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夫人却异常支持,“军中也有好些这样的孤儿,我看这次的钱你就别捐了,留着做你的大事用,若是用得到我的尽管找我。”


第119章 
  余榕行动能力还很强, 而且她还会让孩子们也加入进来, 先是修书一封让贵儿去看敬天的时候带过去。再把齐磊跟敬瑜叫过来, 当然她也让吴襄坐在一旁听,余榕还煞有其事的拿了她自己做的笔记,念给吴襄跟孩子们听。
  “做那种三层的床, 上中下都可以睡人的,节省了屋子。没有儿女的人, 我们可以看其品行,让他们负责带好孩子。军中不是还有许多像跛脚的这样的, 可以让他们去教他们点武艺,我们提供伙食就行。”
  吴襄一听就知道余榕是在帮他, 他只是县令,身边可没有亲兵什么的。若是以这种名义来训练人,那就再好不过了。
  “军户所有些人无儿无女的,正好可以请他们来。女孩子们也可以学,我看西北这边武学盛行, 娘子军应该也不少,真的不行的, 就学做饭针线,到了年纪了自行嫁娶。”余榕说的头头是道,主意由她出,选人却由吴襄。
  敬瑜乐道:“那以后我是不是就有人玩了?”
  “你要读书习字还有练武,哪里有时间玩。”余榕呵斥。
  敬瑜闷闷不乐,齐磊就没什么想说的, 吴襄以余榕的名义去办孤儿所,又称余氏慈幼园。他想事情比余榕更远,所以余榕其实就挂了个名,大部分都是吴襄来安排的。
  余娟听说了,就故意问吴荣:“这件事情不是榕姐做的吗?怎么又是三哥在帮忙?”
  吴荣白了她一眼,“明面上是三嫂提起的,可哪一样不是要三哥首肯,而且三嫂毕竟是内宅妇人,不像三哥办事的经验多。”
  这又印证了余娟认为吴襄是穿越男的事实,只是她也没什么力气去做了,因为她又有了身孕,吐的昏天暗地。余榕来看了一次,就跟吴襄道:“我说让她不要在这边生,非是不听我说的,若真的打仗了,可怎么办啊?”
  “她也是个大人了,你也不必为她操心。”吴襄颇不以为然,他就很不喜欢余娟,觉得她为人十分轻佻。
  马上要到端午了,余榕准备了一车的礼物准备去看敬天,敬瑜也要跟着去看哥哥。
  “你乖乖到家吧,等娘回来好不好?哥哥那里都不知道怎么样,带你去了,娘又不能照顾你。”余榕知道敬瑜经常缠着她不让她出去,但又不知道那边怎么样,而且坐马车坐的太久了,她也不想小儿子跟着去受苦。
  敬瑜缠着余榕道:“我才不要娘照顾我,我师傅都说我是大孩子了,应该要自己照顾自己,而且我是小男子汉还能照顾娘。”
  “这敢情好,那你跟着我去,你哥哥要是问你的问题,你答不出来,你会不会哭鼻子的?”余榕取笑他。
  敬瑜撅嘴:“才不会,我会背熟了再去的。”
  “那好吧,你让张妈跟你去收拾行李,你的那些小玩意就不要带了。”余榕还是答应了,也是,说不定敬天更想看到敬瑜,毕竟两兄弟一向关系不错。
  敬瑜欢呼一声,齐磊正好过来,他看敬瑜高兴的很,连声问道:“敬瑜,你是有什么高兴事情吗?若有,就说出来让我们一起乐乐。”
  敬瑜拍拍头:“忘了跟你说,我要跟我娘一起去看我哥哥了,他在关中读书,这次要过端午,我娘说要陪哥哥过端午。”
  齐磊有点失落:“那不是要去好久……”
  “不会的,一个多月就回来了,因为很远,所以我娘说路上要走很久。”敬瑜人小鬼大,他跟齐磊道:“你肯定是不能跟我们去的,你家那个下人看的紧,你就好好在家,等我们回来吧。”
  这么一说,齐磊觉得敬瑜没忘了他,连忙点头。
  这就是敬瑜天生自带的技能,跟别人能立即相处的很好,年纪虽然很小,但是无论是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都爱跟他玩。
