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陆敏既然选择来了,那就绝对要把吴襄挤下去,尽管江瑜林很想吴襄留下。但也不可能公然跟自己的小舅子作对,毕竟江陆两家联姻才是最重要的。
  “西北?正好我从来没去过,这次可得好好享受一下沿途的风光了。”余榕以前就想去甘肃或者新疆这些地方旅游,她是非常乐观的,而且现在她还年轻,也想去外地走走。最重要的是吴襄现在就好像是好不容易翻了土种了树,果实也长出来,可这果实却完全被别人采撷了,他的心情一定很不好。
  作为妻子的余榕现在再表露出嫌弃或者是不情愿,一味的抱怨,那可真的就是往吴襄心上戳刀子了。
  果然她这么一说,吴襄脸色就好看了一点:“是啊,多少塞外诗都是在西北写出来的,我也想去看看。”妻子兴致勃勃的,吴襄觉得就当是带妻子去西北玩玩,只是西北条件恶劣,恐怕要委屈妻子了。
  吴荣跟余树自然也不能说出什么反对意见,毕竟木已成舟,再抱怨被人听到了,还以为他们有多大的意见。
  余娟终于生了个儿子,现在还在坐月子,她这次倒是学乖了,没有卖弄什么。因为现在吴荣也不大听她的,每日都在外面比在家里的时间多多了,当然,吴荣对她也还可以。毕竟在二房来说,只有余娟现在生了儿子,钱氏身体亏的很厉害,到现在也只有一个女儿。
  余娟在二房的地位提升的很快,以前钟氏让人寄东西过来基本都是给吴荣的,可现在的东西基本都是给余娟几母子,尤其是余娟的东西多了很多。以前觉得生儿子没用的余娟顿时推翻了之前的想法,谁说生儿子没用的,她的待遇可是提升了许多,就是吴荣现在也不能像之前那样越过她。
  “相公,三哥真的要去西北吗?”余娟还以为吴襄会升官的。
  吴荣不耐烦道:“是啊,我不是跟你说了,等新任的知县过来,交接好就可以走了吗?”他又埋头喝了一碗汤,不理解余娟怎么问好几遍?
  余娟赔笑:“我不就多问了几句,还不是想知道要准备一些什么才好。”余娟也不大想去西北,她觉得古代的交通工具实在是太落后了,坐车要坐许久,又很不方便,去那么远的地方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吴荣神情一缓:“你问三嫂就行了,反正你也要出月子了。”家里送了俩个乳娘,两个下人过来,吴荣觉得余娟已经不用太操心孩子的事情。而且她年轻,身体也不错,长途跋涉辛苦点,可是到了西北就好了。
  余娟不置可否。
  她不喜欢余榕,但也不厌恶,自从她生了孩子之后,她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有的时候她在想到底是庄生梦蝴蝶,还是蝴蝶是庄生,可她现在想通了,她现在越来越融入这里,就代表她必须就过去做个了断。她终究是泯然众人矣,做不到像她以前看的那些种田文小说中的女主翻云覆雨,发家致富对于她来说都是浮云,甚至她现在都没吴荣懂的多。
  新知县慢慢悠悠的过来,吴襄心里骂娘,可脸上还得云淡风轻。谁让他是寒门,谁让他不过是权贵眼中的一只蚂蚁,别人都能随随便便捏死他们。
  江瑜林为吴襄践行,他苦笑道:“景耀兄志存高远,以后必有大用。”他能怎么办?是,他有资源没错,可他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只能在一些不想关的利益上照拂一下他们,可涉及到实际利益了还是要顾自己人。
