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作为缓颊和真心奉劝,我又稍稍指出和强调,他们在装备上的混乱与不足,明显在后勤与整备上被拖了后腿的事实,然后见好就收。至于在给监国回禀的口径上,亦是如此,只是在现有基础上,又有所进一步详解和分析。

  我当然不便越主代庖,在这些御营军具体的战术和训练,乃至乃至秉持军事理念和发展前景,这种明显会得罪人的事情上指手画脚。

  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无论是出自公心还是私人立场而论,有时候继续保持适当的战斗力代差,才能突出我和所属部队独一无二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我又不是圣人,也没有为改变和提高整个国朝总体战斗力,和掀起跨时代军事改革,不惜此身而充当吃力不讨好而害人害己的,革新求变先行者乃至殉道者的无聊情节。

  我只是个想割据一方权以经营自保,然后伺机而起的穿越者,兼才量有限的野心家而已。因此在具体问题上,肯定相当中允而一针见血的用心,要又有所保留的籍此有效的掩护、误导和隐瞒,我部队真正战斗力的主要来源和基础要素。

  拒如此,但是在具体装备质量上,还是可以找出不少问题和毛病来,以铳战老手和专家的身份和角色,做出相应的指导和纠正的。比如统一制式的好处,后勤补给上的简化,等等见效明显而迅速,但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成果的辅助手段。

  他们改不改正是另一回事,起码从名面上可以直接看得出来,对于这些御营将士是相对有利的,也是可以落下实打实的人情。

  还多少能够籍此敲打和恶心一把,国朝军工那些抱残守缺,顽固不化的传统势力,顺便演示和私下推销一下三眼铳之类,我本家已经批量生产的一些低端火器产品,又以个人赠礼的名义给那些正副统制、统领、统将们,分送十几只手铳,也算是某种开源上的突破和尝试。

  毕竟,让朝廷拿出钱来采购装备或许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有时候对于军中将士有利的东西,却未必对朝堂诸公的利益和立场有利的。

  君不见,古往今来被各种名目的朝堂、国会和议会,给用预算不足之类的软刀子干掉的将领和军队,以及其他诸如航母、核弹之类国之重器,可以比起参加世界大战的损失,还要更厉害的多。

  但要是能够实打实的提高和增强,亲信部曲战斗力的话,相信还是有人愿意从私囊里掏钱出来,为此置办上一批的,这毕竟关系到上了战场之后切身的利害。

  这样的话,本军淘汰一些翻新的老旧产品,就有了明显的出路了。事实上,最先有所反应的,却不是与我关系最熟,同样也在并肩作战中,见识过厉害的徐庆所部。

  而是来自,另一只层在我麾下协力过的部队。如今的御营军中兼唯一的马军,前军统制官黄铁夫的所部,他直接找上我楸头相约,一口气就对我采买了八百只短铳、外加改装手炮和三眼铳两千五百件。

  却是格外看中了三眼铳之类的槌棒造型,既能在鞍具上敲打三连击发,又作为马战克敌破甲重器的具体效用。而他给出的却是正装火铳的价格。

  这让我心情大悦之余,又按照友情优惠价,建议他可以在三眼铳口边上,定制上尖锐的菱角、横刺什么的,以提高破甲和杀伤效果。

  紧接着才是后军统制徐庆,派来了他的亲军都头徐元朗,于私下表示能够采买“精准而昂贵的”长铳五十支,双发的手铳和散发喇叭铳各八百件,以武装他直属的横浪都与蹈火营,一切价格从优。

  然后是依照监国的要求,从中御营各军中挑选约五百名将校,赴北地实战参习的具体名单敲定和甄选,我也参详名单的过程中,发现了好几个疑似有所潜力的人选。比如某个叫汤怀的俾将,又比如一个叫郦琼的家伙。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真是t时空会变成我治下的淮东版。不过,他目前也就是个小小队将而已。

  此外种师道虽然一副公事公办,不见疏离也未刻意亲近的基本态度,但是他的三子种溪,却出不避嫌的现在名录中,多少也表明了某种态度。

  这么一番满录下来,我就在紫金山大营里呆了好几天,白天检视各部诸营,晚上就接受几个统制官的轮流招待,兼带认识和介绍各自的部属。

  其中既然已经有了利益牵扯和所求,那就自然变得亲近热切了许多,除了女伎不能入营外,其他饮宴酒食都是尤为用心的,天天换着花样不重复。

  直到有留守亲兵入营给我传话,住所里出了点事情,这才重新走出来。

  注:乃是历史上的绍兴七年(1137年)八月八日,南宋军队原隶属刘光世所部的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发动叛乱,杀死监军官吕祉等人,带领全军四?余人,并裹胁百姓十余万投降金人傀儡伪齐刘豫,史称“淮西兵变”。

  兵变的后果十分严重,不仅在当时使南宋对金人和伪齐的军事前沿的江淮重地,突然处于防卫空虚的状态,而且错失了一次收复失地的良机,成为后来南宋对金人战略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

第五百四十章 风雨10

  听到驻地出事,我的第一反应是那只捞上来,身份至今不明的“水鬼”。

  难道是被人发现,或是身份已经暴露了?但出乎意料的是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其间情况有所反复,但她至今未曾醒来,仍在间断间续的发烧中昏睡着。

  而真出事的,居然是一贯很是安安静静的小女孩儿佳嘉,她居然突然就这么绝食了。

  而起因却要上溯到前两天,我对她所说的一个考虑了很久的想法。

  这次我带着他来到江宁,就是打算籍此机会向把她送回到,后方安全平和的环境中去。不然老跟着我在军中跑来跑去也不是办法,还耽误了她这个年纪,本该享有的童真与欢趣。

  但她的第一反应是,非常平静异常的看着我,说了一句:

