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0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来的实在太不是时候了,因为江宁之变与朝廷决裂的淮镇,如今主力大军尽在黄河以北,而全力攻略平卢道的北朝残余;因此,既没有余力也没有更多的心思,去接受他这个昔日友军加上故旧,所带来的求援之请。

    除了好吃好喝的极力接待和安置之外,就再没有其他的动静和反馈了;

    虽然每天吃的都是精致可口的雕胡饭,换着花样的鸡鸭鱼羊始终不断,而不同度数的四五种酒水任饮管够;但是一想到那些还在蓝田峪一带苦苦煎熬与坚持的同袍,他就根本食不甘味而心犹如焚。

    作为昔日关内节度使高宠的帐下亲信大将,他这一次冒着背离朝廷的风险和骂名,而越过多个不同归属的防区前来淮地,就是希望能够在与淮镇进行一笔大宗交易的同时,获取一师半旅的援助和协力。

    哪怕只有最低限的三四千人,以淮军野战善守第一的赫赫名声和一贯表现,对于他们所据守的蓝田峪到武关一线,也不啻是令人振奋的助力和强心针。

    为此,他已经得到足够的授命和暗示,比如在高宠所部现有力所能及所提供的一切基础上,可以权益行事的许出更大的尺度和下限;只可惜他所提出的交易并没有成功,而请援的任务也已经失败了。

    除了可以随船带回去的半仓罐头和压缩口粮之外,他此次的淮北之行就再无别的可以收获了。失魂落魄的颓丧与绝望,就是他此刻心底的最好写照;

    如果不是还有一些东西可以带回去,交给前沿正当急需的同袍们,更兼恶了与淮镇的最后一点渊源和干系,他甚至一度动过任务不成就赴死谢罪的心思。

    也许就这么赶回去,和那些同袍一起慨然战死阵前,就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好交代了;

    毕竟,自从朝廷突然宣布那位淮镇当主涉嫌反逆,又被其奔脱回北地而公然与国朝决裂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联动,也不可避免波及到这些依旧留驻北地各镇的藩帅、守臣们。

    经过这些时日的酝酿和发酵之后,由此造成的军心混乱和各种思潮遍起,已经伴随着各种传闻和谣言乱飞,极大的动摇和削弱了各地驻军的战斗意志和士气。

    甚至一些军伍当中出现了人人自危的兔死狐悲情节;而在另一些地方军伍当中则出现了明显的分裂,乃至演变成为矛盾尖锐的对抗与相峙;

    以至于还有一些新募未久的地方部队当中,出现了因为悲观失望和对前程茫然无措,而成建制带械逃亡和溃散的情形。

    正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下,他们这些不得不尚在前方奋战的关内军将士,就似乎一下子被暂时遗忘了。

    可以说,除了据守潼关的颜铁山麾下蜀军,看在昔日渊源和共事同僚的份上,曾翻山越岭的绕了老大一圈给他们送来几批或多或少的补充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后方的补充和支援了。

    可以说再这么下去,就怕是关内军还未被当面之敌摧折打垮,就已经先被饿死在自己的值守上了;因此,就算是他那位将主高宠,有意效法史上的那位张中丞故事,也只能放下对朝廷的指望,而给麾下儿郎们别寻一条出路了。

    他如此满肚心思和悲愤的抵达了淮水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前来时乘坐的那艘商舶已经不见了;在原有的位置上取而代之的一只规模不小的船队,而在船队的前头甚至还有一艘武装过的水轮炮船。

    “这是……”

    这不由让他大吃了一惊,然后才如梦呓一般的听得对面船上下来的人对他招呼道

    “这算是大都督府的一点心意……”

    “还请将军不要推脱和介怀……”

    “我家主上有言在先……”

    “就算是如今的都督府暂且无兵可用……”

    “但看在贵部始终坚守在前沿的忠直勤勉份上……”

    “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子勉力……帮上一帮的”

    “除了船上的三千只火铳和相应子药之外,还有万人份的口粮若干……”

    “此外,同行的这些船只回程也不会空载……”

    “若是军中有什么放心不下的牵挂和负累,都可以先送过来再说……”

    “放心……”

    而与此同时,在罗府后宅的内花厅里,一个身材娇小而威严满满的身影,对着前来回报的人道。

    “这一切还尚在我可以权益处置的职分内……”

    “只为是将来可能发生的某些事情……预先埋下一个楔子和后手而已……”

    “就算那个家伙身在这里,也会赞同如是处置的……”……

    而在已经本占据了大半的幽州城内,我也似有所感的突然抬起头来。

    “银枪都、神威营?校节都、奋武卫?铁芦营……”

    随即,我看着被成堆丢在路边的各色旗帜和鼓杖,不由叹息道

    “这么说,开始与我军交手的,已经是这些平卢将门的私属部曲了么……”

    “看来,另一条线上的交涉,已经失败了啊……”

    这时,有一个声音为我提醒和介绍介绍到。

    “这儿就是闵忠祠了……”

    然后,我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一座古朴沧桑而占地广阔的建筑面前。

    “乃是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二征高丽得归,于此有感将士伤亡而特地立祠为奠……”

    “但直到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竣工……”

    “安史之乱时,一度为逆贼安禄山改称“顺天寺”,平乱后才得以恢复故名。”

    “直到景福年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并增建眼下的这处“悯忠阁”,

    “阁甚雄伟,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

    “据说,这些行道的柏木和古杨……”

