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些北兵的噩运和恶梦;却才刚刚开始而已。因为;很快另一些大车上的小型弹射器;投射出的火油瓶和爆弹;也在他们的头顶和近身;炸响出一团团烟尘和火光。

  在遥远的黄河彼岸;张叔夜面无表情的;看着一船又一船满载的河北兵;在鼓点和旗语中;徐然分作数路;驶向远远的天边;变成遥遥厮杀声和烟尘之中的一部分。

  作为驻地的郓城;却是没有多少紧张的气氛;列队的操习声和铳射声此起彼伏。

  而在州衙;临时开课的官厅中;济济一堂。却是鸦雀无语;只剩下一个独一无二的声音回荡着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

  “一曰贪而无厌;

  二曰妒贤嫉能;

  三曰信谗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犹豫不自决;

  六曰荒淫于酒色;

  七曰奸诈而自怯;

  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我正在展开细说的是《武侯辑要》里的为将八弊;顺便扯上由此延伸出来的八荣八耻;算是我给他们输灌三观的一部分。

  作为士兵;只要保持某种高达上的神秘感和威严;就足以;但是对于构成军队骨于的;就要花点心思去下足功夫了;而这种讲课为名的小范围自上而下的交流方式;无疑是最容易见效的。

  因此;只要一有空闲下来;我都会想办法给他们开课;主要讲授带有有个人色彩和倾向性的;各种军事理念和兵法之道。

  课时或长或短;内容或多或少;但是绝不间断而保持在一种常态下;而变成一种惯性。然后他们做下的笔记和心得;同样要负责在所在部伍进行相应的传达和实践;这样一套战地的内部宣教体系就此初见雏形了。

  所谓制度是有延续性的;一些虽然是草创的东西;但是因为多次使用;而很可能变成一种沿袭的惯性;于是一项不成文的制度就呈现出雏形了。

  如果上位者再用心加以修订和明文记述;则变成某种类似军法成规的东西;进而成为某个特色体系的基赐柱石

  再加上;曾经作为一个骨灰级的爱好者兼军事论坛的版主;各种信手掂来的段子和典故;并且由此引申的各种反思和得失教训丨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从中节选一些比较应景的;拿来忽悠/教诲这些尚且处于军事理论入门或是启蒙阶段的家伙;那是绰绰有余了。

  更何况;我经常因为要调和论坛里的争辩;和出具于货打脸的需要;而利用管理员的职权之便;偷偷拿着那几个因为电脑代沟;而常让我打下手的资深老头老太的帐号权限;在全国联网的数据库系统里查找相应的存证和出处;来维护我作为版主的个人权威。

  因而久而久之;倒也不算言之无物;更不乏引人入胜的话术入门和语言技巧。

  而作为选取听讲的对象;不仅仅是不当值的军官;每个月勤务诸事表现出众的士官之列;也有机会选入听讲的名额;因此;根本没有人会浪费这个机会;甚至因此在内部行成某种私下的日常竞争。

  “我们的口号是……”

  最后他们随我总结的话语;在值日官的喝令下站起来喊道。

  “没有蛀牙?……”

  我在心里默声自动的接上这句。

  “匡济天下……”

  这是他们有些热血沸腾的回答。

  当然了;散去后的大多数人并没能留意到角落里;陆务观的纠结异常心态和表情;作为文臣家世的熏陶;同样的事情他想的比别人更外多更复杂一些。

  这位军帅大人;居然对部下公然宣称;不想做将军的兵士;自然不是一个好兵士;人贵有理想和追求之类的言论

  说实话;类似如此鼓励上进的话;他并不是没有见闻过;但难道不该只出现在;对于家族晚辈或是看好的亲信部下;个别相处时的涓涓教诲上;哪有想他这些在授课上广为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也不够卖力上进的。

  难道他就没有一点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么;或者是用这番类似赤子心的表演;来自污一二?。或者说;他已经志不在此;而是更高的层次和追求了?。

