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7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训练好足够的人手,再慢慢等装备的阶段。

  这一次为了在军前行事的需要,就先后差遣出了两个炮团来,如今统一在都尉杜疏朗的麾下,至少有大小炮二十三组,约长短六十七门;合计在编的炮卒五百五十七员。

  此外还有各种用来挽炮拉车,拖运辎重的大型牲畜四百余口,其中挽拉炮车和弹药的则是清一色的标准军马。

  外加负责挖壕修垒,协助搬运和装填弹药、清洗炮膛,回收球弹、照管牲畜,以及炮车修理和维护等杂役,形同候补编队的工程辎重大队三百人;最后还有两百名额外配属作为护卫武装的白兵、铳手。

  几乎抵得上虞侯军两翼里大半个炮营的建制,或是一个标准防戍营的军额了。

  因此,如此之多的炮火集中起来,一次齐列发炮就几乎可以在正面,打烂打散至少一团北军的密集阵列,或者说,在正面对阵的野战当中,还没有人能够承受两次以上的集中打击,而毫不动彝退避,乃至士气崩落当场溃散的存在;

  当然炮车本身的转向和行进速度,以及发炮的间序和频次也是明显硬伤,也最怕骑兵或是松散轻兵的近身突入。

  故而每一次几乎发炮的阵地,都是在布置完成的空心大阵保护下,以装满散弹的小炮和白兵线列为近身掩护,才能放开手脚肆无忌惮的发威起来。

  只是在这都亟道的战场,这样痛快歼敌的几乎也并不多,特别是在有众多友军在侧的情况下,只要敌军被打击的稍稍露出颓势和动摇,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发起冲锋和反攻之势了。

  用后世某种网络术语而言,就是抢人头抢的飞起,而让他们除非是联通友军一起炮轰,否则是没有多少尽情发挥的机会,一直处在了某种意犹未尽的状态当中。

  而这一次淮东脱离友军独走,而围魏救赵式的主动出击作战,却让参战以来一直觉得缺了点什么的杜疏朗,尝到了某种尽情释放的快意滋味,和长时间绷劲身心高度警惕游走于生死边缘,而不能言述的酣畅淋漓。

  这才是炮军的用法和发展方向,许多战术细节和经验心得,几乎是都在这种生死一线的情况下,被强逼出来的。

  最危险的一次,是一小队杀穿了充作右侧屏护的防戍营阵列,并且冲散击溃了其中部分人,而径直驱赶着用到了他的炮垒阵地上。

  然后在一片慌乱和忧急当中,作为主官的他身先士卒的亲手推动,并拉发了一门装满散弹的小炮,将突入的敌骑和他们追逐的散乱友军,一起笼罩在近在咫尺的铅雨当中。

  在将这些败退下来的防戍兵驱赶回原地的同时,也将散失的士气和耻辱感,重新带回和降临到他们的身上,与这些炮队的辅助人员一起再次守住残缺的阵列。

  这也是他第一次失去正编炮组成员的经历。

  而另一次,则是在洛渡外围的据点——硖石堡附近,一只乘夜埋伏潜袭的敌军,在行进炮车队伍靠近之后,试图用投掷的燃烧物来摧毁他们,最终造成了至少一个炮组的损失,以及两门炮被不得不拆毁掩埋的结果和教训。

  所以现在的炮团成员,除了能够操炮放炮之外,也要能够满足在万不得已之下,近身战斗放铳和插刺肉搏,拒敌于阵中的基本能力。

 …

第八百零九十七章 反动17

  ē宿公毕竟是老迈了啊……”

  洛都北城的大内,一个声音也在暗自叹息着

  “居然无法约束麾下大半数的军力,”

  “都被一只突然出现的偏师,给牵走的团转转……”

  当然,他还有意犹未尽的地方,

  宿元景这一辈子靠智计和权谋,统御了几乎整个北方延边的力量,也以老辣而娴熟的手腕和权望,让那些边塞的诸侯和外藩,心惊胆战而夜不能寐。

  然而这积威数十载“塞北壁城”的名声,却在一场实打实的战阵力量面前,露出了某种拙然和无力。也让个别有人心也注意到,虽然他有着几乎无往不利的累累成就与功绩,然而在这种具体对阵的军略手段上,却终究是这位所长的事情啊。

  这时候,殿外隐约传来了隆隆的震响声。

  那是洛水北岸朝预设的炮位,也开始居高临下的对着南岸三桥附近出现的敌军,进行威慑性的打击和压制了。

  而在隐约飞射的弹丸轨迹当中,张叔夜的帅旗一行也终于退过了中天津桥。

  随着南朝的火炮和其他重型器械在城区的投入,北军在城南努力构筑的防线,也像是被撬开的核桃一般,露出柔软酥脆的内里,而终究还是难以维持下去了。

  张叔夜决定采取最后的手段了,对于曾经主动放火将大片民居和来不及撤退的将士,一起付之一炬来阻挡敌军脚步的他而言,这样做也不过是为了守住洛都而必不可少的代价而已。

  对他来说更在意的其实是另一件事情,援军终于在最后的期限内赶到了,守城最忌讳的就是外无援应,内无恒心的孤绝之城。

  而在前者出现之前,后者也已经到了某种极限,全靠赏罚森严又各部之间交错检视,连坐惩罚的各般高压手段在维持着。

  现在总算可以将他们给替换下来,稍稍缓上一口气了;而不用再整天绷紧神经而枕戈待旦的担心和戒备,他们可能发生的反弹和哗乱。

  而他所要做的,只是将这些前沿退下来的兵马,重新打散和再编之后;重点补充进外来的那些援军当中,这样又可以梳理出若干只,锐气和士气相对完整的生力军了。

  再加上先前预留的手段和布置,接下来守住城北而将战事拖到冬季的最低要求,又增添了几分成算了。在他沉思之间,短短的距离就已经走完了。

  “枢相,是否将桥毁了……”