  吴襄忙着赶路,已经没时间再做停留了,因为新知县来的太晚,他们去西北路途遥远,就要更快一些才行。
  巧娘子跟杨叔杨婶都很舍不得余榕一家人,因为吴襄不仅是个好官,余榕也是一个难得的好主顾,走的时候还一人给了二两银子。
  余榕清点了东西后,把带不走的东西丢的丢送的送,精简又精简还是要五个大马车。她们走的时候有很多疫区的老百姓过来相送,尤其是之前那位还纠缠过的何萍抱着刚生的娃儿来送行。对于吴襄来说这就是对他这三年来最大的认可,他也不求当多大的官,但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就好了。
  …………我是分割线
  吴刘氏抚掌而笑:“我就说他没良心,又怎么会过的好,这不报应就来了。西北战事频频,这个时候去西北,我看他是找死。”
  刘妈妈看吴刘氏穿着尼姑袍子,头发已经束上去了,看着她这样的落魄,不禁道:“大夫人,我听说了老太太身子也不是很好了,要是咱们再加一把火,让他官都做不成,岂不是更好?”刘妈比吴刘氏更讨厌吴襄,她的儿子跟儿媳妇还被迫跟在吴襄身边,她活剐了吴襄的心都有。
  不得不说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仆人,刘妈跟在吴刘氏身边,刚陪吴刘氏进这个小佛堂的时候还没这么偏激。可日日夜夜全是吴刘氏在说吴襄跟余榕的坏话。现在在刘妈的眼中,吴襄跟余榕就好似真的是黑白无常或者是大奸大恶之人了。
  “不行,现在还不能动老太太。万一被二房的人拿住了把柄,你觉得我还活的了吗?”吴刘氏还是觉得保命要紧,即便是老太太活不成了那也是时间问题,可她要是冒险了,她就一无所有。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吴刘氏算是最惜命的人了。
  “净心居士,奴婢提饭过来了。”
  外头的小丫头提饭过来,她很是羡慕里面的这位夫人,亲切和蔼又慈祥,上次她娘生病还是这位夫人出钱的。
  门一打开,吴刘氏笑道:“小婵,把饭提进来吧,可是辛苦你了。”
  小婵受宠若惊:“奴婢不辛苦的,奴婢是吴家的下人,能伺候大夫人那是天大的福气。”
  吴刘氏穿着素衣,看起来高雅大方,她压低声音,越发显得深不可测,又十分慈爱:“小婵,麻烦你有空帮我去看看我的外孙好吗?我在这个地方不方便出去。”
  小婵看吴刘氏和蔼,不禁问了一句:“夫人,你为什么不能出去?是他们把你关在这儿的吗?”
  吴刘氏露出那种伤心绝望的样子,可对小婵却摇头:“傻孩子,哪里有人会关我,记住别多想了。”
  “我知道您就是被关了。”小婵义愤填膺,夫人肯定是被关了……


第112章 
  吴刘氏摸了摸她的头:“傻孩子, 快别说了, 我吃完你就快拿走吧。”说完再不肯多发一言。小婵想起下人都说三爷跟三奶奶现在是县令和诰命, 却不肯跟大夫人申请,肯定是三爷授意的,她就不明白了, 大夫人这么好的人,三爷怎么就这么狠心?
  吴刘氏略动了几筷子就停下手, 刘妈很客气的把食盒收好再递给小婵,还再三谢道:“真是谢谢小婵姑娘了。你娘的病好了吗?”刘妈很关心的问。
  小婵听刘妈提起她娘, 不禁心里暖暖的:“谢刘妈妈关心,我娘的病已经好很多了。”她看刘妈妈生的白胖, 也很好说话的样子,于是把心里很想问的关于大夫人的事情就脱口而出了:“刘妈妈,大夫人真的是三爷故意关起来的吗?”