  然后;接到的一封军文;让陆务观很快就没有心情纠结了。

  “屠城?河洛重镇的汴州被别遣军给屠城了。”

  我有些难以置信的摇头道;这距离我们前次换防;才过去多久的事情。

  “派人再做打探;无比进一步确认此事……”

  然后距离比我更近的刘延庆那里;也派人送来更加想尽的消息

  这破事还是新建的那路别遣军闹出来;据说他们接防之后;就一反我们在扶沟镇的守势;就采取了好几个大动作

  先是以许州为突破口长驱直入;连下九城而南下直逼豫州;威胁汝州;然后在北兵前来围堵租截之前;虚晃一枪转而北上;袭夺了河南重镇和都畿道门户的汴州。

  然后;紧接着就传来了;他们在城中大开杀戒的消息。说实话;我得第一想法是;这种事情如果没有合适处理的话;那是逼对面阵营的人;全家老小都起来拼命啊。

  要知道;在北朝那些藩镇割据时期;虽然很有些没有下限的事件和手段;但是大多数军帅守臣们;还是把之下百姓;看作是可以生聚钱粮和提供兵源的根基;鱼肉盘剥乒有之;但是不会为了个人的私欲去刻意屠灭的。

  而且;也没有这一次造成影响和后果那么大;在发生在两军交战的交战的前沿;汴州又是水陆四达之地;虽然执行的人封闭了城墙出口;关起门来捉人下刀;但是城墙下各条沟渠流出来的浓浓血水;却让好汴水的几条支流都变了颜色;连想要刻意封锁都封锁不住;很快就被添油加醋的四处传扬开来。

  为什么屠城的因缘;我还是至今不详;但是更蠢的是;帅司里还有人打算为他们遮掩;而私下派兵协力追杀那些知情人试图封口;结果没杀的几个人;反而城外侥幸逃过一劫的幸存者;各种哭号着奔走相告;在这个大平原上迅速传播开来。

  在某种敌对势力的推波助澜之下;帅司也被传成了直接下令屠城的罪魁祸首;而非个别军将的肆意妄为;于是这下麻烦有些大了。

  各种谣言也愈演愈烈;甚至扭曲变传城;大梁要杀光当地的北人;然后从南方填户移民;来永绝后患这种不靠谱的东西。

  几乎是男女老幼都为了自身的存亡;为加入到守卫的序列中去;特别是那种世代有大量军队眷属亲族和相关人等聚居的军城;简直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某种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坚城故垒。

  根据最新的消息;汴州附近北兵云集;与前来支援的东南兵一触即发;一场意料之外的决战;就因为这个突发事件;而就此展开了么

  这就是所谓再怎么难缠的敌人;也敌不过身边猪队友的危害么。

  突然我似有所觉的抬起头;就见天上有隐隐的雷光闪过;随后而至轰隆隆的余音中;我感受到了明显从凉风里带来的;丝丝缕缕的湿气;这时候居然下雨了?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哭

  北地的秋天一贯是于旱少雨的;特别在这河南平原上;遭遇过多年不遇的大旱;才过去没有多久;居然就这么下雨了。

  沥沥的细细雨水;很快就变成了将树叶、屋顶拍打的哗哗作响的骤雨直下;一时间视野中的万物;都被彻天盖地的湿润雨气所笼罩起来。

  城外的阡陌纵横之中;那些有些焉黄不绿的少数作物;也如逢甘霖一般的;慢慢挺立其腰杆来。

  而在数百里外的汴州附近;雨水则冲刷了城池之中的血痕斑驳和浓重腥臭味;而令城市呈现出另一种面貌来。

  但事实上;连我也没有想到的;这场被当地人传说为天哭的大雨;只是后来一连串变化的开端和征兆而已。

  所谓天哭者;意在南军杀戮过甚;老天都看不过眼而;泪若雨下。

  但不管怎么说;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处于攻势中的南军;切切实实的带来不少麻烦;不仅仅是环境和气候上的;还有人心上的负面反应。