  …………………………………………我是分割线敬天已经在门口等许久了,远远看到一辆乌篷车过来,脸上立刻露出喜悦之情。他飞奔过去,已经没有之前那种老成的样子,看到从车上下来一年轻妇人和一位小孩,不是余榕,又是哪个。
  “娘”
  “哎,哎”余榕一看到他就流下眼泪,她的大儿子,让她倾注了许多心血。她摸了摸他因为跑过来而歪掉的发髻,连忙扶正,然后才道:“走,陪我去见见李夫人。”敬天长高了许多,脸色也红润,看来过的不差,余榕就放心了。
  一路上,敬瑜牵着敬天的手,抬头跟敬天道:“哥哥,娘天天在家里想你,还抱着你的旧衣服哭过。”
  这些话余榕可没教过敬瑜,可他就是这么会讨人喜欢,果真敬天一听,就感动的吐露心声:“我也想娘的,娘上次戴的头发我都抱在怀里睡的。”
  余榕心下大慰,她们往二门走去,忽然见一行姑娘走过来。余榕见她们笑了一笑,领头的姑娘倒是大方,“您是吴夫人吧,我娘在前边呢。”
  “多谢这位姑娘了。”听她这么说,应该是李夫人的女儿。
  余榕拉着两个儿子走远了,领头的姑娘才叹道:“本来还要逛园子的,算了先散了吧,让客人们看到也不好。”李家是有名的世家大族,尤其注重礼仪和规矩,御下表现的越谦虚越好。她们在家守孝,见到的人都是李氏族人,很少有这样为了儿子专程过来的。大部分都是让下人带孩子回去,可听说吴氏夫妇极是疼爱孩子。
  另一小姐十分畏寒,拉了拉衣领就走了,她长的很是清瘦,身上穿的衣服是淡色系的,她目前是守重孝,她祖母过世不提,连亲爹娘都过世了,虽嫁妆丰厚,伯母疼爱,但看上去依旧有些楚楚可怜的样子。
  “小姐,您先回房休息一下吧,等客人走了,您再去大夫人那里。”丫头看她这样也很难受,小姐因为是寐生,所以二夫人生了她就身子不好,一直没留个一儿半女,去年跟二爷两个人双双去了,都说她是不利之人,幸好大夫人手段强硬压了几个人下去,才没有人再传闲话。
  李莼如点头,乖乖的随丫头回房了。
  余榕则被请进门坐下,李夫人很是热情的样子,“你家的敬天,我们老爷是天天挂在嘴边的,先前就见过他爹,那是个俊杰般的人物,一直对你好奇来着,现下看了你,才知道敬天这性子像谁了。”
  余榕是没想到李夫人这么热情的,她笑道:“早就想来看他的,但一想到我相公说的,您与李大人都是好人,肯定让敬天宾至如归,比在家里还好,就让我不要来讨嫌了。这不趁着端午节的时候来给您请个安嘛,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自家带的一些土特产,您可别嫌弃才是。”
  说是土特产,但也用心准备的,像是武威特产人参果还有枸杞白果这些,另外还有野物,余榕自己还准备了精巧的小荷包,她还特地在里面放了一小块的西洋镜和乌木梳,所花费的钱也是不少的。
  李夫人到这样的位置,不大需要人奉承了,反而看余榕说话落落大方的,倒也生了几分好感。她又对下人道:“她们远道而来,你先去安排住的地方,等夜了,我这里准备好了宴席再请吴夫人过来。”
  李家很细心,安排余榕住的地方很是幽静,伺候的人也都规规矩矩的。余榕也不小气,对李家的下人都是一人一个荷包或者直接让秋桐给赏钱,无论是哪里的下人,给了赏钱,在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下,大家还是相处的很好的。
  等李家的下人都走出去了,余榕才对敬天道:“这里的饭菜你能不能吃习惯?”不是说李家的饭菜不好吃,只是人的习惯很难改变的。
