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民不举官不究,但是女子名声却是坏的。
  “好妹妹别气,让你爹娘去吃酒就是,你别去了。”季双儿劝道。
  余榕点头。
  余家三房的房子开始做了,来帮忙的人不少,尤其是汪家兄弟本就是很感恩。余娟自从上次跑了回来就跟赵氏诉苦,赵氏又把秀才娘子喊过去说了不少三房的坏话,赵氏慈眉善目,平时又温和的很,她说的话在秀才娘子看来当然可信度极高。
  但这并不代表秀才娘子就放弃跟余榕结亲这门亲事了,她看余家起了新房自然又起了心思,这个心思要说出来,秀才娘子耐心十足,反正余家三房今年肯定会回来过年的。
  余榕正在店里嗑瓜子,街上热热闹闹的,今天是吴慈柔出嫁,站在余家杂货铺,不,现在已经改名为余记货铺,余松打算再挣两年钱把铺子盘下来就好了。有个妇人正在一台台的数嫁妆,出生惊讶,“咦,竟然有三十六抬,吴家果然是大户人家。压的实实的,这可厉害了。”
  三十六抬嫁妆倒是真的很多,难道吴家比想象中的还要殷实,可吴家除了土地上有些出息,其他的铺子什么的都没开几间。吴襄与兄长吴通一起送嫁,并没有众人想象中的得意,尤其是吴襄本就是家中小儿子,本来家中子弟众多,用钱就已经很节省了,但这次大妹出嫁吴刘氏把她的嫁妆还有其他的东西给了许多给吴慈柔,日后轮到吴襄的还有多少,他还真是不敢想。
  趁着吴家送嫁,钟家也跟余家定了亲事,只等余奉九月份院试过了就回来就筹办亲事。而张氏忽然发现对门佟家似乎有意在抢生意,也做起了大肉包子,还比她们来得便宜,张氏跟余榕疑惑道:“他们是怎么会做包子的?”


第35章 
  佟家的人一向不大守诚信,上次看张氏她们生意好就把她们赶走了,这次他又想打擂台了不是?余老三就有些着急,“松儿他娘,要不我们也降价吧?”好不容易开始做房子,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余老三不想被人兑挤把生意做没了。
  “万万不可,咱们包子那肉又扎实又新鲜,味道又好,才值这个价。若是降价了,哪里能挣多少,还辛苦。”余榕第一个不同意。
  张氏听女儿这么说,也觉得不妥,“这生意是要做长久的,让那爱吃小便宜的人去他那里吃。咱们还是做咱们的。”
  在余老三忧心忡忡下,还是决定不降价。佟家抢生意抢了不少,但那味道却比不上张氏做的包子,同时张氏熬了红豆又开始做豆沙包还有一些其他的品种,生意也慢慢恢复起来,张氏跟余老三俩人脸上才露出笑容。
  这天余榕等张氏回来,张氏便跟余榕道:“你二哥的婚事定了,过几天我们回家吃酒,你跟我一起去吧,也去看看我们房子做的怎么样了?”
