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有个兄长叫种师道么……”

  我有些好奇的继续问道。

  这位种师道在另一个时空号称老种经略的牛逼人物;号称北宋最后的帅才;他死后就再没有像样的人物;能够保卫东京了。

  “游击也知我大兄之名。”

  他略带惊异的回答道

  “如今添为殿前左军校节都指挥……”

  我哦了一声;至少这位还不是我可以打主意的;不过眼前的这只;

  我突然发现他眼睛盯着护兵身后的长铳;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我微微笑了一下;示意护兵将长铳递给来。

  “所谓宝剑增壮士;我这里既是铳军为主;便赠你一只赏玩把……”

  我煞有其事的道。

  “游击……这”

  他脸色微变。

  “这只是我私人的一点馈遗;”

  我阻止了他接下来的花头

  “你若不受;便是瞧不上我的心意;那也就好说没什么好分说……”

  “那……小的就却之不恭了……”

  他也没有继续矫情;有些珍重的接过。

  “你等怕是舟车劳顿;有些辛苦了……”

  我很满意的看着他收下来;然后接着道

  “就在我这里休息几天如何……”

  “这……”

  他或者说种师中露出某种犹豫的表情。

  我却不由分说的让人把他带下去;开什么玩笑;既然送到我眼皮底下;说不得也要使些手段把人留下来。

  好容易遇到同时空的像样人物;当然是想办法先羁縻在手下;其他的就慢慢再说了。

  “派一个可靠的人;拿我的凭信去徐州军前……”

  我对着值日官穆隆道。

  “找到那位刘雄武;就说我欠他的人情……”

  “顺带说一声我觉得两家有必要加强联系……他派来的这位信使我觉得不错;就留下作为联络人了……”

  “得令……”

  面无表情的穆隆领命转身;却又被我叫住

  “等等;还是写成信送过去……”

  我想了想;对着一旁的第五平吩咐道

  “这样郑重一点;成事的概率更大一些……”

  一口气交代处理完这些东西;我才做了下来;给自己倒一杯保持清醒的粗梗大叶苦茶。

  要知道出阵了这么久;身边几个历史人物还没完全搞定;陆务观是典型的文职出身;家世背景实在太好;因此只能水磨功夫的慢慢加深对这个小团体的认同感。

  辛稼轩倒是很早就表示出某种;不过他一直以来从事的更多侧重庶务这些辅助向;出阵后也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好容易有个资深军伍个赵隆;表示出积极靠拢的倾向;不过他目前是军法官;暂时还没有足够表现的机会。

  因此;哪怕一句有韩良臣、杨再兴这些初步班底;但是夹袋里的人才储备什么的;当然是越多越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就如所谓的老话一般;就算暂时不能得到你的心;得到你的人也好;留在身边潜移默化的消磨下去;总有机会为我卖命的;就如那只郭药师、吴ij他们一般。

  今天;算是一举两得买一送一把。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场骋偻啰。”

  “手持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摁能多。”

  “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在外同样思乡的自然还有其他人;比如骑在马背上;不自然流露出某种温馨和安然表情的副将辛稼轩;他刚刚收到了来自龙雀园的手信。

  除了这一纸薄薄词践;所遥寄的浓浓思恋之情外;那位陆秀还隐约提到;家中已经没有人再催促她嫁人了;就算是最顽固的陆侍郎;也不再提起那些旧事了。

  因此;鼓励他再前沿军中;安心辅理主官;好生建功立业;顺带照管那位缺少军伍经历的大兄;一腔衷情薄纸难书;只好留待功名加身安然得归而重新相见的那一刻了。

  他慢慢的将信纸贴在胸口;仔细在甲衣内衬塞好固定住;仿佛这样就可以感受到那个佳人的体息和心跳一般;这个兰心蕙质的陆家秀;为他们共同的将来和筹划;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