    “都还是唐太宗征高句丽时,所移栽下来的……”

    “距今怕没有五六百载了……”

    “这儿的碑林,乃是唐初的虞世基、褚遂良等书法名家,所相继提留刻铭的……”

    “又有历经开元、天宝、乾元、泰兴、华光五朝元宿颜真卿所做的勒北序……”

    听着身边的介绍之语,我也是满心感叹和思绪回转的徘徊、观揽在期间,看着那些四壁上密密麻麻的神牌和勒名;当然了据我所知的另一番时空,这个时代的闵忠祠在后世还有另一个名字法源寺;

    我则是因为著名的台湾大喷子李敖的作品北京法源寺,才知晓有这么一个地方及其来历的。

    这本书以穿插在历史事件当中的大人物为主角,贯穿了各种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举凡重要的主题;

    因此,在这处闵忠祠演变而来的法源寺当中,既见证和收敛过那位因为一部网络,而被黑得底朝天的“五年平辽袁督师”被所信赖的君王千刀万剐的最后下场;

    也曾作为一出秘密据点,停放过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所杀害的革命先烈初代共产小组成员李大钊的最后遗体。

    不过,现在这座还并不怎么古老的建筑,将要在我的手里参与和见证到另一段全新的历史进程了。

    (本章完)
………………………………

第1230章 平卢14

    ,最快更新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节!

    平卢道,幽州城,

    随着淮军日益逼近的攻势,既将被重新三面包围起来的幽州内城,日益紧张起来的气氛,几乎是划上一点火星都能够被点燃起来的。

    随着骤然被敲响起来的密集鼓点声,已经此起彼伏闪落的刀光与血泉,

    “赵万”

    “陈通”

    “张遇”

    “皇甫佐”

    “刘正言,”

    “张青”

    “朱世贵。”

    “。。。。”

    随着逐一唱报的名字,一堆血糊糊的人头,给丢在了牙城正门的台阶之下。

    “此外余党三百六十七人,俱已经验明正身而尽数伏法了。。”

    这也代表着这聚集了约十万军民的内城和牙城当中,来自那些残余将门世家的有一次反扑和努力,就此宣告失败的结果;或者说其中大多数都是在捕风捉影之下,以战时一体之名被刻意牵扯和攀咬出来的,或就根本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产物。

    而在远出的一处建筑当中,弃职潜逃而暂时人间蒸发的巡检使王渊,也在冷眼旁观者这一切的发生。

    “这就是他们自己取死之道啊。。”

    直到他身边一个人开声叹息到。

    “既不肯站出来反抗那位韩氏子,又舍不得放开手中最后的部曲和权柄。”

    “自然就是被人当作不识趣的绊脚石,”

    “逐一的罗织罪名,分批对付和处置掉了。。”

    “亏他们还能为别人的遭遇和结局,庆幸和举杯相庆呢。。”

    “却不知这韩氏子已经丧心病狂到不顾一切,也不可收拾了。。”

    看似客观冷静的评判者这一切的人,生的颇为清瘦秀骏而一缕美髯及胸;乃是平卢都督府参事,兼前安东行营的随军文字机宜贾评,也是城中已经甚没有存在感的文官系统和冠盖之家、幕僚群体的代表。

    他既然能够安排被暗中通缉的王渊,出现在这各方便观望刑场的位置上,那也就意味着他北狩所带标的群体和势力,想要全力保住王渊身上这条渠道和后路的打算了。

    毕竟,这些天淮军在入城之后的接战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战斗攻势和推进效率,实在令他们这些本以为,该好好打一场城坊攻防战的诸位实权人士,不免有些骇然大惊和相顾失色的结果。

    光靠那些仓促集结起来的弓手和土兵,乃至新编练的城防团练就简直是送菜上门的结果,随随便便一个淮军的战阵,都可以轻易的击溃和后续肃清他们;

    就算是重整后的各支镇防军也不行,一旦在接触和缠斗当中被咬住,也是再难以有全身而退的机会了。

    也只有隶属于环城卫或是旧三军的存在,才有可能依靠老练的战场经验和坚韧不拔的士气,在预设的伏击阵地当中稍稍击退之和小挫之,而得以掩护和接应其他的人马,有所保持部分建制的退回到内城里来。

    在这种眼见大厦将倾而当权者愈发倒行逆施的情况之下,就算是在历代平卢道的内部纷争当中,一贯处于从属和随大流角色的僚属官吏,也不得不开始思量和考虑自己日后的前程与出路的所在了。

    只是,王渊不禁在心底苦笑了一下,自己还有多少筹码可以拿去和对方交涉呢。当初那个献门之功,也就是让他得以保全自身为上而已,

    可是到了这个范围大为缩小的内城之后,他所能够应钻和插手的机会就更加有限了。

    事实上,当对方拿着博罗会的信物找上门来的时候,他委实是被吓了一大跳,几乎以为这是个骗局和陷阱,而被对方当场给抓起来或是斩杀掉。

    但是事实就是这么荒诞和离奇,昔日在北地能量极大的博罗会,分列之后的残余势力之一,居然就这么投靠了北地异军突起的新兴势力——淮镇,而用过往的渊源和人脉,为此驱驰奔走与鞍前马后了。

    “若是再这么推延下去。。”

    然而现实的问题,还得他继续硬着头皮去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