事,不妨将三司副使郭大人也请进宫里来!”
  “不必了,朕过后会单独召见他!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好!”刘承佑才不会将火烧到“自己人”头上,摆了摆手,断然否决。“反正按诸位的说法,眼下国库没钱打仗,将士们也没力气打仗!朕总结的对还是不对?”
  “臣等惭愧!”四个顾命大臣再度红着脸谢罪,谁都没力气再继续解释。
  大汉国的第一任皇帝刘知远,在起兵驱逐契丹人之初,为了减少麾下将士的牺牲,曾经传檄天下,重金求购契丹人首级。而在攻占汴梁之后,为了尽快稳定局势,避免其他诸侯浑水摸鱼,又采用高官厚禄收买的方式,招安了大量的草莽英雄,抗辽义军。结果契丹人的确被赶走了,局势也以最快速度恢复了表面上的稳定,但河东多年以来的积蓄,也被他花了个干干净净。
  若是刘知远不死,凭着赫赫威名弹压各路诸侯,给大汉国创造五年休生养息的时间,也许国库就会再度充盈起来。然而,天阴又逢屋漏雨。刘知远没等把皇位坐热乎,就撒手西去,紧跟着就反了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战事一起,开销又仿佛流水。杨邠、王章等人即便再有本事,也只能在支应前线将士之余,保证朝廷能按时发出百官的俸禄。想要多存些钱粮以备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