  所谓伊人衷情难消受;就是他此刻的心境。他已经二十**;早过了大多数人成家立业的年纪;因此他也颇为可望有所建树;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所学

  作为早年那些年轻热血之士;汇聚而成的精忠社的一员;相比他们在京大中交游集会中;那些指点江山;挥之方遒的意气岁月;等真正到了军中走上战场;才知道和明晓;曾有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差距有多大;仅凭一腔热血和冲突而构筑的简单理念;又有多么的脱离实际和理想化。

  因此;很快就下定决心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和心仪的女子挣出一个未来和前景;埋下头去踏踏实实的做事;放下身段勤勤恳恳一边熟悉军中庶务;一边求教和补完自身的不足;逐渐成为龙州团左;乃至新军左厢的二号人物。

  虽然身为主官的罗某人;素来对他十分信重和依仗;各种厚待优遇甚至让他觉得受宠若惊;又有些言过其实了。连带军中上下对于这些行事严谨;处断周密的副将;也是颇为敬重;但是作为一名有心报效功业的武人;还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直到这次头一遭被委命;以代官身份独立领兵在外;执行巡道和清理沿途流匪的任务;才慢慢有所明白;原来自己同样也追逐和迷恋着;这种能够统御部众;独当一面的感觉。

  来自第二营的一个团铳兵;暂编第四营的第三、第六辅军大队;外加一千名散兵跟随;就是他临时的部下;按照长兵在前;短兵侧列;弓弩火铳居中;车马辎重尾随的长队;鱼逦蹒跚在道路之上;也自有一种雄壮鼎盛的气息。

  突然;道路上前方;响起遇敌告警的噼里啪啦火铳声;他心中激动起来;作为自己第一次独立的初阵;而不是呆在安全的中军;作为一个协力的旁观者

  “阿霓;我一定会……”

  辛稼轩再次摸了一下怀里的信笺;纵马逐尘而去。

  “以一个更合适的身份;与你重新相见的……”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北幕

  初秋八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洛都郊外的北邙山下;

  正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游猎;各种服色鲜明的公卿大臣;文武官员;以及他们的扈从、防阁、家仆;聚拢在五颜六色的招展旗帜之下。

  他们的眼神和动作;都紧紧跟随着一只明黄大愫而动;那是代表掌握最高权力;而事实代行天子职责的摄政。

  各种鹰犬在内的飞禽走兽;连珍惜得只能靠番邦进贡的猎豹和猞猁;也出现在行猎的仪仗之中;这些凶猛而眼神犀利的猫科动物;蹲在在鞍后的皮垫上;被五彩的丝涤和金银缕刻的项圈;牢牢牵在那些五坊小儿的手中;不耐烦的发出各种咆哮和呼呼声。

  虽然南边的战事正当如火如荼;南朝的大军兵进淮上;而剑指两河所在的中原腹地;但是丝毫不一向这些达官贵人的兴致;或者说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

  毕竟;这些年下来;无论洛都里饿死多少人;都不会真正影响到他们这些社会上层人物;日常生活的享受和奢靡水准。

  而作为游猎队伍的核心;明显是全新制作;而格外耀眼夺目的金车大辂;拉车的玄牡二驷;高举的假黄钺和宫矢;无不是在炫耀着某种即成事实

  刚刚加了九锡礼的摄政大府;距离那个登临极顶的可能性;又近了一步;这对那些张氏亲族;及其党羽亲信和依附各种势力来说;无疑是欢欣鼓舞的事情;

  而来自南朝突然发起的北伐;无疑也间接促进了这位摄政的某种决心。

  说实话;从他的祖父辈开始;南朝就将北伐的口号挂在嘴上;时不时的喊一喊;已经喊过去了几十年;不知道喊了多少遍了;其中各种大小动作不断;因此一旦这个北伐最终变成事实;不免就令北朝的大多数人;手忙脚乱起来。

