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者,则主要是那些被达到的地主后代和无良文人,通过玩弄数据和理论,故意将勉强算得上有产阶层的中农和富农,也变相捆绑在驻留的地主阶级中,以掩人耳目混淆是非,完成对于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洗白和在包装。

  乃至籍此混淆和动摇土改之类,新中国社会改造的成果和赖以团结大多数贫苦人民的执政基础。

  而在这个时代,所谓的大善人,本身就代表了某种巨大社会资源和地位背景的特权阶层,放在台面上的白手套而已。

  所谓急公好义的慈善事业,更多是是一种接着灾难的由头,为自己敛财兼脸上贴金的作秀手段而已。要知道,我曾经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并且在广府兵灾之后的赈济活动中,得到不少好处的现成受益者之一。

  因此,更实在的理由则是,这些慈善团体,既要和我抢名声和人望,还要分走相应的社会资源,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无论于公于私怎么看,对我之下的淮东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

第六百八十九章 新气5

  抱歉,章节号被我自己弄错了,所以没有了新气2这个章节名了

  江宁行在,虽然还未到春江潮涌的季节,但是江面上沿江出现肉眼可见的涌潮,

  因此,从石头城里望出去,可以看见无数蚂蚁一般的军民,正在忙着加固沿江的堤岸,

  两鬓微微透出点杂色的监国,也正在依旧料峭的寒风中,接受日常的汇报。

  “荆湖北路行营既江西招讨司联袂来报……”

  “两道六路的官军,已经光复潭州(今长沙附近)……”

  “城破杀贼两万,而俘获倍半之……”

  “境内贼首,并护法、长老、香主、坛主,杀获不计其数……”

  “唯余”

  报告的官员,小心看了眼监国的脸色,发现没有特别难看的地方,这才继续到

  “一猩残贼走脱,流遁与云梦大泽(洞庭湖流域)之南野……”

  “云梦泽……”

  监国默念了这个字眼。在兵科判事的情报中,这个水网地方已经成为了那些不法之徒,流亡匪类,以及被真丫的乱民残余,最大的啸聚之地。

  不过,比起占据了闽地内陆大部,有组织有纲领领的大云教贼,却又不算什么像样的货色了。如今看来,江南鼎沸的局面,已经被逐步扑灭,敉平下去了。

  因此,群贼汇聚的云梦大泽,需要对待和操心的次序,就被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起码得等朝廷从荆湖北部抽出手来,重建了长江中游的内河水军再说不迟。

  沉思之间,负责奏报的人已经由大本营的承值,变成了枢密院的签事。

  “诸军的犒赏,已经逐次发下去了……”

  “黄州、饶州、湖州各地的客军,已经开始接受再编和整训……”

  “西府(枢密院)出给的四个军序为,超勇、超捷、克定、胜勇……”

  这也意味着短时之内,有更多的生力军,从地方抽手出来。无论是巩固朝江中游的荆湖战线,还是支援江汉上游的蜀地,都有足够的余力和底牌了

  “总算是消停了……”

  监国微微的叹了口气,又和声道

  “那国中有什么风声么……”

  “国中其余尚好……”

  来自通政司的官员,声音顿时变得有些艰涩和结巴起来

  “诸公各安其位……”

  听到这里,监国就忍不住撇了撇嘴,而在心理叹息道。所谓的“各安其位”,便是继续相互扯皮而相持不下,在国事大政上基本没有什么成果和进展的意思。

  讲得不好听就叫做尸餐素位,不过这种状况对他来说,但也不算是不可以接受的局面,只是要消耗掉一些日常的效率和行政资源了。

  “就是诸学的士子们,稍稍有些异动……”

  “不过已经被平复下去了……”

  广府,协码头。

  辛稼轩也很是意外在出来迎接人群中,见到了便装简从的陆侍郎。

  年近五旬的陆侍郎,虽然还是侍郎,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六部次官、左右资序,而是隶属于门下省的黄门侍郎。

  虽然已经不复古时作为门下时手的煊赫,而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身姿,但是地位甚至还在诸位给事中之上。属于正儿八经的省台大员,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部堂官了。

  因此,无论是从官位的尊卑还是翁婿的长从关系,或是内朝外官之讳来说,都不应该主动屈尊纡贵,来他这个从四品下差遣的制置副使的,

  “最近有什么事情发生么……”

  随后,辛稼轩在龙雀园徽记的马车上,看到街上巡逻戒严的军士,不由有些惊讶。

  “是太学和京大的士子,公车上书的结果……”

  陆侍郎看似轻描淡写的道。

  “要求罢战休兵,且与民生息,以蓄势再图……”

  “五城防军不阻挡……于是出动了殿前军左骑部”

  “然后,就被驱散捉拿回去,勒令师长认领而各自监管了……”

  说道这里,陆侍郎不免再次看了他一眼才道。

  “其中为首干碍甚重的数十位,已经拟定提前外配了……”

  听着陆侍郎所描述的这一切,曾经出自两大的辛稼轩,也觉得心中很有些不是滋味。要知道当年,他也是同样的热血澎湃和居心忧国,却落得一个停学编遣的下场。

  如果不是龙雀园的陆秀,多少使了些力的缘故,只怕至今还在边州远藩,蹉跎堪磨着资历呢。因此,在淮东站稳脚跟之后,他也多少寻觅和找到了一些往昔不得志的同年故旧,将他们援引道淮东去继续发展。

  现如今,他对这些学子的遭遇,多少也有些感同身受的味道。

  但从另一方面说,他们这些学子关于休兵罢战的诉求,显然又与他追求建功立业的本衷,严重相悖而行。这个结果,让他觉得既矛盾又困惑的,心绪无比的复杂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