  败坏吴襄的名声,刘妈妈即便平时老谋深算,但被吴刘氏成日成夜的诉苦, 也失去了理智,所以一听到这个就欲言又止, 但在小婵的期盼下,叹了一口气,“我说了你别说出去。”
  小婵连忙点头,示意刘妈说出来。
  刘妈期期艾艾道:“你也知道夫人是个大善人,平时碰到什么阿猫阿狗都不会伤害的,可三奶奶就不一样了, 她刚进门时还老实的很,可后来因为跟着三爷在一起,三爷考中后就一直外任。三奶奶娘家人跟她就都觉得她旺夫,三爷又听信了三奶奶的话便不给我们大夫人请诰命。我们大夫人好说歹说,就怕三爷做了官了不谨慎,家里老太太也说让大夫人去。”
  她在说的时候还心有不甘:“可三爷跟三奶奶心不甘情不愿,就连夫人要沐浴,三爷都板着脸,让下人不要听夫人的。到了神女县,那更是不得了,三奶奶公然伸腿绊倒我们大夫人,大夫人本来以为自己的儿子肯定会帮她的,可是三爷不仅不听亲娘的话。反而相信了三奶奶,就把我们大夫人赶回来了。”
  “呀”小婵捂住嘴,“这也实在是……”她想说这也太让人觉得无法接受了,本朝以孝治天下,三爷怎么敢如此的?他们做这等事就不怕大夫人去告吗?
  刘妈妈又好心提醒她:“这事你千万别说出去,人都是趋炎附势的,你要是说出去了你的小命就不保了。”
  小婵听的怒火冲天,她是不会直接说出去,可是偶尔跟姐妹八卦一下那也可以。以后看三爷跟三奶奶回来怎么做人?
  …………………………………………………………………………我是分割线从西南到西北只能走陆路,王雪她们在最后一刻还是跟着吴襄过来了,幸好连子凯懂医术,每天都为众人把脉,这倒是免了路途中生病了无人医治的可能性。
  路上很是颠簸,敬瑜毕竟年纪还小,除开刚开始的惊喜感,后来就晕晕沉沉,提不起精神来。余树见外甥这样就要抱他兜风,敬天被迫停学,吴襄无法,只能亲自教他,还好吴襄这个人讲话很生动。
  敬天就跟余榕炫耀:“还是我爹爹讲的最好。”
  “是,是,是,你爹爹讲的最好。那小夫子,你要不要先吃点馍馍?”好容易才找到一个驿站,这边已经到了河南境内,所以吃的东西都是馒头,也叫馍馍。
  秋桐已经借了厨房又端了汤上来,余榕也知道她也有儿子要照看,也不欲她在这里照顾,便道:“你先下去吃饭,我让春草在旁边伺候就行。”春草已经把馒头跟菜摆上了,吴襄坐在上位,他把馒头皮剥掉再吃,还皱眉表现的很抗拒。
  吴襄只吃米饭,而且专吃凤安县产的精米,要他吃馍馍,他就难以下咽,而且他不吃馒头皮。余榕也知道他一向挑嘴,便心疼道:“你先吃点,等会儿我问问他们这里有没有米,我去跟你煮点饭。”虽然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但是余榕一直把吴襄照顾的无微不至的,生怕他受了委屈。
  听余榕这么一说,又看俩个儿子都乖乖吃饭,吴襄本来以为自己会羞愧的,可没想到他心里暗喜,果然阿榕还是最看重自己。
  西北的驿站可不像南边的驿站的人那么和善,这里的人很是剽悍,个子普遍要比南方人要高一点。余树在厨房吃了一碗面过来的,看余榕正在整理衣服,他也过去帮余榕整理。
  余榕推了推他:“你吃饱了没有?这些衣服我自己来叠就好。”
  余树也不坚持,他笑道:“姐夫亲自教我看邸报,还有做账也是,我才发现原来姐夫也会做账,还做的那么好。”
  他话语中透出一种兴奋,这是对知识汲取后极大的满足,余榕很高兴弟弟能认真上进。
  “你姐夫本事大着呢,以后好好跟你姐夫学。”
  余树笑道:“我知道的姐姐。”
  吴荣也不敢放松,他遵循吴襄吩咐,沿路记录民生用度,余树则跟吴襄学习,吴襄有空就把堂弟跟小舅子带在旁边,越发约束他们的行为,吴荣跟余树都是干劲十足。
  马车行驶在路上,突然一个急刹,余榕连忙把两个儿子抱在怀里。贵儿也吓白了脸,不顾什么礼仪就往里面道:“三奶奶,是抢道的来了。”西北荒凉的很,不如南地住的密集,这次雇的镖师是从神女县雇的,别看他们长的瘦小,可是十分精干。
  余榕只听得外面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