  作为执掌军情机要的职方司和侦闻厅;第一反应是想办法验证这个消息的真假;而不是派人探清敌势的规模;然后才发现多年安插在南朝的密堞和眼线;多数已经不堪使用或是失联日久了。

  因此;南朝大举进兵的咄咄逼人;对于这位好容易走到权势极顶;而近日暮之年的摄政权臣来说;正所谓是“有生之年;时不我待”。

  而这次大举游猎;也可以看作是对于人臣军心;某种前兆的试水和摸底。

  只是;游猎的大队之中;也有一些明显被刻意孤立和冷落的少数存在;他们只能远远的堕在队尾;有些羡慕或是心情复杂的看着;那个万众瞩目的身影

  这些人主要都是那些花钱买来相应职位的豪商大贾之流;或是在南朝的攻势下;放弃了地盘和军民;带着亲信和身家;跑到洛都去蛰居的地方守臣。

  这次花了大钱获得一个随行的资格;只是为了能够在那位大府面前;有个露脸的机会而已。

  只是他们坎坷或是踹踹不安、或是跃跃欲试的心情;并没能够维持多久;随后一名骑马过来宣示命令的内官;顿时让他们的心情跌入谷底。

  就地劝募;输金献国?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发出各种嘈杂之声;却发现他们已经被负责保卫行猎的成群甲士和骑兵;虎视眈眈的包围起来。

  不得不按照品官和职阶;在相应中官皮笑肉不笑的劝说(威胁)之下;各自写下劝纳的数量;可以折栗也可以代绢;尚且不足者;可以上门收取;只要是参加行猎的;不管主从贵庶;人人都有份捐输助国。

  随着这个决定传开;顿时上下左右一片哀鸿遍野。

  “国库已经虚耗到如此了么;”

  文臣的序列中;骑在马背上的兵部尚书杨嗣;看了眼司农卿郭淮;对方却给他报以一个无奈至极的表情。

  “这是谁人出的馊主意;这不是为了眼下之利;而折损人君之望和朝廷的威信么……”

  “据说大内的用度;已经一减再减了……”

  “除了前庭的仪卫和甘露大殿外……后朝的人手大都被裁撤了”

  “几位殿下的供给;开始用咸腌代鲜鱼;以风鸡代活羊……”

  “宫内省据说又有人饿死了……”

  各种消息零零碎碎的反例来。让这位皇道派领头人物;也禁不住叹了口气;放弃了谏言的打算。

  大摄政固然可以将反对者尽数诛除;但是却没法在天灾**之下;变出维持国库运转的钱财淄粮来;无怪乎要在这些人身上下手了。

  早春的中原大旱;两河上下赤地千里的影响犹在:黄河以南几乎是颗粒无收;而黄河以北也好不了多少;随着秋获的临近;从安东道、平卢道到云中道;大幅减产和新一轮饥馑;也不是免不了的。

  而受到影响相对有限的河东道和山东道;却在南朝的兵锋威胁之下。

  不过只要能够把南兵的攻势;拖到他们所不适应的冬季;那就意味着各种攻守胜势的易位。

  好在安东道的交涉和撤军;已经大部完成;而作为他派出的兵部代表;也在外交和情报刺探上的重大成果;刚刚从安东都护府的那些不肯顺服诸侯手中;敲来一大笔钱粮作为开拨费;目前已经交割过半。

  按照大元帅府的部署;其中一部将进入塞沿各镇备边;一部将充实沿海各州;以防水师占有优势的南朝从海路的袭扰;其余则驻留都亟道附近;作为机动和后援。

  而黄河以北的许州、稚阳诸镇已经相继渡河南下;为此沿途就地补充的军役夫子;已经征发到了中男甚至是少男之丁。

  在杨嗣的不远处;洛都留守;卫尉卿;权枢密知事兼陵候的张德坤;也在冷笑的看着这鸡飞狗跳愁云惨淡的一幕。

  他亲自部署的“鱼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