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满脸汗水津津;并且手脚裸露的部分;被草叶刮蹭的无数条血痕而麻痒难耐;但方宝还是一丝不苟而聚精会神;警惕着四周。

  得益于主战资序的增扩;他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六州镇抚麾下下第二大军序——行营右护军;二营三团一队下的一名正编铳手;

  虽然只是军中最基本的近万铳手之一;距离正列的铳兵、铳士、掷弹手和老掷弹兵的资序;还有好些路子要走;却因此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比如被他视若珍宝横抱在怀里的这只长铳;虽然说是别人换装后汰换下来的旧货;比不上那些直属牙兵和虞侯军;所配给的迅雷铳;或是连珠(转轮)快铳;打起来又快又密;但好歹也是制式标准的一式燧发铳;而且还是方便上弹的后装铳;

  要知道在他老叔方腊的队伍里;还在拿那些前装的燧发铳当宝贝呢;很多人用的还是改成燧发的杂色老式火铳;甚至还有继续在用粗笨火绳铳的。

  因此;无论是内膛、准星还是照门;都被他时不时的用小块皮子清理打磨的于净铮亮;护手上还刻上专属的纹饰。因为;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只长铳将长久的伴随在;他军中生涯余下的岁月中。

  相当于他们的命根子;或是多生出来的手足一般;无论是重甲披身的雄武之士;或是横冲直撞的健硕牛马;在这区区弹丸之前;却是毫无差别的一击放到。

  因而;只要能聚齐足够的数量;就算是再强横无匹的敌人;也也不敢轻挫其锋的。

  而在方宝的这个个标准什里;正辅编有十一员;双发短铳的什长;腰里插着喇叭的小棋手;其余九名人;五名铳手负责背着手牌和双份的子药;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掩体或是担架;另外四个铳兵各带两枚火油弹或是火雷弹;外带一个作业的短铲。

  作为主战军序的待遇;除了每人名下代步的坐骑外;还有额外两匹负载杂物的驮马或是大骡子。不过因为是节约马力的缘故;他们在骑上一段后就会下马挽行;如此交错轮替来保证坐骑的爆发力和冲刺速度。

  作为临时的队首尖兵的方宝;他忽然停了下来;然后打了个手势。

  他所在那一什;飞快的在数个呼吸之内;完成取子药包;塞弹;通膛压实;扳机待发的步骤;而对着方宝所指的方向;齐举乒乒击发开来。

  就听的草丛中顿然传来惨叫声;已经慌乱奔走错约的人影;然后是一片此起彼伏的呼喝声;许多衣衫褴褛;头上扎着草枝权作掩护的人;拨开草丛跳了出来。几乎是飞快的从左右包抄过来。

  对此方宝他们反倒松了一口气;所谓正面迎敌和遭遇战;他们到还真没怕过谁呢。

  而这些都是不驯丨之民;据说都是登州镇的残余;只是在登州镇被打破、摧毁之后;就散在四野里;短短数年间;就已然堕落做了;这么副蛮荒野人的模样。

  他们成群结队的;盘踞在大小城邑村镇的废墟里;几乎是本能袭击和掠夺;一切外来者。

  本军原本还有交涉收服的意图;但是无端吃了几次亏之后;就就只剩下武力镇服的手段了。

  作为正战资序;每一火还额外配用一具两人操作的半斤炮;或是转管小炮;作为火器的加强手段。这些小炮也被从马背托架上放到地上;开始装填。

  随着隆隆炮响;血花与残肢碎肉;在草荡中成片的绽放开来;大片的草丛被气浪吹倒推平;又被奔逃的脚步所践踏和碾落在泥土里。

  仅仅两个照面;这些暴劫之徒连边上都没挨上;就被打的扑跌满地几乎毫无还手之能;而单方面放了鸭子。

  在哨子和喇叭声中;方宝奋力小跑着;勉强保持左右同伴;掩护的距离和阵形;三五一组的追击上这些狼奔鼠突的暴徒;用铳刺从背后;一个个将已成惊弓之鸟而不敢回头的他们;逐步刺杀或是抽倒在地。