  “你不要我了么”。

  然后就这么一声不吭的躲到角落里去,对于这种小儿女意气,我劝慰了几句没有反映,也没有格外放在心上,第二天就直接出了门。

  结果第二天我离开后,她就开始一动不动的蜷缩在墙角里,水米不进的静静发呆上一整天。

  原本负责照顾她的三枚,因为去看护那只水鬼,而暂时忽略了这边,结果她就这么在饿了一整天,才被有些回过头来的三枚给发现了。

  然后对于三枚的劝说和手段,就是各种不抵抗也不合作的态度。

  如果去拉她出来也好不反抗,但精美的饭食摆在面前,也丝毫无动于衷。用汤匙塞进嘴巴也不吞嚼,仍由汤汁和口水一起漏出,洒落的下巴和前胸都是,顺从的就像个目无焦距,任人摆布的布娃娃,

  很快就圆嘟嘟的小脸颊,也肉眼可见的凹陷下去,包子一样的下颌,也露出尖尖的边沿来。

  就这么让人束手无策的持续了两天之后,还不是不得决定派人出来寻我,然后因为正在操习的缘故,又耽搁了一天才联系上我。

  因此,当我风风火火的回到驻地后,亲眼见到难掩愧疚与自责的三枚,已经静静的躺在床榻上,不哭也不闹的小东西。

  她已然变的相当虚弱下来,连坐都坐不住了。

  看着她干枯的嘴唇,憔悴的有些拧巴起来的小脸,以及看见我就紧抓不放的小手,我诸般话语到了嘴边,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好吧,你哪儿也不用去,”

  “愿意的话,就一直跟在我身边好了……”

  最后思虑再三,我还是有些头痛,又有些心疼的看着她一动不动的眼眸,有些气妥的做出妥协,作为这段意外插曲的结束。

  然后,就像是某种无形的灵丹妙药一般,她几乎不怎么转动的眸子,突然用力眨了眨就迅速有了生气,而在床榻上重新活了过来,开始用小手拉着我的袖子道,

  “饿了……”

  随后,就是她继续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的坐在我怀里,吃着那些有些冷掉,有重新拿去温热的羊羹饭和鱼白汤。

  在一片安逸静谧之中,我从她仓鼠一般不停鼓动起来,又塞得满满的腮帮轮廓中,分明感受了到了某种,无形的欢呼雀跃心情。

  暂时摆平了这个小风波之后,我连夜都没有过,又重新回到了紫金山大营之中,

  只是这一次却迎头撞上了,来自行在兼岭外大本营的传令官一行,他们带来兵部、枢密院和行在联署的,即刻调兵出发的手令。

  其中的具体原因,对我也没有避嫌或是隐晦。却是就在昨天夜里,来自西海道的某只藩军数营人马,在江宁府西南比邻的太平州薛庙镇的临时驻地内,发生了营啸和哗变了。

  当地负责联络和协调的虞侯都知、淄务官、督监,和治地的亲民官属,都已经被杀或者下落不明。

  而在消息传来的同时,那些冲出营防的乱军,也已经四散开来,正在抢劫和攻打附近的民家和城邑。

  因此,以紫金山大营里的御营诸军,作为距离最近的机动兵力,即刻拔营前往当地,伺机镇压或是清剿那些做乱军马。

  其中以已经编练完成的十五团铳军为主,前后中三个军各出一营留守外,其余人马皆要赶赴前往。

  而最先出发的,则是前军机动速度最快的马队,然后各军的步队,而中军直属营团,则负责殿后和联系地方。

  而作为派往紫金山大营的临时巡检官,我也被监国和大本营,指名以军前观察的身份,参与这次弹压和平定行动。

  这样,我又难得扮演了一次临时监军的角色……

  而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北地,

  沂州,临沂城,也迎来新一轮难得的休假时间,成群结队的将士,游曳在城区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陈王孙,好久未见了……”

  一个招呼的声音,让陈渊不由转过头去。却是一名梁山熟人,对方唤作史进,乃是三营后备将,兼莱州团练副使刘琦的亲随。

  显然,他这个“地摊王孙”的别号,并没有因为上了梁山而消失,反而因为梁山的归顺,又流毒到青州军中来。

  不过这个绰号更多是调侃而非恶意,他也只好捏鼻子认了这个日常。

  “原来是史九龙啊……”

  他停步与之攀谈了几句,才知道对方的上官,驻防在莱州境内掖县一代的刘琦,这次也得以轮休回来了。

  而陈渊这一次回来,却是为了参加,他的鹏举哥哥的辍升和受职之礼。

  事实上经过连串的战事表现,外加上军中被格外关注过的缘故,鹏举兄的辍升早已经在预定的名录之中。

  只是因为身在军前无暇,而以低阶暂代其职,这一次前线总算得了闲,而一齐调回来集体授任一番,

  正式由二营四团的部将,辍升为御营军第十营的副将,因为第十营的装备才编列过半,因此实际上他需要暂代正将之职。

  按照军中初步成型的人事制度,营以上升任的主官,必须调遣外任,而不是继续留在老部队,

  这样下来的话,尚且还是团下书办的陈渊,又势必远离他的鹏举哥哥了,

  不过显然他的鹏举哥哥也想到了这一节,也是放不下他这个一路追随过来的小老乡。

  干脆乘着自己迁任之机,顺势求了直隶的上司,两淮置制第二兵马使张立铮,而为陈渊谋取一个前往新办未久的青州联学,虞侯速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