  比如我麾下的郓州团;出现了某种躁动;需要我的弹压;仅仅因为好死不死的;参加屠城的主力也是新军的名下;我这算是被殃及池鱼了;这屎盆子扣在头上;不是屎也是死了。

  平复那些有些躁动的郓州散兵;及其他在北地征募的人员;这事可不大好做。

  为此;我不得不稍微多费了点心思和功夫;仅带了几个卫士冒雨只身入营巡视;并留在其中吃了一顿郓州地方风味的杂碎三吃;主要用爆肚、炒肝、烤腰花做成的大灶烩菜;然后顺便睡了个午觉;才徐徐然回来。

  不过;总算是有所收效。

  虽然我这不过是效法前人的故智;比如前朝名将郭子仪单骑独宿营中;收服哗变的河北官军段子的缩水版;不过显然作为古人的这些郓州兵;却是相当吃这一套的。

  他们对于我的坦然和信任;反应是各种感激涕淋;把胸口拍的邦邦响;说是自当要死力报效云云;就差没有机会让他们去表现一番了。

  这时候;传来北兵多处登岸偷袭的消息;正所谓士气可用我自当下令出兵;驱使他们欣然去迎战了。

  击败了某处登岸的北兵之后;然后用他们押送着俘虏;打着专属的旗号;在附近的城中巡游上一圈之后;地方上的杂音和骚然;自然就消弭不见了。

  虽然手段有些刻意和做作;但是人心有时候就是畏威而现实的很。

  与此同时的北军的阵营里;一片同仇敌忾的哀伤气氛中;有少数人却正在宫台之上举杯相庆;庆祝南军所出的这个昏招。

  洛都留守张德坤;与兵部尚书杨嗣;隔着人群相互举杯遥至;算是为这次各自下属的两厢配合;当浮一大白。

  这恐怕也是他们此生;少数仅有的;或许是最后一次的交集与合作了。而围绕在他们身旁;其他知情人的声音;还在继续着。

  “多亏了这场事端;却让我们挫败南逆的成算;有多了一分。”

  “养了多年的密营死士;果然是功不可没啊……”

  “为了这个结果;我在当地的多年布置;可是都舍了出去啊……”

  “如今却是哀兵可用了;那些别有心思之辈;也得安奈下去了把……”

  虽然在战场上呈现出节节败退的颓势;但是北朝在地方上经营多年的影响和布局;一时间还是无法消弭的;这一次算是给那些南朝军队;留下了足够的伏笔和惊喜。

  黄河岸边的柳林里;马留哥;垂头丧气的呆在俘虏的丛列里。他是一名所谓野契丹种的归化后裔。

  自从数百年前契丹大八部联盟的残余;被名将李光弼赶到比渤海国更北;冻土边缘的山林里去之后;这些契丹余孽也从传统建帐游牧;倒退到了更加原始落后的氏族渔猎方式;形成所谓的“野人契丹”;或者曰野契丹。

  因为当地的环境恶劣;艰苦贫瘠而产出有限;这些契丹后裔没有足够的资源;行成像样的政权组织;只剩下大大小嗅以自保的屯围;因此过了数百年后;这些饱受极北之域风霜雨雪之苦的野契丹;重新走出山林;南下讨生计的人也是比比皆是。

  马留哥这个名字就是从他父辈开始;接受汉地生活方式的产物。他是为数不多的北兵俘虏之一;并且是其中身份最高的一位。

  作为刚从东北战场的前沿;调遣回来的河北战兵;一路奔忙而休整有限;战斗意志和精神;都不免有些疲沓和削弱。

  但是久经沙场的本能和素养;还是令他们坚持到了最后;因此;除了跑不动的伤员;真正囫囵被俘的人其实并不

  马留哥是因为久居边关;未见过多少水;也不会游泳;因此在下河前不免犹疑了下;才被赶上来的乡兵。义勇之类;给打昏过去屈辱的做了俘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