  他们这一鼓作气就追得未免有些远了;以至于收队的锣声都被远远的抛在身后。

  直到被新出现的障碍物;挡住了去路;才谨慎的停下脚步来重整队形;清点人数;这才发现;挡在身前的其实是一道左右望不到变的城墙基址。

  这就是登州城?;方宝有些震撼的看着眼前;被埋没在疯狂蔓长野草里的庞大废墟;很难想像;这就是多年前;号称北地第一流的海陆大埠;东海不夜城;北海与黄水洋的心腹枢要。

  北军放弃登州之前;为了防止被后续的敌人利用起来;而直接驱使当地民众;将内外环绕的两道城墙;尽数挖空推到;有放了一把火;将城内可以作为遮掩的建筑;都烧的于于净净。

  但是;仅凭留下的巨大基址;以及露在海面上的水城轮廓;仍旧可以⊥任何第一个抵达这里的人;不免叹为观止而遐思神往。

  而在他们越过了基址之后;却发现了新的情况;少数残敌早已经逃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些形形色色的女人孩子;躲在草搭成的幕子里;惊恐万分的看着;这些全副武装的外来人。

  有过了一天一夜之后;莱州团练使姚平仲;带着大队兵马;连同沿途收拢的人口辎重一起;抵达了登州城的旧址;并在废墟上竖起抵挡野兽和流寇的木栅和哨楼。

  海州;郁洲大港;

  已经是镇抚府的军造总管兼材官孔吉吉;也正在接手和检查辛到运的一批军械;

  北地的风霜雨雪;让这个来自远洋外洲的青年人;迅速完成了从青年到成年阶段的某种蜕变;而变得成稳而更有城府起来。

  “火帽枪的产量仅有每月四百只……实到一千一百条;另火帽三万九千个……”

  “相应转轮快枪的数量就更少了;月产不足上百只而已……”

  “这次实到三百条;又有五转、七转弹轮各一千八百个……装填用具五百套”

  孔吉吉闻言;也不禁摇了摇头。

  这也是没有办法;受限于生产中的工艺熟练度和成品率;许多繁杂机构的精密部件;无法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而需要有经验的娴熟匠人;用手工一点点打磨和校正的过程;因此在生产效率和成本上;都无法取得明显的突破

  倒是原本结构简单多的老款遂发枪;却是产量明显有所增长。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后方本家自产的数量积累之下;各种工艺熟练度和标准细化之后;相应成品率的提升。

  另一方面;则是江宁行在为首的朝廷;亦是开始给本军无偿划拨了一批官造铳管的配额。

  虽然这些官造品质有些粗放毛糙;还要重新过火锻打的再加工和校正之后;才能作为装备标准;但至少替军前生产节省了最为费时费事的;前期锻造成型和中空冲钻的过程。

  这样的话;他们只要集中精力和资源;生产配套的遂发枪机等构件;然后运到北边来就地组装就好。

  然后一些对材料要求不高的次要部件;比如铳箍和套件、螺栓和铆钉;完全可以在青州当地的冶炼惩制铁所里就地制取;甚至连枪身所用的木料都可以就地取材;作为六州境内绵连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当地有的是足够密致结实的成材林木;作为枪用木的来源;

