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一品驸马-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红战战兢兢,沈探双眉微凝,冷哼一声:“哼,你最后将实情全部说出,那郑娟怎么可能在逛街途中突然生气,肯定是有事发生,你若不肯如实作答,就休怪本官大刑侍候。”

    小红一听要用大刑,顿时吓的哭泣求饶,可沈探却是一副冰冷神色,一点不为所动。

    “讲,还是不讲?”

    小红微微扭头看了一眼郑隐,然后连忙说道:“还请大人饶命,小姐这几天心情一直都不怎么好,因为……因为老爷和夫人给小姐找了户人家,可小姐并不喜欢。”

    小红此言一出,郑隐顿时怒道:“胡说八道,我女儿怎么会不喜欢?我们给他找的人家可是京城张员外家的公子,张公子才貌双全且多金,我女儿能嫁给他不知道多幸福呢。”

    小红被郑隐一通话说的顿时缩了脖子,然后又是低头不语。

    柳味在一旁听着,心中不由得一声暗叹。

    此时的沈探,则冷哼一声:“郑隐,公堂之上,岂容你如此恐吓证人?你认为那张家公子是良婿,可你女儿是否就这样认为呢?”

    沈探说完,郑氏突然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捶打郑隐:“你这个杀千刀的,我当时就说那张公子不合适,你却偏偏看上他家财力,如今女儿已是因此自杀,你……你赔我个女儿……”

    大堂之上已乱,不过所有人皆已认为郑娟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她不满意自己父亲给找的人家。

    而就在晋王觉得是时候判案的时候,柳味突然站出来道:“王爷,属下请求再复查一下尸体。”

    晋王微微凝眉,有些不解,道:“柳大人,如今案情已经大白,你也认为死者系自缢而亡,却为何还要复验尸体?”

    沈探在旁冷哼一声,似乎是觉得柳味看到自己审明了案子,心中不服,因此才由此一举。

    柳味却不在意,道:“死者死因的确已无差错,只不过属下对于死者自杀的情况尚有疑虑,死者若是不满自己父亲给她定的亲事,生气、闹皆说得通,可自杀却是令人不解的,试想,一个女人心无所属,既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来忍一忍也就嫁过去了吧,可郑娟却自杀了,王爷不觉得这是说不通的吗?”

    此言一出,苏另看最先反应过来,道:“柳大人的意思是说,死者心有所属,因此才不堪忍受自己父亲所定下的亲事,这才自杀?”

    柳味淡笑:“这还只是在下猜测,不过是与不是,却要验证一番才行。”

    众人有些不解,这种事情,如何验证?

    “柳大人想如何验证?”

    “复验尸体,而且这次需要验死者全尸,包括死者阴处。”

    柳味刚说出这话,大堂之上突然传来一声怒吼:“不行,我女儿已经死了,岂能容你这般侮辱?”

    郑隐满脸愤怒和悲戚,就连一直哽咽的郑氏此时也跟自己的夫君同仇敌忾起来。堂外百姓,更是嚷嚷的厉害,声言女子的那个地方,怎么能验?

    如意郡主站在人群之中,脸色已是微红,小玉更是羞涩,轻声道:“郡主,我们是否回去?”

    如意郡主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

    大堂之上,沈探站在一旁,冷冷道:“柳大人,死者自缢的死因本官已经查出,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再者,死者是名女子,你如何能验那种地方?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败坏我们开封府的名声?”

    说着,沈探向晋王微一拱手,道:“请王爷定夺。”

    晋王此时有些犹豫,如此沉思片刻后,望着柳味道:“柳大人能否给个理由?”

    柳味想了想,道:“为官审案,最忌审查不明,不然难免让人蒙冤受屈,属下觉得,凡验妇人,不可羞避,若只因为死者是女子而不验明,岂非有本末倒置之嫌?再者,若心中无邪念,验女子阴处又怎算是对死者侮辱?”

    柳味一番话言明大义,晋王听完甚是震撼,道:“柳大人言之有理,即是如此,就请柳大人复验尸体吧。”

    。。。

 第59章 传之天下

    晋王话罢,柳味随即命人将郑娟尸体抬到内衙,而后让郑氏和小红皆做见证,除此外又找来了一名稳婆。 {首发}

    稳婆来后,柳味让她将中指指甲剪掉,用棉絮包裹指头,然后将指头深入死者阴处。

    稳婆做这事的时候,柳味在旁解释道:“若是阴处有黯血出,死者就是chu女,如果没有就不是,大家且来做个见证吧。”

    柳味刚说完,郑氏和小红二人脸色皆是一变,那郑氏更露出羞愤神色,好像对柳味这样认为她女儿很是生气,她女儿乃清白人家,怎么可能不是chu女?

    几句言谈后,稳婆已是按照柳味吩咐的做完,众人皆盯着死者阴处看,只见死者的那个地方被稳婆中指插入之后,并未出现黯血。而稳婆刚起身准备禀报,那郑氏突然如同发疯般的哭嚷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女儿向来洁身自好,怎么可能不是清白之身?你们……都是你们,我女儿是不满婚事才自杀的……”

    郑氏的反应柳味似乎是早料到的,因为在郑氏嚷嚷开后,柳味只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那个母亲能忍受自己的女儿早已与人私通呢?传扬出去,他们郑家还如何在京城立足?

    一名衙役将郑氏拉走后,柳味向晋王道:“王爷,死者早已非清白之身,属下刚才的推测已经得到证实,死者自杀,并非不满意自己父母给自己找的婚事,而是自己早已心有所属,爱之过切,因此才……”说到这里,柳味突然停了下来,而且眉头紧锁起来。

    晋王见此,道:“柳大人,可是有什么不对?”

