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我家东主及所属会社,都是一心经营求利的生意人……”

  “躲在幕后尽做些见不得光勾当……的正经生意人么……”

  薛徽言再次不耐烦的打断他道

  “就算不得已行些阴私勾当,那些都是苟且自保的权宜手段而已……”

  他顿了一下,很有些唾面自干式的继续道

  “毕竟生意和产出,才是我辈重点索求的方向……”

  “因此希望能够取得淮镇的谅解……”

  “令两边各取其利而再无纷争之饶……”

  “你想的倒是美妙异常啊……”

  薛徽言这才正色起来,

  “还请贵方主上成全……相应的报偿与酬付”

  来人说道这里,已经是姿态极低的点头哈腰起来。

  “本会自然竭力不吝所出的……”。

  当然了,思前想后我还是没有把人给当成掉,或者扣下来严加拷问。因为没有太大的意义。

  对方这一次贸然而短暂的接触,似乎只是为了初步表明某种态度,或者说宣示某种存在感和隐实力,或是是纯粹为了麻痹我们而已。

  当然了,对方始终没有提过作为曲连珑的手下,在全罗道被我俘获的那批人。

  只是稍稍暗示了一下,博罗会的家业如此之大,众多的底下人中,也不免有些上作主张的云云。

  要么对方完全不在意这批人手的得失;要么就是属于不同的派系和利益取向、立场等等。或者还是那句话,虚以委蛇而另有所图。

  毕竟,对照那位熟女曲连珑在梁山上的地位。以辜念秋为首这样来历的重要手下也没几个。她们从姿色到相关的技艺、学识,培养所需的资源,应该是不会少的。

  更别说是那些从其他地方抽调而来的,各有专长用来配合他相应人员。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放在那些普通的诸侯藩家里,不是随便可以轻易拿得出来的。

  说实话,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这个消息,告诉那只玩具阿秋,然后看看她脸上的表情,想必回事很有乐趣的事情了。

  ?。

  而在辽郡城内城墙边的宾馆附近,已经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兵所紧紧包围,或者说保护和监视着着。

  作为其中部分门窗还是余烬袅袅的薛氏使团驻地里。私下里使团的一干人等脸色,依旧很有些不好看,不仅仅是受了袭击的缘故。还有一点对难以控制局势走向的不安和悲观心情。

  相对家大业大而族人和附庸松散分布的而言,薛氏一族而因为长期处于对抗的第一线,在历代累累的伤亡和牺牲之下,家族成员相对要少而精得多,在逐步藩镇化之下也更加的抱团,而充满了某种军旅化的风格。

  就和罗氏本家的情况一般,这次和议在薛氏内部也有大量的杂音和反对。

  就连身为内宰兼正使的薛定邦本人来说,也并不完全是愿意和罗氏这个世仇求和与妥协的。但是这是本家老令公在世早就既定,并且为此筹划许久的方略,并且得到了那位极有权势的大人物,所代表地方势力的支持和授权。

  事实上这番图谋和策划,在北国遭遇亡国危机将灭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运作了。

  然后一步步的推动到现今,在老令公身故之后,就连明显暗弱不振的主干,或是充满纷争不休的几个支系,都没有办法抗拒的事情,至少是在眼下是这样的。

  毕竟,作为对抗和攻打安东诸侯的第一线,以现今薛氏已经藩镇化的体制,倾力而出或许还有一战之力,但是在后方的河北、平卢各道皆残破纷乱,无法提供足够支持的情况下,却没有更多长期坚持下去的资源和人力了。

  因此,在守土无力也无法取得长期对抗优势的情况下,以放弃一些根本保不住的东西作为代价,获韧罗氏议和的条件,然后从其他方向获得突破和补偿,似乎也就成了惟一的选择和出路。

  而薛氏让出的这三州,在长期的战争和冲突中,早就是残破不堪民生艰巨的难守之地了。

  因此慨然的让了出来,对于主体实力的影响有限。但对从大败之后恢复起来还没多久的罗氏,及其信义仁藩主来说,却是难以抗拒的饵料和诱惑。

  只是薛氏唯一的追加条件就是,以担心可能失控的血腥报复为由,不能由东宁军为首的那些前沿的部队去接管。

  而具体的移交和接防,必须由来自罗氏本藩的军队牵头和负责,这才是其中的某种关键。

  只是薛氏就算让出了三州之地,也依旧据有中原诸道,进入东北诸藩列国的重要通道——辽西走廊。

  在这片沿海的长条形平原地区上,分布这至少七座大型城邑和十数座堡寨,是连接平卢与安东道最短,也是最近,最是方便的一道通道。

  因此,在薛氏为首的安东诸侯,投附了北朝之后,就算是长期处于被压制下风,也依旧得到来自北朝大力的支持,而始终屹立不倒。

  而安东诸侯想要组成联军侵袭中原的话,也就只能从北方绕道山外草原,而试图从大同一线寻求突破,期间要侵扰和穿透诸多草原诸侯势力的领地。

  一些经年的矛盾和仇怨,也因此埋下了长久的根源。

  接下来的时间内,我再度表现出某种缺乏兴趣,而欲将离开的态度之后,却又得罗氏方面的一份新提案,

  这份提案就更妙了,居然相当贴心,或者说是投其所好的,以暂借歇脚晒泊处为由,将辽东半岛西南端最狭长的部分,包括积利城及其港口在内的大半个积利州,都租借给了淮东所属的船团管辖和经营。