  平时都是余老三回去弄房子的事情,张氏还没回去看过,对于张氏来说草埔只是她挣钱的地方,但老家还是在沙河村,人们常说狡兔三窟,张氏跟余老三已经经过几十年了,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年代,张氏跟余老三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执念。
  余榕就把自己之前做的衣服找了出来,她已经瘦了快十斤了,看起来气色又好,就连季双儿都说,“榕榕,你不知道有好几家都开始打听你了?”她们是商户人家,说起来比那些大家闺秀要开放一些。
  “什么打听我,我还未及笄,而且我娘有意再留我两年的,不比你,既能干又聪明,你季大小姐才真是货真价实的婆婆最好人选。”余榕也不示弱。
  季双儿过来捏她的嘴,余松正好回来,余榕才整理好头发。倒是季双儿很不自然,侧着身子在一旁坐,余松回来只是拿点样品的,他走了,余榕才发现季双儿满脸通红,余榕毕竟也不是真正的女儿,她越看倒是越觉得这季双儿做自己的嫂子还有那么点意思。
  比如季双儿是客栈老板的女儿,身份上是差不多的,余松自己经营货铺,而且余松十分能干,年纪又轻,相貌也好,季双儿却相貌普通,但古道热肠,却又有生意人的精明,做人做事也不大矫情。
  自家爹老实勤快,娘虽然厉害但却很明事理,自己也能挣钱,除了读书的小弟,估摸着读几年张氏也会让他自己出去找事做,余松的家庭也没什么负担的,不过感情的事情余榕也不能做主,她只能看这俩人日后如何再跟张氏说。
  转眼已经到了余二郎定亲的那一日,余老三前几日回去了一趟,他也觉得不可思议,“二郎的婚事定的也太草率了,那个姑娘听说是从北边逃荒过来的,娟儿就说这姑娘好,又识得字什么的,配他哥哥最好。老二夫妻也是昏了头,还把定亲跟成亲一起办了,我说,这种来历不明的女子怎么能随便成亲,万一日后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余娟这个人最爱做什么?总觉得自己是主角光环,认为周围总是有一些那么不平凡的人,所以凡是有些隐秘的人,在余娟那里反而被当成宝。像余榕就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贵人相助,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
  张氏自从上次被余娟呛了后心里就不舒服,她冷笑:“所以我说老二两口子本来也不大聪明,现在不被这个女儿害死才行,这样的大事都听她的。”
  张氏一贯在意自己的形象,今天穿的余榕给做的湖蓝色的上襦下裙,中间还用了巧思用了一点粉色做腰带,然后粉色绣双碟的做了抹额,看起来果真是比平时年轻许多,张氏本人也爱美,穿了余榕准备的这一身,就觉得女儿心灵手巧。
  余榕今天到没有做太大打扮,只把头发前面梳了小髻,后面编了辫子,只插了一枝头花。衣裳还是那套湖绿色的琵琶对襟衫子配珍珠白百褶裙,她跟别人做衣服舍得,跟自己不大花费功夫,毕竟常年要织布做事,也不出去,有几套可以出门的衣服就可以了。
  “娟儿,这几天咱们弄那个草药也没卖多少?这次又是二哥去打短工挣了钱,你全部跟二嫂做了新衣服,这合适吗?”余柳知道她的两个哥哥去了很远的地方打短工才挣了一点钱回来,像大姐余香香出嫁也没穿新衣裳,她们家又不是有钱的人家,不过是做些苦力活而已。
  余娟苦口婆心道:“柳柳姐,你要知道女人这一辈子就一次的事情,自然怠慢不得,你放心,等你出嫁了,我也会挣钱让你穿上这样好的衣服的。”
  余柳很轻易就被余娟说动了,两姐妹在后面说话,余柳被赵氏喊去切菜,余娟则出去迎客。她口巧会讨口彩,所以赵氏很为这个女儿骄傲,又加上赵氏性情温柔,在村里有很多交好的妇人都来帮忙。真妈就跟赵氏道:“你这俩个女儿都生的好,比那个梅儿强,不过你们家老大生的那个可真厉害,竟然跟钟家小姐定亲了。”
  夸别人的孩子,赵氏心里酸酸的,可她一向脾气温顺,正准备也附和几句,前边人说余家三房回来了。真妈一听张氏回来,放下手中正在刮的鱼鳞,她跟张氏可比跟赵氏好多了,赵氏是个一问三不知的人,而张氏却是个有主意也能出主意的人。
  余老三带张氏和余榕先去看了一下房子,厨房已经做起来了,前面除了没吊顶,都弄的差不多了。张氏笑道:“那也好,买点瓦片,今年就可以回来过年了。”尽管老屋房子再大,张氏也不愿意去。
  余榕看这房子做的宽敞,不禁道:“娘,明年咱们一定要把新屋刷点石灰,让哥哥打点家具,住进来可好了。”这才是她们真正意义上的家。
  因为余树要上学,余松要做生意,俩人都没回来。余榕走进老屋的时候就看到余蓓跟余娟在一块迎客,余蓓这个小姑娘穿的衣裳仍然不错,尽管是在条件这么差的情况下,头上系的绸布做的花。她看起来乖巧可人,实则最会看人下菜,她知道余老太不喜欢三房,所以她对三房都是淡淡的。
  而且她也有她的事情要做,余娟跟张氏上次闹的也不大愉快,余梅见余榕十分嫉妒,但转头一想又想起自己可是未来秀才的妹妹,钟家小姐的小姑子,那可不是区区余榕可以比的。倒是入赘四叔的小女儿王雪对余榕很有好感,一上来就跟余榕道:“榕姐,好久没看到你了?最近还好吗?”