  果然敬天摇头:“饮食很是精致,只是这边吃的东西太咸辣了,而且面食尤其多,我有点吃不习惯,不过儿子可以适应的好的。”
  “不要勉强自己,我跟你爹爹说了,中秋节就提前让你舅舅接你回家,所以你不要担心。”余榕看着懂事的儿子,只觉得心里酸酸的。
  余榕跟吴襄都是江南人,他们都爱吃那种腌制的洋姜,似乎北方人很少吃。这些还是余树不知道从哪个南方人手里换回来的,余榕亲自带着秋桐腌的,她打开包袱带了一小罐过来放桌上,“平日若是觉得吃不下饭,你就夹几口吃,但也不能吃太多,毕竟这个也没什么补益。”
  又敬天住的地方在外院,人来人往的,倒也不是很方便,余榕还想去敬天那儿看看,也只得作罢。
  “娘,儿子现在读书,先生经常夸儿子,您不用担心儿子的。”
  母子俩这样互相安慰,敬瑜也非要□□来抱着敬天道:“哥哥,我知道你好厉害的,娘经常让我跟你多学学。”
  “敬瑜,上次我走的时候跟你留的功课,你可背会了,现在背给我听。”敬天问道,他知道这个弟弟一向惫懒,所以时不时提醒一下他。
  作者有话要说:  三月的最后一天更完,希望四月份能再接再厉。


第120章 
  敬瑜苦着脸, 磕磕绊绊的背了几句, 敬天就耐心的跟敬瑜一起背完。余榕就把秋桐跟春草喊进来收拾东西, 春草小声道:“三奶奶,李家不愧是名门望族,连下人都有字辈。而且也不傲气, 对咱们也好。”
  也是,人家能成为世家, 肯定比那些半吊子更好。余榕嘱咐道:“我准备的那些荷包你们都拿好了,先梳洗一下吧。”余榕她们都坐了很久的车, 刚才还怕臭味熏到李夫人,现在正好梳妆打扮一下。
  余榕在护肤方面十分舍得, 再贵的东西她要买都拿钱去买,吴襄也不拦着,反而还千方百计跟她弄燕窝吃,可以说以前余榕的相貌只能算中等,可现在看着倒是中等偏上了。有时候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 真的就是看家中条件是否优渥,自己过的是否舒心。
  敬瑜一看余榕洗澡他就要跟着去洗, 被敬天拉着了,敬天算是懂事了,可敬瑜从小到大都是跟余榕很亲密的,尽管他很聪明,可是不知道要避开母亲。之前每次他要跟余榕一起睡的时候,吴襄不同意, 但都把他半夜抱走,所以敬瑜也想去跟余榕一起泡澡。
  “敬瑜,跟我一起看小人书吧,哥哥讲给你听。”这本小人书还是吴襄跟敬天买的,他对儿子要求虽然严格,但也会给敬天买些娱乐的书,若不然天天学习,是个人都得发疯。
  敬瑜一看就被吸引过去,余榕才好好的搓了个澡,又开始梳头打扮,让丫头们也轮流去梳洗。
  晚宴很丰盛,李氏因为分家,且李氏长辈都已经过世。所以李夫人拉着余榕坐在上首,姑娘们坐在下首吃饭。李家规矩非常多,余榕觉得自己才是刘姥姥,吃饭之前要洗两次手,那水都是很香的。再有吃饭途中,没有任何人说话,不像吴家都是边吃边说热闹的很,桌上的菜都十分精致,余榕生怕别人说她村,丢了敬天的脸,所以都只随意夹几口。
  好容易吃完饭,余榕又看李家的下人拿了清香的玉片过来,她不明白是做什么的,再看李夫人含在嘴里再吐出来,余榕也学她的样子,才发现含到嘴里的玉片一下就化了,只觉得口中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果然这种有底蕴的人家就是不一样,余榕深觉得自己开了一回眼界。吃完饭,李夫人把姑娘们都留下来说话,余榕遂把带来的荷包都分给各位姑娘们。
  “我来也没带什么,还望各位姑娘们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