  以换却东所属的势力,借兵参与薛氏罢兵言和的交接过程,以及后续连带的军事行动,的相关基本担保条件之一。

  正所谓是漫天起价,落地还钱,这里却是倒了过来。不过道理都一样的,想要借助淮东招牌和力量,可一点都不便宜的。

  毕竟,现在是我毫无直接的必要和需求,而大罗氏求明显有求与我的情况下,就?好坐地起价了。

  因此,我和身边的幕僚小组商量了一通之后,又将初步修改的方案给送了回去。

  这个属于后世大连市的地方,目前还是半岛上最贫瘠的地区,而且没有之一,人口几乎都集中在沿海的港区附近,对于藩家来说主要的价值也就剩下海陆通贸的中转地而已。

  因此我在追加的诸多条件中就包括了附近的海域。

  这片地方可以利用的平地少得可怜,人口也相当的有限,但是加上附近海域和岛屿什么的,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地可是重要的渔惩晒盐产地啊。渤海水质肥沃,营养盐含量高,饵料生物十分丰富,是黄渤海渔业的摇篮,故有“聚宝盆”之称。大连湾附近则以对虾、毛虾、衅鱼、带鱼等经济种类产量最高。

  后世中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中国四大海盐产区中,渤海就有长芦(河北沧州)、辽东湾、莱州湾三个。

  还有山地的果木和畜牧养殖,也有相应的潜力可以挖掘。不过,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规模效应的投入,才有可能产生结果的。

  只是,显然安东罗氏一贯注重的是,内陆平原土地和矿山的产出,而没有足够将其挖掘利用起来的技术和眼光。

  或者说连年的征战,已经严重局限了他们的眼光和要求。

 …

第七百二十四章 异梦4

  在获得总算能够打动我,或者对淮镇方面投其所好的基本条件之后,接下来的时间里,各种细节和条件上的交涉,还在继续着。

  毕竟,这一连串的事情,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人员的布置,才能启动起来的。

  虽然,辽城之内的大索和整肃已经结束,据说安东罗氏内部有数十人,因为牵涉其中或是相应的失职而受到了处置;

  但是在城外临时营地中的混乱,据说是因为那些草原藩胡在其中兴风作浪的缘故,却是一直持续到第三天正午,才算完全被弹压下来。

  连片被烧毁的营地和成车成车被抬出来的尸体,都在昭示着相应的伤亡和损失,断然是不会小的。

  关于变乱源头的传闻也很多,有说是北方联盟的某家诸侯挑起的;又有说是山外草原藩胡的旧怨,也有说是那些林中百姓最先开始作乱的,更有说这是薛氏的阴谋云云……

  但是不管在吗说,随着那些出逃出逃的人员,罗氏与薛氏达成和解,并且下一步有所行动的消息,已经不可避免的被扩散出去了,虽然罗氏努力做了拦截和封锁,但显然剩下只是各家势力知情时间的长短而已。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而对于我来说,只要一边收集消息和当地的地理水文等情报,一遍和罗氏进行相应细节上的讨价还价,继续做壁上观就可以了,

  至于那批情绪人就有些不稳定的女人,则已经被送走了,对应到来的则是另一只与淮东有关的庞大车队,以及相应的护送武装。

  除了对我护卫武装子药器械的例行补充,还有一小批使用新式硝化药的轻炮之外之外,

  剩下都是按照事先达成的交易项目,从淮东采买的被服、油脂、酒水、罐头、便携口粮等于军师相关相关物资,还有大批的甲械兵器,从枪棒刀剑斧锤,到弓弩箭矢,再到,应有尽有;足够武装至少一万人份的或是一个满编的军序。

  其中主要都是?东前沿军队,在历次战斗中缴获的传统冷兵器。除了部分品相较好的被用来,提供给二三线冷兵和火器混搭的地方部队,作为日常的补充和备用;其他都被对方封存了起来。

  然后在等待回炉的过程中,被重新翻找出来,做了有限的翻新和保养,而看起起来崭新奕奕的颇为可观。

  而罗氏支付给我们,则是大袋装的沙金和碎金块,还有从辽东半岛上征集而来的牛马等大型牲畜,一些粗炼的锡、铅、水银等矿物。

  而在汇合了来自车队至少一个营的护送武装之后,这样我身边的武装力量,就达到了三千五百员,三个满编营和一个直属混成团。

  他们也带来了一个新的消息,我留驻都里镇大港的人马,已经在罗氏来人的配合下,相继接管了当地石牌镇、青泥浦、卑沙城、石人注、来苏隘、永宁岛等,位于积利城以南的区域。

  剩下的州府积利城,也完成了撤军和相应族人的迁移,只要最终协议达成,就可以马上移交云云入驻。

  当然,更关键的是南端小半岛上港口,与登州的蓬莱港,新罗藩的罗津港,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固的,贸易中转加军事投放的三角内环。

  然后随着这批物资的交割完成,就像是完成了某种阶段性剧情任务的触发条件一般,

  隔天我就得到辽城之中的通报,新任家主罗湛基以权安东大都护兼罗氏族长的身份,对下辖的两都督府十一州的臣下附庸和直领的军民百姓,发出了大征召令。

  而随着罗氏本家飞驰四出的征召信使,几乎是在我肉眼可见的地方,以辽郡城为中心,罗氏的各级代官和分家、附庸,也开始向这里汇聚各种物资和人员,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队伍到达。

  然就地接受筛淹甄别,再分派调配到相应的序号下去,接受短暂的整编和操训。而让辽郡城外的原野,再次变得喧嚣而热闹起来。

  正所谓书车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也让人对罗氏的底蕴和动员能力,有了个最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说实话现在并不算出兵的好时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