    柳味颔首:“死者若是因为不能跟相爱的人厮守而自杀,那么死者的情人又当是什么反应?两人若爱的过深,要么私奔,要么相继殉情,可这两者皆没有,如此一来,只怕是……”

    “是什么?”晋王隐隐间也嗅到一丝悲凉,因为自从郑娟死后,他们便再没有接到任何命案。

    “只怕是死者遇人不淑亦或者是一厢情愿!”

    说完,柳味将小红叫来,冷冷道:“你是死者的贴身丫鬟,对她的事情必定知之甚祥,死者早非处子身,想必你也定然知道,如若不想受罚,便将你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柳味说完,一旁的沈探也跟着冷冷道:“如若有半句隐瞒,小心本官大刑侍候。”

    小红神色微惊,连忙跪下说道:“我说,奴家把知道的都说了,有一天我家小姐去上香,在寺庙里遇到了一位公子,那位公子相貌英俊,与我家小姐一见钟情,两人迅速私定了终身,为堵奴家的口,在小姐的设计下,连同着把奴家的身子也给要了,可不曾想,那位公子竟然……竟然是个禽兽,把我家小姐和奴家身子玩腻后,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恰在这时,老爷和夫人给小姐找了门亲事,小姐怕嫁过去后被那张公子发现自己早非清白之身,近而羞辱郑家,这……这才想起自缢而亡的,小姐死前告知奴家,为了郑家清白,必须说成是不满父母找的亲事,而……而奴家也害怕被人知道被人玩了身子,这也就帮小姐隐瞒起来。”

    小红将事情原委说完之后,众人皆是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件看似简单的自缢而亡案,竟然牵涉到这些秘闻。

    如今事情已经真相大白,晋王随即命小红将那私通了郑娟的男子样貌描绘出来,然后命人去追拿,郑娟因他而死,开封府又怎能饶了他?

    真相大白,柳味跟沈探的比试也已结束,而毫无疑问,柳味赢了,而且赢的很彻底,不过沈探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失望。

    他来到柳味跟前,笑道:“柳大人三战三胜,本官输的心服口服,既然之前早有约定,本官必定遵守,以后审案会少用酷刑的。”

    柳味淡笑:“沈大人能这样想,在下甚是欣慰,其实在这三次比试中,沈大人应该能够看出来,有好几次若非沈大人的酷刑帮忙,罪犯也不可能坦白的那么快,所以说沈大人也不能算输的,只要酷刑少用,适当的用,审案会变得很简单。”

    此时的沈探,对柳味已是敬佩至极,如今又见柳味坦诚相告,心中更是佩服,道:“柳大人言之有理,不过通过三次比试,本官已然发现,无论在才智还是验尸上,在下皆不如柳大人,因此已是心服,只在下有一请求,还请柳大人答应。”

    柳味淡笑:“沈大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柳大人验尸有道,在下想跟柳大人学习验尸,不知可否?”

    柳味想了想,道:“自从跟沈大人比试之后,本官便已将自己所知验尸之道全部记录了下来,本想着比试结束后献给朝廷,传之四海,让各州县官员详读的,沈大人想学,又有何不可?”

    此言罢,在场众人皆是一惊,古往今来,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此无论各行各业,皆是要将自己的独门绝技藏着掖着才行的,可柳味竟然要将自己所知的验尸办法传之四海,这种精神,当真是令人少见的。

    “柳大人若能如此,大宋境内日后必定能少不少冤案。”苏另看浅浅一笑,他觉得自己对这个柳味越来越不了解了。

    “本官正有此意,若天下官员审案时能够细心详查,这世间冤案必定不少,为此本官给此书起了个名字,叫《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好,好名字。”

    ……………………………………………………………………………………………………………………………………………………………

    柳味跟沈探一场比试,让天下百官皆已看到,审案有时并非一定要用酷刑。

    为此,在柳味将《洗冤集录》献给朝廷又经过几番验证后,赵匡胤和赵普、晋王等人便开始了大宋朝开国十年来第一次规模最为宏大的刑狱整治。

    刑狱整治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主要是整治一些地方官审案前先用刑的陋习,为此,朝廷专派提刑司的人前往全国各州县监督调查,一旦发现某官员有此陋习,轻者罚俸记过,重者立马革职查办。

    第二个方面,主要整治一些官员对审案方法知之甚少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最为主要的就是将《洗冤集录》刊印成册,让各州县官员仵作学习,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要抽样检查,如果不合格,仵作不能再当仵作,官员也必须受到惩罚。

    第三方面,主要是对各种刑罚的重新规定,大宋开国十年,很多律法皆是沿袭的后周律法,特别是与刑狱有关的律法,为此,朝廷专门立了一个部门对各种律法进行审核推敲,太过严厉的要有所改善,有不合理的地方也要改过,不能一个人只偷了东西就要他要死要活,惩罚必须根据所犯罪过有相应对照。

    这样一套整治方向定下之后,举国欢腾,那些百姓更是各个欣喜,若是这些整治能够贯彻实行,他们要伸冤也就更容易了,而律法的改革,更能让这个国家有法可依。

    在这些整治陆续进行的时候,京城百姓谈论最多的,还是柳味,若非柳味,朝廷又怎么可能在这些方面做出改革,他们百姓又如何能够得到实惠?

    如意郡主府。

    在京城百姓讨论柳味的时候,如意郡主正在窗前看柳味所写的《洗冤集录》,窗外秋风略显萧瑟,木叶纷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