  北岸桥头的一名军将,迎上前来请示道。

  “不……”

  张叔夜看了眼南岸犹在厮杀声中的坊区,断然否决道。

  “留下它可更有用处……”

  “若是有人问起,就说是我的命令……”

  “诺……”

  这名军将有些脸色微变的退到一旁,然后指挥人用拒马和其他障碍物,将桥口重新封堵起来;

  而他似乎已经可以预见到,即将在这座相对空间有限的桥面上,会上演如何格外惨烈的一幕了。

  而且,这还是堂堂正正的阳谋,让那些南朝敌军不得不跳进来的血肉陷阱。

  而与此同时,南岸那些断后的步队,终于注意到了中军帅旗移动的事实,而纷纷从城厢里冲了出来拥到了河岸边上,乱糟糟的挤成一片想要从桥上过河。

  然而这时候,一支旗帜鲜明的南军也得以追上来了,加剧了他们的混乱和紧张,许多人几乎是不顾一切的向前推挤涌动着,于是一些站河岸边上的士兵,就在躲无可躲的情况下眼睁睁的被一片片的推倒、掉落进洛水里,随即又被湍急的和水给冲走了不见综英。

  这时候,上游南苑方向却飘来了若干黑点儿,漂近了才发现是临时扎制的大型木排,以及上面正在拼命划动的身影;却是这些异想天开的南军,想要顺着河水强渡过来。

  只是一阵箭雨和若干声炮响之后,这些木排划子就在水流激涌的河面上失去了控制,而迅速相撞翻覆着再也没能浮起来。

  不过这种优势也只是暂时的,随着南军的炮和其他火器的输送上来,相比还会陷入更加激烈的对战当中……

  而在淮东,也是一番暗流潜涌当中。

  “想方设法……”

  我也在处理河北易帜后续的事宜,而对着若干亲信部下面授机宜。

  “一定要让河北乱起来……”

  “越乱越好,正好浑说摸鱼,让那些人掌握不住局面……”

  虽然我不能直接对这易帜的张邦昌出手,但是给他制造一些麻烦和拖后腿,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初了为对付和牵制还处于敌对阵营的张邦昌,以及防备平卢道北军的南下,我在河北多少还是做了一些布置和后手;虽然只是某种聊胜于无的撒算,但现在总算就可以多少派上用场了。

  比如那个偃旗息鼓蛰伏了很久的刑州军旗号和马甲,就可以重新拿出来用了。此外,我继续对着薛徽言吩咐道。

  “告诉沧州的岳鹏举……”

  “他要的兵员和人手,我这里暂且没有……”

  “不过除了火铳配额以外的兵械甲杖却有的是……”

  “此外,衣食口粮我也可以追加部分……”

  “尽量让他在地方上多多想办法”

  “眼光也不要仅仅拘于沧州一地……”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地取才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才是……”

  “正所谓敌可往,我亦可往,有来有去才对……”

  当然,我这么做的底气,主要是来自刘琦率领的三营海兵队,对于平卢道的潜袭大获成功的缘故;

  在夺去了出海口的河槽枢纽之后,他甚至利用当地北军的疏忽和轻慢,大胆深入内河而袭击焚毁了多处范阳镇所设置的仓储点,才在与对方援军的数度接战之下,依仗舟船之便而从楸的全身而退;

  最后还在直沽寨打了一场漂亮的回马枪,在海船的火力支援下设伏反击,当橱溃了至少上千名最快追上来的平卢骑兵,夺得战马五百多匹作为干净利落的收尾;而前后具体的损伤才不过三百多人而已。

  因此,有了他这一路在海上的直接威胁;至少在短时之内,平卢道境内以幽州为首的山内军镇,已经不太可能有足够的实力南下沧州,乃至对河北的局势产生更多的干预力度了。

  此外,种师中的那一路偏师也从泊灼口渡海回归了;只是他南下的时候只有一个加强的主战营而已,但是回归的时候人马却是规模翻了好几倍。

  其中约有三千名征募自安东道东南隅,鸭绿江北各家诸侯的藩兵,被沿着海岸运到新罗藩的全罗道去;一方面固然是减轻淮东就食和供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用这些二三流的部队,加强当地的驻防力量。

  至少用来镇压和监视那些当地编管的人口和诸侯小姓,还是绰绰有余的,可以让杨再兴的本队更多的腾出手来,对付那个后百济政权。

  而种师中亲率一个主战营和得到授意而临时就地扩充两个不满编的防戍营,则直接回归了密州境内接受进一步的休整、汰选、补充和再编。

  虽然他们都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但是通过日常勤务上的替代,无疑能够从地方上为我置换出同等规模的军力,作为手中掌握的机动力量和预备队。

  还有辽西征募训练的安东骑兵,也至少有一营完成基本的编练和磨合,奉命调回到淮东来进行标准化的武装配备,不日即将抵达。

  再者,由于泗州和宿州相继被划出管辖,原本驻留在境内维持秩序和监管流民屯垦劳役,由两淮水上健儿组成的三营泗州水军,也在近期内移镇到了西面的巨野泽一带;

  因为郓州为代表的防区西面,被河南别遣军一路攻略过去的缘故,在沿线军事上驻防的压力已经被大减轻了,而只剩下沿途水系的基本运输功能和日常警戒的需求。

  这样,在前线有过相应战斗经验的两各郓州水营,就可以被抽调出来轻装渡过黄河,通过北岸隶州境内的运河而进入沧州控制区;

  按照我的计划和部署,在得到了海路转运的相应车船和装备之后;他们将最终依托便于运河机动的车船,以水上运动浮垒和据点的形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