  辛稼轩喃声自问道

  “厌战?……”

  “对,就是厌战之情……”

  陆侍郎,现在应该是陆黄门,低声道

  “已经弥漫在朝野之中……”

  辛稼轩若有所思的叹息了一声。

  要知道,上次一他在广府的时候,还是几乎人人以讨论北伐相关话题为荣,而且无比期盼这其中能够得到的各种好处与诉求,谁又晓得世事易变的这么快。

  而按照陆侍郎的说法,

  现在,经过了数年持续的萧条和凋敝,以及岭内不断加征的捐税,飞涨的物价和短缺的物资,层出不穷的出现之后,这种局面几乎一下子就被逆转过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了。一旦如果北伐的后续战事,以及战略方向被取消的话,那淮镇的地位,将变得犹为尴尬和突出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稼轩忍不住想起了这句诗文,不由生出一种无奈且无力的心情来。

  忽然有些明白,陆侍郎以及迫不及待,让他夺情回来成婚的心情和用意了。

  北伐失利的后续影响,经过民间在野这数年的发酵之后,终于体现在了朝堂之中,变成某种以反思为名的,针对北伐责任人的暗中声讨浪潮,和反对继续扩大战事的潜流。

  原本推动北伐最得力的东进派和北人党,却是因为出现了新老分裂,而被削弱和纷争不休,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初监国的手段和段测,虽然粗暴果断的解决了问题,但也无形间作茧自缚,而留下来更多的手尾了

  相对暗流初涌的广府,身在淮东的一切日常,还在有条不紊的继续着。

  只是,当过完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喧闹新年之后,时间的流逝就似乎就一下变快起来。

  转眼就是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季节。

  随着黄河和淮河冰面相继开裂,棱讯到来的巨大声响。一年之计的农业生产的准备工作,也在逐渐清冷萧疏下来的工地和拆除的脚手架的背景下,重新拉开了序幕。

  而来自大海对岸新罗之地的消息,还在隔三差五的被送回来。可以说,随着所谓后百济的立国,新罗藩各道,也已经在愈演愈烈的乱战之中,打成了一锅粥。

  似乎是因为对方吸取了教训的缘故,只有全罗道一隅还算安定和消停,除了猩流窜的盗匪之外,就再没人人敢来招惹,反而还如预期一般的收容了大量从别道逃过来的流民,

  然后,又变成了当地藩主源源不断的生财手段了,对此我也仅能在公务之暇,露出个请允悲的表情而已。

  而关于博罗会的后续消息,也再次陷入僵局,只知道这是一个活跃在安东和新罗、扶桑之间,颇有实力和能量的地下组织,曾经在扶桑列岛的多次领主更替变迁之中,扮演过幕后推动者的角色。

  目前,淮东在东海各地的情报布局,才刚刚开始经营没几年,消息来源还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那些散步海外的登州故旧,和昔日往来梁山海市的一些老关系而已。

  因此,虽然目前因为散布开来的商业往来,已经有不少渠道可以选择,但是能够深入的可靠路数,却是一个都没有。更多时候是明码标价的购买和悬赏消息。

  但对于这种经年日久,长期潜伏在幕后的组织就有些不够看了。而我对于这种,喜欢长期躲在幕后,搅风扰雨的秘密组织,也有足够的警惕性和戒备。

  特别是从新罗查获的结果来看,对方有足够的组组规模和财力、资源,也有相应的行动力和专业人手,是在不可不防的。

  特别是,还有一个动态不明的东海分社在外,有所觊觎的情况下。不能够一鼓作气给予足够的重创或者说损失作为教训的话,很容易就陷入长期慢性的对抗和消耗中。

  在此期间,比较令我感兴趣的重要事件,就是多次改良之后的蒸汽抽水机,在春耕前和青黄不接时的运用。

 …

第六百九十章 新气6

  沂州与徐州交界,沂水的一条支系边上,,

  一处成色尚新的堤坝前,一群当地装束的乡人,正在自发摆出香案,顶礼礼拜着什么的,还有人在旁拿着唢呐等乐器卖力鼓吹着,

  他们遥遥正对的事物,居然是一架正在提水的老式蒸汽机,被多人习惯性叫做“气死河神”的宝贝。

  随着吞吐这灰烟的锅炉,咆哮着带动伸缩的杠杆和飞转的轮盘,粗圆的铸铁管道里,

  大股大股的翻浆泥水,从枯水期而水线严重下落的河道里,被抽取倒灌进有些干裂的田亩里。

  而在齐州,济水的下游,

  宽敞的河口中,十几名满脸烟灰的匠做和工役,正在一艘奇形怪状的车船上,进行调试和和修理。

  当他们再次完成之后,车船上框框的冒出一阵黑烟和噪音,船侧后的水轮开始哗哗的旋转起来,然后带动着船身突突突的向前行去。

  岸上顿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接下来这一次,车船在水面上足足运转行驶了三个时辰,待到颇为笨拙的靠岸之时已经是天色发暗。

  负责军械整备的总材官孔吉吉和营造的前大匠沈岳,也迫不及待的迎上前去,询问各种情况和细节,并且将随船的各项数据抄录数份备案,其中一份连夜快马加持的送往益都。

  “下一步,该测试夜航了把……”

  孔吉吉有些期许的询问道。”还有炮装和运兵的试做……“

  “不急,还得把机器的全部功效和毛病,都给试出来再说……”

  沈岳倒是不紧不慢的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