  “好啊,你有空去找我玩。你爹娘怎么没看见?”
  王雪苦着脸道:“我爹跟我娘去跑船了,租的别人的船做摆渡人。我姐也跟过去了,我娘留我看家,留了点粮食就去了。”她已经有好几天没吃饱饭了,好在二伯家还能吃上几口,但二伯家要做的事情更多,还不如她自己去找点东西吃。
  “这不是作孽吗?”张氏还准备扩大店铺,正好找帮忙的也不用愁了,她拉着王雪道:“我给你一个月两百文的工钱,包吃住,你来不来?”
  还有钱拿?王雪想当然就答应了,“我都听三伯母的,要不要钱都可以。”主要她现在一个人在家,每晚睡觉都担惊受怕的,实际上她也知道父母带着姐姐走了,说的好听,其实就是抛弃她了。
  她还不如自谋生路,张氏一见她同意,又道:“你爹娘那里你要不要去说说?”王雪摇头,“我不知道我爹娘去哪儿了。”
  张氏招到人了,又想着用她也便宜又是自家人,带她过去于她也是美事一桩,心情自然好。又真妈跟几个嫂子出来,张氏让余榕叫人,余榕一个个叫人,几个嫂子也都羡慕的看着张氏的衣服。
  张氏遂夸奖女儿,“都是榕榕帮我做的,街上买都买不到的。”
  真妈羡慕道:“你们这是越过越好了。”
  “好什么,最近生意差了许多,只你知道我家里是个什么情况,幸亏我这一对儿女争气。我们手里现在没钱,只能干活,不过分了家吃自己的喝自己的倒也心甘情愿。”张氏这一席话说的让众人心有戚戚焉,哪个当媳妇的不想当家作主。
  赵氏从里屋弄了糖水给张氏和余榕,“三弟妹和榕榕快喝点,这一路累着了吧?”
  赵氏永远这么恭顺,虽然是乡下人,但她看起来真是性情很好,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张氏也笑着恭喜她,“你这下好了,老二成了亲,你可比我有福气这么早就做婆婆了。”
  赵氏心里当然是这么想的,她又想起救的那位女子,不禁心下高兴,对张氏恭维的话还是很受用。
  “你们松儿也快了吧?我看你们那屋子都快做好了?”


第36章 
  张氏又没傻,不会让儿子就这么草率的成婚的,一来张氏认为儿子是个有头脑的,绝对不会随意娶个没见识的乡下姑娘,余松虽说不是什么做大事的人,但慢慢也开始积攒自己的家业了,就必须娶个有见识的姑娘,至少要懂得持家,要懂得人情世故。二来余松的条件不好不坏,真的想娶那种条件好的,人家也看不上余松,那还不如缓个一两年,等儿子越发出息再说。
  可这些都是张氏自己的打算,她并不打算跟赵氏说,只打着哈哈:“松儿哪里有钱娶媳妇,而且一时半会的也没有好的人选,再说吧!”
  赵氏泛酸,她们家如今还住着两间屋子,她们家人又多,二郎成亲了能分一间房。其他人呢,全部挤在一间房里,但是三房可就不一样了,她们做的新房虽然比不上老屋那么大,可三房人人都有房,而且听说还要盖瓦的。只她也不会跟张氏说,别看赵氏温顺,可是赵氏那胸襟也不是什么宽广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