  光是狱门岛一地的工坊;在备料充足的全力开工下;每季就可以提供组装约五千单位的关键部件。

  这样到了下半年;除了优先供应的前沿各部;后方部队的火器配备率严重不足;以至于只能拿三眼铳、发火箭之类的初级火器;先凑合的局面将有所缓解。

 …

第五百四章 根本5

  随着孔吉吉验收的这批本家船团的军械;一同到达郁洲大港的;还有前将作监大匠沈岳沈瘸子。

  他这次还带来了数架现成的锅骡机(蒸汽机);及其相应维护的人手和学徒们。

  这个消息让沉亢与公务之中的我;稍有些振奋起来;特地让穆隆带标兵营的一个团去海州专门负责沿途护送回来

  按照事先来信中的说法;现在最新之作的稳定运行时间;已经可以超过了半个月了;而且占地体积和输出功耗;都有进一步的改善。

  这样进入墟模工业传动的适用阶段;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而且在我的治下;有着相对丰富不竭的煤水资源;只是相应管道配件的损耗;还需要就地重新摸索和解决。

  只是这各好消息的背后;还有那么些许的阴影存在。因为在锅骡机的研发过程;已经引起了某些有心人的注意;相关可疑人等的窥探和跟踪;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虽然经过了这次变故和风波;让那些人暂且熄了强壤夺之心;但是出于某种传统既得利益群体;对于有所威胁新生事物排斥和抵制的考虑;

  沈岳他们继续留在广府;所收到的阻挠和破坏;却是防不胜防的。比如在根本利害关系的驱使下;故伎重演式的再次制造一次爆炸事故;或是孤注一掷的采取人身威胁和消灭的的手段。

  就算有我家的荫蔽;而不敢直接下手;但新产品所要面对的毕竟是;开国之前就已经存在;经过历代经营下来;一个相当庞大的官造和军工利益集团。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家与他们的恩怨纠缠;从一开始打算另起炉灶;治练新式火器部队开始;就是有所注定的。

  因为从国朝建立之前;南海都督府军中长时间的积习;与军工利益集团的世代垄断;再加上对外征拓战争中的代差优势;在火器上既然没有迫切改良的需求。

  自然就不乏有良心的官吏们;各种维持现状抱残守缺下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某种可怕而强大的传统惯性。

  当然;很多时候代差只是眼界的问题;历代或许不乏有识之士发现问题;只是有心振作或是改良的;都被传统势力和军队保守派;给强行排挤出局了。

  因为他们面对的大多数敌人;根本没有这个迫切改进的需求。曾经担任过前代的军造总监;并进入御庭会负责过检点中外军武备事;最后却只能被闲投散置到两学去的颜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此;在天南州偶遇颜公;而事后得以看中而好结善缘的理由;可不仅仅是那一时的援护之恩;更多是某种

  这就好比我大明开国明明是火器齐全的精锐;前清也是曾经大量配备火器的;但是久无大患和外部压力的环境下;积习日久之后;也免不了各种渣化的下场。

  主要是缺乏强力的外部威胁的刺激;所以才有了式的洋务运动。

  而大梁朝好歹还有在海外开拓和经营殖民地的需求;因此;还保持了一定的战斗力;但是为了镇压那些土著蛮人;去升级火器科技树;那就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按照我曾经拜访过路却远那位鹿公的说法;如果不是为了北伐;兼带树立一个榜样;某人和他的部队;也没有那么容易出头。

  但是作为新式火器部队;受到传统火器集团的敌视和排斥;也不是认识一些靠山和背景;就可以解决的。

  因此;一开始就已经站在了某种天然的对立面上;而沈岳和他孜孜以求的锅骡机;也不过是其中积少成多的一个插曲和催化剂而已。

  之前或许是无足轻重的忽视;但是随着新动力机械;开始实用化的前景和可能性;相应的反弹与阻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就算是事后能够得到清算和追偿;对被打断了相关进程的我家来说;也是得不偿失而于事无补的。

  因此;于脆带着实验原形资料和相关成品;连同人员一起打包;全数乘船渡海搬到我的控制区来;至少在这里那些排斥和抗拒锅骡机的传统势力;是暂且鞭长莫及而无能为力的。

  这样;就算这些工匠和学徒里;可能被混进某些不安定因素;也可以在我的直接治下;通过军事管制的强制手段下;消弭于无形。

  自从泗州之战;并后淮水沿岸的扫荡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